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kzcm123
发表于 2007-1-17 18:21:55
耿恭
耿恭 字伯宗,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大将。耿恭的父亲耿广是名将耿弇的弟弟。耿恭少孤,从小既慷慨多大略,有将帅之才。永平十七年(74年)冬,骑都尉刘张率兵击车师,请耿恭担任司马,耿恭与奉车都尉窦固及从弟驸马都尉耿秉(耿弇弟耿国之子,耿恭之弟)破降车师。破降车师后,朝廷重新设立西域都护,戊己校尉(官名,掌屯田,属西域都护)。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己校尉,分别驻扎在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和车师前王部柳中(今新疆艾丁湖东北)城,各置兵卒数百人。耿恭到任,发布文告晓示乌孙,宣扬汉室威德,乌孙国中,从国王大昆弥以下,都非常高兴。派使者向汉廷献名马,并愿派王子入侍皇帝。耿恭便派使者带着金银布帛,迎接其王子人侍。第二年三月,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二万骑兵进攻车师,耿恭派司马带兵三百前往救援,路上,遭遇匈奴大军,寡不敌众,全军尽没。北匈奴杀死车师后王(治务涂谷,今新疆吉木萨尔南博格多山中)安得,又转兵攻打金蒲城(今新疆奇台西北)。当时城中兵少,形势危急。耿恭亲自登城,指挥作战。连败匈奴。十一月,明帝死,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耿恭激励将士,奋勇拒敌。章帝即位,遣征西将军耿秉屯酒泉,行太守事;派秦彭与谒者王蒙、皇甫援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及鄯善兵共七千人,于建初元年(76年)正月,到柳中进击车师,攻交河城,北匈奴见势遁逃,车师国又归降了汉王朝。耿恭回到洛阳,朝廷任命为骑都尉。建初二年(77年),耿恭任长水校尉。同年秋天,金城、陇西羌叛汉。耿恭上表指陈方略,皇帝下诏召他入宫咨询。遂派他率领五校(越骑、屯骑、步兵、长水、射声)士卒三千人,作为车骑将军马防的副将出征西羌。耿恭驻军枹罕,多次与敌作战。因违忤马防,被劾,下狱审治,后来免除还归本郡。不久,耿恭死于家中。
附:耿恭坚守疏勒城
74年冬,骑都尉刘张奉命随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耿恭堂弟)进击车师国,刘张诚邀耿恭担任其军司马。此役窦固军大破匈奴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上,使车师前后国重归于汉,匈奴势力退出了天山北麓。东汉王朝乘势恢复了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以耿恭为戊校尉,驻屯于车师后王部金蒲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以关宠为己校尉,驻屯于车师前王部柳中城(在今新疆鄯善县),各率屯田兵数百人,守护着车师这个汉匈战争的前沿阵地。
耿恭到任后,深知北匈奴决不会坐视车师与汉朝亲好。所以,他一方面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交远近朋友:他积极联络西域大国乌孙,表达重建友好关系的诚意,受到乌孙国上下欢迎,“遣使献名马”,并“愿遣子入侍”朝廷;又与其先人是汉人的后王夫人建立了联系,从而对敌情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他保持高度警惕,在督促屯田之时不忘战备训练,从而使自己手中掌握了一支人数虽少但战斗力很强的武装队伍。这些在后来的残酷斗争中都显示了积极的作用。
不出耿恭所料,汉明帝18年春,北匈奴单于果然派左鹿蠡王率两万骑兵大举进攻车师国。为了表现汉朝的诚意,耿恭在军力极其薄弱的情况下,派司马率300人前去救援,结果全军覆没。匈奴乘胜攻占车师后部,杀死车师王安得,进而直迫金蒲城下,大有一口吞下戊校尉的气势。但耿恭临危不乱,他让守兵在箭头上涂上一种药物,然后对匈奴士兵喊话说:“汉军的箭是神箭,中箭者的创口必定有怪异情况发生。”匈奴中箭者的创口果然发生溃烂,于是特别害怕。适逢暴风雨,耿恭率众趁势出击,猛攻敌军,杀死杀伤大量敌军,余敌惊恐万状,纷纷自我惊扰说:“汉兵是神兵,太可怕了”金蒲城围解。但耿恭知道,更惨烈的战斗还在后头。屯垦的任务暂时顾不得了,现在第一位的是战事。他立即着手做两件大事:一是招募勇壮以扩充军队,二是将防御据点由金蒲城转移到了水源较为充足且有险可守的疏勒城。
耿恭新居守的疏勒城仍属车师后部(在今新疆奇台县半截沟乡麻沟梁村),城郭建于天山北坡山坡上,城旁有涧水流过,有固守的条件。当年夏7月,匈奴果然前来攻打耿恭。耿恭以逸待劳,先发制人,以所募数千人直冲敌阵,敌兵顿时七零八落,无力攻城。但匈奴人狡猾地切断了水源,疏勒城边的山涧干涸了。在这种绝境,耿恭不仅身先士卒,“榨马粪汁而饮之”,同时率众于城中掘深井取水,在他的鼓舞和激励下,当井深达到十五丈以上时,终于井水涌出。匈奴人万没料到城中竟有水源,以为神助耿恭,无奈再次撤围而去。
然而此时整个西域的情势都异常严峻。在匈奴策动下,焉耆和龟兹连兵攻杀西域都护陈睦,己校尉关宠也被匈奴大军包围于柳中城并最终战殁,朝廷又因汉明帝驾崩而无暇发兵救援。本已遭受匈奴重压的车师国终于再次背叛朝廷,与匈奴连兵进攻耿恭了。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严重局面,耿恭与将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又得到车师后王夫人的暗中粮饷资助,故能一再挫败敌人的进攻。但这终非持久之计。数月后,耿恭数千士兵只剩下几十人,粮食也吃光用尽了,匈奴开始了劝降攻势,以“封王,嫁公主”诱之。但耿恭越是绝境志弥坚。他手刃匈奴劝降使者以示誓死不降,“煮铠弩食其筋革”以示誓与疏勒共存亡。在公元75年那个大雪封山的冬季,耿恭和几十个饱受冻馁之苦的弟兄们,就是凭着为国尽忠的一腔热血,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还使疏勒城成了匈奴人不可逾越的屏障。
jxkzcm123
发表于 2007-1-17 18:22:06
皇甫规
皇甫规(104—174年),字威明,安定朝那(今甘肃平凉市西北)人,东汉名将。
皇甫规世代武官家庭出身,有见识,熟习兵法。祖父皇甫棱,曾任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任扶风都尉。
汉顺帝永和六年(141年),西羌大寇三辅(今陕西关中一带),围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东南),谋犯长安。征西将军马贤率十万大军征剿,不克。皇甫规此时虽为布衣,见马贤不懂军事,不爱恤士兵,料其必败,于是上书说明情况。后马贤果为羌军打得全军覆没,马贤及其二子均被杀。郡守乃知皇甫规懂兵略,举荐任命为功曹,命其率八百士兵,与羌军交战,斩首数级,羌军退却。
于是举皇甫规为上计掾。后羌军合兵,攻烧陇西,朝廷虑之,他上疏请兵五千退羌,报效国家,书曰:“臣比年以来,数陈便宜。羌戎未动,策其将反,马贤始出,颇知必败。误中之言,在可考校。臣每惟贤等拥觽四年,未有成功,悬师之费且百亿计,出于平人,回入奸吏。故江湖之人,髃为盗贼,青、徐荒饥,襁负流散。夫羌戎溃叛,不由承平,皆由边将失于绥御。乘常守安,则君侵暴,苟竞小利,则致大害,微胜则虚张首级,军败则隐匿不言。军士劳怨,困于猾吏,进不得快战以徼功,退不得温饱以全命,饿死沟渠,暴骨中原。徒见王师之出,不闻振旅之声。酋豪泣血,惊惧生变。是以安不能久,败则经年。臣所以搏手叩心而增叹者也。愿假臣两营二郡,屯列坐食之兵五千,出其不意,与护羌校尉赵冲共相首尾。土地山谷,臣所晓习;兵埶巧便,臣已更之。可不烦方寸之印,尺帛之赐,高可以涤患,下可以纳降。若谓臣年少官轻,不足用者,凡诸败将,非官爵之不高,年齿之不迈。臣不胜至诚,没死自陈”(《后汉书·皇甫规列传》)。但因因他揭露梁太后之兄梁冀的暴行,朝廷未能任用。
汉顺帝死后,梁太后临朝,其兄梁冀当了大将军,专横跋扈。汉质帝本初元年(146年),朝廷举贤召良,皇甫规在应试对策中揭露了奸臣权重、收受贿赂、卖官鬻爵,致使大贼纵横、上下穷虚的社会现象和梁冀的暴行。
其文如下:“伏惟孝顺皇帝,初勤王政,纪纲四方,几以获安。后遭奸伪,威分近习,畜货聚马,戏谑是闻;又因缘嬖幸,受赂卖爵,轻使宾客,交错其闲,天下扰扰,从乱如归,故每有征战,鲜不挫伤,官民并竭,上下穷虚。臣在关西,窃听风声,未闻国家有所先后,而威福之来,咸归权幸。陛下体兼乾坤,聪哲纯茂。摄政之初,拔用忠贞,其余维纲,多所改正。远近翕然,望见太平。
而地震之后,雾气白浊,日月不光,旱魃为虐,大贼从横,流血丹野,庶品不安,谴诚累至,殆以奸臣权重之所致也。
其常侍尤无状者,亟便黜遣,披埽凶党,收入财贿,以塞痛怨,以荅天诫。
今大将军梁冀、河南尹不疑,处周、邵之任,为社稷之镇,加与王室世为姻族,今日立号虽尊可也,实宜增修谦节,辅以儒术,省去游娱不急之务,割减庐第无益之饰。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髃臣乘舟者也,将军兄弟操璙者也。若能平志毕力,以度元元,所谓福也。如其怠□,将沦波涛。可不慎乎!夫德不称禄,犹凿墉之趾,以益其高。岂量力审功安固之道哉?凡诸宿猾、酒徒、戏客,皆耳纳邪声,口出谄言,甘心逸游,唱造不义。亦宜贬斥,以惩不轨。令冀等深思得贤之福,失人之累。又在位素餐,尚书怠职,有司依违,莫肯纠察,故使陛下专受谄谀之言,不闻户牖之外。臣诚知阿谀有福,深言近祸,岂敢隐心以避诛责乎!臣生长边远,希涉紫庭,怖慑失守,言不尽心”(《后汉书·皇甫规列传》)。
“梁冀忿其刺已,以规为下第”(《后汉书·皇甫规列传》),只给了一个郎中的小官。皇甫规遂托病不受,回归故里。州郡官吏秉承梁冀旨意,使他几次险遭毒手。他只好设馆授徒十四年,教授门徒三百余人。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年)梁冀被诛,旬月之间,礼命五至,请他出山,均回绝。
时泰山(在今山东泰安境内)一带叔孙无忌揭竿而起,攻略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于是朝廷专派公车征任皇甫规为泰山太守。皇甫规就任后,广设方略,平定了叔孙无忌的农民起义。
延熹四年(161年)秋,零吾羌等与先零,沈氐羌别种袭扰关中。时护羌校尉段颎正出征作战,无人与羌军交战。皇甫规熟悉羌事,遂志自奋效,疏请求助诸军击羌。
疏曰:“自臣受任,志竭愚钝,实赖兖州刺史牵颢之清猛,中郎将宗资之信义,得承节度,幸无咎誉。今猾贼就灭,太山略平,复闻髃羌并皆反逆。臣生长邠岐,年五十有九,昔为郡吏,再更叛羌,豫筹其事,有误中之言。臣素有固疾,恐犬马齿穷,不报大恩,愿乞冗官,备单车一介之使,劳来三辅,宣国威泽,以所习地形兵埶,佐助诸军。臣穷居孤危之中,坐观郡将,已数十年矣。自鸟鼠至于东岱,其病一也。力求猛敌,不如清平;勤明吴﹑孙,未若奉法。[四]前变未远,臣诚戚之。是以越职,尽其区区”(《后汉书·皇甫规列传》)。
同年冬,羌军合兵,朝廷忧虑。三公举他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讨伐零吾、东羌等,破之,斩首八百级。先零诸种羌仰慕他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翌年三月,沈氐羌攻张掖、酒泉。皇甫规发骑兵征讨陇右之羌,这时,西羌阴占道路不通。恰值军中大疫流行,死者十之三四。皇甫规亲入将士庵庐探视,送药问疾,三军感悦。东羌遂复乞降归顺,凉州(治所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道路复通。
起初安定太守孙俊对羌人贪赃受贿,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多杀降羌,凉州刺史郭闳、汉阳(治今甘肃甘谷县东)太守赵熹均老弱不堪任职,但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皇甫规到州后,悉数条陈其罪上奏,结果这些官吏被免被诛,廓清了地方吏治。羌人闻之,翕然反善,沈氐羌大豪滇昌、饥恬等十余万口归降,边境平定。
皇甫规为官廉洁,不畏强暴,蔑视权贵,不与宦官合污,曾多次举劾朝廷的贪官污吏,并能荐贤举能,委位让贤。由此引起权臣的怨恨,遂一同诬陷他收受群羌贿赂,奏报功绩不实。天子受奸臣谎言的蒙蔽,便下书责难。他不怕免官,上疏自讼,并再次揭露了奸宦的恶行。
疏曰:“四年之秋,戎丑蠢戾,爰自西州,侵及泾阳,旧都惧骇,朝廷西顾。明诏不以臣愚驽,急使军就道。幸蒙威灵,遂振国命,羌戎诸种,大小稽首,辄移书营郡,以访诛纳,所省之费,一亿以上。以为忠臣之义,不敢告劳,故耻以片言自及微暛。然比方先事,庶免罪悔。
前践州界,先奏郡守孙鉨,次及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旋师南征,又上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陈其过恶,执据大辟。凡此五臣,支党半国,其余墨绶,下至小吏,所连及者,复有百余。吏托报将之怨,子思复父之耻,载贽驰车,怀粮步走,交构豪门,竞流谤讟,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货。
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以公主。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
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义违理乎?自永初以来,将出不少,覆军有五,动资巨亿。有旋车完封,写之权门,而名成功立,厚加爵封。
今臣还督本土,悫举诸郡,绝交离亲,戮辱旧故,觽谤阴害,固其宜也。臣虽污秽,廉絜无闻,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后汉书·皇甫规列传》)。
同年冬,拜皇甫规为议郎,论功应当封侯。然而中常侍徐璜、左悺向他“欲从求货”,数次派人“就问功状”,他始终不予理睬,遂引起徐璜等人忿怒,他们又对皇甫规诬以赂降群羌之罪下狱。其官属欲赋敛请谢,皇甫规誓死不听,后经官员和太学生张凤等三百余人上书救援,才奏请赦免归家。
延熹六年(一说三年),拜皇甫规度为辽将军,到任数月,即上书存举中郎将张奂接替其职。他说:“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觽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后汉书·皇甫规列传》)。朝廷允之,遂以张奂代为度辽将军,以皇甫规为使匈奴中郎将。延熹九年(166年)张奂迁任大司农,皇甫规复为度辽将军。
皇甫规以自己连任大位,欲退身避第,数次称病,但朝廷不允。时逢友人上郡(今陕西榆林县境)太守王旻的灵柩送还故乡,便身着素服,越界迎接。于是有人密告并州(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刺史胡芳,言他擅自远离军营,公然违犯军律,应即刻举奏。胡芳则回答说:“威明欲避第仕涂,故激发我耳。吾当为朝廷爱才,何能申此子计邪”(《后汉书·皇甫规列传》)!此事遂免。
东汉末,兴起了党锢之禁,天下许多名贤皆遭牵连,皇甫虽为名将,但素誉不高。皇甫规自以为西州豪杰,未被牵连为耻。便上言:“臣前荐故大司农张奂,是附党也。又臣昔论输左校时,太学生张凤等上书讼臣,是为党人所附也。臣宜坐之”(《后汉书·皇甫规列传》)。朝廷知而不问,时人称赞为贤良。
皇甫规在任数年,北边威服。永康元年(167年),皇甫规被任命为尚书。朝庭让大臣“贤良方正,下问得失”。皇甫规上书曰:“天之于王者,如君之于臣,父之于子也。诫以灾妖,使从福祥。陛下八年之中,三断大狱,一除内嬖,再诛外臣。而灾异犹见,人情未安者,殆贤愚进退,威刑所加,有非其理也。前太尉陈蕃﹑刘矩,忠谋高世,废在里巷;刘佑﹑冯绲﹑赵典﹑尹勋,正直多怨,流放家门;李膺﹑王畅﹑孔翊,絜身守礼,终无宰相之阶。至于钩党之衅,事起无端,虐贤伤善,哀及无辜。今兴改善政,易于覆手,而髃臣杜口,鉴畏前害,互相瞻顾,莫肯正言。伏愿陛下暂留圣明,容受謇直,则前责可弭,后福必降”(《后汉书·皇甫规列传》)。但此书却不见回应。
不久,皇甫规迁任弘农(河南灵宝境内)太守,封寿成亭侯,食邑二百户,他却让封不受,最后又任护羌校尉。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皇甫规因病被召还,但在路上去世于谷城,终年七十一岁。著有赋﹑铭﹑碑﹑赞﹑祷文﹑吊﹑章表﹑教令﹑书﹑檄﹑笺记,凡二十七篇。其侄皇甫嵩亦为名将。
点评:皇甫规一生的最大功绩是招抚羌人,安定羌变,缓解东汉朝廷与羌人之间的矛盾。他生逢季节性乱世,素习羌事,反对对羌人一味镇压杀戮,而采用招抚政策。他认为羌戎溃叛,不由承平,皆由边将失于绥御;对于羌变,若求猛将,不如抚以清平之政;明习兵书,不如郡守奉法,使之无反。他止书奏免了一批多杀降羌、不遵法度的官员。羌人由是感慕,前后相归降者逾二十万口。这对汉羌之间的融洽十分有利,更使边疆地方得以安宁。
皇甫规一身清正,廉洁奉公,刚直不阿,不畏权奸,曾数次遭权幸奸党的陷害,但仍毫无畏惧,刚正不渝。他爱才惜才,荐贤委位,当年迈时即举荐才略兼优的张奂代替自己的职务。后张奂不负其望,在安定羌变中亦有殊功。他开设学馆十四年,以《诗》、《易》教授门徒,很有思想见地。如他称:“夫群者舟也,人者水也。群臣乘舟者也,将军兄弟操揖者也。若能平志毕力,以度元元,所谓福也。如其怠弛,将沦波涛。可不慎乎”(《后汉书·皇甫规列传》)!很有警世意义。
jxkzcm123
发表于 2007-1-17 18:22:44
太累了,一下再发.
jxkzcm123
发表于 2007-1-17 22:26:25
皇甫嵩
皇甫嵩(?—195年),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东南)人,东汉末期名将。灵帝时为北地太守。黄巾起义爆发时,任左中郎将,与朱儁率军镇压起义军,后官至太尉,封槐里侯。
皇甫嵩是名将度辽将军皇甫规的侄儿。父亲名叫皇甫节,曾任雁门太守。皇甫嵩少年时有文武志介好诗书,习弓马。被察举为孝廉、茂才。太尉陈蕃、大将军窦武相继聘他为官,他都没有应召。灵帝公车召他为侍郎,升任北地太守。
钜鹿人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号“太平道”。他畜养弟子,为徒众画符治病;并分遣弟子八人,周行四方,以其道教化天下,深得农民信任。十多年时间,收聚徒众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于是,他便部署徒众为三十六方。大方一万多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并传播流言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后汉书·皇甫嵩列传》)。还派人在京城寺门和州郡官府等处都用白土写上“甲子”字样。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大方马元义等先聚集荆扬徒众几万人,以中常侍封谓、徐奉为内应,约定在三月五日内外一起起事。不料张角弟子唐周背叛,上书朝廷告密。汉廷收捕马元义,在洛阳车裂,并命令冀州刺史逐捕张角等人。张角见事已败露,便星夜传檄四方,于是“八州并发”。起义者都头裹黄巾为记,史称“黄巾起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张梁称人公将军。黄巾义军所到之处,燔烧官府,劫略乡邑,一时,州郡失守,长吏逃亡,天下响应,京师为之震动。
东汉朝廷惶恐不安,马上采取镇压措施,首先,汉灵帝命各州郡在洛阳外围的八个关隘——函谷、太谷、广成、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设置都尉,布防护卫;接着,任命何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军屯驻都亭;朝廷还采纳了皇甫嵩的建议,解除党禁,赦免天下党人,拿出中藏钱和西园厩马赐给将士;另外,汉灵帝起用卢植为北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将、朱俊为右中郎将,调发全国精兵分击黄巾义军。
皇甫嵩与朱俊调发五校(北军五校,为中央主要常备军,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校尉所将宿卫兵)三河(河东、河内、河南)骑兵,同时招募精壮之士,共计四万多人。二人各率一部,共同镇压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县)义军。
朱俊先与黄巾军波才部作战,失败。皇甫嵩退守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波才率大兵包围城。当时,城中兵少,众寡悬殊,军中震恐。皇甫嵩安慰部下,他说:“兵有奇变,不在觽寡。今贼依草结营,易为风火。若因夜纵烧,必大惊乱。吾出兵击之,四面俱合,田单之功可成也”(《后汉书·皇甫嵩列传》)。天遂人愿,当晚大风骤起。皇甫嵩命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先派精锐潜出围外,纵火大呼,然后城上点燃火把,与之呼应。皇甫嵩借此声势,鸣鼓冲出。黄巾义军缺乏战斗经验,惊慌散乱,被迫后撤。这时,曹操也奉命赶来,于是皇甫嵩、曹操、朱俊合兵,乘胜追击。黄巾义军顽强抵抗,数万人惨遭屠戮。皇甫嵩则被晋封为都乡侯。
接着,皇甫嵩又和朱俊一起乘胜镇压汝南、陈国地区的黄巾军,并追击波才、进攻彭脱,连连取胜,平定了三郡之地。
八月,皇甫嵩在苍亭击败黄巾卜已部,擒获卜已,屠杀七千多人。这时,张角占据广宗,控制河北腹地,卢植、董卓前往镇压,先后败归。朝廷下诏命皇甫嵩率兵进击。在这紧要关头,张角病死,张梁担起守卫广宗的重任。皇甫嵩攻城,未能得逞,便闭营休士,以观其变。等到张梁被迷惑,放松了警惕。皇甫嵩立即乘夜调兵,鸡鸣时分冲人其阵,黄巾军仓促应战,张梁战死,阵亡三万多人,投河而死的有五万多人。皇甫嵩焚烧黄巾辎重车三万多辆,将张角“剖棺戳尸,传首京师”(《后汉书·皇甫嵩传》)。
十一月,皇甫嵩与巨鹿太守冯翊,攻克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杀死张宝,斩杀俘虏十余万人。汉廷任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并晋封他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共八千户。
平定黄巾起义之后,皇甫嵩奏请冀州一年田租,用以赡养饥民,献帝许之。史载百姓作歌说:“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后汉书·皇甫嵩列传》)。
皇甫嵩镇压黄巾,威震天下,但当时朝政日非,海内空虚。汉阳人阎中劝他把握机会,南面称制。皇甫嵩不用其计。
当时,湟中(今甘肃湟原)胡人北宫伯玉和先零羌起事,共拥边章、韩遂为帅,攻杀护羌校尉泠徵、金城太守陈懿。第二年(185年),北宫伯玉等人侵三辅,朝廷诏令皇甫嵩回镇长安,保卫园陵。
当初皇甫嵩征讨张角时,途经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另外,中常侍张让向他索要五千万钱,他不肯给。于是赵忠和张让联起手来,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耗费钱粮。灵帝听信谗言,召回皇甫嵩,收回他的左车骑将军印绶,削夺封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二千户。
中平五年(188年)十一月,凉州人王国包围陈仓(今陕西宝鸡东),灵帝用人之际,又任命皇甫嵩为左将军,督率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士兵拒敌。董卓提出迅速进赴陈仓,他说:“智者不后时,勇者不留决。速救则城全,不救则城灭,全灭之埶,在于此也。”皇甫嵩却说:“不然。百战百胜,不如不战而屈人之兵。 是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我,可胜在彼。
彼守不足,我攻有余。有余者动于九天之上,不足者陷于九地之下。今陈仓虽小,城守固备,非九地之陷也。王国虽强,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埶 也。夫埶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守者不拔。国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陈仓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烦兵动觽,而取全胜之功,将何救焉”(《后汉书·皇甫嵩列传》)!没有采纳董卓的建议。
王国率兵围攻陈仓,从冬到春,围了八十多天,但由于城坚守固,最后也未能攻下,部众疲劳不堪。只好于中平六年(189年)二月解围撤退。皇甫嵩立即起兵追击。董卓劝阻说:“不可。兵法,穷寇勿追,归众勿迫。今我追国,是迫归众,追穷寇也。困兽犹斗,蜂虿有毒,况大众乎!”皇甫嵩说:““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后汉书·皇甫嵩列传》)。说完,便独自率兵追击,而命董卓殿后。皇甫嵩连战连捷,大破王国的部众,斩杀一万多人。董卓义惭愧又遗憾,愈加忌恨皇甫嵩。
第二年,灵帝病重,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让他把部队交给皇甫嵩统领。董卓不肯奉命。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认为董卓逆命怀奸,罪在不赦,力劝皇甫嵩兴兵讨伐。皇甫嵩说:“专命虽罪,专诛亦有责也。不如显奏其事,使朝廷裁之”(《后汉书·皇甫嵩列传》)。于是上表。朝廷责备董卓,董卓对皇甫嵩更增怨恨。后来,董卓秉政,征召皇甫嵩为城门校尉,想寻找机会将他杀掉。皇甫嵩应召将行,长史梁衍劝他起兵抗拒董卓,与袁绍呼应。皇甫嵩不听。皇甫嵩一到,主管官员便秉承董卓之意,上奏朝廷,将他交付审判,想把他杀掉。
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跟董卓有交情,从长安跑到洛阳,投奔董卓。董卓正摆设酒宴,大会宾朋,皇甫坚寿抢步向前,与他辩理,且责以大义,叩头落泪。在座的宾客深受感动,纷纷替皇甫嵩求情。董卓这才离席而起,拉皇甫坚寿和自己同坐,并派人释放皇甫嵩,任命他为议郎。后又升任御史中丞。
初平二年(191年)四月,董卓到长安,公卿百官在道边迎接。董卓暗示御史中丞以下官员都迎拜车下,用此来屈降皇甫嵩意气。然后,拉着皇甫嵩的手问:“义真,你害怕了没有?”皇甫嵩回答:“倘若您用盛德辅佐朝廷,大的祥庆正将到来,有什么可害怕的?倘若您滥用刑罚,逞其私志,那么天下都要恐惧,不单我一个人!”
董卓被杀之后,朝廷任命皇甫嵩为征西将军,不久改任车骑将军,这年秋天,升任太尉。冬天,因为流星出现,被策免。此后,又任光禄大夫、太常等职。公元195年病卒。朝廷赠以骠骑将军印绶。其子皇甫坚寿也很有名,后为侍中。
点评:皇甫嵩为人仁爱谨慎,尽心国事。他在位期间,上表陈辞、劝谏或有所补益,一共五百多次,每次都亲手书写,而且毁掉草稿,一点也不宣露于外。在军旅中,他温恤士卒,甚得众情。每次部队停顿、宿营,他都要等到营幔修立妥当,才回自己的军帐。将士们全部吃完饭后,他才吃饭。部下吏士有接受贿赂的,皇甫嵩并不显责,而是再赐给他钱物,吏士惭愧,有的竟至于自杀。皇甫嵩还折节下士,门无留客,当时人称扬他,纷纷归附。不过,他是靠镇压黄巾起义而起家的。这是他永远也难以洗却的污点。
jxkzcm123
发表于 2007-1-17 22:26:35
祭遵
祭遵(?—33年),字弟孙,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祭遵少好经书,其家虽富,但祭遵却十分节俭,常穿破旧的衣服。其母去世,他亲自背土,垒造坟茔。曾有部吏欺凌他,被他结交侠士杀死。开始,县城中人认为他柔弱怯懦,此事之后,人们就都畏惧他的胆识了。
刘秀在昆阳击败王寻(参见昆阳之战),回军经过颍阳。祭遵以县吏的身份几次进见。刘秀喜欢他的风度容仪,任命他为门下史。
后来,他随军进攻河北,担任军市令。一次,有个伺侯刘秀的小郎犯了法。祭遵毫不客气,当场处死了他。刘秀得知,十分恼怒,下令收捕祭遵,加以惩处。主薄陈副劝阻说:“明公常想让众军整肃。现在祭遵执法毫无避忌袒护,正是助您教令诸军的好机会。”刘秀这才赦免了祭遵,并任命他为刺奸将军。事后,刘秀常对将领们说:“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后汉书》)不久,祭遵又升任偏将军,随从刘秀平定河北,因功受封为列侯。
建武二年(26年)春,光武帝刘秀任命祭遵为征虏将军,定封颍阳侯。让他和骠骑大将军景丹,建义大将军朱祐,汉忠将军王常,骑都尉王梁、臧宫等人进军箕谷,攻打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厌新、柏华、蛮中的敌兵。作战中,敌人的弩箭射到祭遵的嘴上,伤口流血不止。众将见祭遵受伤,渐生退意,阵脚移动。祭遵不顾伤痛,大声呵止。士兵见祭遵如此刚强,勇气百倍,终于大破敌兵。
盘踞在新城、蛮中一带的山贼张满,屯驻险要地方,为害百姓。朝廷命祭遵前去讨伐。祭遵先断绝了张满的粮道,然后坚守营垒,坚壁不出。这时,厌新、柏华等地的残敌又和张满呼应,攻占霍阳聚。祭遵抓住有利时机,分兵将他们各个击破。第二年春,张满无衣无食,陷入困境。祭遵攻破城邑,生擒张满,将其处死。接着,祭遵率兵南进,在杜衍击败邓奉的弟弟邓终。
十月,涿郡太守张丰扣留汉使,起兵反汉,自称无上大将军,并与彭宠连兵。建武四年(28年),祭遵与朱祐、建威大将军耿弇、骁骑将军刘喜率部前往讨伐。祭遵先到涿郡,统兵攻城,势如急风骤雨。张丰的功曹抓获张丰,献城归降。
原来,张丰喜好方术,有一道士投其所好,说他应为天子,并把五色彩囊包上石头,挂在他的肘后,骗他说石头中有玉玺。张丰深信不疑,于是造反。一直到被擒获将要问斩,张丰还说:“肘石中有玉玺”。祭遵命人将石头砸碎,张丰才知被骗,连叹该死。
诸将率军撤回,祭遵则奉诏屯驻留乡,抵拒彭宠。他派护军傅玄袭击彭宠的将领李豪,结果大获全胜,斩首千余敌人。祭遵和彭宠对持一年多。屡次打败彭宠,挫其锋芒。彭宠同伙,有许多都投降了祭遵。建武五年(29年),彭宠被他的苍头所杀,祭遵乘势进军,平定其地。
建武六年(30年)春,光武帝命祭遵和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汉忠将军王常、捕虏将军马武、骁骑将军刘歆、武威将军刘尚等从天水进军,讨伐公孙述,并事先诏告隗嚣。部队行至长安,光武帝也赶到了。隗嚣不愿让汉兵经陇道进军,上书设辞,说;“白水险阻,栈阁绝败,难以行走。”光武帝召集众将,议决此事。将领们都说“可且延嚣日月之期,益封其将帅,以消散之。”只有祭遵持不同意见。他说:“嚣挟奸久矣。今若按甲引时,则使其诈谋益深,而蜀警增备,固不如遂进。”(《后汉书·祭遵列传》)光武帝认为他说得对,便派他为先行。隗嚣派他的将领王元据守陇坻(今陕西陇县,甘肃清水之间),伐木塞道,以挡汉军。祭遵鼓勇进攻,击败王元,追至新关。等到诸将到来,与隗嚣作战,纷纷失利,退兵下陇。于是,光武帝命祭遵驻汧(今陕西陇县南),耿弇驻漆,征西大将军冯异驻栒邑,大司马吴汉等还屯长安。此役之后,祭遵又数挫隗嚣,事在冯异传。
建武八年(32年)秋,祭遵又随光武帝由陇道西上,出征隗嚣。不久,隗嚣由略阳败退,光武帝东归,经过汧县,特意到祭遵营中犒赏士卒,演奏黄门武乐,夜深才罢。当时,祭遵重病在身。光武帝特赐以重茵,覆以御盖,关切倍至。命令他进驻陇下。后来,公孙述派兵救援隗嚣,吴汉、耿弇等撒军逃回,只有祭遵留在驻地,独守冲难,没有退却。
建武九年(33年),祭遵病死军中。
祭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他得到赏赐,都分给部下,不治产业,家无余财。自己一生,穿皮裤,盖布被。夫人也裳不加缘,简朴至极。他兄长祭午见他没有儿女,便做主娶了一妾给他送去。祭遵坚决不受。他认为自己身荷国家重任,因而不敢图生虑继嗣之计。临死时,他告诉家人将自己用牛车拉回,薄葬洛阳。问他家中之事,他一句也不说,“清名闻于海内,廉白著于当世”,“任重道远,死而后己。”
祭遵竭诚奉公,尽忠为国。他一生戎马倥偬,北平渔阳,西拒陇蜀,先登坻上,深取略阳,众兵皆退,独守冲难,说得上纵横南北,屡立殊勋。他带兵有方,“制御士心,不越法度”,而且秋毫无犯,致使所在吏人,不知有军。
丧礼成,复亲祠以太牢,如宣帝临霍光故事。诏大长秋、谒者、河南尹护丧事。
jxkzcm123
发表于 2007-1-17 22:26:43
贾复
立功于河北
贾复(?—55),字君文,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人,出身儒生。青少年时代从舞阴(今河南泌阳县北)李生攻读《尚书》,以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受到师友的器重。王莽末年为县吏,奉命与同僚十余人到河东地区(今山西西南部运城一带)运盐,途中遇盗,同僚十余人皆弃盐而逃,唯独他运盐而归,受到人们称赞。
绿林军起义后,贾复聚众数百人响应,自称将军。更始政权建立后,他率众归附刘玄族兄汉中王刘嘉,被任命为校尉。后来,贾复以更始政权日趋腐败,形势岌岌可危,乃劝说刘嘉脱离刘玄,另树一帜。
刘嘉不愿背叛刘玄,但写书向刘秀推荐贾复。贾复持刘嘉推荐他的书信前往河北,先拜见了邓禹,然后通过邓禹谒见了刘秀,被委任为破虏将军督(“督盗贼”)。刘秀见贾复所乘马羸弱,即解自己所乘良马以赐之。大司马督段孝等人排挤他,禀告刘秀调他为鄗县尉。刘秀对这些人说:“贾督有折冲千里之威,方任以职,勿得擅除。”不许他们把贾复排挤出幕府。不久,刘秀到了信都(今河北冀县),擢贾复为偏将军。
贾复感刘秀知遇之恩,在攻取河北的历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在扈从刘秀攻克邯郸消灭王郎的战役中,以战功升任都护将军。不久,又扈从刘秀在河内郡射犬(今河南武陟县西北,地区镇压青犊这支河北起义军。他手执旌旗,一马当先,率领所部冲锋陷阵,“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后来,他率师北上与五校农民军大战于真定(今河北石家市东北),也是身先士卒,奋不顾身,以致身负重伤。刘秀闻讯大惊,深表关怀,说:“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闻其妇有孕,生女耶,我子娶之;生子耶,我女嫁之,不令其忧妻子也。”伤愈后,刘秀待之更加亲近。他又率军南下攻破邺城,打击更始政权在河北地区的军事力量。
以勇武见称
光武即位后,任贾复为统管禁军的执金吾,封冠军侯。先令其渡河围攻洛阳,击败更始大将陈侨部。不久洛阳守将朱鲔投降。但当时更始郾王尹尊及诸大将在南方未降者尚多,以尹尊所部最强。贾复再次自愿充当先锋,遂使其攻郾,连战皆捷,尹尊投降。又乘胜挥戈东向,进攻更始淮阳太守暴氾,暴氾亦降。接着陆续攻克洛阳东南的郾城、召凌、淮阳、新息等地。建武三年(公元27年),晋升为左将军,率军屯驻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间,狙击赤眉军。后南下与光武会师宜阳(今河南宜阳西),最后迫降赤眉军。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光武统一全国。更封贾复为胶东侯,食邑六县,在封侯诸将中为最多。他得知光武在统一后,“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遂解除军职,以列侯加特进奉朝请。与高密侯邓禹率先倡导儒学,“阖门养威重,受《易经》,知大义”。当时,功臣朱佑等推荐贾复宜为宰相,光武虽严格执行“功臣并不用”的政策未加许可,但仍允贾复、邓禹和李通三人得预国家大政,在功臣中恩宠最深。
贾复虽然出身文士,但在东汉中兴功臣中以勇武见称。临阵果敢,身先士卒;但很少独当一面,以显大将之才。
jxkzcm123
发表于 2007-1-17 22:26:52
寇恂
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寇恂出身世家大姓。年轻时任郡功曹。太守耿况很器重他。
王莽败亡,更始新立,派遣使臣巡行郡国,声言:“先降者复爵位”(《后汉书·寇恂列传》)。耿况带领寇恂,到边界恭迎使臣,并按规定交上印绶。然而,使臣收取印绶后,过了一夜,仍然没有归还之意。寇恂大怒,勒兵入见使臣,请还印绶。使臣不给,并且说:“天王使者,功曹欲胁之邪?”寇恂说:“非敢胁使君,窃伤计之不详也。今天 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今始至 上谷而先堕大信,沮向化之心,生离畔之隙,将复何以号令它郡乎?且耿府君在上 谷,久为吏人所亲,今易之,得贤则造次未安,不贤则秖更生乱。为使君计,莫若复之以安百姓”(《后汉书·寇恂列传》)。使者不应,寇恂当即大声命令手下,以使臣名义召见耿况。耿况进见,寇恂抢步向前取回印绶交给他,使臣见事已如此,只好承制命耿况仍任原职。
后王郎在邯郸起事,派将领徇行上谷,逼迫耿况发兵响应。寇恂与门下掾闵业一起向耿况进言:“邯郸拔起,难可 信向。昔王莽时,所难独有刘伯升耳。今闻大司马刘公,伯升母弟,尊贤下士,士 多归之,可攀附也。”耿况犹豫难决,说:“邯郸方盛,力不能独拒,如何?”寇恂回答:“今上谷完 实,控弦万骑,举大郡之资,可以详择去就。恂请东约渔阳,齐心合觽,邯郸不足图也”(《后汉书·寇恂列传》)。耿况采纳了他的主张,派他到渔阳,与彭宠结盟。寇恂由渔阳归来,到昌平,袭击邯郸使臣,杀死了他,夺其军,然后跟耿况之子耿弇到广阿去投奔刘秀。刘秀任命寇恂为偏将军,赐号承义侯。让他随军征战。寇恂在军中,多次与邓禹谈论军国大事。邓禹认为他有过人之才,于是杀牛把酒,结为好友。
刘秀南定河内。想命将留守。但考虑到更始帝的大司马朱鲔盛兵据洛阳,并州也未平定等因素,一时想不出合适的人选。于是,便去征询邓禹的意见。邓禹说:“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无复西顾 之忧,所以得专精山东,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觽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后汉书·寇恂列传》)。于是,刘秀便任命寇恂为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刘秀对寇恂推心置腹,殷殷嘱托:“河内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镇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内,坚守转运,给足军粮,率厉士马,防遏它兵,勿令北度而已”(《后汉书·寇恂列传》)。
不久,刘秀北伐燕、代。寇恂统领属县,讲兵肄射,砍掉淇园的竹林,造箭百万枝,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并把这些及时转运前线,以给军资。
朱鲔闻刘秀北征,河内势孤,便想乘虚而入,派讨难将军苏茂、副将贾疆率兵三万,渡越巩河,进击温县(今河南温县西)。警报传来,寇恂立即整军而出,并通令下属各县发兵,到温县集合,迎击敌人。军吏皆谏说:“今洛阳兵度 河,前后不绝,宜待觽军毕集,乃可出也。”寇恂说:“温,郡之藩蔽,失温则郡不可守”(《后汉书·寇恂列传》)。下令部队直扑温县。第二天,两军战于温县城下。正好,偏将军冯异派来的援兵和各县兵马也已赶到。一时,汉军士马四集,旌旗蔽野。寇恂大张声势,派士兵登上城墙,擂鼓呐喊,齐说:“刘公兵到”(《后汉书·寇恂列传》)!
苏茂军闻之,阵脚移动。寇恂纵兵奔击,大败敌军,乘胜追杀,直到洛阳城下,斩杀苏茂副将贾疆。苏茂军士被俘上万人,投河溺死者无数。寇恂、冯异大获全胜,渡河而还。自此洛阳震恐,城门昼闭。当时,有消息传给刘秀,说朱鲔攻破河内,但不一会,寇恂报捷文书也来了。刘秀大喜,说:“吾知寇子翼可任也”(《后汉书·寇恂列传》)!诸将闻此大捷,纷纷向刘秀祝贺,并劝刘秀即位称帝,刘秀从之,是为光武帝。
光武帝纵横征战,军粮不足。寇恂用辇车骊驾转运,前后不绝于路。光武帝屡次写信慰问寇恂。寇恂的同学董崇对他说:“上新即位,四方未定,而君侯以此时据大郡,内得人心,外破苏茂,威震邻敌,功名发闻,此谗人侧目怨祸之时也。昔萧何守关中,悟鲍生 之言而高祖悦。今君所将,皆宗族昆弟也,无乃当以前人为镜戒”(《后汉书·寇恂列传》)。寇恂认为他说得对,便自称有病。
光武帝攻洛阳之前,先回河内,寇恂请求随军出征。光武帝说:“河内未可离也”(《后汉书·寇恂列传》)。寇恂屡次请求,光武帝只是不同意。于是,寇恂便派侄儿寇张、外甥谷崇率精锐骑兵,做光武帝的先锋。光武帝很高兴,任命二人为偏将军。
建武二年(26年),寇恂因过失免官。这时,颍川人严终、赵敦聚众万余,与密县(今山东密县东南)人贾期连兵为寇。于是,寇恂被免几个月后,又被起用为颍川太守。寇恂和破奸将军侯进击杀贾期,平定颍川。光武帝封他为雍奴侯,食邑万户。
执金吾贾复驻军汝南(治所在今上蔡附近),其部将在颍川杀了人,寇恂把那将领逮捕并关押起来。当时,国家尚在草创阶段,军队中人犯了法,往往互相包容,搪塞了事。可寇恂却把这个人明正典刑,斩首示众。贾复深以此事为耻,常常叹息,且心怀怨恨。
后来,贾复回军,经过颍川,对手下人说:“吾与寇恂并列将帅, 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刺之!”寇恂了解了贾复的想法,不想与贾复相见。谷崇曰:“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寇恂却说:“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后汉书·寇恂列传》)?于是命令下属各县盛陈食物、供应酒肴。贾复部队一经入界,一个人供应两个人的饮食。寇恂本人,则先到路上迎接,旋即称病退回。贾复想整兵追赶寇恂,无奈将士皆醉,只好过境而去。
寇恂派谷崇向光武帝汇报,光武帝当即召寇恂入朝。寇恂入京陛见,贾复正在殿中,当下起身躲避。光武帝说:“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今日朕分之”(《后汉书·寇恂列传》)。于是三人并坐极欢,贾复与寇恂遂共车同 出,结友而去。
寇恂归守颍川。建武三年(27年),光武帝派使者到寇恂的驻地任命他为汝南太守,并派骠骑将军杜茂率兵协助寇恂讨伐盗贼。盗贼清静,郡中无事。寇恂素好学,于是兴修乡校,教授生徒,并聘请研究《左氏春秋》的名师,自己亲从受学。
建武七年(31年),寇恂代替朱浮任执金吾,第二年,又随光武帝出兵攻打隗嚣。这时,颍川盗贼蜂起,光武帝率军撤回。途中,他对寇恂说:“颍川迫近京师,当以时定。惟念独卿能平之耳,从九卿复出,以忧国可知也。”寇恂说:“颍川剽轻,闻陛下远踰阻险,有事陇、蜀,故狂狡乘闲相诖误 耳。如闻乘舆南向,贼必惶怖归死,臣愿执锐前驱”(《后汉书·寇恂列传》)。光武帝即日命驾南征。寇恂跟随,直至颍川,盗贼见寇恂到来,全部投降,根本不用任寇恂为太守。光武所经之处,百姓们纷纷遮道请求,说:“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后汉书·寇恂列传》)。光武帝只好命寇恂暂驻长社县,镇抚吏民,受纳余降。
原来,隗嚣部将高峻,拥兵万人,据守高平第一城(今固原县),光武帝派马援招降高峻,从此,河西道开。中郎将来歙任命高峻为通路将军、封关内侯。此后,高峻隶属大司马吴汉,随军在冀县包围隗嚣。等到吴汉退兵,高峻逃回营地,又帮助隗嚣把守陇坻一带。隗嚣死后,高峻据住高平,害怕汉廷诛戮,坚守不降。建威大将军耿弇等围城一年,始终不能攻克。
建武十年(34年),光武帝入关,准备率兵亲征。寇恂当时正在军中,他认为“长安道里居中,应接近便,安定、陇西必怀震惧,此从容一处可以制四方也。今士马疲倦,方履险阻,非万乘之固,前年颍川,可为至戒”(《后汉书·寇恂列传》)。光武帝不听。光武帝进至汧县,见高峻仍未攻下。便想派人前去劝降。于是对寇恂兑:“卿前止吾此举,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引耿弇等五营击之”(《后汉书·寇恂列传》)。
寇恂带着用皇帝印玺封记的文书来到高平第一城,高峻军师皇甫文出来迎接,言辞礼节,倨傲不屈。寇恂大怒,要杀死他。诸将皆说:“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西遮陇道,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后汉书·寇恂列传》)?寇恂不听,斩皇甫文,并让他的副使回去转告高峻:“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后汉书·寇恂列传》)。高峻惶恐无地,即日开门出降。
诸将都来祝贺,并且请教杀其使却能降其城的原因。寇恂说:“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后汉书·寇恂列传》)。意思是皇甫文是高峻心腹,也是背后出主意的人。这次来,辞意不屈,全无降心。放过他,皇甫文会自以为得意,杀了他,高峻则胆裂魂飞,自然会主动出降。诸将皆说:“非所及也”(《后汉书·寇恂列传》)。
建武十二年(36年),寇恂去世,谥威侯。其子寇损嗣。
点评:寇恂明习经术,德行高尚。朝廷倚重,遐迩闻名;他一生戎马,奋其智勇,所得俸禄,却往往厚施亲友故旧和从征将士。他常说:“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后汉书·寇恂列传》)!他治民有方,威望素著,屈己为国,顾全大局,当时人无不景仰他的长者之风,都认为他有宰相的器量和才能。
jxkzcm123
发表于 2007-1-17 22:27:01
来歙
来歙(?—35年),字君叔,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东汉名将、战略家。
来歙的六世祖来汉,才力过人,汉武帝时,曾以光禄大夫身份辅助楼船将军杨仆击破南越、朝鲜。来歙的父亲来仲,汉哀帝年间任谏议大夫,他娶刘秀的祖姑,生了来歙。因为有亲戚关系,刘秀对他颇为亲近敬爱,在长安时,往来密切。
刘縯、刘秀起兵反对王莽,王莽因为来歙是刘秀的亲属,就收捕了他。来歙的朋友宾客想方设法把他抢了回来。更始帝即位,来歙在他手下任职,并追随入关。后来,来歙屡次言事,不被采纳,便称病去职。来歙的妹夫汉中王刘嘉延揽人才,把他请到汉中。更始帝事败,来歙劝刘嘉归附光武帝刘秀。于是,两人一起到了洛阳。
刘秀见到来歙,大喜,当即解下自己的衣服给他穿,任命他为太中大夫。当时,隗嚣占据陇地,公孙述占据蜀地,朝廷深以为忧。一天,光武帝对来歙说:“今西州未附,子阳称帝,道里阻远,诸将方务关东,思西州方略,未知所任,其谋若何?”来歙乘机请行。他说:“臣尝与隗嚣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 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述自亡之埶,不足图也。”(《后汉书·来歙列传》)光武帝认为他说得很对。
建武三年(27年),来歙第一次出使隗嚣。五年(29年),奉命持节送马援回西州,并带去光武帝给隗嚣的亲笔信。后来又去说服隗嚣,隗嚣便派其子随来歙到汉朝做人质,以示诚意。刘秀任命他为中郎将。
这时,山东已经平定,光武帝想征集隗嚣部下一起伐蜀。于是,又派来歙去向隗嚣说明意图。隗嚣本人深知山东群雄被刘秀各个击破的教训,部将王元也劝阻他,因此,犹豫不决,徘徊观望。来歙素性刚毅,见隗嚣不能立断,心存二志,便当面指责他说:“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今反欲用佞惑之言,为族灭之计,叛主负子,违背忠信乎?吉凶之决,在于今日。”(《后汉书·来歙列传》)说到愤激处,来歙竟抢步向前,要刺杀隗嚣。隗嚣起身闪避,退入后堂。当下部署将士,要杀来歙。来歙毫不畏惧,他手持汉节,徐行上车,缓缓离去。隗嚣见状,愈发气恼,王元乘机劝他速作决断。隗嚣便派兵包围了来歙,形势危急,千钧一发。
这时,隗嚣部将王遵出面劝阻,他说:“愚闻为国者慎器与名,为家者畏怨重祸。俱慎名器,则下服其命;轻用怨祸,则家受其殃。今将军遣子质汉,内怀它志,名器逆矣;外人有议欲谋汉使,轻怨祸矣。古者列国兵交,使在其闲,所以重兵贵和而不任战也,何况承王命籍重质而犯之哉?君叔虽单车远使,而陛下之外兄也。害之无损于汉,而随以族灭。昔宋执楚使,遂有析骸易子之祸。 小国犹不可辱,况于万乘之主,重以伯春之命哉!”(《后汉书·来歙列传》)
来歙为人有信义,言行一致,从无假饰。他往来双方之间,传达游说,语皆有据,可以查考案复。西州地方贤达,都信任他、尊重他。如今,来歙遇此危急,好多人马上站起来替他说话。隗嚣衡量利害,终于没敢杀害来歙,来歙得以东归。
建武八年(32年)春,来歙和征虏将军祭遵一道进袭隗嚣。祭遵半路生病,留下一部分精兵由来歙指挥,自己则返回驻地。来歙合兵二千余人,伐山开道,从介于关中平原和陇西平原之间的番须、回中直抵略阳(今甘肃省庄浪县西南),不久,攻破城池,杀死守将金梁,占据了略阳这一战略要地。
隗嚣闻变,大惊道:“何其神也!”(《后汉书·来歙列传》)刘秀则十分高兴,他说,略阳是隗嚣的心腹之地,占领了它,其余地方就易于控制了。为了挽回局面,隗嚣亲率数万主力,包围了略阳。公孙述也派李育、田真率军赶来援助。隗嚣在略阳城外劈山筑堤,激水灌城,来歙则督率将士拼死拒守。矢尽,就拆房砍树,补充兵器。隗嚣驱全国精锐之兵进攻略阳,从春到秋,旷日持久,士卒也疲惫不堪。光武帝见时机已到,调集关东兵马,亲自率领,大举出征。隗嚣部众见大军到来,溃败奔逃,略阳城围顿解。光武帝摆设酒宴,大会群臣,慰问赏赐来歙,让他独坐一席,位在诸将之上,并赐其妻缣千匹,并诏令他留屯长安,监护诸将。
来歙又上书说:“公孙述以陇西、天水为藩蔽,故得延命假息。今二郡平荡,则述智计穷矣。宜益选兵马,储积资粮。昔赵之将帅多贾人,高帝悬之以重赏。今西州新破,兵人疲馑,若招以财谷,则其觽可集。臣知国家所给非一,用度不足,然有不得已也。”(《后汉书·来歙列传》)光武帝深以为然。于是大转粮运,命令来歙率领征西大将军冯异、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扬武将军马成、武威将军刘尚等将领进入天水郡,击破公孙述将领田真、赵况。第二年,又攻克落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当时,隗嚣已死,其支党周宗、赵恢及天水郡属县长吏纷纷投降。
在王莽统治年间,羌族多背叛中原。隗嚣乘机恩威并施,招来其首领,于是羌人乐于为他所用。隗嚣死后,五溪先零羌人经常掳掠百姓,侵扰地方,且均深沟高垒,坚壁森严,州郡无力平讨。针对这种情况,来歙大修攻战之具,率盖延、刘尚、马援等人进军金城(在今兰州市西北),大破羌人。斩首数千,获牛羊万余头,谷物十万斛。接着,又打败襄武(今陇西县东南)傅栗卿部众。陇西虽已平定,然而人们衣食无着,流离相望。来歙尽出库内存粮,转运诸县,赈活饥民。于是陇右安宁。
建武十一年(35年),来歙趁岑彭长驱入蜀之际,率领虎牙大将军盖延、扬武将军马武向河池展开攻击,大破蜀将王元等,占领了河池(今徽县西北)和下辨(今成县西北),准备入蜀。
蜀人大惊,派刺客刺杀来歙。来歙被刺中胸部,不敢拔刃,生命垂危,派人急召盖延。盖延因来歙伤势严重,伏地悲哀,不能仰视。来歙厉声喝叱:“虎牙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无以报国,故呼巨卿,欲相属以军事,而反效儿女子涕泣乎!刃虽在身,不能勒兵斩公邪!”(《后汉书·来歙列传》)
盖延收泪强起,来歙为他指陈形势,一一部署。盖延慎而听之。来歙强打精神,亲写表文:“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臣不敢自惜,诚恨奉职不称,以为朝廷羞。夫理国以得贤为本,太中大夫段襄,骨鲠可任,愿陛下裁察。又臣兄弟不肖,终恐被罪,陛下哀怜,数赐教督。”(《后汉书·来歙列传》)书毕,投笔抽刃而死。
光武帝得知来歙死讯,大惊,览书流泪,赐策说:“中郎将来歙,攻战连年,平定羌、陇,忧国忘家,忠孝彰著。遭命遇害,呜呼哀哉!”并派太中大夫赠来歙中郎将,征羌侯印绶,赐谥节侯。来歙灵柩回洛阳,光武帝乘舆缟素临吊送葬。因为来歙有平定羌陇之功,所以,光武帝特命把汝南当乡改为征羌国。
来歙死后,其子来曪嗣。建武十三年(37年),光武帝赞美来歙忠节,又封来歙弟来由为宜西侯。
点评:“来歙始则单车往来两国之间,言行不违,中土西州,皆信重之;既而部勒兵众,平定羌、陇,冲陷折关,人以为神;至于临危不乱,呵斥虎牙,亲写拜表,投笔而逝,则愈显磊落英气。光武省书流涕,良有以也”(《后汉书·来歙列传》)!特别是他联陇制蜀,西和东攻的建议,确定了先关东、后陇蜀,由近及远、各个击破,统一全国的战略方针,这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jxkzcm123
发表于 2007-1-17 22:27:15
刘秀
汉光武帝(公元前6~公元57)
中国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秀,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父钦曾任南顿令。公元25~57年在位。赤眉、绿林起义爆发后,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秀与其兄刘縯为恢复刘姓统治,起事于舂陵(今湖北枣阳南),组成舂陵军。地皇四年,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建立大功。更始帝刘玄北都洛阳后,刘秀被派往河北地区镇抚州郡。河北地区的豪强地主率宗族、宾客、子弟先后归附刘秀,成为他的有力支柱。此后,刘秀拒绝听从更始政权的调动。同年秋,又破降和收编了河北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扩充了实力,因此,关西称刘秀为铜马帝。不久,与更始政权彻底决裂更始二年(公元24年),刘玄立刘秀为萧王,派使者召他去长安。耿弇对刘秀说:“如今刘玄当皇帝,山东(指崤山以东)诸将各干各的,刘玄的皇亲国戚在长安横行霸道,百姓反而怀念王莽,由此可见刘玄必败。应当由您来定天下。”刘秀很欣赏这一建议,于是托词河北未平而不去长安,从此同刘玄分手。随后,耿弇协助刘秀镇压铜马、青犊等农民起义军。刘秀称帝后,授建威大将军、封好畴侯,率部击败邓奉、延岑等割据势力。建武二年(公元26年),耿弇向光武帝请求攻齐,并保证平齐。五年,奉命讨伐齐地的张步。以剧县(今山东昌乐西)为都城的张步命其将费邑率军驻历下(今山东济南),分一部驻祝阿(今济南西),在泰山至钟城(今泰山北)一线列营数十,准备迎击耿弇。耿弇避开张步的泰山防线,渡过黄河,进攻祝阿,破城前网开一面,让守军逃向钟城。钟城守军也跟着溃逃,费邑命其弟费敢退守巨里(今属济南)。耿弇兵临巨里城下,命令加紧准备攻城器械,扬言三日后攻下巨里。又在从历下至巨里的道路旁坡地设伏兵,准备围城打援。三日后,费邑果然来援。耿弇闻讯大喜,率部居高临下袭击援军,阵斩费邑,取其首级向巨里城内示威。费敢及其部属吓得弃城逃归剧县。耿弇将守军四十余营垒全部攻占。张步令其弟张蓝率精兵两万守西安(今山东淄博东北),另派万余人守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 。耿弇进军西安和临淄之间的画中。西安城小而坚,临淄大而难守。耿弇扬言五日后攻西安,到时却突然袭击临淄,半日而下。张蓝弃西安而撤回剧县。张步见临淄一失,剧县难守,便集中 20万军队进行反攻,想乘耿弇立足未稳,收复临淄。耿弇闻讯后上书已到达鲁(今山东曲阜)的光武帝说:“臣据临淄,深沟高垒。张步从剧县来攻,疲劳饥渴。欲进,诱而攻之,欲去,随而击之。臣依营而战,精锐百倍,以逸待劳,以实击虚,旬日之间,步首可获。”随即派一支部队到淄河引诱张步来攻。张步追至临淄东门外,耿弇乘其与守军激战时,自率精兵侧击张步营垒,予以重创。战斗中,有流矢射中耿的大腿,耿挥刀断矢,继续战斗。第二天,耿弇得知张步要撤,事先设伏兵于张步的退路,掩杀张步军,一直追到钜洋水(今山东寿光西)。此时,光武帝来到前线慰劳,大会群臣说:“过去韩信破历下,现在耿将军攻祝阿,这都是齐地的西面,功劳相当。但韩信袭击已降,耿将军独拔劲敌,其功又难于韩信。三年前耿将军就下此决心,可谓有志者事竟成。”会后,耿弇继续追击张步,迫使张率10万人投降。耿弇战功卓著,先后攻克46郡300余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在群臣的拥戴下称帝于鄗(今河北柏乡北),重建汉政权,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王朝建立的第三年,刘秀打败了赤眉农民军,控制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建武六年统一了关东,使河西的窦融归附。建武九年和十二年又先后平定天水、巴蜀。经过12年时间,刘秀终于完成了统一事业。
善于识人的光武帝将运筹帷幄的邓禹比喻成张良,将秉公执法、长期镇守后方的寇恂比喻成萧何,将性格刚毅、文武双全的贾复比喻成曹参,将忠勇无敌与杀罚果断的吴汉比喻成周勃,而在他心中,功高盖主的战神将军韩信的位置非耿弇莫属了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后,首先致力于整顿吏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他虽封功臣为侯,赐予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预政事。对诸侯王和外戚的权势,也多方限制。在行政体制上,刘秀一方面进一步抑夺三公职权,使全国政务都经尚书台,最后总揽于皇帝;另一方面,又加强监察制度,提高刺举之吏,如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和部刺史的权限和地位。又令全国共并省400多个县,吏职减省至1/10。与此同时,刘秀还采取了不少措施来安定民生,恢复残破的社会经济。建武六年下诏恢复三十税一的旧制。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起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有所减轻。他前后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使大量奴婢免为庶人,使流民返回农村,促进生产。他统治的时期,史称中兴。
建武十五年,刘秀针对当时“田宅逾制”和隐瞒土地户口的严重现象,下令全国检核土地户口。郡县守、令不敢触动贵戚官僚和世家豪族,反而在清查过程中“多为诈巧,不务实核”,“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结果,激起各地农民的反抗,郡国的豪强大姓也乘机作乱。对此,刘秀采取了不同的对策。对于农民的反抗斗争是进行分化和镇压,对于大姓兵长,则在处死度田不实的十几名郡守之后,即下令停止度田,向豪强地主让步。光武帝在其统治末年还“宣布图谶于天下”,企图以儒家学说与谶纬神学的混合物作为思想武器,加强对人民思想的统制。
------------------------------
统一政权的重建
东汉政权建立后,立即出动大军渡河南征。首先是扫荡更始政权在各地的残余势力,然后集中主力镇压赤眉军。建武元年八月,攻取洛阳。这年十月,刘秀由河北至洛阳,遂定都于此。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天,邓禹率部到达关中地区,趁赤眉军撤离长安到扶风(今陕西兴平)的时机进入长安。不久,赤眉军复还长安,击败邓禹军,迫使其撤出关中。但这时赤眉军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一方面,关中地区的豪族地主结成营垒,负隅顽抗;另方面,关中又接连发生灾荒,粮草供应非常困难。赤眉不得已再度撤离长安,决意引兵东归。不料在东归途中陷入汉军的重围之中。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光武以邓禹屡战败绩,乃命偏将军冯异为征西大将军,代邓禹总统诸军;又命邓禹率军与冯异会合,在崤山(今河南渑池以南)一带布防,狙击赤眉军。崤底(今河南渑池西南)之役,赤眉军大败,损失八万余人。余众十余万人南走,在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附近陷入重围。光武“自将征之”,赤眉忽遇大军,非常惊震,乃遣刘恭乞降。
镇压农民起义后,东汉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进攻南北各地的封建割据势力。从建武五年至十二年(公元29—36年)之间,陆续消灭掉渔阳的彭宠,南郡的秦丰,梁地的刘永,齐地的张步,卢江的李宪,东海的董宪,汉中的延岑,夷陵的田戎,陇西的隗嚣,安定的卢芳和巴蜀的公孙述,重建统一的刘汉封建政权。
为了巩固新建的东汉封建政权,光武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和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措施。
集权于尚书台
光武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光武鉴于西汉前期三公权重,权柄下移,虽设三公之位,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设在中朝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尚书台设尚书令一人,秩千石,尚书仆射一人,六曹尚书各一人,秩皆为六百石,分掌各项政务。以下设有丞、郎、令史等官,所有一切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从此,“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但是到了东汉后期,有权势的大臣多加“录尚书事”的职衔,从而权柄再度下移,尚书台又蜕变为权臣专政的工具。
简化机构,裁减冗员
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令司隶州牧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合并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于是“条奏并有四百余县,吏职省减,十置其一”。同时,废除西汉时的地方兵制,撤销内地各郡的地方兵,裁撤郡都尉之职,也取消了郡内每年征兵训练时的都试,地方防务改由招募而来的职业军队担任。但是,到了东汉后期,州牧刺史逐渐权重,兼有军政财大权,地方兵力又逐渐兴起。
提倡儒学,表彰气节
光武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东汉建立后,即兴建太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传授诸经。光武巡幸鲁地时,曾遣大司空祭祀孔子,后来又封孔子后裔孔志为褒成侯,用以表示尊孔崇儒。特别是对儒家今文学派制造的谶纬迷信更是崇拜备至。早在东汉建立之初,光武就仿照王莽、公孙述等人利用谶书作为其承受天命的依据,指使他过去的同学强华伪造了一个叫做“赤伏符”的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在野,四七之际火为主”,表示他继承了西汉的火德,是“上当天地之心,下为元元所归”的真命天子。东汉统一全国后,更“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迷信尊为“内学”,作为其维护封建统治的思想工具。在提倡儒学神学的同时,光武鉴于西汉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禄,依附王莽,乃表彰气节,对于王莽代汉时期隐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礼聘,表扬他们忠于汉室、不仕二姓的“高风亮节”,企图养成重名节的社会风气,为巩固东汉封建统治服务。
注意民生,与民休息
第一,释放奴婢、刑徒。自西汉后期以来,农民之沦为奴婢、刑徒者日益增多,成为西汉末年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化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王莽末年,不少的奴婢、刑徒参加起义;同时在一些割据势力的军队中也有不少的奴婢、刑徒。光武在重建刘汉封建政权中,为了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力量,也为了安定社会秩序,缓和阶级矛盾,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并规定凡虐待杀伤奴婢者皆处罪。诏令免奴婢为庶人的范围,主要是,王莽代汉期间吏民被非法没收为奴的,或因贫困嫁妻卖子被卖为奴婢的;在王莽末年因饥荒或战乱被卖为奴婢的;在战乱中被掠为人下妻的。另外,还规定不许任意杀伤奴婢以及废除“奴婢射伤人弃市律”,说明奴婢的身份地位较之过去有所提高。同时,在省减刑罚的诏令中,还多次宣布释放刑徒,即“见徒免为庶民”。
第二,整顿吏治,提倡节俭。光武鉴于西汉后期吏治败坏、官僚奢侈腐化的积弊,即位以后,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因而经过整顿之后,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第三,薄赋敛,省刑法,偃武修文,不尚边功,与民休息。东汉初年,针对战乱之后,生产凋敝,人口锐减的情况,光武注意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而首先是薄赋敛。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其次是省刑法。再其次是偃武修文,不尚边功。光武“知天下疲耗,思乐息肩,自陇蜀平后,未尝复言军旅”。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西域鄯善、东师等十六国“皆遣子入侍奉献,愿请都护。……帝以中国初定,未遑外事,乃还其侍子,厚加赏赐”。建武二十七年(公元51年),功臣朗陵侯臧宫、扬虚侯马武上书:请乘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际发兵击灭之,立“万世刻石之功”。光武下诏说:“今国无善政,灾变不息,人不自保,而复欲远事边外乎!……不如息民。”
第四,欲抑制豪强势力,实行度田政策。东汉政权本是在豪强势力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但豪强势力的发展,土地兼并的逐渐严重,既威胁皇权,也影响百姓生活,以及为了加强朝廷对全国垦田和劳动人手的控制,平均赋税徭役负担,于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下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察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就是令各郡县丈量土地,核实户口,作为纠正垦田、人口和赋税的根据。诏下之后,遇到豪强势力的抵制。光武下令将度田不实的河南尹张伋及其他诸郡太守十余人处死,表示要严厉追查下去。结果引起各地豪强大姓的反抗,有的地区甚而爆发武装叛乱,“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光武只得不了了之。于是,度田以失败告终。
因各项政策措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为恢复发展社会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垦田、人口都有大幅度的增加,从而奠定了东汉前期八十年间国家强盛的物质基础。
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病逝于洛阳南宫,终年六十三岁,在位三十三年(建武三十一年,中元二年),葬于洛阳城北之原陵。
光武帝评论
汉光武帝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他长于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在昆阳之战中,他知人善任,中兴二十八将大都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他对待臣僚“开心见诚”,不念旧恶,但赏罚严明,虽仇必赏,虽亲必罚,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鲔。
光武在战争中所以能够克敌制胜,还在于他注意讲求策略,具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在统一战争中,善于采用政治攻势,如宣布释放奴婢、刑徒,减免赋税刑法,用以瓦解敌军,壮大自己的势力。他还注意整饬军纪。早在他担任更始政权的将军时就注意约束部下遵守军纪,这就有利于取得更多的支持。
在统一全国之后,光武仍能兢兢业业,勤于政事,“每旦视朝,日仄乃罢,数引公卿郎将议论经理,夜分乃寐”。他所实行的各项政策措施,既维护了东汉封建统治,也维护了国家统一,与民休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汉书》作者范晔论曰:“虽身济大业,竞竞如不及,故能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退功臣而进文吏,戢弓矢而散马牛,虽道未方古,斯亦止戈之武焉。”司马光也说:“帝每旦视朝,日昃乃罢……虽以征伐济大业,及天下既定,乃退功臣而进文吏,明慎政体,总揽权纲,量时度力,举无过事,故能恢复前烈,身致太平。”他们对于光武帝在统一全国后的政绩都作了充分的肯定。光武晚年,虽因迷信图谶,宣布图谶于天下;贬逐了桓谭、冯衍等直言敢谏之士,有拒谏之失;但大体说来尚能始终保持谨慎,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在封建帝王中还是难能可贵的。
以上这些评论,对于评价汉光武帝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近世著名史学家范文澜评光武帝说:“这个以南阳豪强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虏掠,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它的必然胜利。刘秀既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死敌;但是他也代表着社会的共同要求,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他在推倒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割据的战争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之,他是对当时历史有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
jxkzcm123
发表于 2007-1-17 22:27:25
马武
马武(?-61) 东汉大臣。字子张,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湖阳镇)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初入绿林军,后归刘秀,东汉建立后,任捕虏将军,封杨虚侯。马武少年时为避仇家,客居江夏。王莽末年,竟陵、西阳三老在郡界起义,马武前去投奔,后入绿林军。更始政权建立后,马武被任为侍郎,与刘秀共击王寻,又被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击王郎。后刘秀攻克邯郸(参见刘秀统一河北之战),请谢躬和马武等人去置酒高会,想要乘机图谋谢躬,未成。刘秀单独与马武登丛台,从容对马武说:“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马武说:“驽怯无方略。”刘秀对说:“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后汉书·马武列传》)马武由此心归刘秀。谢躬被杀后,马武骑快马到射犬投奔刘秀,刘秀甚悦,引置左右,每当慰劳诸将,马武总是为刘秀斟酒,刘秀非常高兴。刘秀让其率其部下至邺,武叩头不愿,刘秀更加高兴,便随刘秀征战。参与镇压了河北尤来、五幡等起义军。刘秀败于慎水,马武独自殿后,攻击追兵,使义军不能追击。后攻击安次、小广阳,马武常为先锋力战无前,诸将皆率军跟随,大破义农民军,马武率军追至平谷、浚靡而还。刘秀即位后,任马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建武四年(28年),马武与虎牙将军盖延等征讨刘永(参见东汉统一关东之战),马武率军攻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下成武、楚丘,因功拜为捕虏将军。建武五年(29年),庞萌反叛,马武率军攻桃城,先与其交战,败其军,光武帝到后,庞萌败走。建武六年(30年)夏,马武与建威大将军耿弇西击隗嚣(参见东汉平陇西之战),汉军进展不利,引兵而回,隗嚣率军猛追,汉军形势危急,马武选精骑殿后,披甲持戟而战,杀数千人,隗嚣引兵而退,诸军才得以回长安。建武十三年(37年),马武增食邑,更封鄃侯。率兵北屯下曲阳,以备匈奴。因杀军吏而获罪,奉命将妻儿送回,交将军印绶,削户五百,定封为杨虚侯。光武帝与功臣诸侯亲切交谈时说:“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高密侯邓禹先回答说:“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博士。”光武帝说:“何言之谦乎?卿邓氏子,志行修整,何为不掾功曹?”其余诸人依次回答,到马武时,马武说:“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光武帝笑道:“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后汉书·马武列传》)。马武生性爱酒,阔达敢言。《后汉书·马武列传》中写道“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武任中郎将,率军击武陵蛮人,回来后,上交印绶。明帝初,西羌攻击陇右,覆军杀将,朝廷深以为患。水平元年(58年)年,朝廷再次拜马武为捕虏将军,中郎将王丰为副将,与监军使者窦固、右辅都尉陈欣,率四万人前去平定(参见东汉与羌的战争)。在金城与羌人交战,斩首六百级。又在洛都谷与羌人交战,结果被羌人所败,死千余人。羌人率众出塞,马武率军追击到东、西邯(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南),大破羌人,斩首四千六百级,俘一千六百人,余众皆降散。马武引兵而还,增邑七百户,其食邑达一千八百户。永平四年(61年),马武去世。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