南极洲袋鼠 发表于 2004-6-25 15:56:22

【音乐资料】音乐常识大杂,每日更新[6.28]

当代世界十大管乐团 <br><br><br>



1.法国共和国近卫军军乐队(法国)<br><br>

  1856年创建于巴黎,是法国著名的专业管乐演奏团体。1973年后,乐队<br>

由巴黎音乐学院的和声学教授布杜里担任队长。该团现隶属法国陆军参谋部<br>

。该乐队现有在编队员832人,另有常备的弦乐演奏员40人,均从巴黎音乐学<br>

院毕业生中择优录取。该乐队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其音乐表现力丰富多彩<br>

,录制有大量管乐名曲的唱片,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水平最高的管乐团体之<br>

一。<br><br>



2.英国伦敦管乐团(英国)&nbsp;<br><br>

  伦敦管乐团是专为录制唱片而组建的非常性乐团,由伦敦交响乐团首席<br>

长号演奏家、世界闻名的各种铜管乐器号嘴的设计制造家迪尼斯·威克负责<br>

该团并担任指挥。该管乐团的团员由英国各个著名交响乐团的优秀管乐演奏<br>

员组成,乐团总成员约为40—60人。&nbsp;<br><br><br>




3.荷兰管乐合奏团(荷兰)&nbsp;<br><br>

  1960年创建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最早由阿姆斯特丹音乐学院的15名学生<br>

组成,建团初期设常任指挥,1973年后根据需要临时聘请指挥。该团所录制<br>

的唱片中有莫扎特的《小夜曲第十首》等。乐团总人数约20多人,有时增添<br>

弦乐演奏员。&nbsp;<br><br><br>




4.美国伊斯曼管乐合奏团(美国)&nbsp;<br><br>

  美国著名的管乐演奏团,由伊斯曼音乐学校教授、指挥家弗雷德里克·<br>

芬达尔创导,于1952年组织于罗彻斯特。其团员为伊斯曼音乐学校的学生,<br>

经过严格训练,演奏水平较高。该团录制的唱片、磁带为数众多,包括威廉<br>

斯的《英国民歌组曲》以及各种进行曲、舞剧选曲等。&nbsp;<br><br><br>



5.菲利普·琼斯铜管乐队(英国)&nbsp;<br><br>

  1951年创建于英国伦敦,以英国小号演家菲利普·琼斯为中心组成,编<br>

制以小号、圆号、长号为主,并有大号等铜管乐器。该乐队的演奏曲目广泛<br>

,从巴罗克时期直至现代风格的各种乐曲应有尽有,并录制了大量的唱片、<br>

磁带,其中包括铜管乐队改编曲《图画展览会》、《铜管乐通俗小品》等。&nbsp;<br><br>



6.巴黎警察厅管乐团(法国)&nbsp;<br><br>

  1920年创建于法国巴黎,最初隶属于近卫师的军乐队,两年后改属巴黎<br>

警察厅。在1954—1979年间,顿迪纳担任乐队指挥,这25年中,该乐团成长<br>

为具有法国风格的中大型管乐演奏团体,曾录制有大量的管乐曲唱片,其中<br>

包括瓦格纳与门德尔松的管乐曲、拿破仑时代的进行曲与合唱等通俗名曲。<br>

乐团总成员为82人。&nbsp;<br><br>



7.伦敦管乐合奏团(英国)&nbsp;<br><br>

  1962年创建于伦敦。该团团长,著名单簧管演奏家杰克·布里默曾历任<br>

英国皇家爱乐管弦乐团、BBC交响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单簧管。该团的<br>

成员由英国的几个重要交响乐团的优秀管乐演奏员组成,在杰克·布里默的<br>

指挥下,曾录制出《莫扎特合奏曲集》以及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后宫<br>

诱逃》的改编曲,均获得较好的效果。其演奏音响和谐,声部配合匀称,独<br>

奏声部更是优美动人。&nbsp;<br><br>



8.德国柏林爱乐管乐合奏团(德国)&nbsp;<br><br>

  1977年创建于德国柏林,由柏林爱乐管弦乐团首席双簧管演奏家罗达·<br>

柯贺所创建。柏林爱乐管乐合奏团虽然只有13名成员,但都是第一流的演奏<br>

家,大部分来自柏林爱乐管弦乐团。该团被评论界誉为“具有世界最高水平<br>

的管乐合奏团之一”。&nbsp;<br><br>



9.郎帕尔管乐重奏团(法国)&nbsp;<br><br>

  巴黎音乐学院教授郎帕尔是世界公认的长笛演奏家,以郎帕尔为中心而<br>

组建的郎帕尔管乐重奏团由5位法国第一流的演奏家组成,其中长笛演奏者由<br>

郎帕尔亲自担任,双簧管演奏者是里昂音乐学院教授郎期罗,圆号演奏者由<br>

威西歌剧院的菲卡斯担任,大管演奏者由巴黎歌剧院的首席大管保罗·翁纽<br>

担任,真可谓“超豪华阵容”。该团的演奏属于纯正的法国风格,清新典雅<br>

,而且在表现高难度的作品时,仍可以出类拔萃的技巧令人折服。任何重奏<br>

音乐,经他们的演奏后,都会散发出光辉。&nbsp;<br><br><br>




10.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中国)&nbsp;<br><br>

  1952年正式成立于北京,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国唯一的大型专<br>

业管乐艺术团体。该团有各类专业人员400多人,分设四个队。该团长期担负<br>

迎送访外国元首、政府首脑的仪式和宴会及国家的重大庆典、重要会议活动<br>

的音乐演奏任务。该团还经常举办音乐会,以其演奏内容丰富、格调清新、<br>

气势磅礴、技术高超著称,在艺术上着意追求军乐艺术的洋为中用,不断推<br>

陈出新,努力探索管乐艺术形式的民族化。该团足迹遍及中国各地,还委派<br>

演奏家赴世界各地参加管乐演出和音乐比赛。&nbsp;<br><br>



★★★★★★★★★★★★★★★★★★★★★★★★★★★★★★★★★★★★★★★★★★<br><br>



世界乐队之最<br><br>


1.最大的音乐演出团&nbsp;<br><br>

  1872年,波士顿和平节的组织者邀请“圆舞曲之王”小约翰·施特劳斯<br>

到美国马萨诸塞州指挥演出。当施特劳斯第一次来到音乐会排练场时,一个<br>

罕见的场面使他大吃一惊:参加排练的是由近两千名乐师和两万人组成的巨<br>

型合唱队,乐队还增配了一个由大小铁砧、火警钟和参差不齐的钢轨所排成<br>

的“编钟”,以及由一个直径为十八英尺的“鼓王”为主组成的打击乐器组<br>

。施特劳斯站在一个像了望塔的高台上挥动着两臂,几十名副指挥用望远镜<br>

注视着他,再模拟每一个动作传达给自已负责指挥的那部分演奏者。遇到强<br>

拍时,整个乐队就像大炮似的一阵乱轰。这下,使得素来强调音节准确的小<br>

施特劳斯也只能望洋兴叹了。&nbsp;<br><br><br>





2.最大的行进乐队&nbsp;<br><br>

  1973年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道上出现了一支史无前<br>

例的庞大乐队,这是为庆祝尼克松总统就职而组织的。它由1976名演奏员组<br>

成。为了使乐队演奏得整齐划一,共设有54名指挥。队伍吹吹打打、热热闹<br>

闹地在大街上行进,前后长达3.2公里,真可谓盛极一时。&nbsp;<br><br><br>




3.最早的爵士乐队&nbsp;<br><br>

  爵士乐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新奥尔良的一种舞曲性质的音乐,其最大<br>

特点是即兴创作并演奏,它要求乐队中的每个演奏员对节奏及旋律都要有独<br>

到的处理,但又必须融合为一个整体。爵士乐队常以单簧管、萨克斯管、小<br>

号、长号为主要旋律乐器,钢琴与架子鼓作为节奏性的伴奏乐器,乐队编制<br>

通常为5到10人不等。&nbsp;<br><br>

  世界上最早的爵士乐队,是1900年前后由新奥尔良黑人音乐家巴迪·波<br>

尔汀组建的。这个爵士乐队的演奏风格对以后爵士乐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世<br>

界上最早录制爵士音乐唱片的乐队则是美国新奥尔良城的一支爵士乐队,他<br>

们于1919年4月7日在伦敦举行了首场演出。&nbsp;<br><br><br>




4.最成功的演出组&nbsp;<br><br>

  在歌唱小组中,唱片和磁带销售量最大的是甲壳虫乐队。这个乐队于195<br>

9年在英国利物浦组成。据估计,截止到1985年5月,甲壳虫乐队录制的唱片<br>

与磁带的总销售量已达10亿张以上。&nbsp;<br><br>

  瑞典的四人演出组ABBA,也是一个“梦幻组合”。到1985年5月,他们共<br>

销售出2152万张唱片和磁带。&nbsp;<br><br><br>




5.最大的军乐队&nbsp;<br><br>

  1985年4月1日,洛杉矶道吉斯体育馆汇集了世界上最大的军乐团,这个<br>

军乐团由3182个音乐家、1342个军乐队队长、旗手和来自这个地区52所高中<br>

的4524个操练人员和指挥,在邓尼凯(1913—1987)的指挥下演奏了国歌等<br>

四首乐曲。&nbsp;<br><br><br>





6.军乐队演奏行军最长的记录&nbsp;<br><br>

  由军乐队演奏行军最长的纪录在挪威。从利尔海马到哈马,全长51公里<br>

,耗时15小时。当时,特朗德海姆铜管乐队35个成员中,有26个人一路演奏<br>

了135首进行曲。&nbsp;<br><br>


★★★★★★★★★★★★★★★★★★★★★★★★★★★★★★★★★★★★★★★★★★<br><br>




对西方音乐历史影响最大的50部作品<br><br>


英国古典音乐杂志《Classical&nbsp;CD&nbsp;Magazine》是欧洲重要的古典音乐出版物<br>

。它近年每年举行的古典音乐唱片年奖都有很多读者参与。而这个50&nbsp;Works&nbsp;<br>

That Changed&nbsp;Music评选,邀请10位重要音乐评论家,选出对西方音乐历史<br>

影响最大的50部作品。这些作品是对音乐发展影响最大的作品,但并不是最<br>

优秀的作品,有些甚至不知怎样翻译。但作为音乐爱好者的基本修养我们不<br>

妨有机会时欣赏一下这些作品。<br><br>



这50部作品按顺序排列如下:<br><br>


1、史特拉文斯基:春之祭Stravinsky&nbsp;Rite&nbsp;of&nbsp;Spring&nbsp;&nbsp;<br>
2、华格纳:崔斯坦和伊索德Wagner&nbsp;Tristan&nbsp;And&nbsp;Isolde&nbsp;<br>
3、蒙台威尔第:奥菲奥Monteverdi&nbsp;Orfeo&nbsp;<br>
4、贝多芬:第九交响乐Beethoven&nbsp;Symphony&nbsp;No&nbsp;9&nbsp;<br>
5、贝多芬:第三交响乐Beethoven&nbsp;Symphony&nbsp;No&nbsp;3&nbsp;<br>
6、贝多芬:后期四重奏Beethoven&nbsp;Late&nbsp;Quartets&nbsp;<br>
7、德彪斯:前奏曲Debussy&nbsp;Prélude&nbsp;<br>
8、德彪斯: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Debussy&nbsp;Pélleas&nbsp;et&nbsp;Mélisande&nbsp;<br>
9、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体Bach&nbsp;Well&nbsp;Tempered&nbsp;Clavier&nbsp;<br>
10、华雷西:电离Varèse&nbsp;Ionisation&nbsp;<br>
11、海顿:四重奏Op.33Haydn&nbsp;Quartets&nbsp;Op&nbsp;33&nbsp;<br>
12、李斯特:B小调钢琴奏鸣曲Liszt&nbsp;Piano&nbsp;Sonata&nbsp;In&nbsp;B&nbsp;Major&nbsp;<br>
13、史托克豪辛Stockhausen&nbsp;Ylem&nbsp;<br>
14、梅西安Messiaen&nbsp;Modes&nbsp;de&nbsp;Valeurs&nbsp;<br>
15、布列斯:无主之锤Boulez&nbsp;Marteau&nbsp;sans&nbsp;ma&icirc;tre&nbsp;<br>
16、莫扎特:唐璜Mozart&nbsp;Don&nbsp;Giovanni&nbsp;<br>
17、勋伯格:第2号四重奏Schoenberg&nbsp;Quartet&nbsp;No&nbsp;2&nbsp;<br>
18、佩鲁天Perotin&nbsp;Sederunt&nbsp;Principes&nbsp;<br>
19、马豪Machaut&nbsp;Mes&nbsp;Notrese&nbsp;Dame&nbsp;<br>
20、韦伯:魔弹射手Weber&nbsp;Der&nbsp;Freischütz&nbsp;<br>
21、莫扎特:第9号钢琴协奏曲Mozart&nbsp;Piano&nbsp;Concerto&nbsp;No&nbsp;9<br>&nbsp;
22、舒伯特:冬之旅Schubert&nbsp;Winterreise&nbsp;<br>
23、舒伯特:流浪者幻想曲Schubert&nbsp;Wanderer&nbsp;Fantasy&nbsp;<br>
24、伯辽兹:幻想交响曲Berlioz&nbsp;Symphonie&nbsp;fantastique&nbsp;<br>
25、格鲁克:奥费奥和尤尼迪斯Gluck&nbsp;Orfeo&nbsp;ed&nbsp;Euridice&nbsp;<br>
26、勋伯格:皮埃罗.兰尼尔Schoenberg&nbsp;Pierrot&nbsp;Lunaire&nbsp;<br>
27、勋伯格:空中花园Schoenberg&nbsp;Hanging&nbsp;Gardens&nbsp;<br>
28、佩里:达夫尼Peri&nbsp;Dafne&nbsp;<br>
29、萧邦:12首练习曲Chopin&nbsp;12&nbsp;Etudes,&nbsp;Op&nbsp;10&nbsp;<br>
30、海顿:第26号交响乐Haydn&nbsp;Symphony&nbsp;No&nbsp;26&nbsp;<br>
31、奇爵Cage&nbsp;4'&nbsp;33"&nbsp;<br>
32、萨提Satie&nbsp;Parade&nbsp;<br>
33、李斯特:前奏曲集Liszt&nbsp;Les&nbsp;Préludes&nbsp;<br>
34、费德曼Feldman&nbsp;Projections&nbsp;<br>
35、格林卡Glinka&nbsp;Ruslan&nbsp;i&nbsp;Lyudmila&nbsp;<br>
36、贝多芬:后期钢琴协奏曲Beethoven&nbsp;Late&nbsp;Piano&nbsp;Sonatas&nbsp;<br>
37、勋伯格:钢琴组曲Schoenberg&nbsp;Suite&nbsp;for&nbsp;Piano&nbsp;<br>
38、格素多:牧歌第五集Gesualdo&nbsp;Fifth&nbsp;Book&nbsp;Madrigals&nbsp;<br>
39、格林卡:卡马林斯基亚Glinka&nbsp;Kamarinskaya&nbsp;<br>
40、马勒:第六交响乐Mahler&nbsp;Symphony&nbsp;No&nbsp;6&nbsp;<br>
41、韦伯:小品6首Webern&nbsp;6&nbsp;Bagatelles&nbsp;<br>
42、贝格:窝泽克Berg&nbsp;Wozzeck&nbsp;<br>
43、库隆:黑天使Crumb&nbsp;Black&nbsp;Angels&nbsp;<br>
44、莱克Reich&nbsp;Come&nbsp;Out&nbsp;<br>
45、蒙特威尔第:晚祷Monteverdi&nbsp;Vespers&nbsp;<br>
46、史基阿宾:普罗米修斯Scriabin&nbsp;Prometheus&nbsp;<br>
47、艾华西:未答的问题Ives&nbsp;Unanswered&nbsp;Question&nbsp;<br>
48、格什温:朴杰和贝斯Porgy&nbsp;And&nbsp;Bess&nbsp;<br>
49、赫斯特:沙维奇Holst&nbsp;Savitri&nbsp;<br>
50、伯辽兹:夏夜Berlioz&nbsp;Nuits&nbsp;d'été&nbsp;<br><br>


★★★★★★★★★★★★★★★★★★★★★★★★★★★★★★★★★★★★★★★★★★<br><br>


当代世界十大指挥家<br><br>



朱利尼(Carlo&nbsp;Maria&nbsp;Giulini,1914-)&nbsp;<br><br>
  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巴列塔,“二战”后崭露头角,1946-1951年出任意大<br>

利广播电台乐团总监,其间于1950年受到托斯卡尼尼的重视。1952年起在著<br>

名的米兰斯卡拉歌剧院担任萨巴塔的副手,两年后接班升任首席指挥,与当<br>

时最著名的女高音玛丽亚?卡拉丝有过密切合作。1958年在柯文特花园歌剧院<br>

指挥威尔第《唐卡洛》,盛况空前,而1962年指挥爱乐乐团演出并录音的《<br>

安魂曲》,更是令人叫绝??这两种唱片都由EMI发行。此后朱利尼来到美国,<br>

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和洛杉矶爱乐乐团,并且客座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和维<br>

也纳爱乐乐团,在DG录制唱片。
 <br> <br>
唱片选粹:&nbsp;<br>
  ⊙ DG&nbsp;445&nbsp;502-2&nbsp;<br>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洛杉矶爱乐乐团)<br>&nbsp;
  ⊙ DG&nbsp;427&nbsp;345-2&nbsp;<br>
  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nbsp;<br>
  ⊙ DG413&nbsp;153-2&nbsp;<br>
  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芝加哥交响乐团)&nbsp;<br>
  ⊙ DG415&nbsp;288-2&nbsp;<br>
  威尔第:弄臣(维也纳爱乐乐团)&nbsp;<br>
  ⊙ DG410&nbsp;503-2&nbsp;<br>
  威尔第:法尔斯塔夫(洛杉矶爱乐乐团)&nbsp;<br>
  ⊙ EMI&nbsp;CDS&nbsp;7472578&nbsp;<br>
  威尔第:安魂曲(爱乐乐团)&nbsp;<br><br>




库贝利克(Rafael&nbsp;Kubclik,1914-)&nbsp;<br><br>
  生于捷克的比霍里,其父扬?库贝利克是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1928<br>

-1933年就学于布拉格音乐学院,次年即指挥捷克爱乐乐首次登台。此后至19<br>

36年他经常指挥乐团为父亲演出其六首小提琴协奏曲的其他小提琴和乐队曲<br>

伴奏1936-1939年任捷克爱乐乐团执行指挥,1942年升任艺术总监。1948年捷<br>

共接管政权时,库贝利克正在英国参加爱丁堡音乐节,由此脱离捷克,次年<br>

赴美国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1955年就任柯文特花园歌剧院音乐监督,1957-<br>

1958年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库贝利克一生最重要的职位是1961-1979年间出任<br>

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他的许多优秀唱片都是和这个乐团合作<br>

录制的。&nbsp;<br><br>

唱片选粹:&nbsp;<br><br>
  ⊙ DG&nbsp;447&nbsp;412-2&nbsp;<br>
  德沃夏克:第八、九交响曲(柏林爱乐乐团)&nbsp;<br>
  ⊙ DG&nbsp;457&nbsp;712-2&nbsp;<br>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nbsp;<br>
  ⊙ CBS&nbsp;M2YK&nbsp;45680&nbsp;<br>
  舒曼:第一、三交响曲(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nbsp;<br>
  ⊙ DG429&nbsp;183-2&nbsp;<br>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波士顿交响乐团)&nbsp;<br><br>


马纳里(Sir&nbsp;Neville&nbsp;Marriner,1924-)&nbsp;<br><br>
  生于英国林肯郡,幼年学小提琴,13岁就于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第二次<br>

世界大战后成为该学院小提琴教授,并与著名管风琴家、羽管键琴家达尔特<br>

(Dart)组成二重奏组,为argo录制了许多珀塞尔的作品。1956年马里应伦<br>

敦圣马丁教堂之邀筹办晚祷音乐会,次年即创建了著名的圣马丁乐团(全称<br>

“田园里的圣马丁室内乐团”)并一直担任团长至1978年,为Decca公司及其<br>

副牌argo和L’Oiscau-Lyre,以及Philips和EMI等,录制了大量巴罗克和古典<br>

时期音乐的优秀唱片。1978-1985年他出任美国明尼苏达管弦乐团音乐总监,<br>

1981年起又兼任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nbsp;<br><br>

唱片选粹:&nbsp;<br><br>
  ⊙ Philips442&nbsp;556-2&nbsp;<br>
  巴赫:赋格的艺术、音乐的奉献(圣马丁乐团)&nbsp;<br>
  ⊙ Decca&nbsp;430&nbsp;260-2&nbsp;<br>
  巴赫:第八十二、一百五十九、一百七十康塔塔(圣马 丁乐团)&nbsp;<br>
  ⊙ arga417&nbsp;818-2&nbsp;<br>
  巴伯:弦乐柔板(圣马丁乐团)<br>&nbsp;
  ⊙ Decca&nbsp;430261-2&nbsp;<br>
  亨德尔:六首大协奏曲(圣马丁乐团)&nbsp;<br>
  ⊙ EMI&nbsp;CDC7540562&nbsp;<br>
  苏佩:序曲集(圣马丁乐团)<br>&nbsp;
  ⊙ argo414&nbsp;486-2&nbsp;<br>
  维瓦尔第:四季(圣马丁不团)&nbsp;<br><br>



戴维斯(Sir&nbsp;Colin&nbsp;Davis,1927-)&nbsp;<br><br>
  生于英国威布里奇,早年修习单簧管,担任乐团演奏员,无师自通而成<br>

为指挥,1960年在切尔西歌剧院首次指挥演奏莫扎物《唐乔万尼》。1967-19<br>

71年间担任英国广播公司(BBS)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此后至1986年一直担任<br>

柯文特花园歌剧院首席指挥和艺术指导,演出并录音了一系列莫扎特和普契<br>

尼的歌剧院,大获成功。这期间他还兼任伦敦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br>

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德累斯顿时国家乐团等世<br>

界一流管弦乐团的客座指挥,被认为是比彻姆之后最出类拔萃的英国指挥大<br>

师。戴维斯擅长海顿交际花响曲、莫扎特和贝多芬协奏曲、柏辽兹的管弦乐<br>

偿品的歌剧、西贝柳斯交响曲等,唱片录音乐主要集中在Philips和RCA,Decc<br>

a也有少许。&nbsp;<br><br>

唱片选粹:&nbsp;<br><br>
  ⊙ Philips&nbsp;422&nbsp;149-2&nbsp;<br>
  贝多芬:第三、四钢琴协奏曲(德累斯顿国家乐团)<br>&nbsp;
  ⊙ Philips&nbsp;416&nbsp;215-2&nbsp;<br>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德累斯顿国家乐团)&nbsp;<br>
  ⊙ Philips&nbsp;416&nbsp;432-2&nbsp;<br>
  柏辽芬:特洛伊人(柯文特花园歌剧院)<br>&nbsp;
  ⊙ Philips&nbsp;442&nbsp;611-2442&nbsp;614-2&nbsp;<br>
  海顿:第九十三、一百零四交响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 乐团)&nbsp;<br>
  ⊙ Philips&nbsp;438&nbsp;323-2&nbsp;<br>
  莫扎特: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nbsp;<br>
  ⊙ RCA&nbsp;60599-2-RC&nbsp;<br>
  莫扎特:安魂&nbsp;曲(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nbsp;<br>
  ⊙ Philips&nbsp;420&nbsp;490-2&nbsp;<br>
  西贝柳斯:第二交响曲(波士顿交响乐团)&nbsp;<br>
  ⊙ Philips&nbsp;400&nbsp;074-2&nbsp;<br>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皇家近乐乐团)&nbsp;<br><br>


海廷克(Bernard&nbsp;Haitink&nbsp;,1929-)&nbsp;<br><br>
  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年轻时曾担任荷兰广播爱乐乐团小提琴手。在师<br>

从莱特纳培训一年之后,1955年便当上了该乐团首席指挥,四年后成为首席<br>

。1967年受聘出任伦敦爱乐乐团首席指挥,1969年升任艺术总监直至1978年<br>

。自1961年起海廷克便是北欧首屈一指的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主要领导者<br>

,30年来他和这个乐团都极为活跃,音乐会演出和唱片录音成果丰硕,他们<br>

录制的贝多芬交响曲的协奏曲全集、李斯特交响曲诗全集,尤其是德彪西乐<br>

队作品全集和肖斯塔科维奇交际花响曲全集,都是爱乐人士乐城称道的佳作<br>

。&nbsp;<br><br>

唱片选粹:&nbsp;<br>
<br>
  ⊙ Philips&nbsp;422&nbsp;971-2&nbsp;<br>
  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br>&nbsp;
  ⊙ Philips&nbsp;412&nbsp;735-2&nbsp;<br>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br>&nbsp;
  ⊙ Philips&nbsp;434&nbsp;155-2&nbsp;<br>
  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br>&nbsp;
  ⊙ Philips&nbsp;438&nbsp;751-2438&nbsp;754-2&nbsp;<br>
  李斯特:交响诗全集(伦敦爱乐乐团)&nbsp;<br>
  ⊙ Philips&nbsp;416&nbsp;466-2&nbsp;<br>
  马勒:第九交响曲(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乐团)&nbsp;<br>
  ⊙ Decca&nbsp;417&nbsp;581-2&nbsp;<br>
  肖斯塔科维奇:第十五交响曲(伦敦爱乐乐团)&nbsp;<br><br>


普雷文(Andr&nbsp;e&nbsp;Pre&nbsp;I&nbsp;n,1929-)<br>&nbsp;
<br>
  生于柏林,5岁时便听过富特文格勒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音会,6岁入音<br>

乐学院就读学钢琴。因有犹太血统而逃离纳粹德国,1939年定居洛杉矶。中<br>

学时代的普雷文已是米高梅电影公司的专业作曲家了,并有机会指挥该公司<br>

的乐团演奏他本人的曲子。身为杰出的爵士乐钢琴家,普雷文可谓少年得志<br>

,1945年16岁时便为大分司RCA录下两张畅销唱片。在好莱坞的那些岁月,他<br>

先后获得过四次电影音乐的奥斯卡奖。60年代普雷文开始转向严肃音乐,196<br>

5年RCA邀请他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录了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由此打开<br>

局面,四年后接替克尔提斯担任这个英国一流乐团的首席指挥,直到10年后<br>

的1979年。此后他相继出任匹茨堡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和皇家乐乐团<br>

的音乐总监,直至80年代中期。&nbsp;<br><br>

唱片选粹:&nbsp;<br>
<br>
  ⊙ Philips&nbsp;412&nbsp;611-2&nbsp;<br>
  格什温: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匹茨堡交响乐团)&nbsp;<br>
  ⊙ Decca&nbsp;417&nbsp;728-2&nbsp;<br>
  格里格:钢琴协奏曲(伦敦交响乐团)<br>&nbsp;
  ⊙ EMI&nbsp;CDC&nbsp;7471602&nbsp;<br>
  霍尔斯特:行星(伦敦交响乐团)&nbsp;<br>
  ⊙ EMI&nbsp;CMS&nbsp;7645302&nbsp;<br>
  拉赫玛尼诺夫:三首交响曲,交响舞曲(伦敦交响乐团)&nbsp;<br>
  ⊙ EMI&nbsp;CDM&nbsp;7631142&nbsp;<br>
  拉赫玛尼诺夫:钟(伦敦交响乐团)<br>&nbsp;
  ⊙ RCA&nbsp;74321-24212-2&nbsp;<br>
  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伦敦交响乐团)<br>&nbsp;
  ⊙ EMI&nbsp;CZS&nbsp;7628162&nbsp;<br>
  柴柯夫斯基:三大芭蕾选曲(伦敦交响乐团)&nbsp;<br><br>



卡克莱伯(Carlos&nbsp;Kleiber,1930-)&nbsp;<br><br>
  生于柏林,其父埃里克?克苤伯也是一位大指挥家,50年代在Decca录制<br>

过贝多芬交响曲全集,颇受好评。小克莱伯生长在这样的家庭,在音乐素养<br>

方面自然得天独厚。但此人一向无意接受任何长期的聘任,虽然自50年代起<br>

先后指挥过许多乐团和歌剧院,却不愿受制其中任何一家的常任之职。他的<br>

演出活动不多,且又不事张扬,仿佛他登台指挥演出每每是不得已而为之。<br>

这位乐坛“隐士”,一旦“出山”,总有佳作。依名气而论,小克莱伯的唱<br>

片可谓少之又少,却几乎款款抢手。&nbsp;<br><br>

唱片选粹:&nbsp;<br>
  ⊙ Orfco&nbsp;C100&nbsp;841&nbsp;B&nbsp;<br>
  贝多芬:第四交响曲(巴伐利亚国家乐团)&nbsp;<br>
  ⊙ DG400&nbsp;037-2&nbsp;<br>
  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nbsp;<br>
  ⊙ DG&nbsp;449&nbsp;745-2&nbsp;<br>
  舒伯特:第三、八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nbsp;<br>
  DG413&nbsp;315-2&nbsp;<br>
  ⊙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德累斯顿国家乐团)&nbsp;<br>
  ⊙ DG415&nbsp;432-2&nbsp;<br>
  威柏:魔弹射手(德累斯顿国家乐团)&nbsp;<br><br>



阿巴多(Claudio&nbsp;Abbado,1933-)&nbsp;<br><br>
  生于意大利米兰,父亲是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的小提琴家兼教师,母亲<br>

是钢琴家。自威尔第学院毕业后,阿巴多1956年赴维也纳音乐学院专修指挥<br>

(与祖宾?梅格同学),两年后首次登台即获成功,同年并获“库塞维茨奖”<br>

,1962年又获“米屈风普洛斯国际指挥竞赛奖”,并由此而获得资格进入纽<br>

约爱乐乐团成伯恩斯坦和乔治?塞尔的助手。卡拉扬听了阿巴多在柏林的指挥<br>

后,邀其参加1965年萨尔茨堡音乐节指挥马勒第二交响曲,从此声誉鹊起,<br>

同年起指挥米兰斯卡拉歌剧院,1968年升任常任指挥,1971年再升艺术监督<br>

,掌握了这个世界数一数二的歌剧院。这一年,阿巴多还有幸被任命为维也<br>

纳爱乐乐团首席指挥,次年又受聘为伦敦交响乐指挥,1982年又出任芝加哥<br>

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1977年阿巴多还创建欧共体青年管弦乐团(后改名<br>

为欧洲室内乐团)并担任音乐总监。最终,当卡拉扬于1989年逝世,阿巴多<br>

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接管了柏林爱乐团。&nbsp;<br><br>

唱片选粹:&nbsp;<br>
<br>
  ⊙ DG&nbsp;423&nbsp;590-2&nbsp;<br>
  贝多芬:第二,五交响曲(维也纳爱乐乐团)&nbsp;<br>
  ⊙ DG&nbsp;435&nbsp;683&nbsp;2&nbsp;<br>
  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柏林爱乐乐团)&nbsp;<br>
  ⊙ DG&nbsp;415&nbsp;482-2&nbsp;<br>
  莫扎特:第二十,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维也纳乐乐乐团)&nbsp;<br>
  ⊙ DG&nbsp;427&nbsp;331&nbsp;2&nbsp;<br>
  罗西尼: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维也纳爱乐乐团)&nbsp;<br>
  ⊙ DG&nbsp;435&nbsp;763&nbsp;2&nbsp;<br>
  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欧洲室内乐团)&nbsp;<br>
  ⊙ DG&nbsp;415&nbsp;854&nbsp;?2&nbsp;<br>
  斯特拉文斯基:火鸟组曲,春之祭(伦敦交响乐团)&nbsp;<br>
  ⊙ DG&nbsp;429&nbsp;527-2&nbsp;<br>
  柴柯夫斯基:第二,四交响曲(新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nbsp;<br>
  ⊙ DG&nbsp;413&nbsp;448&nbsp;2&nbsp;<br>
  威尔第:哥剧合唱曲集(斯卡拉歌剧院)&nbsp;<br><br>



迪图瓦(Charlcs&nbsp;Dutoit,1936-)&nbsp;<br>
<br>
  生于瑞士洛桑,先后就读于洛桑音乐学院,日内瓦音乐学院,年轻时学<br>

过钢琴,小提琴,中提琴,打击乐,并加入洛桑室内音乐团,1959年指挥该<br>

团演出。1964-1967年任苏黎士广播交响乐团指挥,此后10年任伯尔交响乐团<br>

音乐监督,长期以来将这个原先名不经传的加拿大乐团调理得大放光彩,并<br>

借助Decca的优异录音,使得他们的大量唱片为爱乐者所珍视。&nbsp;<br><br>

唱片先粹&nbsp;<br>
<br>
  ⊙ Decca&nbsp;448&nbsp;233-2&nbsp;<br>
  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蒙特利尔交响乐团)<br>&nbsp;
  ⊙ Decca&nbsp;440&nbsp;255-2&nbsp;<br>
  拉威尔:达菲尼与克罗埃(蒙特利尔交响乐团)&nbsp;<br>
  ⊙ Decca&nbsp;410-254-2&nbsp;<br>
  拉威尔:鹅妈妈,库普兰墓前(蒙特利尔交响乐团)<br>&nbsp;
  ⊙ Decca&nbsp;410&nbsp;230-2&nbsp;<br>
  拉威尔:两首钢琴协奏曲(蒙特利尔交响乐团)&nbsp;<br>
  ⊙ Decca&nbsp;430&nbsp;729-2&nbsp;<br>
  雷斯皮期:三首罗马交响诗(蒙特利尔交响乐团)&nbsp;<br><br>



加迪纳(John&nbsp;Eliot&nbsp;Gardiner&nbsp;,1943-)&nbsp;<br><br>
<br>
  生于英国牛津,大学时代即组织蒙特威尔第合唱团,师从安塔尔?多拉第<br>

和霍尔斯特学习指挥,并在BBS北方交响乐团见习。自年轻时代起加迪纳便悉<br>

心研究蒙特威尔第音乐,并和霍雷斯顿,平诺克,诺灵顿等几位英国音乐家<br>

一样,致力于以仿古乐器演奏巴罗克音乐的尝试,作出卓越的贡献。自80年<br>

代以来,加迪纳指挥英国巴罗克独奏家乐团和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演出并灌<br>

录了许多精美绝伦的唱片,成为仿古演奏的代表怕人物。近年来,他便是将<br>

演奏曲目扩展至贝多芬全部交响曲,甚至大胆地以仿古乐团演奏柏辽兹作品<br>

和舒曼交响曲全集。时集世纪之交,加迪纳的声望可谓如日中天。&nbsp;<br><br>

唱片选粹:&nbsp;<br>
<br>
  ⊙ Archiv&nbsp;447&nbsp;050-2&nbsp;<br>
  贝多芬:第三,四交响曲(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nbsp;<br>
  ⊙ Philips&nbsp;416&nbsp;148-2&nbsp;<br>
  格鲁克:伊菲姬尼在陶里德(里昂歌剧院)&nbsp;<br>
  ⊙ Philips&nbsp;411&nbsp;041-2&nbsp;<br>
  亨德尔:所罗门(英国巴罗克独奏家乐团)&nbsp;<br>
  ⊙ Archiv&nbsp;419&nbsp;250-2&nbsp;<br>
  蒙特威尔第:奥菲欧(英国巴罗克独奏家乐团)<br>&nbsp;
  ⊙ Archiv&nbsp;457&nbsp;591-2&nbsp;<br>
  舒曼:交响曲全集(革命与浪漫管弦乐团)&nbsp;<br><br>

★★★★★★★★★★★★★★★★★★★★★★★★★★★★★★★★★★★★★★★★★★<br><br>

当代世界十大钢琴家<br><br>



    1.阿图尔·鲁宾斯坦(Artur Rubinstein)<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815.gif<br>
      阿图尔·鲁宾斯坦 (Artur Rubinstein,1887-1983),美籍波兰钢琴演奏家。<br>
自幼学琴,十二岁即在柏林举行音乐会,由著名指挥家约钦协奏,后在汉堡、德累斯顿等地经常登台,<br>
十四岁到华沙演出,深受波兰著名钢琴家帕德列夫斯基赏识。1905年到巴黎和伦敦举行独奏音乐会,<br>
1906年赴美举行四十多场音乐会,轰动一时,极获成功,跃入优秀钢琴家之前列。<br> <br>

  鲁宾斯坦生来赋有灵敏的十只手指,读谱能力之强也是超群的。<br>
他的演奏充满炽热的情感和充沛的精力,流利洒脱而又布局严谨,有时又细腻而富于诗意。<br>
其演奏细腻而富于诗意,流利洒脱而又布局严谨。曲目极为广泛,<br>
尤以演奏肖邦和勃拉姆斯的作品见长,弹奏法国和西班牙作家作品也有其妙处。 <br><br>



  2.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Vladimir Horowitz)<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811.gif<br>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br>
美国最负盛名的钢琴家之一,美籍俄罗斯人。很早就显露音乐天才,<br>
先后师从俄罗斯和德国的演奏大师,集俄罗斯学派与德国学派之大成。<br>
1924年到柏林、巴黎举行旅行演出,获很大成功。1928年赴美,一举成名。<br>
之后定居美国。曾停止演奏达十二年之久,1960年,在卡内基大厅举行重返舞台的独奏音乐会,<br>
轰动世界乐坛。 <br><br>

  霍洛维茨的演奏技巧辉煌而潇洒,音乐更趋向深刻完美,表现手段更丰富。<br>
有的乐评家认为,他的钢琴音色如同七种基本颜色,可以调出各种不同的色调,<br>
从而表达各式各样的思想感情。另外,他的演奏能充分地表现出乐曲的内容,但又不是盲目地尊重原作。<br>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很像一位熟练的编辑,能把乐曲作者的“错别字、漏字”等失误加以订正,<br>
使作品达到完美无缺。他的演奏曲目相当广泛,<br>
尤以弹奏肖邦、斯卡拉蒂以及舒曼、李斯特、斯克里亚宾等名家的作品见长。 <br><br>



  3.斯维亚托斯拉夫·杰奥里索维奇·里希特(Sviatoslav Teorisovich Richter)<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814.gif<br>
   斯维亚托斯拉夫·杰奥里索维奇·里希特 (Sviatoslav Teorisovich Richter,1915-),<br>
前苏联钢琴家。自幼随父学习钢琴,少时即显露出优异的钢琴即兴作曲才能。<br>
1933年起,在奥德萨歌舞剧院任音乐指导,1934年首次公开演出,1937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br>
1945年获全苏演奏家比赛一等奖。四十年代常在苏联各地巡回演出,五十年代后又曾前往欧美各国表演。<br>
1961年获前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他还是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名誉博士。 <br><br>

  里希特的演奏以技巧纯熟、构思深刻、富于鲜明的戏剧性表现力著称。<br>
他演奏曲目非常广泛,从古典派到浪漫派和印象派乃至现代派,几乎无所不能。<br>
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其手指的坚韧性,像前苏联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许多作品中那尖锐的连续强音,<br>
只有里希特的双手才能够演奏出作者所要求的那种宏大气势。他从不沉溺于乐曲,<br>
而是通过自己的透彻分析,完美、细腻地表现音乐,对于乐谱中极其细微的音符,他都能维妙维肖的加以表现。 <br><br><br>



  4.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br><br>



  5.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803.gif<br>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1937-),英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br>
自幼在莫斯科中心音乐学校学习,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br>
1954年获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二等奖,1956年在布鲁塞尔伊丽莎白女皇国际钢琴比赛中获金质奖章。<br>
1962年曾并列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次年定居冰岛,现住英国。<br>
阿什肯纳齐的演奏风格以诗意的情调和细腻的技巧为特点,在自己的风格里融入了很多伦敦派所特有的意识美。<br>
人们从他所弹奏的技巧绝伦的钢琴练习曲中可以发现他那惊人的技艺和高深的造诣之价值所在,<br>
他可称为能完满再现李斯特那绝顶技巧的权威。他演奏的曲目范围很广,<br>
弹奏普罗科菲耶夫第三、第四钢琴协奏曲不同凡响;演奏斯克里亚宾作品,可与名家霍洛维茨媲美。<br>
录制唱片之多在同代钢琴家中也是少见的。<br><br>



  6.马尔塔·阿格里齐(Martha Argerich)<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801.gif<br><br>
       马尔塔·阿格里齐(Martha Argerich,1941-),深孚众望的阿根廷女钢琴家。<br>
曾从多位名师学琴,1957年在布索尼和日内瓦钢琴比赛会上获奖,1965年在第七届肖邦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br>
声誉日高。<br> <br>

  她的演奏技巧卓越,热情奔放,弹奏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和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都十分出色。 <br><br><br>



  7.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 )<br><br>

  俄罗斯钢琴家,1903年生于捷克。九岁即在维也纳从名师开始学钢琴,<br>
12岁初登舞台演出。1920年在柏林同小提琴家普修合作演出,从此两人一直精诚合作了几十年。<br>
1936年,塞尔金在纽约和当代著名指挥家托斯卡尼尼合作演出,一举成功,闻名世界。<br>
他的演奏从不追求表面上的华丽,而是以真挚来打动听众。他往往无拘无束地晃着头、踏着脚,<br>
边念叨边进行演奏,始终扣人心弦。<br><br><br>



  8.阿尔图劳·贝内得蒂·米凯兰杰利(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eli)<br><br>

  意大利钢琴家,生于1920年。<br>
早年就学于布雷西亚和米兰音乐学院。1939年,他在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从此名声大震,活跃于国内。<br>
二战之后,他在欧洲各地旅行演出,引起轰动。1972年,他移居瑞士,成为国际上瞩目的钢琴大师。<br>
他的演奏具有一丝不苟的求全精神。他得体而适度地控制分寸,把每一个音都赋予充分的表情和生命;<br>
他在创造出美好音乐的瞬间,把人们带进了虚幻而美妙的境地。<br>
与其说米凯兰杰利是为了做一个忠实的演奏家,以便更好地再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才苟求于钢琴,<br>
倒不如说他自身就是一位成功的创造家,因为他具有独自的美学观点。<br><br>



  9.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ndrich Gulda)<br><br>

  奥地利钢琴家,1930年出生于维也纳。<br>
7岁学琴,12岁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就读研究生。1946年获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首奖。<br>
1978年在维也纳举行了三次演奏会,并录制了唱片。他的演奏既珍视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传统,<br>
又富于时代精神,表现出独有的创造性。他既着力于让现代人完全理解古典音乐,<br>
又反对因循守旧的演奏方式,因而尝试着对现代爵士乐的演奏。<br><br>



  10.毛里齐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br><br>

  意大利钢琴家,1942年出生。早年在威尔第音乐学院从名师学习钢琴,并兼学作曲。<br>
1960年获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大奖。1971年以后在欧洲旅行演出,颇获成功。<br>
他的演奏风格干净利落、健康明快,没有一点忧伤的影子,给人以力量的感染,他弹出了生活的赞歌,<br>
是一位热爱生活的钢琴家。当他演奏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的一些节奏性很强的乐曲时,<br>
其准确无误、独出心裁的技巧,实在令人折服。 <br><br>


★★★★★★★★★★★★★★★★★★★★★★★★★★★★★★★★★★★★★★★★★★<br><br>



当代世界十大小提琴家 <br><br><br>



  1.弗里茨·克莱斯勒(Fritz Krdisler)<br><br>

  2.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903.gif<br>
      亚莎·海菲兹(Jascha Heifetz,1901-1987),当代杰出的美籍立陶宛小提琴家。<br>
三岁跟父亲学小提琴,四岁进维也纳音乐学校,五岁即公开演奏,八岁在音乐学校毕业后进圣彼得堡音乐学校深造。<br>
1911年在圣彼得堡作第一次演出,后在敖德萨和基辅演出。<br>
次年又在柏林、莱比锡、维也纳与驰名的交响乐团及名指挥合作演出。<br>
十月革命爆发时,举家迁往纽约。1917年10月于卡内基音乐厅作第一次在美国的演出,并作环球旅行演出。<br>
一生旅行演奏达四十年之久,后在南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任教十五年。<br>
他演奏曲目很广,从古典到近现代著名作曲家的协奏曲及小品都演出过。<br>
他改编过一些古典和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如将罗马尼亚作曲家迪尼库原作的<br>
一首非常流行的民族舞曲《霍拉舞曲》改编为小提琴曲。 <br><br><br>




  3.内森·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br><br>
      内森·米尔斯坦 (Natham Milstein,1904-),美籍俄罗斯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br>
自幼学小提琴,十岁登台演出。曾在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1925年离开祖国到巴黎举行第一次演出,<br>
轰动乐坛,以后即在欧洲各地及南美各国举行旅行音乐会,取得成功。不久加入美国籍。六十年代后,<br>
演奏活动又转向欧洲。其演奏有一种严峻的感觉和高贵的气质,技巧极为出色,跳弓轻巧精确,<br>
音色变化美妙精致,音质优美。至今仍经常进行演出活动。  <br><br>



  4.大卫·费奥多洛维奇·奥依斯特拉赫(David Feodorovich Oistrakh)<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908.gif <br>
      大卫·费奥多洛维奇·奥依斯特拉赫 (David Feodorovich Oistrakh,1908-1974),<br>
前苏联著名的小提琴家。五岁开始学琴,1926年在敖德萨音乐学院毕业,1934年进莫斯科音乐学院高级班。<br>
先后获得全苏小提琴比赛一等奖、全乌克兰小提琴比赛首奖、全苏表演家比赛会优胜、<br>
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二等奖、依萨伊国际小提琴比赛会优胜、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二等奖、<br>
依萨伊国孙小提琴比赛冠军等。演出节目几乎包括所有古典和现代最优秀的小提琴作品。<br>
具有惊人的表现力和精深的技巧,被誉为“莫斯科的帕格尼尼”,获得“苏联人民演员”称号和斯大林、列宁奖金。<br>
1939年起在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他的学生中,有现已闻名于世的小提琴家伊·奥依斯特拉赫(其子)、<br>
维·皮卡依曾、斯尼特科夫斯基等。 <br><br><br>



  5.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br><br>
    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1916-),著名的美国小提琴家。<br>
犹太人,九岁在其师帕辛格指挥的旧金山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拉罗《西班牙交响曲》,被誉为“神童”。<br>
次年赴欧随布什和艾涅斯库学习。曾在纽约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贝多芬小提琴家的行列。<br>
与欧洲、美国的主要交响乐队伴奏下演出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此后在卡内基大厅举行独奏会,<br>
从而进入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的行列。与欧洲、美国的主要交响乐队都曾合作演出过。<br>
战后访问过苏联、以色列、日本、印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起过一定作用。<br>
1963年在英国伦敦为天才儿童创办了一所音乐学校。七十年代出版了他的自传《未完的历程》。<br>
他的演奏具有辉煌的技巧、独特的气质和动人的魅力。  <br><br>



  6.亨里克·谢林(Henryk Szeryng)<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912.gif<br>
      亨里克·谢林(Henryk Szeryng,1918-),当代世界著名小提琴家,<br>
墨西哥籍波兰人。五岁学钢琴,后迷上了小提琴。幼年的演奏给著名小提琴家勃·胡贝尔曼留下难忘的印象,<br>
遵照他的提议,被送往柏林随名师学琴。1933年在柏林首次公演,后又去华沙等地演出。<br>
在巴黎随那·布朗热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1948年起在墨西哥音乐学院任教。此后去欧洲和美国巡回演奏。<br>
他知识渊博,懂七国语言,演奏风格高雅、安详,充满美感,被誉为真正拥有“古典的心灵”。<br>
对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有很深的研究,享有“权威”的盛名。 <br><br><br>



  7.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911.gif<br><br>
      艾萨克·斯特恩(Isaac Stern,1920-),美籍前苏联小提琴大师。<br>
生于音乐世家,六岁就开始学习钢琴,后随旧金山交响乐团首席布林达学小提琴,同时从路易·帕辛格学习。<br>
十七岁在纽约市政厅举办独奏会,博得好评。1944年在卡内基音乐厅开独唱会,自此名声大噪,<br>
成为美国代表性的小提琴家,活跃于世界各地。此外,还和美国小提琴家罗斯、钢琴家伊斯托明组成三重奏团,<br>
从事室内乐的演出。他的演奏音色很美,表现力丰富,技巧精确。现是卡内基音乐厅的主持人、<br>
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主席和美国全国艺术委员会的创始者。  <br><br>



  8.列奥尼德·科冈(Leonid Kogan)<br><br>
      列奥尼德·科冈(Leonid Kogan,1924-1982),<br>
前苏联小提琴学派新一代的优秀代表人物之一。曾先后在苏联中央儿童音乐学校、莫斯科音乐学院学琴,<br>
1948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学生时期就与管弦乐队合作举行音乐会,引起人们注意。<br>
1947年在布拉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一等奖,1951年在布鲁塞尔国际小提琴比赛中再获一等奖。<br><br>

  演出曲目广泛,包括西方、俄罗斯和苏联作曲家的主要小提琴作品。<br>
曾在欧、美及远东各地举行独奏音乐会,并与钢琴家吉列尔斯、大提琴家罗斯托罗波维奇组成三重奏团经常演出。<br>
他在演奏中力避虚饰,技巧惊人,处理得当,既富有气魄,又深情优美。  <br><br>




  9.萨尔瓦多里·阿卡尔多(Salvatore Accardo)<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901.gif<br>
    萨尔瓦多里·阿卡尔多(Salvatore Accardo,1941-),现代著名意大利小提琴家。<br>
六岁开始学小提琴,1958年参加了第四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荣获第一,从此一举成名。<br>
此后在那不勒斯的圣·彼得音乐学院任教。他组织了都灵室内乐团并亲任指挥。<br>
后在欧洲、美国、南非及远东与世界驰名的交响乐团合作举行音乐会。<br>
他的演奏辉煌而富有歌唱性,具有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技巧,感情丰富,有异乎寻常的音乐感,能使听众深深着迷。<br>
其拿手的演奏曲目是帕格尼尼的小提琴曲,以及巴赫、维瓦尔第与塔蒂尼等古典作曲家的作品,<br>
近年来他的演奏曲目不断扩大。是当前世界上最活跃的小提琴家之一。  <br><br>



  10.伊扎克·帕尔曼(Itzak Perlman) <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909.gif<br>
      伊扎克·帕尔曼(Itzak Perlman,1945-),以色列著名小提琴家。<br>
4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成为终身残废。自幼表现出酷爱音乐的天性,十岁上电台演奏,后进特拉维夫音乐学院学习。<br>
1958年曾赴美国参加“埃德.沙利文表演节”演出。移居美国后进朱利亚特音乐学校。<br>
1963年首次在卡内基大厅举行独奏音乐会。1964年起与美国、欧洲主要管弦乐队合作演出。<br>
其演奏准确灵巧,轻松自如,善于以变幻无穷的音色表现各个不同时代作曲家的特点和心理。<br>
他很注意音乐处理的逻辑性,控制得当,把浪漫主义的热情和古典主义的匀称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br>
是一位极有名望小提琴演奏大师。  <br><br>



★★★★★★★★★★★★★★★★★★★★★★★★★★★★★★★★★★★★★★★★★★<br><br>


世界十大女高音 <br><br>



  1.伊丽莎白·施瓦尔茨科普芙(Elizabeth Schwarzkopf)<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26.gif<br>
       伊丽莎白·施瓦尔茨科普芙 (Elizabeth Schwarzkopf,1915-),德国女高音歌唱家。<br>
生于波兰,曾入柏林高等音乐学校学习,后被吸收为柏林歌剧院独唱演员。<br>
引人注目的第一个角色是《那克索斯岛上的阿丽安娜》中的泽比涅塔。<br>
1947年起,从花腔女高音转向抒情女高音,首次登上斯卡拉歌剧院的舞台。<br>
1951年斯特拉文斯基的歌剧《浪子生涯》初演时任第一女主角。<br>
1955年在旧金山首次饰演《玫瑰骑士》中的玛莎琳,九年后又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饰演同一角色。<br><br>

  她的嗓音婉转、灵活、纯净,演唱表现风格细致深刻而又丰富多采,不仅探究作品的风格和内容,<br>
而且有卓越的句法处理。她擅长演唱莫扎特、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和德奥艺术歌曲。<br>
音乐评论家们认为,她在艺术歌曲方面所树立的丰碑,没有第二个女歌唱家能与之匹敌。 <br><br><br>



  2.比尔吉特·尼尔森(Birgit Nillsson)<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21.gif<br><br>
       比尔吉特·尼尔森 (Birgit Nilsson,1918-),瑞典女高音歌唱家。<br>
自幼爱好歌唱并参加卡鲁普地方合唱团活动。1941年入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声学,<br>
1946年在瑞典皇家歌剧院初次登台,扮演《自由射手》中阿迦德一角获得好评。<br>
1948年后演出一系列歌剧名作,赢得很高的国际声誉。1951年参加格林德伯恩歌剧节。<br>
此后成功地演唱卫瓦格斯塔德之后,成为当代最出色的演唱瓦格纳歌剧的女高音歌唱家。<br>
1956-1958年先后在旧金山、纽约、米兰等地演唱。<br><br>

  由于其功底深厚,至今仍活跃于演出第一线,艺术质量不减当年。<br><br>



  3.丽娜塔·苔巴尔迪(Renata Tebaldi)<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30.gif<br>
      丽娜塔·苔巴尔迪 (Renata Tebaldi,1922-),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br>
从小在当歌唱演员的母亲身边长大,十三岁开始学钢琴,十七岁入帕尔马音乐学院学习声乐。<br>
1944年以《梅菲斯托菲利斯》中的叶莲娜一角开始其舞台生涯。<br>
1946年经卡拉扬推荐参加斯卡拉歌剧院的演出活动,从此声名日盛,足迹遍及欧洲各著名歌剧院。<br>
1955年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演唱《奥赛罗》后,成为该剧院台柱。<br><br>

  她的演唱风格、感情的表达恰如其分,嗓音极其柔润流畅,加之优雅的仪态和无懈可击的音准,<br>
使其成为当代最卓越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br><br>



  4.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06.gif<br>
      著名的美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br>
真名为茜茜莉亚·索菲亚·安娜·玛丽亚·卡罗盖洛波乌罗斯。<br>
生于纽约,八岁开始学习钢琴,十岁开始唱《卡门》中的咏叹调,<br>
十三岁入希腊雅典音乐学院从达尔戈学习声乐,十五岁以《乡村骑士》中的桑土查一角绽露锋芒。<br>
1947年应邀去意大利维罗那露天圆形剧场演出歌剧《歌女》,激起听众狂热的反响。<br>
此后不断演出于世界各地,以对角色深刻的理解和细致而富于创造性的处理,<br>
使得听众进一步领略到歌剧的音乐美和戏剧美,并对十九世纪早期美声风格的歌剧如《梦游女》等新的认识。<br><br>

  他一生演出歌剧百部以上,音量幅度极宽,从轻巧的花腔女高音到最壮实的戏剧性声部郁能胜任,<br>
有机地把富有强烈戏剧性和有俏丽录活特点的花腔唱法结合在一起。擅于形体表演,具有崇高、隽永的雕塑美。<br>
是世界公认的全能女高音歌唱家。她对“复活”十九世纪早期意大利歌剧、对歌剧表演艺术的发展、<br>
创新起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br><br>



  5.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29.gif<br>
    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1926-),著名澳大利亚女高音歌唱家。<br>
年轻时就学于悉尼音乐学院,1947年以音乐会形式演出歌剧《狄东与伊尼阿斯》开始其艺术生涯。<br>
1949和1950年两度获澳大利亚声乐比赛奖。1951年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进修,翌年在修道院花园歌剧院登台。<br>
1954年改唱花腔女高音,先后在欧洲各地著名歌剧院和音乐节演出。<br>
1964年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上演《拉美莫尔的露契亚》时引起轰起,谢幕达三十次之多,被公认为花腔艺术的典范。<br>
她的嗓音清亮剔透、华美淳厚,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唱法传统。<br><br>

  她总是将非凡的技巧同丰富的感情、深刻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即使是最缺乏个性、最器乐化的句子,<br>
也要赋以活生生的感情内容,而绝不炫耀卖弄技巧。今天,人们公认她是花腔艺术的典范。<br><br>



  6.蕾昂泰茵·普莱斯(Leontyne Price)<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23.gif<br>
      蕾昂泰茵·普莱斯 (Leontyne price,1927-),美国女高音歌唱家。<br>
原想当教师,后接受罗伯逊建议,转入纽约朱利亚特音乐学院学习声乐。<br>
1952年扮演《法尔斯塔夫》中的福特夫人一角,为音乐界所瞩目。毕业后演过《波姬与贝丝》中的女主角贝丝。<br>
1955年被美国广播公司电视中心选为演播歌剧《托斯卡》的主要演员,<br>
1957年普朗克《卡尔美教派修女的对话》在旧金山公演时,经作者推荐任主角。<br>
1958年首次在伦敦修道院花园歌剧院代替契尔凯蒂出台演唱《阿伊达》,获得空前成功。<br>
从此阿伊达成为她最拿手的角色。1961年第一次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登台扮演《游吟诗人》中的莱奥诺拉。<br><br>

  她的演唱嗓音圆润、浓密而色彩丰富,不论高、中、低音,都有“黄金般的特质”。<br>
真实、深刻的感情表现和女性角色的内向与温柔,使她被公认为当代最杰出的“阿伊达”<br><br>



  7.贝克佛蕾·西尔斯(Beverly Sills)<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27.gif<br>
       贝克佛蕾·西尔斯 (Bcverly Sills,1929-),美国女高音歌唱家,<br>
真名:贝尔·西尔佛曼。十二岁开始学习声乐,十七岁在费城首次登上歌剧舞台。<br>
1955年以扮演《蝙蝠》中的罗萨琳达名震纽约市歌剧院舞台,成为该院专属歌唱家,演唱了二十多年。<br>
1966年扮演《裘力斯·凯撒》中的克奥佩特拉获得巨大名声,从此登上欧美著名歌剧院舞台。<br>
她是典型的花腔女高音,虽音量不大,却能巧妙地发挥美声唱法的长处。<br>
风格独特,曲目广泛,是当代演唱“曼依”最好的演员,不但声情俱佳,而且法语准确。现任纽约市歌剧院总指导。 <br><br><br>


  8.蒙茨克拉特·卡巴耶(Montserrat Caballe)<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05.gif<br>
      蒙茨克拉特·卡巴耶 (Montscrrat Caballe,1933-),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br>
九岁入音乐学院学习。最早的音乐会演出是在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任女高音领唱。<br>
1957年在瑞士马塞尔歌剧院演唱《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咪咪一角后,广泛演出于欧美各地,<br>
其中1965年在纽约以音乐会形式演出的唐尼采蒂的《露克里齐亚.鲍吉亚》,曾引起巨大轰动。<br>
她被认为是意大利美声唱法的代表人物,高度流畅、纯净的嗓音和卓越的轻声技巧,<br>
在每个国家都得到热烈的赞扬和肯定。<br><br>

  她擅于演唱莫扎特、贝利尼、罗西尼、威尔第、普契尼等人的歌剧名作,<br>
理查·施特劳斯笔下的莎乐美是她最喜爱的角色,对德国和西班牙歌曲亦有深入的理解。 <br><br>


  9.雷娜塔·斯科托(Renata Scotto)<br><br>

  1934年生于意大利。斯科托是有“卡拉斯第二”著称的、<br>
当代艺术成就最高的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之一。她的嗓音具有音质美、音量幅度大、音域范围宽的特点。<br>
在高音区,她能始终保持光辉明亮和轻松自如的特质。她既能演唱抒情女高音,也能担任花腔女高音的角色。<br>
难能可贵的是,她不但能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真实、生动、丰富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br>
而且还善于对某些华彩乐句或唱腔作进一步的发挥或必要的更改。跟卡拉斯一样,<br>
斯科托对发掘久被湮没或绝响的歌剧作品有着很大的兴趣,<br>
她除了发扬光大由卡拉斯恢复上演的一系列古典剧目外,也在这方面积极搜索、探寻,<br>
如普契尼生前遭到失败的《埃德加》一剧,就是由于她的努力而重新搬上舞台并灌制唱片的。<br><br>



  10.维多利亚·德·洛斯·安琪莱斯(Victoria de Los Angeles)<br><br>

  西班牙女高音歌唱家,1923年生于巴塞罗那。<br>
安琪莱斯是一位具有非常宽广音域的抒情女高音。她的嗓音流畅、丰满而又灵活、优美,<br>
高音区鲜明而有光彩,中音区热情而富于魅力。当艺术表现需要她拿出嗓音的“厚度”时,<br>
她也完全不缺少女中音式的粗犷和奔放。安琪莱斯歌唱表现上的特点是:忠实于原作,<br>
善于揭示作品内在的蕴涵,并能赋予歌声以亲切感和崇高的诗意。安琪莱斯是一位出色的音乐会演唱家,<br>
她所演唱的西班牙歌曲(有时自己用吉他伴奏)成为这一领域内的最高成就。<br>
此外,她还擅长表演西班牙的民族歌舞。<br> <br>


★★★★★★★★★★★★★★★★★★★★★★★★★★★★★★★★★★★★★★★★★★<br><br>


世界十大男高音 <br><br>



  1.卡罗·贝尔贡济(Carlo Bergonzi)<br><br>
   

  2.鲁契亚诺·帕瓦罗蒂(Luciano Pavarotti)<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22.gif<br>
    鲁契亚诺·帕瓦罗蒂 (Luciano Pavarotti,1935-),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br>
早年是小学教师,1961年在雷基渥·埃米利亚国际比赛中的扮演鲁道夫,从此开始歌唱生涯。<br>
1964年首次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登台。翌年,应邀去澳大利亚演出及录制唱片。<br>
1967年被卡拉扬挑选为威尔第《安魂曲》的男高音独唱者。从此,声名节节上升,<br>
成为活跃于当前国际歌剧舞台上的最佳男高音之一。<br><br>

  帕瓦罗蒂具有十分漂亮的音色,在两个八度以上的整个音域里,所有音均能迸射出明亮、晶莹的光辉。<br>
被一般男高音视为畏途的“高音c”也能唱得清畅、圆润而富于穿透力,因而被誉为“高音c之王”。<br>
他是当今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br> <br>



  3.普拉西多·多明戈(Placido Domingo)<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11.gif<br>
      普拉西多·多明戈 (Placido Domingo,1941-),著名的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br>
生于马德里,父母均是西班牙民族歌剧演员,九岁时全家迁居墨西哥。青年时期热衷于斗牛和唱歌。<br>
于席德音乐学院毕业后入墨西哥国家歌剧院唱男中音。二十岁那年,<br>
以演唱《茶花女》中的阿尔弗莱德跨入男高音的行列。<br>
同年与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萨瑟兰在美国同台演出歌剧《拉美莫尔的露契亚》,<br>
1965年起在马赛、维也纳、汉堡、柏林、纽约、伦敦等著名歌剧院演出。<br>
他的演唱嗓音丰满华丽,坚强有力,胜任从抒情到戏剧型的各类男高音角色。<br>
他塑造的奥赛罗、拉达美斯等形象,气概不凡,富于强烈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br><br>

  他还演唱过不少脍炙人口的小歌,又是位颇得好评的钢琴家和指挥家。<br>
其中,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会歌就是由他和一位女高音歌唱家演唱的。 <br><br>



  4.尤西·毕约林(Jussi Bjorling)<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03.gif<br>
      尤西·毕约林 (Jussi Bjorling,1911-1960),瑞典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br>
六岁即随父兄在欧美各国演出四重唱,曾先后受学于皇家音乐学院及斯德哥尔摩皇家歌剧学校。<br>
1930年首次登台。1935年在维也纳国歌剧院演出《阿伊达》大获成功后,为欧美各大歌剧院及唱片厂争相聘请。<br>
1938年在大都会歌剧院扮演《艺术家的生涯》中的鲁道夫。<br>
翌年又在伦敦修道院花园歌剧院扮演《游吟诗人》中的曼里科。<br>
之后返回瑞典,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在大都会歌剧院复出,并往返演出于欧美各国歌剧舞台。<br><br>

  他的音色漂亮,感情真挚,趣味高雅,既富于冷静的思考,又具有奔放的热情。<br>
被公认为本世纪除卡鲁索、吉里以外最负盛誉的歌唱家。  <br><br><br>



  5.弗兰科·科莱里(Franco Corelli)<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10.gif<br>
   弗兰科·科菜里(Franco Corelli 1921-),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br>
从小具有非凡的童声嗓音,后当过制图工人。三十岁时参加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声乐比赛获奖,<br>
1952年在斯波菜托首次登台公演,以后在斯卡拉歌剧院和伦敦修道院花园歌剧院演出,<br>
1960年起成为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台柱。<br><br>

  他的嗓音通畅、宽厚、宏亮,音域广阔,激情充沛,风度潇洒,名列当代男高音前茅。<br>
胜任抒情戏剧型和戏剧型男高音角色,又擅唱那不勒斯歌曲,并灌有唱片。 <br><br><br>



  6.吉乌塞比·迪·斯岱法诺(Giuseppe di Stefano)<br><br>
      http://www.hongen.com/art/gdyy/bmrhc/img/gbc28.gif<br>
    吉乌塞比·迪·斯岱法诺 (Giuseppe di Stefano,1921-),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br>
生于西西里岛,从小喜爱歌唱,后在米兰学习声乐。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征入伍,<br>
当部队奉命调往德国布防时逃往瑞士,并在瑞士作过几场“跑步式”的演出。战后回到米兰继续其声乐学业,<br>
此后不断演出。<br><br>

  他那温暖抒情而富于魅力的音色和发自深心的炽热、恳切而动人的感情,使他在五十年代和<br>
六十年代前半期达到了自己艺术生涯的巅峰。除歌剧外,他还擅长演唱那波里歌曲。 <br><br>

   

  7.詹姆斯·金(James King)<br><br>

  美国男高音歌唱家,1925年生于美国中部的堪萨斯州。<br>
他的父亲是一位声乐圈中的人物,曾与著名演员珍妮·麦克唐娜等人合拍过一系列音乐影片。<br>
杰姆斯·金是名噪欧洲的美国歌唱家,他的声乐事业是在欧洲成长起来的。他的演出剧目主要是一批著名的德国歌剧。<br>
他的演唱特点是技巧稳固坚实、表情真挚感人。 <br><br>



  8.尼科莱·盖达(Nicolai Gedda)<br><br>

  1925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他的父亲是俄国人,<br>
曾在著名的“顿河哥萨克男声合唱团”中唱男低音;他的母亲是瑞典人,是一个对声乐艺术怀有强烈爱好<br>
并有相当造诣的银行职员。盖达具有清醇甘美的嗓音和精深、全面的艺术素养。<br>
他的演唱风格纯正,音乐感觉敏锐、得体,深为著名指挥家卡拉扬所赏识。<br>
他通晓俄、德、意、法等六国语言,能胜任从格鲁克、海顿、莫扎特到瓦格纳、威尔第、普契尼等人<br>
的一大批歌剧中的角色。 <br><br>



  9.杰姆斯·麦克莱肯(James Mccracken)<br><br>

  美国男高音歌唱家,1926年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青年时曾攻读于哥伦比亚大学。<br>
由于卡拉扬的赏识和邀请,他曾在维也纳参加了一系列欧洲著名歌剧的演出。<br>
他是一个具有宏大音量和强劲力度的英雄性男高音,奥赛罗、唐豪塞等是他最擅长扮演的角色。 <br><br>



  10.马里奥·德尔·莫纳科(Mario del Monaco)<br><br>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1915年生于佛罗伦萨。幼时随母亲学习声乐,<br>
13岁时即第一次非正式登台演唱。后进入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和雕刻,同时在罗西尼音乐学院学习声乐、<br>
钢琴、音乐理论及音乐史。20岁时,他进入罗马歌剧院当研究生。从1939年起,<br>
他先后登台演唱过《乡村骑士》、《蝴蝶夫人》、《阿伊达》、《托斯卡》和《奥赛罗》等名剧,<br>
从此一步步走向辉煌。莫纳科是被誉为“黄金小号”的拥有宏大音量、优美音色和深刻艺术表现力的杰出男高音,<br>
是本世纪意大利男高音中最出类拔萃的人物之一。他那铿锵嘹亮的嗓音最擅长演唱威尔第、<br>
普契尼等人的歌剧中的抒情型和戏剧型的角色。十分难能可贵的是,他几乎全部的声乐技艺都是通过自学而获得的。<br><br>
 

★★★★★★★★★★★★★★★★★★★★★★★★★★★★★★★★★★★★★★★★★★<br><br>


西 方 音 乐 体 裁<br><br>


1. 曲调(air,法、英)具有歌唱性的器乐曲,常用于18世纪的组曲中。<br><br>

2. 阿勒曼德(allemande,法)17世纪盛行于法国和英国的舞曲体裁,四拍子,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常用于组曲。<br>
同样的名称在19世纪指流行于瑞士乡村的三拍子轻快舞曲,它是华尔兹的前身。<br><br>

3. 赞美歌(anthem,英)英国基督教教会仪式所用音乐,有独唱、合唱形式,歌词大多取自圣经,用英语演唱,一般用<br>管风琴伴奏。<br><br>

4. 咏叹调(aria,意;air,英、法;Arie,德)独唱曲,是歌剧、清唱剧等大型声乐作品中的重要段落,也可以是独立的<br>作品。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幅度较大的情感抒发。<br><br>

5. 叙事歌;叙事曲(ballade,法、德)⑴13、14世纪的法国世俗歌曲。⑵19世纪盛行于德国的具有叙事性的歌曲,内容<br>常与民间故事、传奇有关。⑶19世纪抒情浪漫的器乐曲,如肖邦和勃拉姆斯的钢琴作品。<br><br>

6. 芭蕾舞剧(ballet,意)由舞蹈演员身着剧装在音乐伴奏下表演的戏剧。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br>
后传入法国获得极大发展。最初的法国芭蕾舞剧音乐不仅有器乐,还有歌唱和朗诵,<br>
因此可看作是歌剧的前身(当时的歌剧中也有芭蕾舞,此传统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并影响到意大利歌剧)。<br>
19世纪中叶以后出现大量优秀的芭蕾舞剧音乐,如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等。<br><br>

7. 船歌(barcarolle,法;Barkarole,德;barcarole,意)来源于威尼斯船夫歌曲的器乐曲(钢琴曲为多,也有管弦乐<br>曲),6/8或12/8拍,速度和缓,通常是在荡漾的节奏韵律之上有一条歌唱性的悠扬曲调。<br><br>

8. 摇篮曲(berceuse,法;cradle,英;lullaby,英;Wiegenlied,德)安静温和的声乐或器乐小曲,节奏有如摇篮缓缓摆动。<br><br>

9. 布鲁斯(blues,英)一译蓝调。美国爵士乐的一种风格,源于黑人灵歌。通常为十二小节,节奏平稳,速度较慢,其<br>名称来源于别具特色的常降低半音的大调第三和第七级音(称作"怨音"blue notes)。<br><br>

10. 波莱罗(bolero,西)西班牙舞曲,三拍子,稳定的中速,用响板敲击具有特性的节奏。拉威尔的管弦乐《波莱罗舞<br>曲》是最著名的作品,肖邦也写有这种风格的钢琴曲。<br><br>

11. 布列(bourrée,法;borry,boree,英;bore,意)⑴盛行于17和18世纪的法国舞曲,速度较快,通常为2/2拍。⑵现<br>流行于法国中部奥弗涅山区的三拍子舞曲。<br><br>

12. 康康(cancan,法)19世纪末盛行于法国的舞曲,快速,2/4拍,热烈而粗俗。最著名的是奥芬巴赫所作轻歌剧《地狱<br>中的奥菲欧》中的康康舞曲。<br><br>

13. 卡农(canon,系)一种二声部或更多声部的复调音乐形式,当一个声部的旋律出现之后,另外的声部紧跟模仿。<br>
有将旋律完全保持的"严格卡农",也有带些变化的"自由卡农"。它可以是一首独立乐曲的形式,也可在大型作品中出现局<br>部性的卡农写法。<br><br>

14. 康塔塔(cantata,意;Kantate,德)一译大合唱。盛行于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叶的多乐章声乐作品,包括独唱的宣<br>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与清唱剧相类似,但规模较小。有宗教的也有世俗内容的。巴赫留存于<br>世的二百余部康塔塔是经典之作。<br><br>

15. 随想曲(capriccio,意;caprice,法)⑴16世纪末至17世纪较为自由的赋格性质器乐曲,多为古钢琴作品。⑵技巧性<br>练习曲,如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随想曲》。⑶19世纪用于形式较为自由的乐曲,常借用著名曲调为主题,如柴可夫<br>斯基的管弦乐曲《意大利随想曲》。<br><br>

16. 夏空(chaconne,法;ciaccona,意)一译恰空。盛行于17世纪的风格庄重的三拍子舞曲,也是一种复调音乐形式,<br>即在固定的主题或一连串固定的和声进行之上作多次变奏。<br><br>

17. 室内乐(chamber music,英)指适合在室内而不是大厅由少数人演奏的器乐曲,早期曾包括声乐。主要体裁是数种重<br>奏,最常见的是古典时期的弦乐四重奏、钢琴五重奏等。现在虽常在音乐厅演奏这类作品,但依然保持原有的细腻亲切<br>的特性。<br> <br>

18. 众赞歌(Choral,德;chorale,英)基督新教(路德教派)的赞美诗曲调,最早出版于1524年。<br>
宗教改革者马丁•路德将其作为改革手段之一(他本人还曾创作过一些)。其特点为:采用本国语演唱,<br>
曲调大多选自朴素通俗的民歌和古老的圣歌。起初为单声部,后来出现了主旋律在最高声部的四部合唱式以及复调形<br>式。17、18世纪众赞歌成为重要的音乐创作源泉,如巴赫的管风琴众赞歌前奏曲、众赞歌变奏曲以及大量宗教康塔塔中<br>都以众赞歌旋律为素材。<br><br>

19. 众赞歌前奏曲(chorale prelude,英)以众赞歌为素材的管风琴曲通称,盛行于17、18世纪。在路德教派的教堂仪式<br>中,会众唱赞美歌之前要先由管风琴将其旋律演奏一遍。演奏者可将旋律作自由变奏,这种做法逐渐形成了众赞歌前奏<br>曲体裁。<br><br>

20. 协奏曲(concerto,意;Konzert,德)也称作独奏协奏曲,是一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的协奏。形成于18世纪,通常<br>为快-慢-快三个乐章。在莫扎特奠定的古典协奏曲模式中,第一乐章有两个呈示部,即乐队先呈示主题,然后由主奏<br>乐器在乐队伴奏下带有变化地再次呈示主题;第一乐章(有时也在末乐章)将近结束处有"华彩乐段"(cadenza),即主奏<br>乐器单独演奏的炫技性段落。19世纪逐渐不再遵循这种模式。<br><br>

21. 大协奏曲(concerto grosso,意)盛行于17世纪和18世纪初的多乐章作品,是由几件乐器组成的独奏小组和管弦乐队<br>的协奏。主奏组大多由小提琴、长笛、双簧管、大提琴、古钢琴组成,通常为2-5件乐器,它们细腻纤巧的音响与宏亮的<br>乐队合奏形成鲜明对比。<br><br>

22. 库朗(courante,法;corrente,coranto,意)盛行于17和18世纪初的活泼的三拍子舞曲,常用于组曲。<br><br>

23. 恰尔达什(csárdás,匈;Czardas,德)一译查尔达什。匈牙利舞曲,由缓慢而忧郁的lassan段和快速热烈的friss段构<br>成。李斯特的《第二匈牙利狂想曲》即典型的恰尔达什舞曲。<br><br>

24. 嬉游曲(divertimento,意)盛行于18世纪末的轻松怡情的多乐章室内乐或小乐队作品。在莫扎特的嬉游曲中,也有些<br>比较深刻严肃。<br><br>

25. 二重协奏曲(double concerto,英;Doppelkonzert,德)两件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协奏曲。如勃拉姆斯《小提琴与大提琴<br>二重协奏曲》。<br><br>

26. 二重奏(唱)(duet,英;duo,法;duetto,意)供两人演奏(演唱)的形式,二个声部不分主次,可有伴奏或无伴<br>奏。器乐二重奏(除钢琴二重奏外)还专门称做duo。<br><br>

27. 练习曲(étude,法;study,英;studio,意)专为练习乐器演奏技巧而作的乐曲。19世纪肖邦、李斯特、德彪西等人<br>加强了这种体裁的艺术性,使之成为音乐会上的正式曲目。这类作品称为"音乐会练习曲"。<br><br>

28. 凡丹戈(fandango,西)活泼的西班牙舞曲,快速、三拍子,用响板和吉他伴奏。<br><br>

29. 幻想曲(fantasy,英;fantasia,意;fantaisie,法;Phantasie,德)器乐曲,总体特点是形式上自由不拘,带有幻想<br>的性质。<br>
⑴文艺复兴时期指不采用舞曲形式或变奏手法而采用复调技巧自由写作的器乐曲。<br>
⑵巴洛克时期即兴性的键盘或琉特琴乐曲,如巴赫的《半音阶幻想曲》。<br>
⑶古典主义时期在写法上比奏鸣曲更为自由的大型作品,如莫扎特的钢琴《幻想曲》K396、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op.27n<br>o.2(作者标明"类似幻想曲的奏鸣曲")等。<br>
⑷浪漫时期带有幻想色彩的乐曲,如勃拉姆斯的钢琴曲《幻想曲》op.116。<br>
⑸根据现成主题(民歌、他人音乐素材)所<br>写的乐曲,如李斯特《根据贝利尼歌剧<梦游女>主题而作的幻想曲》<br>等。<br><br>

30. 法朗多尔(farandole,法)古老的法国舞曲,目前仍流行于普罗旺斯一带。6/8拍,也有2/4拍,如比才管弦乐组曲<br>《阿莱城姑娘》中的《法朗多尔舞曲》。<br><br>

31. 弗拉门科(flamenco,西)盛行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的歌舞体裁,用吉他伴奏,常常带有悲伤意味。在西班牙吉<br>他作品中弗拉门科是一种典型风格。<br><br>

32. 赋格(fugue,法;Fuge,德;fuga,意)在一个主题上构成的多声部(至少二声部)复调作品。单声部的主题在原调<br>上出现之后,另外的声部依次进行模仿。主题在全曲多次出现,中间有数个"间插段",它们大多采用主题片断作素材,在<br>不同调性上进行丰富多样的变化,也可引进新材料。最后一次主题在原调上完整出现,便告结束。赋格可用于一部独立<br>的作品,也可用于一部大作品的局部,称作"赋格段"。<br><br>

33. 加伏特(gavotte,英)盛行于17世纪的法国舞曲,传入宫廷后,成为当时各种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形式,如歌剧、组曲<br>中常有加伏特舞曲。快速,4/4拍。<br><br>

34. 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英)一译"素歌"。罗马教会所保存并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宗教歌曲集,以教皇格里高<br>利一世命名。单声部旋律,节奏自由,以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为依据。<br>
分为两大类:<br>
⑴用于教堂举行弥撒的成套<br>圣咏,内容集中于耶稣最后的晚餐与受难;<br>
⑵用于修道院每天不同时辰祈祷的"日课"圣咏。<br><br>

35. 哈巴涅拉(habanera,西;abanera,意)一译"阿伐奈拉"。起源于古巴哈瓦那的舞曲,较慢的二拍子,第一拍为切分<br>音。19世纪传入西班牙。 <br><br><br>



★★★★★★★★★★★★★★★★★★★★★★★★★★★★★★★★★★★★★★★★★★<br><br>



乐器之最 <br><br>


  1.最古老的乐器<br><br>

  有据可查的最古老的乐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骨哨”,其年代的上限为距今7000年左右,发<br>现于中国浙江河姆渡遗址中。“骨哨”是截取鸟禽类中段肢骨加工而成的,长度4至12厘米不等,器身略呈弧曲。其中有一<br>件骨哨,出土时腔内插有一肢骨,将有孔的一段放入嘴里轻吹,同时抽动腔内肢骨,就可以吹出简单的乐曲。 <br><br>

  2.最早的小提琴<br><br>

  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大约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那时的许多珍品现在还保存在欧洲<br>一些博物馆内。小提琴的起源大约追溯到约2000多年前的的埃及乐器“里拉”(Lyre)。十五世纪,意大利人进行了改革,并<br>用马尾制成的弓子拉奏,定名为Violin,即小提琴。后又经过多年演变,小提琴的形状与制作才基本固定下来。 <br><br>

  3.最大的乐器<br><br>

  现存于美国新泽西州大西洋城的一个礼堂里的一架建于1930年的管风琴,造价高达50万美<br>元。该琴有33112支从0.48厘米到19.5米的音程管、1477个音栓控制、19个音色区和7排键盘。由于无法靠人力鼓风来演<br>奏,因此专门安装了一台365马力的鼓风机。它的风压巨大,要用液压传动装置进行操作。演奏时,在254厘米水柱高的<br>压力的操作下,发出震耳欲聋的音响,相当于25个铜管乐队的总音量,比六台蒸汽机火车的汽笛还要响。<br> <br>

  4.最小的乐器<br><br>

  我国的少数民族民间乐器”口弦“。这种乐器在我国彝族、苗族、景颇族、哈尼族的音乐生<br>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口弦是一支细薄的竹片上挖出簧牙,放在嘴边用指弹拔而发音的。它的重量仅是管风琴重量的百<br>分之一。现在,口弦已登上舞台,成为一种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独奏乐器了。 <br><br>

  5.最贵的钢琴<br><br>

  由马丁贝克剧院出售的一架1888年制造的斯坦威大钢琴,1980年3月26日在纽约索斯比拍卖<br>行拍卖,成交价39万美元。<br> <br>

  6.最大的电子琴<br><br>

  由美国著名的古典风琴演奏家瓦·福克斯设计,罗杰斯电子乐器公司于1977年制作完成的,<br>有上、下五排键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制造工艺极为精细,这架庞大的电子琴重量近四吨,用了20万只电子元件,3<br>4台振荡器组成了129种不同的音源发生器,相互之间的连接线长达200公里。5立方米的箱体内安放着50台100瓦的放大<br>器,拖动着180个大小不一、音质各异的扬声器。现收藏于美国纽约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厅内。<br> <br>

  7.最轻便的键盘乐器<br><br>

  口风琴。这种乐器的特征是用嘴吹作风源,用键盘乐器的指法演奏。它价格便宜,又比一<br>般键盘乐器容易学。是一件理想的音乐入门的普及性乐器。 <br><br>

  8.世界上最大的鼓<br><br>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鼓在美国。这只鼓的直径为3.7米,重272.2公斤。它是1872年波士顿<br>为庆祝世界和平日而造的。<br><br> 

  9.最珍贵的长笛<br><br>

  世界上最珍贵的一支长笛,曾几经转折而落入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之手。据闻,这位皇<br>帝还是一个音乐家。正因为这件古老的乐器有着这么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因此,当这件稀世瑰宝在1972年伦敦市场上拍<br>卖时,身价竟高达43500马克。 <br><br>

  10.最大的吉他<br><br>

  由加拿大安大略省拉多音乐公司乔·克凡斯制作的一把吉他。高达4.35米,琴重140.2公斤。<br>演奏者必须爬在琴体上来演奏。  <br><br>

[ Last edited by 南极洲袋鼠 on 2004-6-28 at 19:10 ]<br>

[ 本帖最后由 285411029 于 2006-6-26 22:36 编辑 ]

善良的DEVIL 发表于 2004-6-25 22:16:34

支持发贴,继续努力

www2 发表于 2004-7-3 09:01:40

学习ing

tianshiliang 发表于 2004-7-3 09:54:38

cfengv60 发表于 2004-7-21 01:31:48

kaiyuan 发表于 2004-10-16 01:52:41

jiji 发表于 2004-10-17 08:21:27

nht404 发表于 2004-10-19 13:22:09

diyuren 发表于 2004-11-10 12:54:4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乐资料】音乐常识大杂,每日更新[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