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相语 发表于 2007-1-26 08:02:43

    原始副业生产

    饲养家畜,是当时重要的副业生产。猪、狗、羊等是主要的家畜,猪的饲养更为普遍。河姆渡有刻画在陶钵外壁的长嘴高腿腹稍下垂的猪纹,说明猪的饲养已为人们熟悉和喜爱。

    在河姆渡和吴县梅堰等处遗址中,还发现有水牛骨,说明江南地区很早就饲养水牛了。

    渔猎也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性生产活动。在村聚附近的山林沼泽地是最好的围猎场所,猎取野鹿、獐、兔、羚羊、野猪以及其它的走兽和飞禽。

    在水上从事渔捞,河姆渡发现有木桨,足证在江南水乡乘坐独木舟漂浮在江湖水面捕捞鱼虾已较普遍。渔捞工具有骨制的叉、镖、钩等,还有系以陶、石网坠的鱼网。

共相语 发表于 2007-1-26 08:03:11

    原始手工业 

    以磨光石器为主的生产工具制作技术的进步,是原始手工业发展的首要表现。在一部分比较早期的遗址里,还有打制石器和磨光石器并存的现象。而在裴李岗、磁山等处发现的磨制石器,琢磨得还比较粗糙。后来逐渐趋于精细,磨细技术不断提高。

    各类石器如石斧、石锛、石铲、石刀等等,大都类型分明,刃口锋利,眼孔钻磨匀称,有的还安装木柄,方便适用。除石器外,骨角器的制作也较精致,种类相当繁多,如鱼叉、鱼钩、骨镞、锥、凿、针、刀、锯等等,河姆渡的骨耜,更是用于水田耕作的主要农具。

    陶器的烧制成为新石器时代最具特色的手工业。在许多氏族公社村落遗址中,都发现有陶窑的遗迹。如西安半坡遗址内居住区以东的陶窑有六座,临潼姜寨除了零散分布的以外,在临河岸边也有一片比较集中的窑址。当时的陶窑一般都比较小,烧制技术也比较简单。

    为了适应人们生活的需要,陶器形式也多种多样。炊具有鼎、鬲、甑、釜等,饮食器有钵、碗、盆、盘、杯等,汲水用的有小口尖底瓶,盛储器有瓮、罐等。此外,还有陶纺轮、陶网坠、陶刀等生产工具。

共相语 发表于 2007-1-26 08:03:35


    陶器制作

    在陶器的制作上,原始人表现了艺术创造能力。有些器物造型美观大方,有的还配上器盖或器座。仰韶文化的彩陶,更显示了它的工艺特点。这些彩陶的图案,大都是几何图形或动植物图形,如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陶器上的图形,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

    在半坡、姜寨和关中地区其它仰韶文化遗址的陶器外壁,发现有很多整齐规则并有一定的规律性的刻划符号。这些符号,共有五十多种。类似的符号,在河北、甘肃等地也有发现。这些符号有规律地普遍出现,表明它已经具有简单文字的特征,当与商周文字有渊源的关系。

    在仰韶文化和其它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陶石纺轮、纺砖、刀杼(骨匕)、骨梭等纺织工具。当时的人们采剥野麻纤维,使用纺轮和纺砖捻制麻纱,再用简单的织布机织成麻布,刀杼和骨梭就是织布机的配件。

    在陕县庙底沟和华县泉护村的陶器上发现有布纹痕迹,这种布当是一种粗麻布。在南方,吴县草鞋山下层发现有麻布残片。同时,各地都发现有很多的骨针,直径和针眼都很细小,说明缝纫技术也相当精巧。

共相语 发表于 2007-1-26 08:03:58

   原始艺术

    席垫的编织技术也较发达。西安半坡出土的陶器底部,发现有席子的印痕。河姆渡发现有二经二纬编织法的苇编。草鞋山发现有蔑席和芦席,蔑席的竹蔑细而匀,用人字形编织法编织得很整齐。

    装饰品的制作也日渐繁多。当时,无论男女都用骨制的笄簪束发,妇女戴着绿松石制成的珠坠,身上还佩带各式石环或陶环。在江南河姆渡发现有玉石混用的璜、管、珠,马家滨发现有少量琢磨比较精致的玉璜、玉珠等饰物。

    随着手工业生产技术日渐发展,人们的艺术创造能力日渐提高。除了一些比较精美的装饰品、彩绘艺术和经过艺术加工的陶器、骨器、木器之外,在各地还发现了一些工艺相当精湛的艺术品。河姆渡出土的象牙雕刻,雕成各式图案,线条流畅,形态逼真,可谓原始艺术的珍品。

    房屋的建筑

    中原地区大都是采用半地穴式,外形有圆有方。在江南,很早就以木构地面建筑为主。河姆渡由早期的打桩立柱架空的干栏式木构建筑,发展到后来的栽柱式地面木构建筑。在马家浜、草鞋山等处的建筑遗址,都发现有木柱和木板,这些都反映了当时的木结构建筑已经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

共相语 发表于 2007-1-26 08:04:18

   社会组织 

    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它的全盛时期,普遍形成了较多人口、规模较大的长期定居的村落。像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处就是比较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迹。

    临潼姜寨原始村落遗址,位于骊山脚下临河东岸第二台地上,面积达五万平方米。这个村落遗址有着严格的布局。两条壕沟将整个村落分成居住区和墓地两个部分,沟外为三片墓地,沟内为居住区。居住区内有一个面积约四千多平方米的中心广场,在广场周围的四个方向分布着五个建筑群。每个建筑群各有作为主体的大型房屋一座,附近分布着十几座或二十几座中小型房屋。所有房屋的门向均朝着广场。在有的建筑物附近分布着一些储藏东西的地窖群或埋葬小孩的瓮棺葬群。

    这样的一个村落,就是一个母系氏族公社。

共相语 发表于 2007-1-26 08:04:36

    氏族公社活动

    一个母系氏族公社,包括几个女儿氏族。每个以大房屋为主体的建筑群,就是一个女儿氏族。每个氏族公社的成员都是依靠氏族公社的整体而存在。他们在共同所有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协力耕作。

    此外,壮年男子还外出狩猎,妇女兼营采集。家务劳动,主要由妇女承担。收获的粮食,储存在公共的窖穴之中,以备公共需要。

    有关公社的公共活动,如集会、议事、宗教活动等等,由全体氏族成员参加,聚集在中心广场上举行。主持这种活动的,大都是班辈较高年岁较大的妇女。如有对外冲突等事发生,临时公推首领,大部由壮年男子担任,事毕则罢

共相语 发表于 2007-1-26 08:04:55

    图腾和对偶婚

    所有氏族成员,死后都埋葬在公共墓地里。随葬品一般都较少,只有少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或装饰品。由于平时劳动分工有所不同,加上性别的差异,各人在生产和生活上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因而所使用的工具、用具和装饰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也有差异。这种现象,说明当时还不可能产生明显的私有观念,更没有条件发生贫富悬殊的现象。

    图腾和对偶婚 从母系氏族公社起,每个氏族就采用一种动物或植物作为本氏族的名称,这就是图腾。如仰韶文化陶器上的人面鱼、鸟、鹿等,可能是某些氏族的图腾。人类在超现实观念的驱使下,竭力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图腾作为一种假设的祖先受到人们的崇拜,神圣不可侵犯;同时,图腾又是氏族的标志。

    与此同时,从各地出土的裸体女子陶像来看,当时还存在着崇拜女性的观念。

    到了这一时期,原来的族外婚逐渐发生变化,出现了配偶双方在或短或长时间内较稳定的结合,遂形成了对偶婚制度。但世系仍多从女子计算。

共相语 发表于 2007-1-26 08:05:27

   父系氏族公社的产生

    母系氏族公社经历了它的全盛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渐加速,男子的劳动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逐渐占居主导的地位,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日渐增多。

    于是对偶家庭逐渐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转化,母权制自然过渡为父权制。父系氏族公社逐渐形成了。

    从此,以父权为中心的个体家庭成为与氏族对抗的力量,原始社会逐渐趋于解体。

共相语 发表于 2007-1-26 08:05:48

    新石器文化的发展 

    约在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原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的众多氏族部落,先后转化为父系氏族公社,在考古学上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后期阶段。大体说来,在中原地区,由仰韶文化发展而为龙山文化。

    目前分布在豫、晋、陕交界地区的,有叠压在仰韶文化之上的庙底沟二期文化,这是由仰韶文化发展为龙山文化的过渡阶段,属于早期龙山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除河南以外还包括晋南和冀南部分地区。陕西龙山文化主要分布在关中一带,陕北和晋南也有遗存。

    溯渭水而上,由马家窑文化发展而为齐家文化。在东方,大汶口文化继续发展,演变而为典型的龙山文化,即山东龙山文化。秦岭以南的江汉地区,在仰韶文化的影响下,并承袭大溪文化,产生了屈家岭文化。它与龙山文化也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长江下游,在青莲岗文化的影响下,太湖流域和钱塘江口两岸,则由河姆渡、马家浜等文化发展而为良渚文化。其他各地,都相应地各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共相语 发表于 2007-1-26 08:06:15

   婚姻形态的变化 

    男子依靠经济上的优势,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于是,他们必然要求按照男系计算世系、继承财产,母权制的婚姻秩序遂被打破。

    原来对偶婚制下的从妻而居的传统,为一夫一妻制所取代。最初,这种小家庭依附于父系大家庭。生产进一步发展后,小家庭便有了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在一夫一妻制下,妇女的劳动局限在家庭之内,以家务劳动和家庭副业为主,女子在家庭经济中遂居于从属地位。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史前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