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673|回复: 24

[中国][无锡]我的第二家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1 13: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无锡]我的第二家乡



山水风光




包孕吴越的太湖


太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介于江浙两省之间,有“包孕吴越”之称。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三万六千顷湖水弥漫,七十二峰岛屿散立,自然风光秀丽雄浑。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太湖,古称震泽、县区、五湖,面积2250平方公里,古称三万六千顷。太湖湖岸线长393公里,东西宽55.9公里,南北宽68.5公里。湖中有大小岛屿48个,连同沿湖山峰、半岛,号称“七十二峰”。湖中盛产银鱼、白鱼、梅鲚鱼和虾、蟹等水产,周围土地肥沃,被称为“鱼米之乡”。





太湖佳绝处——鼋头渚



        太湖风光,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烟波浩淼,峰峦隐现,气象万千。鼋头渚,独占太湖风景最美一角,山清水秀,天然胜景。郭沫若吟道:“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赵朴初称赞:“鼋头渚景色胜天堂”。一代大师的瑰丽诗句,更使鼋渚风韵名扬境内海外。

        鼋头渚的美丽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向往。萧梁时,此地建有“广福庵”,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处。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常来此踏浪吟哦,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文人雅士咏唱之作颇多。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处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和孕育吴越两地(现为江苏、浙江两省)的宽阔胸怀,也蕴涵了对此地风光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中肯评价。

1918年,鼋头渚始建园林,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鼋头渚附近营造私家花园和别墅。50年代后,经统一规划布局,精心缀连,后又不断扩建新景点,使这一太湖风景名胜游览之区日趋完美,面积达300公倾,成为江南最大的山水园林之一。

鼋头渚现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万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径、太湖仙岛、江南兰苑及犊山晨雾、广福古寺等10多处景点。其中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山水画卷;有小桥流水、绿树人家的山乡田园风光;有典雅精致、古朴纯净的江南园林景致;还有吃、住、购、行等配套齐全的服务和娱乐设施,加上历代名人雅士游踪、石刻、书画、传说等诸多内涵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此地以天然山水为主、人工点缀为辅的生动隽美、多彩多姿的综合性、多功能风景旅游胜地。





太湖仙岛



         太湖仙岛原名三山,俗称乌龟山。位于梅梁湖中,距鼋头渚2.6公里。它是太湖七十二峰中的著名山峰,面积12公顷,实际上由4个小山峰组成。
头尾二山名“东鸭、西鸭”,主山名“三峰”,另一小峰无名。主山高49.8米。五十年代始进行开发,造桥、建亭、绿化;七八十年代建耸翠楼,山顶建文徵明诗碑亭、东建“点鸥亭”等;1990年辟为猴岛,现在已成为“太湖仙岛”。
太湖仙岛,展示着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话色彩,分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景区,中有古朴凝重、亭廊连结的会仙桥,会仙桥北的西鸭山,为洞天福地游览区,耸立着精雕细缕的“太湖仙岛”大牌坊,汉白玉浮雕影壁“玉帝巡天回銮图”。有专供猴子栖息和表演猴艺的花果山、水帘洞、演艺场,还装点着“神猴出世”、“齐天大圣牙旗”、“花果山石碣”,重现著名的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情景。主峰为天都仙府,内设天门天街、天都仙府、药王、文王、财神殿、灵宵宝阁、蟠桃瑶池、月老祠、太乙天坛等。天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古色古香。仙桃形、石榴形、葫芦形等雕花门窗,玲珑多姿,恍若仙景。天都仙府的主体建筑占地1320平方米,主楼三层五重檐,歇山顶,高22米,内设文昌、关帝、妈祖殿宇,两侧有六十花甲元辰廊。灵霄宫,七层四角,高38米,塑有玉帝神像。大觉湾,仙人洞,汇集着中国佛教、道教石窟艺术。其它还有祭天台、月老祠、鸳鸯亭等不少景点。
三山以孤见奇,以小取胜,若翠螺置于玉盘之中,林木葱茏,山径深邃,景观开阔,文徵明诗碑中的《太湖》诗云:
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
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
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





影视之旅







唐 城




       唐城,坐落于无锡市大浮山麓苍翠青幽的群峰环抱中,是中央电视台最早建成的影视拍摄基地。它东隔五里湖,与蠡园、“世界奇观”景区隔湖相望,北与太湖佳绝处——鼋头渚一脉相通,南与三国城、水浒城隔山呼应,处于太湖风景旅游区的中心地段。

        目前,唐城已建有“唐宫”、“唐街”、“御花园”、“沉香亭”和“华清池”等五大景区,近百个景点,占地面积为十五公顷。近期,又推出可供游客参与的影视娱乐项目:“模拟拍摄”和“动感电影”。
仙人承露 进入唐城,赫然矗立的是一尊高11米的纯铜塑像“仙人承露”。仙人银髯飘飘,高举金盘,将承接的甘露洒向人间,也把吉祥美好的祝愿带给来唐城游览的每一位游客。

         唐街 绕过铜像,看到的是一条再现盛唐时期国泰民安、繁荣发达景象的“唐街”。它长110米,宽34米,由一组石牌坊、一座塔楼、一组坊门以及“钱庄”、“留连回香楼”、“自在逍遥阁”、“太白酒楼”等景点组成,布局精巧,错落有致。或倚山而筑,或临水而建。街边店铺的各色幌子迎风招展,特色商品吸引着游客频频光顾。街上穿唐服的人们三三两两,优哉游哉;踩高跷、荡湖船、跑驴等民间社戏使得游人引颈翘首。“留连回香楼”内表演的“大唐茶道”,则向人们展示了唐代宫廷内煎汤、泡茶、品茶的技艺和礼仪场景。茶艺小姐们敬上的杯杯香茗,芳香沁人,可一洗游客身心的疲劳。

        沉香亭·华清池 穿过唐街,是一组专为拍摄电视剧《唐明皇》、电影《杨贵妃》而建的大型皇家园林景区,占地一万平方米。在青山绿水掩映之间,“沉香亭”、“演乐台”、“华清池”三组建筑相映成趣。沉香亭,又称“凉殿”,是唐代长安兴庆宫中唐明皇与杨贵妃消夏纳凉的所在地。亭边有一直径达18米、自重10吨的大水车,它是中国最古老的“空调”,原物已不复存在。美工师们依据各种史料记载,艺术地再现了这一中国仅有、世界无双的历史景观。大水车运用机械原理,由六十名男子推动轴承,带动河水从24只龙头水斗里喷洒到屋顶,使亭内清凉如秋。对面展示的是拍戏时贵妃沐浴的“华清池”,唐城艺术团表演的大型节目《贵妃沐浴》每天在这里上演。两殿之间是专供皇室消遣娱乐所用的“演乐台”,中心平台用作歌舞表演,四角是供乐工演奏的乐池。《唐明皇》中“唐皇庆寿”一场戏曾在此拍摄。

        唐宫 “唐宫”景区的正面是一座巍峨的唐代大殿,它仿照唐代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而建,是皇帝坐朝和举行大典的场所。殿内陈设了仿唐的皇宫龙椅、屏风、乐器和兵器等。大殿底楼包容了一个面积达720平方米、功能齐备的演播厅,在这里可以录制大型的综艺节目,各个剧组也可根据剧情的需要,搭建室内戏的场景。大殿对面为仿唐门楼,门楼内设置了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联播”的模拟演播室。 御花园 “唐宫”旁是一座占6500平方米,集楼、台、亭、阁、假山、拱桥于一体的皇家花园——“御花园”,它由“迎辉阁”、“观月亭”、“景明阁”、“绮荫斋”、“道教馆”等十多个景点组成,匾额均由国内知名的书法家题写。园内种植了千株牡丹,花开时节姹紫嫣红,煞是好看。御花园内还有一幅目前国内最长的紫砂壁画《大唐盛衰图》。壁画长51米,高1.5米,形象地再现了唐代由盛至衰的发展史。画面用860块紫砂浮雕镶嵌而成。人物、服饰、建筑等栩栩如生。

        唐诗碑林 为了更深层次地体现唐文化丰富的内函,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唐城在沉香亭景点旁的竹林中兴建了“唐诗碑林”景点,邀请国内书法名家如陈大羽、张仃、赵冷月、欧阳中石、佟韦等书写了近百首唐诗,再将这些唐诗刻在造型各异的石碑上,寓教于乐,让游人充分享受到唐文化的熏陶。其中二尊规模巨大的雕塑是碑林中的点睛之笔。第一尊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相拥而立的汉白玉雕塑,底座是诗人白居易创作的千古绝唱《长恨歌》。第二尊是“太白醉酒”、“诗仙”李白生性豪放,喜好嗜酒,塑像中李白手撑着脑袋,因酒醉半卧似躺,打翻的酒葫芦仍有滴滴酒水洒落。塑像下部是杜甫的半身塑像,诗人愁眉不展,心事重重,似对国家命运、百姓生活充满了忧虑。除了雕塑外,在八角亭和诗廊中集中展出了几十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唐诗名篇。这里的诗歌、书法、碑刻与唐城的景点水乳交融,完美统一,充分显示了唐诗的意蕴之美。




三国城





         三国城坐落在葱茏苍翠的山军嶂山麓,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是中央电视台为拍摄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而兴建的大型影视文化景区。“刘备招亲”、“火烧赤壁”、“横槊赋诗”、“草船借箭”、“借东风”、“诸葛吊孝”、“舌战群儒”等十多集的重场戏均在此拍摄。它占地35公顷,是中视股份继唐城景区之后推出的又一座集影视拍摄、旅游功能于一体的影视城。
根据剧情的需要,三国城内建造了具有浓郁汉代风格的“吴王宫”、“甘露寺”、“曹营水旱寨”、“吴营”、“七星坛”、“跑马场”、“点将台”等几十处大型景点,建筑面积达8.5万平方米。后因发展需要,又陆续建成了“桃园”、“九宫八卦阵”、“火烧赤壁特技场”、“竞技场”、“赤壁古栈道”等景点,丰富充实了景区文化内容,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

        三国城门楼 一下车,首先跳入眼帘的就是三国城门楼。高大的三国城门楼上,旗幡招展;两尊汉代神兽:天禄和辟邪矗立于广场。城门楼原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智设空城计,退了司马懿几十万大军的拍摄地。

        汉鼎 城内中心广场,鲜花簇拥处,一座世界最大的鼎——三国城汉鼎巍然耸立,滚滚浓烟从鼎内升腾而起,为古朴粗犷的三国城平添了硝烟弥漫的峰火气息。
鼎在古代是国家政权和王位的象征,每个朝代更换之际,必铸新鼎,体现着繁荣兴旺的意义。《说文解字》上载,夏禹建朝后曾铸九鼎,以为传国的重器。鼎从商周至汉代一直盛行,多为三足两耳形,也有长方四足的。三国城的三足仿古青铜汉鼎,既是三国城的重要标志,同时又寓魏、蜀、吴三国三足鼎立之意。整个鼎身饰以古代典型的饕餮纹、回形纹等组合纹样,气势宏伟。鼎的上口直径为4米,通高5.17米,重达15.8吨,其重量、规模、高度均为世界之最。1997年4月19日,该鼎在三国城内正式落成,并由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评审委员会认定,载入基尼斯世界纪录。

        桃园·跑马场 城门楼大道右侧,驻扎着数十顶军帐,“桃园”内桃花盛开,一曲英雄泪飞的结义曲响起,“刘、关、张”正饮酒立誓,祭告天地。桃园后山坡上,一组三国人物兵马群雕栩栩如生,形神兼备,再现名著,传说中的历史人物形象。左侧的跑马场上,参加《三国演义》实拍的影视马术特技队每天都为游客真枪实刀地表演“三英战吕布”,场面宏大,惊心动魄,四十多匹骏马也都是训练有素的战马,游客还可以披上戎装,体会一下乱世英雄跃马扬鞭、指点江山的豪迈气概。

         曹营水旱寨 大道前方,竖立着三座高大的辕门,这就是曹营水旱寨了。它由曹操点将台、辕门、四座敌楼和楼船组成,是《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横槊赋诗”、“草船借箭”等戏的拍摄地。曹操点将台两侧,战鼓矗立,依稀可见一代枭雄曹公当年的威仪。站在三层高的点将台上,极目远眺,水寨风光尽收眼底。陆地上的楼台堂榭与湖上的望江敌楼相峙对望,让人惊叹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建造者的巧夺天工。整个曹营还是“火烧赤壁”这场戏的拍摄地。据统计,在拍摄“火烧赤壁”这场戏时,就动用了九台摄像机、一架直升机,从空中、陆地、水上同时进行拍摄。刹时,火光冲天,烈焰翻腾,东西绵延500米的曹营成为一片火海。曹营内,古朴雄伟的大辕门连接一条80米长、6米宽的甬道直通曹操楼船。三层高的楼船固定于湖面,游人扶舷抚舱之际,遥想1700多年前曹公踌躇满志、横槊赋诗的慷概之情,顿生“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沧桑之感。

         竞技场·赤壁栈道 长约百米的古城墙下,是一座坞堡式样的竞技场馆,极具汉代特色,建筑面积达1234平方米,这里的“汉代斗士”、“马术杂技”和“驯兽表演”,惊险刺激,精彩绝伦。
依山开辟而成的赤壁栈道,在青松翠竹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幽静雅致,聆听着湖水轻轻拍岸声,让人在经历了沉重的历史画卷后,寻觅到一处放松身心的休闲之所。

        吴营·九宫八卦阵 绕过栈道,就是与曹营水寨隔大浮渚相望的三江口吴营了。吴营采用石料建筑,与曹营的木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吴营主要有周瑜点将台、七星坛、水寨、九宫八卦阵等主要景观。临湖而踞的七星坛,呈金字塔造型,颇具神秘色彩。“诸葛亭借东风”这场戏就是在七星坛拍摄的。据说,当《三国演义》摄制组在这里拍摄“借东风”这场戏时,风平浪静的湖面上,风骤然刮起。

        除了七星坛的“诸葛亮借东风”吴营辕门外的“九宫八卦阵”也是游人领略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好去处。“九宫八卦阵”是由《三国演义》“火烧连营”中诸葛亮所设的“八卦图”演变而来,此阵占地2600平方米,由13000根直径为5厘米的木桩代替乱石搭成,游客若深入阵中,犹如走进迷宫,扑朔迷离,非识得“八卦阵法”不能从“生门”而出。
      
        七星坛旁的周瑜点将台,坐落在距地面8.5米高的山坡上,呈军帐造型。周郎当年意气风发、调兵遣将的威严隐约浮现。
吴营码头 穿过辕门来到吴营码头,这里停泊着当年拍戏用的周瑜指挥船和二十多条古战船。船上焦痕犹在,只是曹操溃不成军、“折戟沉沙”的惨状已成往事。这些古战船经一番修整后,重新发挥“余热”,满载游客驶入烟波浩渺的太湖,一览风光旖旎的湖光山色。

         吴王宫 吴营北侧是庄严巍峨的吴王宫,宫门前侧立的两座阙楼,是三国景区最高的建筑物,在汉代,这是官位高低的象征。依山而建的吴王宫,布局高低错落,互为依托。蜿蜒的灰色宫墙环绕四周,显得粗犷豪放,气势雄浑。重檐庑殿式的主殿内,大红的“喜”字赫然其中,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孙尚香”喜结良缘的地方。现在三国城艺术团每天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刘备招亲》表演,场面宏大,热闹非凡,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老少游客。 聚贤堂 昔日《三国演义》中诸葛亭舌战群儒、联吴抗曹的聚贤堂,如今古乐绕梁。身着汉代服饰的湖北襄樊古乐团的演员们,操持着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编磬复制品,演奏着一首首中国古典名曲,并穿插形式活泼的汉宫乐舞。这些演员们的精彩表演,让游客深深陶醉于中国民族文化的神韵逸采之中。

        吴王宫后花园 吴王宫后花园左边是当年刘备、孙尚香练剑习武的水榭,后宫底层是孙权的议事厅、书房及膳房。二楼刘备招亲的洞房,经红布球装扮后,显得喜气洋洋。从墙上的《三国演义》剧照,游客便可想象出当时的热闹场景。
甘露寺 甘露寺坐落在吴王宫南侧,坐东朝西,由山门、佛殿、偏佛殿、鼓亭及砖塔、试剑石等景点组成,甘露寺的砖塔与后代佛塔有明显的不同,是历史上最早的佛塔形式,由汉代的“观”发展而来。甘露寺是《三国演义》中“吴国太相亲”、“刘备、孙权劈石许愿”的拍摄场景,游客可以在这里虔诚拜佛,焚香许愿。

        火烧赤壁 从甘露寺拾级而下,“火烧赤壁”特技场内,游客每天都能欣赏到火光冲天、烈焰翻腾的壮观战争场面,这是我国首家通过遥控操作模型展现影视拍摄技术、介绍影视特技的场馆。场内战船、军士、营帐等按比例缩小,惟妙惟肖,十分逼真。







水浒城



        水浒城是继唐城、三国城之后,中央电视台为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而投资建造的又一个影视拍摄基地,1996年3月《水浒传》剧组进驻开拍,1997年3月8日正式开放。
水浒城南面与三国城相邻,西濒太湖,占地580庙,可供拍摄的水上面积1500亩。水浒城主体景观可分为州县区、京城区、梁山区三大部分。
州县区、紫石街 州县区包括《水浒传》中反映北宋时期中下层社会生活概貌的故事场景,有衙门、监牢、法场、街坊、店铺、庄园等。最有特色的景点是紫石街。街上建有妇孺皆知的武大郎饼店、王婆茶馆、郑屠肉铺等。这些建筑古风浓郁,细致逼真的做旧工艺营造了北宋时期特定的历史氛围。《水浒传》中的许多片段都在州县区拍摄,如《张都监血溅鸳鸯楼》、《王婆贪贿说风情》、《武松斗杀西门庆》等。在紫石街上,随处可看到拍摄《水浒传》留下的痕迹。

        京城区·清明上河街 京城区的建筑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有皇宫、大相国寺、樊楼、高俅府等,《水浒传》中《宋徽宗临朝听政》、《林冲私闯白虎堂》等戏均在此拍摄。京城区的重要建筑“清明上河街”是根据宋代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虹桥至街市城门内外的布局而设计建造的,宋代居民勾栏瓦肆中的民情风貌在此得以充分体现。目前,水浒城在这条街上开设各种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手工艺作坊、店铺,并有各种民间演出,如杂耍、木偶戏、魔术、驯兽等。 梁山区·忠义堂 梁山区依山傍湖而建,沿山势建有梁山码头、寨门、校场、扭头门、断金亭、忠义堂等景点,《水浒传》剧组曾在此拍摄了《卢俊义上山》、《梁山英雄排座次》、《水浒悲风》等情节。《水浒传》中拍摄用的高俅官船、橹船、车船、战船等十多艘仿宋古船,现都已提供给游客游览太湖。

        此外,还有一些零星景点临湖而建,在湖光山色间构成独特的风景,如宋江题反诗的浔阳楼,阮氏三兄弟的居所石碣村等。

        水浒城表演节目 水浒城和唐城、三国城一样,是一个影视拍摄基地,又是一个旅游胜地,游客们除了可以参观影视剧的制作过程外,还能看到城内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

         现在,水浒城每天的节目表演已经达到十二场,这些根据《水浒城》片段精心编排的节目,既精彩刺激,又生动感人,有大型攻城演出《义取高唐州》,活泼的街头表演《兄弟相会》、《杨志卖刀》,展示中华武术文化的《燕青打擂》、《武松醉打蒋门神》、《梁山英豪》等,随时随地都可看到水浒故事,令游客流连忘返。


名胜古迹








明代山麓别墅园林——寄畅园



         寄畅园,初名凤谷行窝,又名秦园,位于惠山寺北侧,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元时为僧舍。明嘉靖六年,历任两京户、吏、工、兵部尚书的无锡人秦金,构成别墅园林,名“凤谷行窝”。后经秦火翟改成“寄畅园”。康熙年间,请叠石巨师、华亭人张涟从子张钅式叠石理水,使园景更为完美。康熙、乾隆南巡,均曾到寄畅园驻跸。乾隆并在清漪园(颐和园)仿建此园,即今“谐趣园”。1952年秦氏后人秦亮工将园献给国家,无锡市人民政府进行整修保护,逐渐恢复古园风貌。1988年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谷行窝 是从惠山寺日月池畔入园的第一个建筑。门前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石碑,入室为古朴门厅三间,正中悬“凤谷行窝”一额,系朱屺瞻所书,两侧抱柱一联,系取翁同和旧名,高石家书。联云:
杂树垂荫,云淡烟轻;
风泽清畅,气爽节和。
厅堂两侧门楣上有砖刻,东为“侵云”,可见龙光塔高耸入云;西为“碍月”,可观惠山之高峰掩月。碍月门旁,前有石砌小池,池边湖石玲珑,四周回廊复合,形成寄畅园园中之园。临池有厅屋三间,为秉礼堂,匾额系无锡仲许所书。循廊向前,有含贞斋三间,原是秦火翟读书处。四周多植古松,秦火翟曾有“盘恒抚古松,千载怀渊明”之吟。斋内有钱南周撰、王汝霖书的一联:
池含林采明于缬;
山贻台华媚若细。
邻梵阁,位于惠山寺侧,原为秦火翟寄畅园20景之一,1980年重建。“邻梵阁”横匾为南京尉天池所书,登临此阁,下有池水一泓,即惠山寺阿耨水,惠山寺的全景也被凭借入园。






        美人石 位于寄畅园东南角。邻梵阁往东,有一小亭,旁有百年巨樟,绿荫垂地,亭中一碑,镌刻有乾隆御笔题诗和作画“介如峰图”。亭前一池,呈长方形,水平如镜。池东立一湖石,倚墙而立,颇如婷婷美人,对镜理妆,妩媚有姿,故湖石名“美人石”,池名“镜池”。1747年乾隆第二次南巡至此,看到美人石,改称“介如峰”。 锦汇漪 位于寄畅园的中心,它汇集着园内绚丽的绵绣景点而得名。寄畅园的景色,围绕着一泓池水而展开,山影、塔影、亭影、榭影、树影、花影、鸟影,尽汇池中。池北土山,乔柯灌木,与惠山山峰连成一气;而在嘉树堂向东看,又见“山池塔影”,将锡山龙光塔借入园中,成为借景的楷模。

        郁盘 在锦汇漪东南角。小亭六角,中悬“郁盘”匾。它是从唐朝王维《辋川园图》中“岩岫盘郁,云水飞动”之句得名。亭中有古朴的青石园台一座,配以四个石鼓墩,据考为明代秦家遗物。传说乾隆召惠山寺僧人至此下棋,和尚棋艺非凡,杀得乾隆手足无措,僧人当即虚晃一枪,把棋让给乾隆。乾隆虽胜,自知望尘莫及,心中郁郁不乐,便下旨将此亭改为“郁盘”。

        郁盘廊和秉礼堂、邻梵阁一带,嵌有《寄畅园法贴》碑200方,全帖12册,前6册选择秦氏家藏御赐唐宋间名帖,后6册是秦氏家藏自宋至清名家墨宝。
知鱼槛 位于锦汇漪中心,突出池中,三面环水,方亭翼然。槛名出自《庄子·秋水》“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之句。园主在诗中写道:“槛外秋水足,策策复堂堂;焉知我非鱼,此乐思蒙庄。”知鱼槛一额,现为张辛稼所书。
砖雕门楼和七星桥 砖雕门楼,位于知鱼槛西北,为仿明建筑。门楼正中有砖刻“寄畅园”三字,背刻马羊虎犬寓忠孝节义。门头紧接“清响”月洞门,小石狮嬉笑迎宾。前以假山作屏,可透过假山看真山,山在园中,还是园在山中?展示出借景之妙。

        七星桥,横跨在锦汇漪上,由七块黄石板直铺而成,平卧波面,几与水平,乾隆曾吟有“一桥飞架琉璃上”之句。过桥,就是嘉树堂,古屋三间,堂旁有廊桥,通涵碧亭,亭四方架水上。
八音涧 原为悬淙涧,又名三叠泉。全用黄石堆砌而成。西高东低,总长36米。涧中石路迂回,上有茂林,下流清泉。涓涓流水,则巧引二泉水伏流入园,经曲潭轻泻,顿生“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八音涧上,1981年复建原有的“梅亭”一座,黑瓦粉墙,金山石柱,典雅大方。

        含贞斋·九狮台 含贞斋曾经是寄畅园第三代园主秦耀的书斋。含贞斋的对面是九狮台。九狮台,又名九狮图石,是用湖石叠成的大型假山,高数丈,突兀峻峭。置有若干狮形湖石,而整座假山又构成一只巨大的雄狮,俯伏于青翠欲滴的绿树丛中。细细揣摩,可看出大小不一,姿态各异的狮子来,静中寓动,妙趣横生。

        秉礼堂 是寄畅园中的园中园,这组庭园面积不足1亩,却有整洁精雅的厅堂、碑廊;又有自然得体的水池、花木和太湖石峰,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使你尽情享受中国造园艺术的异趣神韵。



天下第二泉


一曲悠扬的“二泉映月”乐曲,把你带到闻名遐迩的天下第二泉旁,泡上一杯二泉茶,喝到口里,甘美醇厚。当你倒茶时仔细观察,还能发现茶水高杯口数毫米而不溢。这是含矿物质多的缘故。专家认为:二泉水有消烦解渴、延年益寿之功效。
惠山有九龙十三泉,二泉最负盛名。唐代杰出的品茶专家陆羽(字鸿渐)评为天下第二。并由无锡人李绅带至京城,同李德裕、元稹品饮。
晚唐诗人皮日休,把李德裕的嗜饮二泉水与杨贵妃爱吃荔枝相类比,写有讽刺诗:
丞相常思煮茗时,
群侯催发只嫌迟;
吴关去国三千里,
莫笑杨妃爱荔枝。
后宋徽宗将二泉水列入贡品,月进百坛。著名诗人苏东坡咏有“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之名句。康熙、乾隆都曾到惠山品泉题咏。近代民间音乐家阿炳,曾在惠山一带颠沛流离,谱下了“二泉映月”一曲,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二泉,分上、中、下三池,上池八角形,围以石槛,水质最好,汲泉者都取上池水,千百年来,石槛已被汲水者踩陷十多厘米。中池方形,紧靠上池,相距仅三尺,石底“活水细流,澄澈可爱,惟水质较差”。上池和下池之上,筑有“二泉亭”。中有元赵孟兆页所书“天下第二泉”石碑。下池最大,长方形,凿于北宋明道年间,池纵二丈,宽三丈,深一丈,紧倚漪澜堂下。池壁有明弘治初年无锡人杨理请良工雕刻的石螭首,形制苍劲古朴。池内有金色大鲤鱼和大青鱼悠游其间。池前有太湖石数块,叠成观音立鳌鱼像,世称“观音石”。左右两边较矮的湖石,似善才、龙女,系明代礼部尚书顾可学别墅中遗物,乾隆间移置到这里。方池北边墙上,嵌有“天下第二泉”大字题刻,为雍正时王澍所书。
漪澜堂,是二泉方池上面的一幢古建筑,始建于宋代。因苏东坡吟有“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之句命名。现存的漪澜堂,是清朝重建的木结构敞轩,三间七架,歇山顶,四面环廊。漪澜堂一额,由费新我左笔所书。楹联取苏东坡的诗句,由曾可述所篆:
雪芽为我求阳羡;
乳水君应饷惠泉。
二泉亭上有景徽堂,歇山顶敞厅三间七架,正面环廊,危立于石级平台之间,这里原为陆子祠,祀茶神陆羽。堂屏门上制有漆画“陆羽品茶图”,两壁屏书陆羽的《惠山寺记》。钱玉麟根据旧句重书:
十贤去不回,
曾听松风荐秋菊;
二泉清且洌,
先分槐火试春茶。
厅前悬有以苏东坡诗意写的楹联:“试第二泉,且对明亭暗窦;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







江南赏梅胜——梅园




        梅园,距市区7公里,位于无锡市西郊东山、浒山和横山。现有面积812亩,其中梅林占56亩。梅树5000多株,梅桩2000多盆。它前临太湖,北倚龙山,以梅饰山,山翠梅艳,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四时风光旖旎。
园始建于1912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工商业家荣宗敬、荣德生所建。在锦绣的太湖之滨,点缀上大片梅花,实是“锦上添花”,赢得了江南赏梅胜地的美名。1955年,荣德生之子荣毅仁将园献给政府。1960年园林部门扩建东部新区,1988年又扩建至横山。使梅园成为融名卉、绿化、建筑、文化为一体的游览胜地。

        梅园刻石 进入梅园,有紫藤棚引路,在老藤古柏的掩映下,一块紫红色的巨石屹立正中,高约2米,上镌“梅园”两字,清秀韵致,由荣德生亲笔所书。
园门东侧有“洗心泉”,浚于1917年,泉侧石上,原有乐农居士(荣德生号)“物洗则洁,心洗则清,吾浚此泉,即以是名”的题跋。今题跋已失。壁间嵌有荣毅仁的《洗心泉记》。

         米襄阳拜石和天心台 天心台前,一字排开三块玲珑多姿的太湖石峰,状如“福禄寿”三星,确是江南奇石。特别是“福禄寿”对面的“米襄阳拜石”,高约3米,上有81孔,大可容拳,小仅纳指,“瘦、漏、皱、透”,苍老古奇,它原是金坛清代大学士于敏中园中的故物,湖石伴植红梅,背衬翘角飞亭,远处塔影,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色。

         天心台,名出于“梅花点点皆天心”之句,建于1915年,台用黄石桑成,高2.5米,上建六角亭。台下,三面小溪萦绕,上跨“野桥”。影射古诗“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的意境。这里梅林最盛,品种尤繁。有洁白素净的玉蝶梅,有花如碧玉、翡翠相托的绿萼梅,有红颜淡妆的宫粉梅,有胭脂滴滴的朱砂梅,还有浓妆艳抹的墨梅等。老干古梅,绽开朵朵繁花,使游人流连忘返。

        清芬轩和揖蠡亭 在梅园梅林中心区,两侧分别建有对衬的清芬轩和揖蠡亭。东轩清芬,建于1916年。小屋三间,四面开窗,两旁月洞分立。前有古槐盘曲,后临朱栏小桥。桥栏处,春赏万点梅,夏看一池莲。有一联云:
流水当琴,此地时得小佳趣;
围棋清夏,静里微闻自来香。

        揖蠡旁为西轩,建于1916年,亭八角,半靠围墙,朱柱青瓦,透过梅林隙,可 见太湖和蠡湖一角。这是荣德生追念范蠡泛舟去齐,以示崇敬之意。
香海和荣德生铜像 香海是梅园赏梅的著名一景,建于1914年。拱圈形门窗房屋三间,四周环廊,面对梅林。早春,花开似雪,冷香扑鼻。当年,荣德生辗转获得康有为书写的“香雪海”一额。悬匾于轩前。1919年8月,康有为来游,知是他人冒名,即挥毫重书“香海”。并附诗:“名园自合称香海,伪字如何冒老夫;为谢主人濡大笔,且留佳语证真吾”。真迹现存南京博物馆。现“香海”一额,是康有为女弟子萧娴再书。香海屋后,悬有金峙程所书的“一生低首拜梅花”匾。右旁有刘海粟的《梅花》刻石。香海屋现有研泉。当初荣德生在此浚泉,掘得古雅端观一方,长7寸、宽4寸,背刊“文光射斗”,因名“研泉”。华艺珊篆名于石壁。

       香海前,立有荣德生铜像,面南而立,脸微侧,托腮凝神,遥望湖山。铜像由佛山球墨铸铁研究所潘鹤设计,澳门商会会长马万祺赠送。

        诵豳堂 诵豳堂建成于1916年。它与香海南北呼应,面阔九间,中间三间为正厅。因用楠木为梁,称楠木厅。中堂高悬“诵豳堂”匾,吴作人手笔。额下悬挂梅园全景图,1979年周怀民冒暑之作。中堂两侧,悬有时乃风书《诗经·豳风·七月》八章。堂左右两侧,悬有楹联,有秦歧农录祝京兆句:“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日不看花。”有钱以振赠、唐肯书的楹联:

[quote]使有粟帛盈天下;
常与湖山作主人。


堂内还有钱塘沈兆霖书写的楹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堂前檐有广西岑春煊的“湖山第一”匾。

         诵豳堂西山坡为留月村。有四周出檐为廊的碑亭和牡丹亭。
诵豳堂北乐家别墅,始建于1918年,三开间西式平房。1985年春,荣毅仁返里,为“乐农别墅”题额,并附数言:“童年读书于此,离今五十余载,此屋亦曾不幸遭灾。现今修复,园林局嘱题旧名,虽劣字迹勉为题之,以作留念,亦不忘先人养育之恩也。”

        招鹤亭和小罗浮 招鹤亭,在诵豳堂后坡,翠柏丛中,隐现着八角长亭,始建于1915年。前立石刻“招鹤”两字,亭名与杭州孤山的放鹤亭呼应。一放一招,使人浮想联翩。

        亭北通小罗浮,那里耸立着一块巨石,正面镌“小罗浮”三字,由王能父重书。背刊老梅一枝,题额“疏影暗香”,出于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之句。为吴观岱1917年的作品,笔法遒劲而苍,气疏而逸。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县,峰峦400多个,梅花满山满坡,梅园称小罗浮,使人联想起罗浮山的茫茫梅花世界。[/quote]

[ Last edited by 独孤·爱 on 2005-1-21 at 13:48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1 14:0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文景观

[quote]


灵山大佛


灵山大佛位于祥符寺后的小灵山上,因小灵山而得名,这是一座88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佛立像。1994年10月20日,大佛奠基典礼在小灵山上隆重举行。
灵山大佛投资超亿元,用铜700吨。比耸立于纽约赫德森河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被誉为“全世界独一无双的巨像”还高42米,用铜量是自由女神的三倍。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乐山大佛——“世界第一佛”再高17米。由此可见,灵山大佛是世界之最。
灵山大佛高88米,加上三层裙楼基座,总高达101.5米。大佛的脚趾前端高80厘米,趾甲宽有60厘米。游客可登上莲台观光、留影。
这尊堪称全球之最的佛像是中国佛教界近百年来最大的一件盛事。它的建成结束了我国华东无大佛的历史,并且在我国形成了五方五佛的新格局;东南西北中五方分别有无锡灵山大佛、香港天坛大佛、乐山凌云大佛、大同云冈大佛和洛阳龙门大佛。五佛耸峙,遥相呼应。
1994年7月3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北京审定灵山大佛1米小样时,题诗一首:
太湖三万六千顷,八功德水绕灵山。
如来百福庄严相,无量光明照世间。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座重檐歇山式建筑,重建于1995年。规模宏大,气宇轩昂,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
大雄宝殿,也称“正殿”,俗称“大殿”,是供奉佛教缔造者和最高层领导者——“佛”的大殿。大雄,即筏驮摩耶,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意思是说佛有大智力,一切无畏,能降伏“五阴魔”、“死魔”、“天王魔”等四魔。
此“大雄宝殿”一匾,为赵朴初居士所题,下面“大圆满觉”一匾是已故的真禅法师在八十岁时所书。殿内有一抱柱联:
山灵地灵人灵灵心能成大佛;
水净空净陆净净土即在此方。
这是祥符寺现任方丈茗山法师于1995年初夏时撰书的。





五方五佛



同现灵山 灵山大佛、乐山大佛、天坛大佛、云岗大佛、龙门大佛是神州大地上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上具有代表性的五尊大佛像,佛教界称为神州五方五佛。如今,这五尊分别代表了中国佛教不同历史时期的佛像同时现身灵山。



徐霞客纪念馆



徐霞客(1587 — 1641年)为我国杰出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故居在江阴马镇南岐村。明末遭兵燹,清顺治年间徐之倒孙徐君铨重建。至1984年,仅存面阔七间二进瓦房,1985年,政府拨款大修。现有三进、十七间正房、两间厢房,占地二亩。大门正面悬“徐霞客故居”匾额,两边立盘陀石。门背面镌“绳其祖武”砖额。第一进前为天井庭院,两侧厢房,东西置花坛,大厅前有“承先裕后”砖刻,厢房和大厅辟为展览室,陈列徐霞客生平事迹及溶岩标本。第二进遗有一棵古罗汉松,相传为徐霞客手植,已有400年左右树龄。第二进大厅为“崇礼堂”,正中悬徐霞客画像,陈列当代书画家为纪念徐霞客所作的书画作品,以及近年拍摄的徐霞客游历经过各地的风光照片。
胜水桥,架在徐霞客故居前的沈塘河上。据传是徐霞客当年出游船只停泊处,此桥亦有400年左右的历史,1985年重修,它保持着明代江南小桥的风格。



薛福成故居



无锡旧城区的西南角,这里还保存着一大片晚清民居建筑群,粉墙黛瓦,鳞次栉比,厅室幢幢,庭院深深,左右长廊通幽,风火山墙迭起,占地面积约10000m2。这就是江苏省现存规模最大的近代官僚宅第之一的薛福成故居。
薛福成(1838-1894),字叔耘,号庸庵,无锡人,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思想家、外交家和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清光绪十六年(1890),他被朝廷任命为出使英、法、意、比四国特命全权大臣。薛福成故居,平面上原有3条轴线。中轴线上,自前至后依次有照壁、门厅、轿厅、正厅、后厅、内围墙及砖雕门楼、转盘楼(分前楼后楼)、后花园。照壁呈“八”字形,正中有砖刻“鸿禧”二字,可惜这照壁已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拆除。大门内原有蓝底镂花金边竖匾一方,上书“钦使弟”三个金色文字。
正厅名为“务本堂”,有传统的不忘农业为本之意。务本堂的木结构最为粗壮,雕饰也最为考究。各厅前有回廊和花街铺地,并有假山、池糖、半亭等建筑遗存。穿过高高的内围墙正中的砖雕门楼,便可进入内宅——转盘楼,其前楼、后楼面阔均为十一间,两端各以厢楼相连,使平面呈“回”字形。后花园很大,有亭台、假山、池塘、曲桥,可惜现在已夷为平地。中轴线之左有条东轴线,前半部分有戏台、池塘、花厅、附房,后半部分有仓厅和弹子房,现均基本保持着原状。中轴线之右是西轴线,原有偏厅几幢、杂屋数间,现均已拆除或改建了,仅存一座仿宁波天一阁形制的藏书楼 。
[/quote]



吴地文化


[quote]


古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与万里长城齐名的中国奇观,自吴王夫差伐齐凿邗沟起,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横贯于无锡市的古运河段,西起五牧,东迄望亭,全长40公里。其中以吴桥经西长墩、南门到清名桥,长约6公里的河段,更具有江南水乡的浓郁风情。它保留着古朴的临水居民建筑,更有清名桥、伯渎港、南水仙庙、南禅寺妙光塔、西水墩、黄埠墩等名胜古迹。



黄埠墩


地处古芙蓉湖中,惠山寺塘泾出口处。旧名小金山,墩小而圆,面积220平方米。四周石砌驳岸。战国时春申君黄歇封于江东,以古吴墟为都邑,曾治理芙蓉湖。人们把洪水退落后芙蓉湖露出水面的一墩,取名为“黄埠墩”。南宋德佑二年(1276),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军羁押北上,停泊墩上过夜,写下《过无锡》诗一首。1981年至1982年,利用南门张元庵旧建筑,建成一栋鱼龙吻脊、飞檐翘角的两层高阁。新镌文天祥《过无锡》诗碑。阁中悬“正气长存”和“千古流芳”额。黄埠墩北岸,为无锡米市所在地。


西水仙庙


西水仙庙在无锡市西门外西水墩(旧名太保墩、灵墩),四面临水,原系明太保秦金的别墅。后邑人在别墅废墟上建关帝、水仙二庙。1986年7月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水仙庙祀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王其勤领导的抗倭保卫战时殉难的何五路等三十六位忠义之士。据县志载:邑士张守经“倾赀募勇,号义兵。五月八日,自水西门出兵,守经执戈前驱,战于西定桥。一枪手素骁勇,连馘四倭,旋中贼刃,军遂北,战死者何五路等三十六人,守经从子鸾与焉。……”以后湖溪渔人船民奉为“水仙”。明万历年间,将何五路等徙附惠山松滋王公祠。

    明天启元年至四年(1621-1624),四川万县人刘五纬(字梦凤)任无锡知县。到任不久,即亲临无锡西北乡(今前洲、王祁、堰桥乡一带)踏勘地势、发动民众,修筑芙蓉湖堤圩,为时三年,消除水患。据县志载:“本邑天授、青城、万安三乡,圩田千顷,遇涝成巨浸,五纬躬率圩民挑筑,及成,遂为沃壤。……官塘五十,民立碑其上,曰‘刘公塘。五纬去三十余年,民犹思之。”邑人铭其功绩,清顺治初,于西水墩上改建刘侯庙以祀之。该庙于清咸丰十年被毁,同治年间由渔民集资修建,仍称西水仙庙.



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在无锡市东门苏家弄内,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为当时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弟子杨时(龟山)长期讲学之地;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1956年10月由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宋时,书院荒废。曾有人建杨时祠堂于此。元至正十年(1350),僧人秋潭又在其原址上建东林庵。明正德年间,邵宝力图在原址修复书院,但未成功。嘉靖、隆庆年间,地方屡议修复,均未举行。万历三十二年(1604)被革职回籍的原吏部文选司郎中顾宪成与高攀龙等人共同倡议于原址修复书院,得到常州知府欧阳东风和无锡知县林宰与乡里同人的大力支持。并由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安希范、刘元珍、叶茂才、薛敷教、钱一本、史孟麟等人共同捐资,重新建成了东林书院。
   
东林书院立有会约宗旨,年有大会,月有小会,经常会讲。一时盛况空前,名声大震。因此,遭到阉党的强烈忌恨,并残害很多著名东林人物。而且还指派专人监督伐屋撤垣,不准存留寸椽片瓦,东林遂被夷为一片瓦砾。
   
崇祯帝朱由检即位后,阉人失宠,党禁始解。东林冤案得以昭雪。旋下诏修复东林书院。清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又都曾对书院进行全面整修。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东林学院改为“东林学堂”。1947年,无锡地方各界人士捐资对东林书院所存建筑进行全面修葺。其中翻造门庭三间,修理晚翠山房、依庸堂、再得草庐、时雨斋、南国杏坛、道南祠、三公祠及全院瓦屋等。1982年,无锡市人民政府对其主体建筑等又作了修复。现存有石牌坊、仪门、丽泽堂、依庸堂、碑亭、道南祠等。



泰伯庙



又名至德祠、让王庙,在今无锡梅村镇的伯渎河畔。为纪念古公 父(周太王)长子泰伯而建。他因让位,偕弟仲雍,避居江南,在梅里(今梅村一带)建“勾吴”国,筑“泰伯城”,成为吴文化的发源地。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敕令吴郡太守糜豹在泰伯故宅立庙。经过历代修建的泰伯庙,是一组群体建筑,庄严辉煌。现存的泰伯庙为明清建筑,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香花桥”。桥北立花岗岩石牌坊,上镌“至德名邦”四字。石坛北为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6米,有云龙、仙鹤雕饰。棂星门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后有院落厢旁,东西各九间。院内尚存古柏,桂树各一株。
泰伯大殿,面阔五间,1983年对泰伯庙进行整修时,塑泰伯像一尊,身高4.5米。两厢塑泰伯、仲雍后裔28尊塑像。

1987年,陆定一和赵朴初分别题写“泰伯庙”和“至德高风”额。泰伯庙旁,又竖起“江南第一古镇”牌楼,正在兴建“秦伯园”。


泰伯墓


位于无锡鸿声乡鸿山南麓。现存的泰伯墓,前有月牙池,四面叠石,周长67米。池北为棂星门(即墓门),是三门四柱花岗石坊,下立栅门。柱上饰云龙花纹,石坊上刻“至德墓道”四字,中门上有“古皇山”篆刻。石坊柱顶横贯“日”、“月”、“云”版。墓东侧有歇山单檐式墓庐三间。第二进为戟门,即供祭祀用的享堂,为硬山式筒瓦顶,三间四架,两边立八字照墙。享堂设左中右三门。中门堂上悬“三让高踪”匾额,钱伟长书。拾级而上,为青石彻的封土墓墩,上端为瓦筒形。墓南嵌碑,刻阴文楷书“泰伯墓”三字。
[/quote]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3 22:2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4 11: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锡玩的地方可真多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65433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2-23 05:2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7 11: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错了 ~~很好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eweng83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3-5 17: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aofeng007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3-25 15: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097321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5-3-26 00: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6 18: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的却不错的一个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3 11:34 , Processed in 0.26510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