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孤单的草原霸主——非洲狮

非洲狮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上。(图一)

非洲狮分布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草原上。(图二)

非洲狮被人们誉为“兽中之王”,这不是因为它的凶猛和巨大,而是因为它那洪亮的吼声和威武的雄姿。

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唯一能真正发出吼叫的动物,吼声可传到八九公里以外。

非洲狮的视力极佳,在很远以外就能发现猎物,集体捕食,速度快且效率高。

非洲狮黄褐色的皮毛同天然背景浑然一体,因此,即使在白天如果不仔细辨认也很难发现它。(图一)

非洲狮黄褐色的皮毛同天然背景浑然一体,因此,即使在白天如果不仔细辨认也很难发现它。(图二)

非洲狮的牙齿最适合咬噬,上下颌各有一对裂齿,咬起食物来就如同剪刀的两片利锋。

非洲狮雄狮尾巴的末端有丛毛,隐藏着一片似指甲的东西,这片东西的功能不详,大概是用来赶苍蝇用的

非洲狮区别于其它猫科动物的是雄狮有明显的鬃毛。

非洲狮的鬃毛为的是相互打斗时起保护颈部的作用

非洲狮的鬃毛平时是一种宣扬自己优秀的装饰。(图一)

非洲狮的鬃毛平时是一种宣扬自己优秀的装饰。(图二)

非洲狮用鬃毛吸引雌性的狮子或者震慑雄性的同类。
雄非洲狮拥有长而多的鬃毛是要付出另外的代价的。研究者用红外摄像机清楚地看见,狮子的鬃毛是一个主要的热源,这在炎热的非洲稀树大草原上绝对是一个负担。事实上,通过分析不同地区的狮子种类就会发现,气候越是炎热的地方或季节,狮子的鬃毛就变得越短、颜色越浅,这一状况暗示鬃毛的确是一种生理上的负担。

大家想象一下在炎热的夏季围上五六条围巾是什么感觉。

天气这么热,还是鬃毛短了不好少。(搞笑版)

炎热的天气啥时候能过去呀?(搞笑版)

不行了,把舌头伸出来吧。(搞笑版)

猫科动物大都喜欢独处,然而狮子则不然,它喜欢结群,每群2-30只不等,狮子是唯一成群生活的猫科动物。

非洲雄狮总是同另外1~8只雄狮结为终生的联盟

雌雄非洲狮在群中分工不同,由母狮捕食。

雌非洲狮特写(一)

雄非洲狮特写

雄非洲狮特写(一)

雄非洲狮特写(二)

雄非洲狮特写(三)

雌雄非洲狮在群中分工不同,主要看管领地和繁殖后代。但其对于领地的巡查为幼狮的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图一)

雌雄非洲狮在群中分工不同,主要看管领地和繁殖后代。但其对于领地的巡查为幼狮的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图二)

雌雄非洲狮在群中分工不同,主要看管领地和繁殖后代。但其对于领地的巡查为幼狮的安全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图三)

“不劳而获”者,雄非洲狮

非洲狮体重在120—250公斤,体长140—192厘米。(图为雄非洲狮)

非洲狮体重在120—250公斤,体长140—192厘米。(图为雌非洲狮)

非洲狮白天休息。

非洲狮凌晨、黄昏、或晚上捕猎,捕到猎物后全族分享。

雌非洲狮在等待猎物接近。

由于非洲狮没有长途追击的耐力,所以一般采取伏击的方式捕获猎物。

非洲狮主要的食物有羚羊和斑马,有时也袭击野猪,偶尔还会吃河马、鸵鸟等。

非洲狮有时也捕杀非洲野牛(或称非洲水牛)。(图一)

非洲狮紧紧咬住非洲野牛脖子。(图一)

非洲狮紧紧咬主非洲野牛的脖子。(图二)

非洲狮极少捕杀秃鸢。(太少见了!呵呵)

非洲狮在吃捕杀的斑马。

非洲狮吃饱后要喝大量的水(图一)

非洲狮吃饱后要喝大量的水(图二)

非洲狮吃饱喝足后,回到隐蔽处消磨时光。

非洲狮在打呵欠。

非洲狮在一年中任何时候都可以繁殖。雌狮怀孕100天后便离开狮群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去生产,一胎一般产3~4只幼狮。

小非洲狮在加入狮群生活的前10个星期,可以说是它们的危险期。母狮外出捕猎时,它们常常遭到其他野兽的攻击。

而且当狮群搬家时一些幼狮会被抛弃,因此幼狮的死亡率非常高,长大成年的数目不足一半。

小非洲狮与父亲在玩耍。

非洲有许多保护区,起初一看,觉得狮子的境况是安全的。比如,圣兰杰地占地五千六百平方英里其中就有三千头狮子。南非保罗克拉格国家公园、坦桑尼亚的赛勒斯及其它非洲六个地方有相似的情况,这些公园已变为经济之地,一旦被隔离,每一个小的狮子种群将在生境无论是干旱、火灾或水灾中挣扎。
在肯尼亚中部实行的一项“食肉动物保护项目”,农场主们主动提供他们的牲畜供攻击,因为这样能够吸引游客。这项计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肯尼亚是(非洲)唯一的野生动物数量增加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