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87|回复: 66

[分享]岜沙:像古人一样呼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31 17:3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晃了一个大圈,碰巧听人说起“岜沙”,当即决定乘车一路南下,只为了亲眼见识一下,那些至今头盘发髻、披刀带枪的蚩尤后代,怎样在21世纪的空气里自由呼吸。

镰刀雕琢出的发型

        岜沙不在深山老林里,321国道从寨子门前通过,各类车子在转弯口,对着公路上行走的岜沙人“嘟嘟”地按着喇叭。他们不慌不忙退到一边,自顾着也不停步,在我们眼里,这似乎是一群永远不会被喇叭声响所惊扰的人。

  岜沙男人盘着发髻,和清朝的大辫子又有所不同,他们剃光了周边的头发,只留下头顶的一撮,挽成髻状,发尖飘散于脑后。

  这样的发型竟然是用镰刀雕琢出来的,我们在村里有幸撞上了这一幕,连按快门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镰刀割头皮,该有多疼?



      这个叫作“乞(加立刀旁)发”的仪式,在每个男人成年之前必须举行,否则如果早夭的话,按寨上的规矩只能提葬,不能抬葬,捆尸体用的竹篾也要比常规的少两道。

  不必用类似“进步”或是“落后”的概念来评判这样的习俗,反正岜沙人世代恪守,这其中只在文革10年中断过,当政治把衣着装扮的自由还给个人后,岜沙人立刻恢复乞力发。

  另一个丢不掉的传统是披刀带枪。岜沙汉子习惯腰间别着砍刀,肩头挎着猎枪,这山里虽早已没有走兽飞禽可打,但他们要的大概就是那股虎虎生风的劲儿。你别说,这架势的确有威慑力,在寨子里看到这么一个人端着走过去,不自觉地会低眉顺眼,大气也不敢出。

  村民们同样偏爱土法染制的衣服,隐隐地泛着深蓝紫色的光。女人们更考究些,身着大襟的上衣,下穿百褶短裙,在领口、袖口、下摆和绑腿上,精心地绣制彩锦,装束完毕后,一样地耕地、打水、生火、抱孩子。

  据说早几年,外出归来的岜沙人,不管走得多远,不管挣了多少钱,在村口照样要换上本族的衣服才准许进村。这种执拗被水泥国道填埋了,但还是有好些属于这方水土的东西顽强地存活着。



“滚月亮”会把岜沙带去哪里?

       岜沙的孩子们悉数披散着头发,打着赤脚,他们个个就像小疯子,撒着欢儿地奔来跑去,偷空瞥上你一眼。

  岜沙人的眼神多少有些警惕,与其说你去造访一个神秘的村庄,不如说村庄里的人在观察外来的你。于是,我们选择微笑,向迎面走来的每一个村民说"你好",卸下防备的岜沙人会顿时松弛下来,回赠你的不是礼节性的提提嘴角,而是绽放的笑脸。

  岜沙人会说汉话,会认汉字,但都不顺溜,老老少少大都姓“滚”,稀奇得让人难以置信。女人的地位差劲些,30多岁以上的多数没有文化,甚至没有名字。在田埂边给一个美丽的岜沙女子拍了照,说想寄给她,比划了半天才知道,她没法收信,让我们记下她的丈夫名字。

  1米5个头的“滚月亮”实在是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他是岜沙的明星,连续几年带着村里的文艺骨干去黔东南的首府凯里参加民俗艺术节,扎眼的外形成为了人们认识岜沙的一个符号。



        第一眼见到滚月亮是在寨门口,他远远地一路狂奔而来,吆喝着让我们买票,指指身后的导游图,称现在这里已经被开发了。小矮个长着一张深山土匪脸,不远处还跟着一个扛枪的汉子,我们审时度势当即从了,不过费了番口舌花10元钱只买了一个人的票。

  听村长说,滚月亮见过世面,脑子好用,是岜沙最懂市场经济的。难怪他会找来全村最帅的小伙站在路口,挣个合影留念费;难怪他会在有游客的时候,想到“表演”乞力发。但要钱的那一刻,他总还有些生涩:“你看着给吧。”若真有人不给,他气鼓鼓地也就算了。

  不管怎么说,滚月亮是岜沙的异类,他忙乎的身影对应不上静谧的村庄。离开岜沙之前,去了滚月亮的家,一面墙上贴的都是他的照片。他很上照,永远是那一身最标准的岜沙装扮,国内外摄影师见了他都觉得是个宝。滚月亮最远去过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他的发髻之上,看上去有那么点后现代的意思。滚月亮把这张照片贴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不知道开了眼界的滚月亮会把岜沙带去哪里,总之,变化一定会发生。终有一天,岜沙人会忘记古人呼吸的节奏,不知这是他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去寨子里听时光流淌的声音

        岜沙人的寨门掩映在丛丛的绿叶底下,苍翠欲滴,错落有致,各个家园的入口处无疑都被装点过,透着一份对生活的上心。

  村寨建在山上,依坡就势搭起木质栏杆式吊脚楼。岜沙人自称是最正宗的苗族,所以建筑也需是最正统的式样———一楼养牲口,二楼住人。

  走在寨子的泥路上,时常会恍惚起来,那些破败的墙壁上至今残存着各个时期的标语:“赶英超美”、“以阶级斗争为纲”、“社会主义好”……历史无声地在这里落下了它的痕迹。

  玄妙的是,历经风雨,今天的岜沙人还是像古人一样过着自己的日子。老妇人熟稔地操作着吱呀的木纺车,隔墙又听见人力舂米的嗵嗵声,村间空地或聚或散或疏或密地竖立着高大的木排,收割时节的晒谷架上该是怎样的金黄!

  那个午后,我真的看见了一个村庄的光泽,时光从身旁流淌而过,间或又为了什么逗留下来———家家的树皮屋顶上蒸出袅袅青烟,暖暖地罩盖在村寨之上,是不是到了吃饭的时间?我果真闻到了一种叫作“生活”的味道。



TIPS 一网打尽

        岜沙位于贵州南部靠近广西,隶属从江县。到了县城,建议直接包辆小车,因为除了岜沙,方圆20公里内,还有更多好去处:

◆侗歌之乡———小黄

        侗族大歌是侗家独有的多人分声部无伴奏大合唱,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合唱训练的侗族姑娘小伙,凭着天生对音乐的敏感,演绎高音部、低音部、混声、和声、轮唱、花腔等各种唱法,音乐家考证后认为,其结构之复杂无以复加。小黄正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去那里能够大饱耳福。
      
        听说早几年,侗族百姓自发前往小黄集会,曾经上演过千人大侗的盛况。

◆中国计划生育第一村———占里

        占里祖上认为,人多致穷,穷则频迁,所以这个地方每家每户只生两个孩子,之后就自行吃草药绝育,更不可思议的是,草药还能控制这两个孩子必定是一男一女。从1949年统计以来,占里人口从未有过大的波动,小学入学的男女比例总是1:1。

◆侗家鼓楼———增冲

       侗族每个寨子都有一个鼓楼,形如宝塔,最上面放置一面大皮鼓。寨中议事或节日踩歌堂,便捶响大皮鼓召集乡亲,平日鼓楼大厅则是休闲的公共场所。增冲鼓楼有11层,鼓楼顶部还有两层八檐八角的伞顶宝塔,名曰“干梗”,其工艺之精细,为我国木质结构建筑中所罕见。
发表于 2005-10-31 17: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17: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GG分偶一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9: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偶做板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20: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西~~点点和偶一起坐沙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22: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汗汗,第一页就水上了呀!~
至少要聊聊雪雪姐的帖子吧!

蚩尤的后代呀~
我们是黄帝的后代~呵呵~
不过都是炎黄子孙啦~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22: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汗汗~~还是MM乖~~
那是他们的习惯咯~~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1 11:0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汗汗    这习惯还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16: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恩~~LP也要慢慢习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26 22: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奇特的村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2-23 18:20 , Processed in 0.307878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