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为朱重八天生是一反骨,以为他就是安徽凤阳一放牛娃,成年后因气愤元朝腐败,遂加入郭子兴起义军,继而成就一方霸业。 然而这是个美丽的错误,电视剧里刻画的朱元璋其实不够真实不够人性,全都把他往英雄上捧往霸主上抬,于是乎世人眼里的朱元璋就显得有些面目暧昧,与史实相差甚远。 通过《明朝的那些事儿》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朱皇帝。对于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的朱重八而言,他没有什么别的奢望,只要能在十六岁的时候托村口的吴老太太找一个手脚勤快、能干活的姑娘当媳妇,然后生下自己的儿女,儿女长大后能去地主家接着放牛,他就心满意足。这就是朱重八想象中的幸福生活了。 所以不难看出,少年时的朱元璋胸无大志,是历史的大手将他推上浪尖,他就那么不由自主的一步一步登上大宝。 小说里把元朝比做是一匹不堪重负的骆驼,而压倒它的那根稻草正是1344年的黄河泛滥以及“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歌词。就是这根稻草,使得朱重八走上了到皇觉寺当和尚、到淮西及河南化缘、参加起义军、消灭其它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的道路。就是这根稻草,彻底改变了朱重八的命运,创造了由放牛娃到皇帝的传奇故事。 作者“当年明月”将皇帝的命运转折写得简洁到位:“1344年,灾难到来后,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如果说这是日记的话,那应该是世界上最悲惨的日记之一。” 正是由于朱重八的亲人纷纷撒手而去,他们在土地上耕作了一辈子,死后甚至连入土为安都做不到,还有什么事比这个更惨绝人寰?还有什么事能比这个更让朱重八失望?没有了!所以“复仇的火焰开始在他心底燃烧,如此的痛苦,使他从脆弱到坚强,为了有饭吃,他决定去当和尚。” 朱重八就此踏出了“转型”的第一步——出家当和尚。 笔锋一转,“朱重八突然发现那些和尚除了没有头发,对待他的态度比刘地主好不了多少”,当年明月又勾勒出朱皇帝所受的磨砺苦难:为了能有一口饭吃,朱重八要做粗活,要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即使这样,他还经常挨骂,在那些和尚喝酒吃肉的时候,他还要擦洗香客踩踏的地板,每一个孤独的夜晚,他只能独坐在柴房中,看着窗外的天空,思念着只与自己相处了十余年的父母。 凄苦之后是更大的侮辱。朱重八为了生存舍弃了尊严,开始外出化缘。“他一边走,一边讨饭,穿城越村,山栖露宿,每敲开一扇门,对他都是一种考验。因为面对他的往往只是白眼、冷嘲热讽,对朱重八来说,敲开那扇门可能意味着污染,但不敲开那扇门就会饿死。” 真不知道这一切朱重八是怎么熬下来的,当年明月告诉我们说,只有失去一切,你才能明白自己的力量和伟大。是的,朱重八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甚至连那点可怜的尊严也失去了。他已经避无可避,惟有这样,他才能在磨难中蜕变,“变成一个能坚强面对一切困难的战士。一个武装到心灵的战士。” 真正把朱重八逼上梁山的那一刻很快就到来了,民工们挖出了只有一只眼睛的石人,韩山童和刘福通打着皇室和大将后人的名义开始造反,元朝开始镇压起义军,一切的一切都在为朱重八做铺垫。而朱重八这个本无造反之心的普通人,已经到了不得不反的田地。 因为,“如果不去起义,很有可能被某一个官吏抓去当起义者啥掉,然后冠以张三或李四的名字”。 朱重八仍然在犹豫,就在这时幼时朋友汤和来信,让他参加起义军共图富贵,结果这事却被人准备告发。“痛苦的思考和抉择后,朱重八面前有三条路,一、守在寺庙里;二、逃跑;三、造反。” 当年明月用了一句话就把朱皇帝的挣扎矛盾给描绘了出来。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那就反了吧,反他娘的!” 朱元璋的愤怒就这样借当年明月之手汹涌而出。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7 11:13 , Processed in 0.283703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