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中国个体户的沧桑史
核心提示:最近10年,全国各地都在拆除个体市场,中国个体户也从6000万人锐减到4000万人。这算不算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呢?让我们看一下个体户的历史变迁吧。虽然堂堂正正做生意,但还是常怕被同学或朋友见到
2005年1月7日,秀水街南大门的“秀水市场”招牌轰然倒下。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个体经济掀起的巨浪中,秀水街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资产。“登长城、游故宫、吃烤鸭、逛秀水”中的秀水街,成为北京商业文化步行街的特色招牌,很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
“个体户”也被称作“街边仔”,因为他们多数从摆地摊出道。1981年底,全国个体户首次突破100万户。到1987年底,个体户户数已比1983年底翻了一番,超过了1000万户。个体户的发展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忽视技术改进使得一些个体户只是在市场的大潮中湿了一下脚
当某种商品有利润时大家就一拥而上
“个体户们”迎着改革的春风挖到第一桶金后,户数和从业人员也随之迅猛增长
“个体户”这个词汇,曾标志着中国人终于走向了市场经济。然而谁能想到,在改革开放20多年后,在市场经济持续深入中,“个体户”却日益成为一个渐趋消亡的词汇
起初 干个体怕熟人 出门必戴大口罩 发展 夜市开交警忙 个体户突破百万
高潮 秀水街货品全 国际倒爷后仓库 没落 想转型不懂法 急功近利搅市场
个体户 倒爷变款 易 聚势成商 难
2005年1月7日,秀水街南大门的“秀水市场”招牌轰然倒下,老秀水被拆了,雅宝路被拆了,红桥市场也被拆了,个体户的根据地正在一天天缩减,取而代之的是成片的高楼大厦。让人深思的是,最近10年,全国各地都在拆除个体市场,中国个体户也从6000万人锐减到4000万人。这算不算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呢?
个体户·事件回放
政府搭舞台餐馆唱戏 北京有了首个个体户
1980年,47岁的刘桂仙花了6个月通过了政府的公事程序后,她的“悦宾饭馆”终于在这年的10月7日开业了。这是20多年来北京第一个私人经营的饭馆。
她的老伴郭大爷至今还记得开业那天的情景,下班回家,一进胡同全是人,这甚至让他怀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进家一看才知道原来 都是来吃饭的,菜卖光了人都不肯走,挤在门口的顾客只能站着吃,因为桌子太少了。
20多年后,刘桂仙的小店资产积累到千万,她还坐上了“奥迪”,在京郊盖了座仿古四合院。她的孩子们也分别开起了两家饭馆、一家木器厂和一家古玩店。“我这辈子没白混,小饭馆养了4代人,坐上了小汽车,住上了四合院。”刘桂仙后来这样说。刘桂仙在20多年中,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体工商户”,2002年又被北京市政府评为“北京市先进个体工商户”。
她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个体户代表载入史册。 发帖片真不容易啊~要一张一张上传再插入~累死我也···
03~~ 在音乐区帖子发多了就习惯了30~~ 现在的个体户只不过换了个名字而已~~30~~ 看出自主创业的艰辛···
3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