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74|回复: 5

[02.03][三国何国最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3 22: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三国何国较强?个人以为,吴兵最强。前一阵子每每有「汉朝与罗马」或者「马其顿与秦军」这种跨时空、跨地理的比较,也不乏有「春秋与魏晋」比较,甚至有「东汉三国与日本战国」大比异同,不独汉人为之,连日人竹中半兵卫亦自比孔明。但魏、蜀、吴三国几乎是同时代、同地理的环境,应该更能互相较量。
   
    虽然会有人质疑,凌云雕龙向来对吴兵评价毫不客气,为何要多赞扬吴兵呢?会不会是反讽故意说错呢?其实此话实在多虑,固然人各有所好,但是历史事迹仍应该尊重,胜战应有过人之处,败战则因不如人,老是同情弱者强辩成「虽败犹荣」、或是为强者屠城「逼不得己」等,都是狡辩,不足为取。当孙坚参战扫除黄巾、镇压长沙乱贼时,屡有胜仗,应给掌声;关羽征伐襄樊铩羽,则是败仗,不应美化。
   
    二、各国比较
   
    (一)吴兵
   
    江东兵是惟一在三大决定会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打赢二次的优胜者,其中官渡之战未赢的其中一个原因还是因为吴兵未曾参战,否则若以曹操与袁绍两虎相斗于官渡,孙策(如果不被暗杀的话)正好「渡江北袭许」取利,因为偷袭向来是江东的传统战术。从孙策时偷袭刘勋于庐江、孙权又在赤壁时偷袭曹操、趁关羽征伐时偷袭荆州,还有打算渡海自江东偷袭辽东,皆可知道这一传统,偷袭不但能趁虚而入,往往也能立下大功。
   
    (二)魏兵
   
    曹魏地大物博,往往能以人海战术淹死小虾小蟹,虽然有人说不能用州数来决定出兵能力,但是趋势及基本还是可以说明。三国都有分割大州而新立小州,有时候东汉一州可重分划成魏、蜀、吴三、四州以上,因此要说一州可出兵多少,再论及共有几州,合计有多少兵,并不严格。但是蜀亡时尚有兵十万,大部分也就是益州一州。刘表全盛时期有荆州「带甲十余万」,东吴亡国时还有兵员二十三万,若以扬州与荆州来算,平均一州也有出兵十万的能力。至于淮南三叛中,淮南淮北之叛军就能出兵将近二十万,如果两淮也算一州,曹魏的一州叛变可达十万以上,另外像冀州、青州都是能出兵十万的大州,还有关中司隶一带,是故秦(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领地,因此曹魏至少可出兵三、四十万并不成问题。
   
    因此曹魏的用兵,只有魏向蜀、或魏向吴侵略的主动攻击,至于蜀伐魏或吴伐魏,基本上无关痛痒,不影响大局。孔明及姜维北伐,也不过在边界作战;江东屡伐合肥及用兵襄樊,也是徒劳无功。要不是当时中原天灾盛传、幼君继位、政局不稳,曹魏早就灭蜀吞吴。当时连年发生地震、旱灾及瘟疫(非典型流行病?),光是著名的建安七子就有五子在此次天灾前后死亡,不知其名的平民百姓更应伤亡累累。曹丕以四十岁壮年于黄初五年崩殂,同时代的文臣武将(曹仁、张既、苏则及邢颙等不少人死于黄初四年)一一皆殁,史书有名有姓已如此,没没无闻的平民百姓更不计其数,若再计算前后数年病卒人数,排除战争人为的因素,天灾致死的文臣武将不可胜数。而且中原在曹操死后数年内没有真正大规模军事作战,连曹丕征孙权都是虎头蛇尾;至于曹叡继位数年,亦无主动征伐大举──对外无力可以反推对内有事,故知中原正遭有变,故得休养生息,事过境迁始有余力对外发动战争。曹丕之死后幼君曹叡继位(托孤大臣司马懿、曹真及陈群),更代表曹魏政局「主少国疑、大臣未附、国人未信」,此时外有天灾,内有统治不稳,正值曹魏天下有变,因此尚无余力可征伐东吴。
   
    至于后来,就是司马氏的天下,从曹操时代的司马懿开始,到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以权臣弒君立君,再引起拥曹诸臣(至少有淮南三叛),因此曹魏内斗优于外争,这也是曹魏急于清理门户(司马氏清曹氏)而对征伐吴蜀姗姗来迟。
   
    从伐蜀到吞吴时的各将不和,到司马氏的高平陵事变及淮南三叛,皆可得出魏将内斗的必然性,故得出魏兵颇弱的结论。
   
    (三)蜀兵
   
    从刘备屡败屡战开始,以无立锥之地到称王称帝,甚至伐魏攻吴,最有斗志。会有人说这是刘备的「以攻代守」国策,以不断的进攻代替防守,但是此话纯为事后闲谈。
   
    因为刘备不战则己,战胜必取。例如刘备有取荆野心,早就刘表在世时,就在荆州公开招兵买马,连徐庶、孔明、费袆及蒋琬等人的录用,还有公然调查荆州游户而征兵收粮,刘表就算不死,刘备实统荆州,也占领得差不多,后来刘备就收伏荆南四郡。这与后来的汉中争夺,道理一样。因为刘备攻击汉中,绝非单纯「以攻代守」,而是实实在在的想要汉中,一但得胜,刘备就任命汉中太守,驻军汉中防卫,扎实吞下汉中。除非像关羽失利于襄樊,所以未能占领襄樊。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胜仗就占土,继续向前冲,败仗就无土,甚至兵失将亡。
   
    因为刘备战胜,所以占领汉中;如果孔明也能北伐成功,当然也能占领陇右。绝不会因为执行「以攻代守」策略,而使刘备战胜而放弃汉中,或孔明(万一战胜)放弃陇右。孔明之所以不占陇右,或姜维未取凉州,最大的因素就是未能打赢曹魏。东吴起码有二州以上,蜀仅有一州,魏则拥有其它各州(至少六州),以土地来说,以一敌六(若连东吴加入,应是以一敌八),虽然蜀汉勇猛,历来史书称赞有加,魏晋南北朝不乏武将自比关羽、张飞及赵云,甚至不独汉人将领,连外族少数民族的将领都引以自比猛将为荣。但是良将还需有众兵来使,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可惜蜀汉天生国小兵弱,是最大的致命伤,三国蜀先失败,并不足为奇。
   
    三、强弱总体顺序
   
    既然确定蜀弱,其次就是吴魏对抗,再以历来战绩比较,又是吴多胜而魏多败,因此吴兵胜出。
   
    但是会有人问,为何不是魏兵最强,兵多将勇,兼有地多粮足,怎么说都是魏兵最强。不过曹魏就坏在内部矛盾严重,虽然不乏群臣对内治国及对外用兵,如果一心一意的话,的确是魏兵最强。但是从曹操开始,就不是忠于汉室的汉臣,上头长官有样带样之下,下面魏臣也多不忠于魏,一报还一报。与其着重于攻刘表或取张鲁,还不如仔细防范祸起萧墙。因为好大喜功总会想要侵略各地,但是各军各将的野心,却早有二心:所以锺会伐蜀,就算成功,曹魏也失掉此一重臣;司马家平定淮南三叛,魏室反而因此灭亡。这就是问题不在敌国外患,总在祸起萧墙,特别是进攻军事成功,即是重臣变心之时。
   
    继蜀汉最弱后,曹魏又有内部矛盾,所以当然吴兵胜出。
   
    四、结局不以强弱论胜负
   
    既云吴兵最强,为何吴兵为何不能袭卷三国呢?答案就在吴兵的腐化。
   
    如果吴兵仍保有赤壁时击败曹操、夷陵时打败刘备的实力,东吴国运仍可万万岁。但是一但吴兵不能作战,或者每战必败,这就是战力衰退的象征。这比起所谓「复活的军团」为何会以正规军打不赢农民,意思相同,诚然秦军强盛时能大开函谷关而击败六国联军,甚至消灭六国,但是一但军队腐败,重甲精戈也打不过竹竿布衣。
   
    会有人说秦朝才十五年,时间太短,而且秦军十几年还在南征北讨,怎会腐败?要怪也要怪暴君统治。不过这不会是暴君一人的影响,因为暴君一人再荒唐,底下士卒也不会因此而从百战百胜变成每战必败,甚至被屠被杀。东吴还不是鲜有败仗,但是吴兵仍然对晋军望风而降,无力再战,要说是暴君使得被人侵略,这倒难说。齐桓公及管仲都是著名的奢华腐败,但是尊王攘夷,齐兵战力颇强;宋朝几乎没有暴君,但是宋兵还是打不过契丹、女真、西夏及蒙古──因此齐君虽昏,军队却能称霸;宋君不暴,但对外无力,因此君主优劣与军力没有绝对关系。
   
    其中最好的解释就是军队的腐化,因为东吴采世兵制,门阀士族拥兵自重,不断在地方剥削人民、营利图益,甚至有将领杀害干部因而致富,劫杀部属而并吞妻女,当特权不断兴起,也就没人为国而战,而是为自家诸侯挣利,当士卒放下刀剑而拾起尺枰时,经商多于作战时,军事训练变少、买卖交易变多,谈论如何投降多于如何作战时,或者想渡海攻辽东及到海外猎补人民等,作起与海盗相同的掠夺行为时,这支军队就从此腐化。
   
    其实吴兵还是很强,东晋几乎都是江东兵,也有名将,如祖逖,是一个把长江以南变成黄河以南的名将,骁勇善战,北方不敢轻视。但是东晋几乎犯了曹魏的内部矛盾与东吴的军队腐败,面对祖逖北伐,先是皇帝不加支持,不但要自己花钱募兵、自铸刀剑,连补给运粮都多所刁难,后来还空降亲信大臣,取代祖逖的指挥。也就是以戴渊为征西将军、节制祖逖,这不是怕祖逖谋反,否则就会派武将掌兵,戴渊只是清谈的名士,一但没有祖逖,黄河以南又慢慢变成长江以南,因为挡不住越兵的攻击。后来还有桓温、庾亮、殷浩及刘裕的北伐,可借这些将领「醉翁之意不在酒」,宛如曹魏伐蜀平辽东,以及东吴各督讨伐山越等,诸将屡屡出征的原因不在为国为民,而在壮大自己、俘虏越货。相对于君不君而臣不臣,此为军不军,这就是腐化。大国对外作战成功,就是重臣野望崛起之时。


[ 本帖最后由 81991 于 2006-2-16 17:26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6-2-9 22: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见仁吧,这东西不好比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2 14: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国强
毕竟占据中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3 11: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战争充满了突发和偶然,并不是比一比谁强就一定能胜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吴国应该算是资源富庶,占地利,所以善于防守反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wanchuan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2-15 12: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2-16 16: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蜀,但还是魏国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5-1-23 04:12 , Processed in 0.32158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