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611|回复: 122

[北京]不雕不饰的老北京土语 京城四季叫卖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1-6 22: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北京的土语数不胜数。很多土语对于当今的时代来说,虽然陈旧了,但至今有的仍在沿用,它们当中不少反映了旧北京特有的名物制度等,颇有史料价值。

  其实,北京话并不等于北京土语,虽然它们的音系是同一的。全国通行的国语是以北京话为准,但北京土语则是缩在北京这个圈子里,不是全国通行的。如随便翻阅举几个例子:奔饭、冰核儿、煤核儿、不走字儿、车匪、吃瓦片儿、吃柱子、池座儿、打鼓儿的、大子儿、当家的、肥子儿、伏地面、扛肩儿、窝脖儿、换取灯儿的、井窝子、擂砖的、唤头、剃头挑子……这些语言现在几乎很少有年轻人再说了,也许我们还可以在老舍的《骆驼祥子》里见到吧。

  至于现在仍沿用于北京人口中的土语有:吃挂络儿、眵目糊、吃了耗子药、吃咂儿、出恭、出虚恭、搭街坊、打糙儿、打哈哈、屁股沉等等。

  北京土语的来源很广,因为北京建都数百年,各地人人来人往,因此留下了各地的话,蒙古、满洲、古汉语等等,再加上文化作品如元曲传奇、《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中所用的土语,一直都留在北京人的口中,所以北京人的语言可谓丰富极了。在徐世荣编著的《北京土语词典》中,编者又在书前有一篇长文代序《北京土语探索》中将很多北京的土语进行分类、解析、归纳等,并举例以说明。该书中有的不光是词汇,还有些是歇后语或谚语。

  笔者择录了一些不出北京城圈的土语,这些土语“不雕不饰,纯出自然”(我国名文艺作家端木蕻良语),读起来情趣盎然。

  窝脖送嫁妆———老北京的苦力,窝着颈项,肩上扛着一个箱子,上面摆着精细易砸破的摆设:梳妆镜匣、自鸣钟、瓷帽筒,都是女儿家送到夫家的嫁妆,所以叫“窝脖送嫁妆”、“窝脖儿”,和“扛肩儿的”是同一种两个名词而已,都是老北京搬运公司的搬运形式,一般搬家也都用车载,但是细瓷玻璃摆设,就不能随车运送,要找几个窝脖儿代劳了。他们窝着脖子,低着头,扛着嫁妆,一步步从女家走到夫家,不知道有多远的路哪!要是在如今塞车现象普遍的北京,都得摔碎了吧。

  换取灯儿———在老北京,经常可以看见“换取灯儿”的这种沿街叫的妇女。她们穿着一身蓝布棉衣或单衣,背后背着一个大竹筐,边走边喊着:“换取灯儿咧!换肥子儿咧!”取灯儿就是火柴。有时也喊:“换洋取灯儿咧!”洋取灯儿表示这是外来的。肥子儿就是皂荚的黑色核,把它用水泡开成黏液,妇女用来抿发,作用和今天的发油一样。这种妇女大多是天足,因为她们是旗人(满洲人),民国以后,无以为生,便做了这样贫苦劳动妇女,大街小巷都可以听她们的呼唤声。所谓“换”,是拿家中的旧报纸、废纸跟她交谈作价换取。我记得北京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听说他的母亲就是换取灯儿的贫苦妇人出身。

  拉洋片———在电影未通行的年代,拉洋片是代替电影的娱乐,逢庙会赶集期,许多孩子各给一个铜子儿,就坐在“电影院”里(只是坐在一条长板凳上),通过放大镜向里看。拉洋片的是拉着绳子把一张张图片拉下来。拉洋片又叫“西洋景”,大概是因为电影是从西洋传进的,所以有此名。

  捡煤核儿的———也许有这么一个家庭,爸爸拉洋车(人力车),妈妈是“换取灯儿的”,孩子就在垃圾堆里“捡煤核儿”。虽然父母都有工作能力,但是所入还是不足糊口,于是孩子没钱上不了学,就每天穿着打补丁的棉袄棉裤,提着一个破箩筐,手里拿着一根铁棍,“捡煤核儿”去也。所谓煤核儿是没有完全烧尽的煤球,用铁棍把上面已烧尽的煤渣打去,里面的煤核儿捡回家去还可以放在炉里烧,就可以煮水烧饭了。

  应该说,这些老北京的土语,虽然有些过时,但是它们反映了老北京特有的风土人情,极其具有研究价值。



过去的大街小巷、集市和庙会都少不了小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抑扬顿挫,像是一组交响曲,给人们的生活平添了几分情趣。

  记得从前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小胡同里便响起卖小金鱼的吆喝声:“大小哟,小金鱼来哎。”于是我和几个小伙伴一窝蜂似地跑出去,围着那卖小金鱼的挑子看个没完。那挑子是木制的,直径近半米左右,平底,很浅,也就一掌深吧。鱼儿在清澈的水里摇头摆尾,很逗人喜爱。卖小金鱼的挑子有时也卖蛤蟆骨朵儿和田螺。蛤蟆骨朵儿就是小蝌蚪,花三五分钱就能买上十几尾,养在透明的玻璃器皿中,那一个个小黑东西游来游去也很有趣。老人告诉我蛤蟆骨朵儿能吃,喝下去清热理肺,亦可明目,儿时我还真喝下去不少呢。春天万物复苏,适宜栽种花草,郊区的农民便推着小车或赶着毛驴送来黄土,那卖黄土的叫卖声也很动听:“种花儿栽花儿哟,好黄土哎!”

  到了炎炎夏日,最诱人最好听的叫卖声要属卖果子干汤的,像唱歌似的,小贩手里拿着两个小铜碗,名叫“冰盏儿”,叮叮当当,节奏明快,算是伴奏的乐器吧。不知为什么,现在京城里见不到这种夏令小吃了,想起来令人馋涎欲滴。所谓果子干汤是用柿饼、杏干、梨干、苹果干、鲜藕等煮制而成,而后冰镇,吃时在小碗里放入少许桂花,酸甜可口,凉爽滑润。夏天少不了卖西瓜的,那叫卖声清脆悦耳,非常好听:“吃来嗨,先尝瓤儿后瞧块儿呗,杀得你口儿甜哪,这斗大的西瓜船大的块哎!”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随着蝈蝈的叫声,小胡同里时常响起卖河鲜儿的叫卖声。所谓河鲜儿,指的是荸荠、菱角、鸡头米和莲蓬。卖菱角的大都背着椭圆形木盆,不时地吆喝:“买老菱角来,鲜菱角哎!”那声音带着滑音,真有点美声唱法呢。

  我最怕冬天,北京的冬天滴水成冰,至今想起解放前那凛冽的北风中的叫卖声便涌起一阵酸楚与凄凉,我记忆最深的叫卖声是卖手纸的。那是一位70岁开外的老者,大概是得过中风,步履极为艰难,几乎是双脚蹭着地面向前挪动,破棉袄露出棉絮,风一吹飘了起来。他左臂挎着破旧的蓝布包,里面装着几叠大张的手纸,灰黑色的,右手拄着拐杖,发出一种沙哑而短促的叫卖声:“真叫厚嘛———买手纸、手纸!”听了让人撕心裂肺!夜深人静,小胡同里会传来卖硬面饽饽的叫卖声:“硬面———饽饽!”那声音缓慢、悠长而凄婉。还有那卖半空儿的叫卖声也大多出现在夜晚:“半空儿———多给!”什么叫半空儿?就是从炒花生中剔出来的干瘪的次品,一毛钱可以买一大捧,吃起来既酥脆又香甜。卖半空儿的小贩也多是穷苦的老人,挎个圆形的柳条编的篮子,那叫卖声极其悲凉、哀婉,叫人揪心!

  过去北京城里叫卖声天天不绝于耳,有欢乐也有悲凉,至今时时撩拨我的心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5-11-6 22: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抢沙发支持牛牛~~西西

[ 本帖最后由 雪樱 于 2005-11-6 22: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6 22: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  呼呼前还能看到牛牛发新帖子  感动  亲一个:::)))):::)))):::)))):::))))给你加分了啊   俺呼呼去也  明天再好好看啊^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6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个
发HB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6 22: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
看看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22: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汗~人不少~
要不是卡了沙发是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6 22: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zw1983 于 2005-11-6 22:49 发表
汗~人不少~
要不是卡了沙发是我的


可怜了~~~
可怜了~~
安慰一个~~~
向他们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22:5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angxc2-28 于 2005-11-6 22:38 发表
哎呀  呼呼前还能看到牛牛发新帖子  感动  亲一个:::)))):::)))):::)))):::))))给你加分了啊   俺呼呼去也  明天再好好看啊^_^

53:)(53:)( 没感觉到亲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1-6 23: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iijwxf027 于 2005-11-6 22:52 发表


可怜了~~~
可怜了~~
安慰一个~~~
向他们要!!!

:jhklo:jhklo 要不回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1-6 23: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来看骑老虎的牛,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2-23 18:05 , Processed in 0.277941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