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48|回复: 5

【荆轲刺秦王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4 18: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荆轲刺秦王真相

张洁宇


  “荆轲刺秦王”是一个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风萧萧兮

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名句也几乎是妇孺皆知。然而,近日

刚刚公映的国产故事片《荆轲刺秦王》却将这个再熟悉不过的故事讲


让人觉得有些陌生。由李雪健扮演的秦王嬴政刚愎之余透着些神经

兮兮,张丰毅饰演的大丈夫荆轲竟也在悲壮之中略显滑稽,更何况还

有那个没人听说过的赵女及其先寻刺客继以刺客为由攻打燕国的计谋……

那么,史实真相究竟如何?史家稗官又如何评价和阐释这段历史?一

时间,这个两千多年前的大案又成了今人议论的热点。

  带着问题,记者访问了几位文史专家——   

秦王嬴政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影片《荆轲刺秦王》中的秦始皇是个性格复杂且不断发展变化的

人物。他身形猥琐,由于身为私生子、母亲淫乱、从小又做为人质受

过苛待,所以心理发育不很健全,其人性善良温和的一面被统一大业

的宏愿所遮蔽甚至扼杀。因此,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嬴政显得既孱弱又

残暴,既可怜又可恨。那么,有关秦始皇的残暴性格和身世之谜,历

史上又是怎样记载的呢?

  秦王是不是一个病态的暴君?研究战国、秦汉史,最权威的史料

依据就是《史记》和《战国策》,《史记》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

中文系韩兆琦教授对记者说:“据记载,嬴政的前半期,其人格表现

是相当好的,可以说他是一个宽容大度的君王。他决不是昏庸的暴君。

如果说残暴,秦昭王要比秦始皇残暴。昭王时期的长平之战,秦军活

埋了40万人,而到了嬴政时期,历史上就没有这类屠杀的记载了。”

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研究人员陈成军说:“对秦始皇的暴君形象的定型

是在汉代。汉为了吸取秦亡的教训,所以一些政论家渲染了秦的残暴,

这与史实是有很大出入的,包括对秦朝赋税繁重的说法也已有史学家

考证推翻了。即使是战争中屠杀俘虏,也并非秦国特有的现象,这种

屠杀是当时历史环境下很普遍很正常的情况。”史学家们一致证实,

嬴政攻打邯郸时的确活埋了一些他当年在赵国结下的仇人,但如电影

中表现的那样大规模地活埋儿童的暴行是从未发生的。

  至于秦始皇的形象,几位专家一致认为,秦始皇应该相当英武潇

洒。据历史记载,嬴政是身怀武功之人,威武高大,真大丈夫也。历

史学家翦伯赞就曾推论嬴政的相貌相当漂亮。陈成军也说:“嬴政是

陕西关中人,身材应是高大魁梧的,这一点看看兵马俑都可以知道。”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陈其泰教授告诉记者:“秦始皇一天要读几百斤

竹简,精力过人,体力也是相当强壮,他称帝以后,到泰山等地出游

巡视,所到之处都要树碑,气魄很大,不可想象他是一个猥琐的、身

心不健康的人。”

  关于嬴政的身世,史学界也是众说纷纭,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既

无法考证也无法否定。说嬴政的生父是吕不韦,这是依据《史记》而

来的。据司马迁记载:政的父亲子楚在赵国作人质时被大商人吕不韦

当作其政治投机的资本,吕上下活动,竭力促使子楚成为了秦国太子,

并将自己怀孕的歌舞姬送给子楚,使自己的儿子成为秦国王胄,他后

来也位居相国多年。政即位之后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并发现吕不韦与

自己的母后淫乱,因此将吕革职发配,后吕不韦饮鸩而亡。对于这段

史实,张大可说:“我个人赞成司马迁的说法,因为至少有两点是肯

定的,一是政母的确为吕不韦所献,二是政的确生于赵国。嬴政的身

世可能对他后来的性格发展有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必然的,也并非

最重要的因素。”而北大历史系教授、秦汉史专家张传玺则持相反观

点,他说:“有关这一点的史料都出自司马迁之手,没有其它材料佐

证。我个人不赞成这种说法。从嬴政的出生时间来看,嬴政是吕不韦

所生这一点是值得怀疑的。”韩兆琦依据《史记》本身推断:“《史

记·吕不韦列传》中有这样的交待,说政母是‘赵豪家女也’,一个

有名有姓的赵国豪门的女儿,是不可能在吕不韦处作歌舞姬的。司马

迁沿用这种传说,一来因为他贯有的好奇之心,喜欢记载这种奇闻怪

事。另外,人们愿意相信这个说法,也是出于东方六国为秦所灭以后

产生的仇恨秦国和秦始皇的心理。人们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就是

说秦国早就亡国了,连秦始皇都不是真正的帝胄。这是一种仇恨心理

的发泄。我认为嬴政不会是吕不韦的儿子。”“但是”,他接着说,

“我认为既然史学界都没有定论,而且这个问题对历史也并不重要,

所以在电影、文学中也没有必要强调这个问题。”   

荆轲:杀手乎?侠客乎?

  韩兆琦告诉记者,在影片《荆轲刺秦王》的初创时期,他曾应邀

为主创人员作过讲座。其中,对于荆轲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他的意

见是:“荆轲不是杀手,而是一个侠客。”

  电影展示给观众的荆轲起初是一个给钱就杀人的职业杀手,面冷

心硬。但在一次行刺中,一个纯洁的盲女的自杀带给他巨大的震撼,

从此他金盆洗手,再不杀人。燕太子丹请他出山刺杀秦王也遭到拒绝。

但是,当嬴政在邯郸残暴地活埋了无数赵国儿童之后,荆轲为了“不

让他再杀燕国的儿童”,故挺身而出,毅然刺秦。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本是卫国人,其先人乃是齐国

人,后来秦灭卫国,他逃亡到了燕国。在燕国,荆轲不被当局者重用,

整日在市井放歌纵酒,酒醉之后往往与好友高渐离等相对而泣,旁若

无人。根据史料的记载,荆轲“好读书击剑”,“虽游于酒人乎,然

其为人沉深好书”,也就是说,荆轲更是一个有学问的沉稳之士,决

非一介山野莽夫。至于他在刺秦王之前是否操过杀人的营生,历史上

是毫无记载的。后来燕太子丹找人行刺嬴政,首先找到田光,田光因

年老力衰,故而推荐了他门下的荆轲。荆轲起初推辞过,但太子将他

尊为上卿,给予他极为优厚的礼遇。荆轲本打算再等一个能助其一臂

之力的朋友共赴秦国,但因太子催之甚急,只得带领秦舞阳离燕赴秦,

慨然践诺。

  在很多人的眼里,荆轲是一个具有大侠胆识,又浑身充满正义感

的英雄。但在史学家眼中的荆轲并非如此简单,文学史家和史学家对

这个人物的评价也是不大相同的。韩兆琦认为:“荆轲是一个武艺高

强、侠肝义胆的勇士,他刺秦的义举来自他对强秦的国仇家恨,也是

他争取自己的生存权的最后一搏。他与燕国不沾亲带故,如果说燕太

子丹要刺杀嬴政有其报私仇的成分,那么,荆轲的目的则更是出于为

救六国人民的侠义之心。”张大可更是以“反暴”一词来诠释荆轲的

行为。“太子丹开始并没有重用荆轲,甚至后来让他去刺秦,也没有

完全理解和信任他,”韩兆琦解释说,“所以,荆轲并非要‘为知己

者死’,他的行为的价值不在于个人义气,而在于他代表了广大人民

的抗暴之心。”

  但是,也有不少史学家认为,“对荆轲的评价不应拔得太高”。

张传玺说:“荆轲处在一个个人主义的时代,他被一种‘义’的观念

所驱使,虽然他的确勇敢,但他的‘义’毕竟是个人的小‘义’,而

秦始皇的统一大业才是大‘义’。因此我认为不必要把他拔高到英雄

人物的高度。”同样认为不宜把荆轲拔高的陈成军有着更为有趣的见

解。他根据《战国策·燕策》中的相关记载认为,荆轲根本就不是一

个擅长打斗的武士。他说:“荆轲甚至是不具备作刺客的能力和本领

的。事实上,荆轲应该更是一个战国时期常见的纵横之士,他喜欢读

书,善于游说,有一定的学问,可以说他是个侠士,但他不是一个武

夫。”根据这个观点,陈成军合理地解释了荆轲为什么开始婉拒太子

丹让他刺秦的要求,后来又一拖再拖。“他是在等一个真正的刺客,

一个有能力行刺的武士。但是太子丹不容许他再等下去了,所以他只

好和舞阳一起去,而舞阳只是一个在市井中杀人的小角色,到了秦王

大殿里自然吓得变了色。而荆轲只得自己来扮演这个他并不愿意扮演

的角色。”陈成军进一步说:“战国时候这种侠士很多,遇到国家有

难就挺身而出,但他们多是有助手的。荆轲自己作了刺客,我个人认

为他实在是死不得其所。”   

荆轲刺秦为哪般?

  在影片《荆轲刺秦王》中有一个美丽的女人,那就是由巩俐扮演

的赵女。赵女与儿时在赵国作人质的嬴政青梅竹马,后随嬴政回了秦

国。她一直认为嬴政是个仁爱的王,可以造福人民,所以当嬴政苦于

没有借口攻打燕国的时候,赵女献计亲自到燕国寻一刺客,刺客一到,

嬴政就有借口攻燕了。然而,赵女在燕国爱上了荆轲,并认识到嬴政

的残暴,于是真的发生了刺秦的故事。

  故事固然美丽,但赵女这一人物显然是虚构的。史学家们对此种

“为人设戏”的手法普遍表示宽容。“但是”,张大可教授说:“这

样的情节确实是混淆了历史事实,而且恰恰削弱了秦始皇和荆轲这两

个人物的形象,削弱了秦始皇的雄才伟略,也削弱了荆轲为民抗暴的

精神境界,不能不说是艺术上的一处败笔。”

  那么,秦王攻打燕国到底需要不需要借口呢?被采访的文史专家

众口一词:“绝对不需要”。专家们说,秦国在秦始皇之前已经打了

几十年的兼并战争和统一战争,到了嬴政即位时,条件已经成熟,实

在没有必要演出一场“苦肉计”。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荆轲究竟为什么会去刺杀秦王呢?据《史记》

所载,燕太子丹当时是这样嘱咐荆轲的:“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

地,……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这就是说,至少燕太子

丹起初是想生擒秦王嬴政,胁迫他退还已侵占的诸侯国领土,如果这

一步能取得成功,他们未必想害嬴政的性命,倘若嬴政不肯,他们才

准备杀掉他。但是,陈成军就不相信这一说法,他说:“荆轲的刀上

淬了毒药,这就是要刺杀嬴政,后来解释说本想生劫秦王,那不过是

英雄失败以后讲的大话而已。”当然,史家各有各的看法,但可以肯

定的是:荆轲刺秦体现了一种阻挡秦国继续攻打其他小国的战争脚步

的企图。无论是退兵之计也好,或仅仅是缓兵之计也罢,这应当是荆

轲为解燕国之困,更是为所有诸侯国所做的最后一次努力。无论是否

可以把荆轲拔高到一个英雄的高度,史为今鉴,至少我们今人可以从

中感受到几千年来普通民众对强权的仇视。

  涉及到对“荆轲刺秦王”事件本身的评价,专家们的观点也各不

相同。张传玺说:“这个话题多年来一直被当作英雄话题,但实际上

达不到这样的高度。当时六国普遍政治黑暗,六国的君王不是无所作

为就是亡国之君,所以我们今天评价那一段历史,认为秦始皇的统一

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他结束了割据分裂的深重灾难,他的统一为后

来中国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始皇是一个建立了巨大功勋的历史人

物。所以荆轲刺秦是不顾大局的行为。不必要否定荆轲,但也不必要

夸大他的精神。”陈成军也同意这种看法,他说:“历史的进程是个

人无法阻挡的。即使荆轲杀死了嬴政,还会有下一个秦王来继续统一

的事业,所以他这种行刺的举动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当然,他的精神

还是可贵的。”

  但是,也有另一部分文学史家和史学家肯定和赞扬荆轲的伟丈夫

气概,认为刺秦是正义之举。张大可说:“荆轲是一个反暴的英雄人

物。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绩是应该肯定的,但并不是说荆轲就是要维

护割据的反面人物。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对人民构成了伤害,人民赞

成统一,但不一定赞成秦国这种残暴的统一方式,虽然秦不采取武装

暴力的方式也不行,但荆轲的作为还是正义的,我们应该把荆轲刺秦

和荆轲之死看成统一大业中人民必然要付出的代价。”韩兆琦也说:

“我们肯定秦始皇的统一,但同时也要肯定荆轲的精神,荆轲是个抗

暴的英雄和勇士,他刺秦不为报私仇,也不为太子丹个人,而是为了

所有深受战争灾难的人民。就像在拿破仑发动的战争中,拿破仑推进

文明的进程,但反抗拿破仑的人同样也是民族英雄。文革时期,因为

批儒评法,颂扬秦始皇这个大法家,人们就批判荆轲,说他是‘跳梁

小丑’、‘螳臂当车’,其实这是不对的。秦顺应历史潮流,但荆轲

并不因此就算反动,他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最后,接受了采访后专门去观看了电影的韩兆琦教授希望通过记

者指出电影中几处失实之处,以正观众视听。他指出,“母后”的称

谓是帝王对自己母亲的称呼,大臣们是不可滥用的。影片中秦王对有

功之臣允诺,死后封其入宗庙,这也是违背史实的,宗庙只能供奉王

室的祖先。另外,影片一开始写秦王在战场上英勇杀敌,这是不准确

的,因为秦国任何一个君王都没有亲自上过战场。
发表于 2006-7-4 2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够千古留名的,绝非一般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4 21: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乱世出英雄,

和平出学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7 16: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和平多好 安居乐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7-8 23: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象一下战争年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9 09: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失败的英雄。不过想来荆轲的武功一定不是很高强,否则的话,怎么会在秦王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行刺而不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7 11:02 , Processed in 0.27955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