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26|回复: 2

[03/20]商周真实的历史《姜太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0 17:3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把周伐纣的姜太公变成神,其真实的历史到底怎样?焦安南 李建义著的《姜太公》真实详细的记载。
  
   姜太公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公元前一千一百三十六年——前一千零二十六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史上称为吕尚,吕望,太公望,师尚父。周文王时,封为国师,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军师。辅助周武王灭商,立大功,封为齐太公,成为周时代,齐国的始祖,后人称他为姜太公。长期以来,人们把姜尚奉若神明,顶礼膜拜,直到编撰出“代天封神”的千古佳话,借以寄托对他的钦慕。


   姜太公
   姜太公家在:山东省日照市,秦楼街道的东南面,原是古代的地方,地名是东吕乡,东吕里,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子。村前有条棘津,俗称钓鱼沟,泉水清澈见底,岸上垂柳依依,白杨高耸入云,在那垂柳深处,住着一户人家。户主姜魁,弃官归里后打柴捕猎,过着既耕田又读书的生活。妻子贤恵善良,勤俭持家,生活也过得去,到了不惑之年,才生了个几子,老来得子夫妻十分高兴。生产过程,母子平安,因此取名“尚好”,字“子牙”。

  幼年时代 姜太公
   
   姜尚自幼聪明,勤学好问,他什么都觉得新鲜,又常常都不觉满足。六岁那年中秋之日,月挂高空,清风缕缕,令人心旷神怡。姜尚抬头望着明月,突然开口问道:“爹爹,咱们为啥姓姜呢?
   姜魁曾当过官员,是有文化知识的人,几子这样问,就借题发挥教育几子。赞道:“问得好!不但要知道姓姜,还要知道为什么姓姜,,这才是聪明的孩子。因为我们是炎帝的后裔。炎帝生于姜水,所以就以姜为姓,子孙后代都姓姜。

   姜魁见几子十分认真留心听讲。便慢慢讲述道:
   “我们的祖宗炎帝,就是人们百般赞颂的神农氏。炎帝之前,天下万民主要靠猎狩生活。到炎帝做天子时,大地上的居民逐渐多起来,禽兽并不很多,而且繁殖缓慢,一旦捕尽猎空,万民将以什么为食?如何生活?一天,炎帝意外地发现每颗苗的根部都有一个还没有腐烂的果实。炎帝就想这颗小苗一定是果实变成的,而这些小苗长大之后,就要结出果实。草木遍地都是,取之不尽,若是能分辨出那些果实能吃,那些果实不能吃,然后将那些能吃的果实埋入地下,让它发芽,开花,结出果实,天下民就解决吃饭的问题。第二天,炎帝就离开都城,踏遍三山五岳,遍嚐千草百卉。经过多年的辛苦,他终于选出来麻,黍,稷,麦,豆为可用,可食,这就是五谷。然后,炎帝又教给人们如何播种,如何管理。收获之后他让人们用麻的纤维组织成粗布,缝制衣服:把黍,稷,麦,豆的果实放在陶器里烧炒,作为食物。从此,人们因天时,相地宜,用耒耕田播种,用石镰进行收割,,农业由此兴起。你想想天下万民吃得饱,穿得暖,谁人不感激炎帝的大恩大德?所以就把他敬之为神,称他为神农氏。

   炎帝在尝百草,定五谷的过程中,发现百草有酸味,有的味甜,有的味苦,有的味涩,有的吃下后恶心呕吐,甚至肚痛腹泻:有的吃下后精神爽快,吐泻尽止,这便是草的药性,据说炎帝一天内就中毒七十次。幸亏他早已熟悉了很多草木的药性,,以毒攻毒,才化险为夷。炎帝深知人们受尽疾病折磨,还有人因此丧命,所以下定决心,要尝遍世间草木,确定它们的味道和药性,然后制成方剂,好医治人们的疾病。寒来暑往,年复一年,炎帝不知翻越过多少座大山,涉足过多少条大河,品尝过多少草木,他搜集的草木标本越来越多,装满了一屋又一屋。可是,由于多次中毒,他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面容憔悴,但当他看到大地上还有那么多草木等待他去品尝,去辨别时就一天也不肯休息。有一天他他正走在山间的羊腸小道上,突然看到有一条赭鞭,炎帝定睛一看,那赭鞭原来是能解毒的,他想:看来这是一条能帮助我鉴定百草的神鞭。他手提赭鞭,抽打他早已鉴定过的草木,果然不出所料,只要用赭鞭一抽,那些草木的寒气,热气,温气,凉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就立刻知晓,和他品尝时得到的结果一模一样。从此炎帝不仅免受尝药之苦,还加快了鉴别速度。积累多年辛苦,炎帝终于摸清了千草万木的药性,然后按照一定比例,配成千万个方剂,传给世人,使万民大大减轻了病痛的折磨,能愉快地劳动,幸福地生活。所以民间流传说,炎帝不仅是一位农业之神,也是一位医药之神。

  姜尚听罢,欣然说:“爹爹,我长大之后,也要学始祖炎帝,做个乡医,为四方百姓治病。”

  姜魁闻言并不惊喜,就说:“行医有术,济世活人,虽也能造福乡邦,但是方今天下大乱,兵事迭起,一战可以杀千伤万。你一人医术最高,能救死扶伤多少?

   姜尚大惑不解,问:既如此,孩儿应当以何为业?

  姜魁沉思片刻,看一轮满月升在中天,顿觉醒神益智,就答道:“为人处世,当从大局着眼,才能高步云衢,造福万民。你应该学成栋梁才,勇做医国手,长大之后,到商都去辅君佑民。”

   姜尚听得似懂非懂,但却领悟出爹爹是想让他做一番大事业,便欣然道:“爹爹指路,孩几豋程。”
   姜魁夫妇听了,都放声大笑。笑罢,姜魁说:“尚几聪明,将来定会有大出息的。”

   正所谓:彩云易散,晧月难圆。刚到冬季,姜魁就一病不起,由咳引起发高烧缠绵病床,紧紧拉住爱妻宋氏,临终时说:“你我是恩爱夫妻,本该与夫人偕老百年,怎奈皇天不保,厚土不佑,我命在旦夕之间。尚儿正在幼年,百事不晓,望你珍视栽培。要让他继我未遂之志,求取功名,日后好保国安民。你要让尚儿学成文武艺,待明主豋基,好入仕为万民造福。如此,方能立身于廊庙,垂名于竹帛。”说完而逝。宋氏和姜尚把姜魁遗体葬到了卧龙山脚下。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1 13: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狗腿致极,写的太小儿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23 04: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也敢叫历史,骗骗幼儿园的小朋友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7 13:37 , Processed in 0.243311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