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图文]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
<P> </P><P align=center></P>
<P> 太湖山位于含山南部,于1992年经原国家林业部批准建立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公园面积1800公顷,是省城合肥通往江南旅游黄金线上的第一道绿色屏障。太湖山以湖名山,如今山旁并无湖。据志书记载:“古代江流泛滥,洼潴为涌,山临湖上,以此为名,后江徒而南,湖化为田,而山依旧。”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山名由来给人留下不尽的遐想。</P>
<P> 太湖山主峰周围拥立着9座秀峰,壁立秀挺,逶迤曲折,恰如9龙奔腾飞跃,古称“九龙戏珠”。 其形绝妙传神,其势雄伟壮观,神工造化,浑然天成。登主峰之巅,俯视群山叠翠,林海茫茫;远眺万里长江,白波如带。阳光下,太湖山万木峥嵘,疏影婆娑,生机蓬勃,绚丽多姿;阴雨天,太湖山云蒸雾绕,随风飘忽,弥漫林间。 </P>
<P>太湖山是动植物的天然乐园和资源宝库,有木本植物70余科、300多个树种,药用植物500余种,野生鸟类、兽类60余种,还拥有华东最大的太湖山千头养鹿场。</P>
<P>太湖山位于含山县南部,东近长江,西邻巢湖,界于江湖之间,是省城合肥通往江南的一道绿色屏障。这里山峦起伏,森林茂密,山青水秀,景色宜人。1992年林业部将太湖山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太湖山风景区主要包括波光潋滟的月亮湖,妙趣天成的奇石异洞,香火兴盛的太湖禅寺,以及太湖山鹿苑等景点。 <BR> 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800多公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每年降雨量800至1600毫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公园内仅木本植物就有70余科、350多种,既有遮天蔽日的百年古树,也有许多极具观赏价值和保护价值的珍贵树种,以及特种经济林树种。这里还有药用植物500余种,野生兽类鸟类50多种。太湖山一年四季风景如画,古人称之为“有风松涛吼,无雨水长流。”春日,太湖山百花争艳,蜂飞蝶舞;夏日枝繁叶茂,鸟语蝉鸣;秋日霜染丛林,红叶点缀;冬日云雾缭绕,苍松傲雪。 <BR> 太湖山有20座秀峰,峰峰相连,错落有致,山脉绵亘20余里,势走龙蛇。群山在茫茫林海的掩映下,宛如翠屏一道,分外妖娆。明代诗人张秉纯有诗赞美太湖山“太湖渺渺万山中,清夜书声接晚钟,事到散场人去后,青山依旧白云封。”太湖山主峰高约450米,立于太湖之巅,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极目四望,近可俯视群山起伏,云雾茫茫,远可凭眺长江如练,巢湖帆影,还可观旭日东升,赏夕阳西下,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主峰南面一字形并列着3个山峰,左为钟山,右为鼓山,中间是木鱼山,因太湖禅寺位于木鱼山对面,故有“左钟右鼓,怀抱木鱼”之说。位于主峰西南侧的歪山山顶偏向一侧,相传系地藏王脚踏所致,歪山由此得名。此山山势陡峭,从其东侧的山谷向上攀登,近山顶时,石阶既陡又窄,人称天门槛,登此山顶,步履艰难,似上青天。登越天门,开阔之地,令人产生“又一天”之感。有人称之谓“渡过天门关,活到九十三。”从天门关向鹿苑眺望,众多的峭壁层层相叠,山岩在阳光的照耀下,耀眼夺目,故称叠玉屏。 <BR> 月亮湖位于太湖山的西北麓,三面环山,面积约120亩,水面狭长,宛如一弯新月镶嵌在青山翠谷之中。岸边山石峥嵘,倒映在碧澄的水中,湖中游鱼碎石历历可见。微风轻拂,波光粼粼,细雨飘落,薄雾空蒙,若隐若现。每逢春夏初交,湖上格外宁静,荡舟湖上,桨声成韵,不时可见一群群白鹭展翅穿行于林间,鸣声清脆悦耳。若在晴朗的月夜泛一叶小舟于湖面,偶见一钩月牙从太湖山峰巅升起,倒映在波平如镜的湖水中,则更令人心旷神怡。 <BR> 太湖山的山石形状奇特,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由接引庵去“驴打滚”的路上,有两处石景,一为碓窝石,过去系和尚舂米所用,与人们常见的碓窝所不同的是,它直接在山坡的石头上凿成;另一处为石猴戏天蛙,其石高1.5米,分左右两部分,左边形若猴子,右边酷似青蛙,它们造形奇特,相向而立,尤其是石猴戏天蛙的姿态更是惟妙惟肖,令人叫绝。由天台正顶向上,临近太湖山顶的小路两侧,怪石林立,宛如一处石林,有的相对而立,低头无语,酷似情意绵绵的情侣,谓之情侣石;有的形如锦鸡独立,引颈报晓,称为锦鸡石;有的宛如雨后破土而出的竹笋,叫作笋子石;还有象鼻石、箭鱼石等。位于太湖山东部山口处的神马石,好似一匹甩鬃扬蹄的骏马从山中嘶鸣而出,奔腾之势,扣人心弦。狮子山顶,有一巨石,宛如一头怒吼的雄狮俯视山下,气势雄伟,其峰由此得名。乌龟山位于主峰东北部,其山腰有一乌龟石,形状奇特,远远望去,如同一只正在缓缓爬行的乌龟,昂头翘首山顶,仿佛在估量那段虽近在咫尺,却永远难以到达的遥遥征程。 <BR> 无山不洞,无洞不奇。太湖山主要以石灰岩为主,因而在深谷密林处,常常分布着一些大小不同的溶洞,有的似迷宫一般洞中有洞;有的深不见底,神秘莫测。仙人洞,位于九龙湾附近的山谷中,洞分上洞和下洞,好似迷宫,上洞狭窄,游人需弯腰慢行方可入内;下洞深远不见底,洞内怪石倒悬,有许多石钟乳、石笋、石柱,奇姿妙态,令人叫绝。相映成趣的天人洞,与仙人洞相隔咫尺,洞深数丈,洞内宽敞,能容纳数十人,相传天上仙家曾在此潜心修炼(战争年代,附近百姓常在此避难)。另有龙洞庵对面的龙泉洞,是一个水洞,洞极幽深,水寒光暗,神秘难测。</P>
[ 本帖最后由 mollingu 于 2008-3-3 19:46 编辑 ] <P align=center></P>
<P align=center> </P>
<P align=center> </P>
<P align=center></P>
含山县——如诗似画太湖山
<P> 太湖山不仅山水胜、林壑美,更因众多的人文遗迹而生色。这里自北宋年间就成为佛教盛地,千百年来,香火迭经兴衰,在史记和民间留下了许多记载和传说。 </P><P> 太湖山现今保存完好,最负盛名的要数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称的太湖禅寺(又名普明禅寺),它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初创时仅有草屋一间,后逐渐扩建到相当宏大的规模,并修葺多次,形成恢宏的寺庙群。太湖禅寺位于木鱼山脚下,寺居山峪,四面环山,前有溪水,淙淙有声;后有山林,郁郁葱葱。寺庙周围古树葱郁,清静幽雅,佛意盎然。寺庙座北朝南,分前后两重大殿,大雄宝殿面宽五开间、进深二间,殿前有万年宝鼎,殿内中间供3尊佛像,像后塑有观音、天王、力士、童子等塑像,殿的两侧为十八罗汉,像后左侧为大行普贤王菩萨,右为文殊师利菩萨。祖师殿位于其后,面宽三开间,中间为无用肉身塔,塔由岩石砌成,高4米,底径2米。因塔在殿内,故称“屋里塔”。由于塔十分坚固,虽经兵荒马乱年代仍得以幸存,它是太湖禅寺两大奇景之一。在祖师殿西侧的膳房内,有一井,人称“锅边井”,相传为开山祖师无用用锡杖捣地而成,故也叫锡杖泉。井中泉水日取不竭,不取不溢,令人称奇,它是太湖禅寺又一奇景之一。</P>
<P> 离太湖禅寺约一里的后山上二圣殿,殿宽三开间,中供地藏王菩萨,内有大明宣德年间的香炉和清朝光绪年间的磬。天台正顶位于主峰的半山坡上,它掩映在万木丛中,过去这里曾是无用禅师修炼休息处。</P>
<P> 接引庵,地处太湖山北面,与太湖禅寺隔山相应,现为含山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庵筑于山腰上,山前山后林木浓荫蔽日,环境十分幽静,庵前有一古树,高13.5米,枝叶舒展,优雅别致。 </P>
<P> 在太湖山苍翠的密林深处,偶而传来阵阵呦呦鹿鸣声,那是座落于长江之滨的华东最大养鹿场——太湖山鹿苑。太湖山养鹿场占地面积1000多亩,饲养梅花鹿、马鹿2000多头,年产仔鹿300多头,此外还种植木本中药材100多种。据《含山县志》记载,早在明代,太湖山就有成群野鹿出没。太湖山气候温和湿润,降雨量充沛,适合梅花鹿生长。上世纪60代,县医药公司在此建立人工养鹿场,从东北引进种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养鹿场已具规模。养鹿场还研制出鹿系列产品,有鹿茸、鹿血酒、鹿胎膏、鹿鞭胶囊等远销东南亚和全国各地。现在的太湖山养鹿场已成为含山旅游的一个亮点,每年接待游客数以万计。</P>
[ 本帖最后由 qfzx 于 2008-3-3 19:11 编辑 ] 感谢您的分享~ 要是景色再多点就好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