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49|回复: 35

【回望大国风云: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30 19: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引子:对抗和争斗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真正意义的世界历史,是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的。因为在那以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只有局部地接触和交往,


  没有人知道完整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下,郑和船队的最后一次远航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对于本国辽阔疆域以外的世界,中国人并没有太多


  好奇。


  阿拉伯和印度商人与欧、亚、非大陆都有贸易往来,但是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印度洋上。


  美洲的文明与其他大洲之间横隔着两个大洋,相互之间毫无往来。


  欧洲也是相对孤立和封闭的,除了阿拉伯商人带来的东方的讯息,欧洲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大多来自神话和幻想。


  但是就在1500年前后,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开始显露出一些此前从未出现过的地方。就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


  由地理大发现而兴起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的人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这个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是由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创的,它们也由此在16世纪上半叶成为第一代世界性大国。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9: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瓜分


  一开始是两个国家的争抢。


  他们争抢的是海洋的权利。这两个地处伊比利亚半岛的国家,开启了近代殖民主义的狂潮,在竞争中扩张,在竞争中合并,并且在欧洲其


  他国家引起连锁反应,把世界历史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1.《托尔德西拉斯条约》,沿子午线瓜分世界。


  托尔德西拉斯,距今天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西北150公里的一个小镇。今天的小镇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殊,但是它在世界历史上却是大名鼎鼎。1494年6月7日,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这里签署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


  这是一个今天看起来非常奇怪的条约。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佛得角以西2056公里或者西经48度到49度之间,从南极到北极划出一条分界线。


  在分界线以西的地区,专有权归西班牙,葡萄牙的远征考察活动只能在分界线以东进行。两国都不得占领已经归属基督教统治者所有的任何领土。


  在世界历史上,这是第一个由两个国家瓜分世界的条约。


  显然,这是一个最终的妥协方案,在这个方案之前,在大西洋上的一系列海上争夺和宫廷里的折冲樽俎就已经开始了。


  早在1481年,罗马教皇批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签订的《阿尔卡索瓦斯条约》。在罗马教皇的训谕中,教皇保证葡萄牙国王的主权要求,它


  囊括“加那利群岛以南和几内亚西面及其附近将要找到的或取得的一切岛屿”。这位前任教皇的训谕明确巩固了葡萄牙这个海洋探险先行国的


  权益。但是在1493年,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班牙从中横生枝节,早先的教皇训谕被改变了。


  就在哥伦布首航发现美洲,返回欧洲大陆,即将到达巴塞罗那的1493年4月中旬,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收到他们驻葡萄牙大使的报告,这份报


  告让他们紧张万分,他们也许对哥伦布地理大发现产生的国际反响没有考虑过太多。因为这个时候,海上强国葡萄牙的国王若昂二世已经装备


  好一支船队,准备到哥伦布新发现的地区去探险。


  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意识到必须采取外交措施获得新发现地区的独占权。当时的欧洲国际公法规定,教皇有权确定不属于基督教皇的任何土


  地的世俗主权归属。而此时的教皇亚历山大六世是一个西班牙人。他获选教皇以及早年获得的许多特权,都是由于西班牙国王和女王的影响。


  当西班牙双王提出这一要求后,亚历山大六世公然站在了西班牙一边。1493年5月3日,教皇发布第一道训谕,宣称:“鉴于忏悔者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已经航行将近印度,并已发现远处一些岛屿,甚至一些迄今别人从未发现过的陆地。那里居住着许多和平生活的人民。他们不穿衣服、不吃肉,有意信奉基督教。兹确认,凡是经卡斯蒂利亚双王及其继承人所派使节发现的每一处岛屿和陆地,如果从未属教皇管辖,就归该国王及其继承人行使充分权利。”


  这道训谕虽然明确承认了西班牙能够对古巴、伊斯帕尼奥拉群岛(今天的海地)和巴哈马群岛行使主权,但是对新发现地方的处理办法不


  能让西班牙满意。西班牙驻罗马大使警告了教皇。于是教皇又颁布了两道倒填日子的训谕。确认从南极到北极,“从众所周知的亚速尔群岛和


  佛得角群岛中的任何地点以西及以南一百里格为界。”在这条界线以西将要发现之地,凡不属于基督教的君主所有者,均属卡斯蒂利亚。


  在巴塞罗那,葡萄牙大使看过这两道训谕后认为,教皇的这个训谕不能让他们感到满意,因为葡萄牙国王的希望是在这条分界线和非洲之


  间发现更富饶的土地和大陆。西班牙国王和女王找来哥伦布,希望他能提供一些必要的意见,为西班牙获得更大的权益。哥伦布的建议是那样


  野心勃勃,虽然没有任何遗留的文字,但是教皇颁布的第四道训谕中却明显带着这种咄咄逼人的架式。他确认西班牙无论在向西或向南航海或


  旅行中,无论他们在东方地区、西方地区,或在西、葡分界线上以及在印度发现的陆地,都归西班牙所有。


  第四道训谕让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大为吃惊,这道训谕对葡萄牙十分不公正。它剥夺了葡萄牙追求了一个世纪的向南航行到印度的东方航道


  。而西班牙则可以沿西非海岸将主权扩张到任何地方。


  若昂二世断定和教皇的谈判将会毫无结果,便直接找西班牙国王和女王磋商。修改原定训谕的内容,缩小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面对强硬的葡萄牙国王,西班牙双王不可能僵硬地坚持自己的权利。他们心里清楚,西班牙在海军和商船实力上还不是葡萄牙的对手。一


  旦两国动武,那么他们和西印度群岛之间的交通就会发生危险。


  于是,才有了这个著名的《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在以后100年的时间里,这个条约被双方认真地执行了。


  西班牙国王费尔南德和伊萨贝尔女王欣然同意这个条约,因为它明确保护了哥伦布在1年前向大西洋西部航行新发现的领土,避免了与邻国


  的战争危机。而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在里斯本隆重宴请谈判的使臣,将这个条约的签订视为他一生中最大的胜利,因为它保证了葡萄牙几代国


  王已经开始了近1个世纪的向非洲南部海洋探索的利益。


  许多历史学家将世界史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那是因为地理大发现将整个世界联成了一个整体,从那以后的世界面


  貌与以往相比,展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揭开了一个全球人类相互沟通的新时代。


  而历史偏偏让世界史的这个新开端出现在欧洲西南部边缘地带,做出这个大发现的最早的两个主角,就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伊比利亚


  半岛的国家。


  从世界历史来看,这是欧洲西南角的两个毗邻国家第一次瓜分世界的条约。而这两个国家在欧洲既不是最富有的国家,也不是最有实力的


  国家。更奇怪的是,他们对这个分界线所实际囊括的广阔的领土毫无所知,对相互隔绝的全球世界和不同文明也只刚刚有了一点点接触。


  为什么恰恰是这两个欧洲西南角的国家,在这个条约签署之后不久,各自都建立了世界性的大帝国,并且开启了一个欧洲文明主导的世界


  历史的新纪元?


  他们是如何走上这条道路的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9: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洋


  如同欧洲的一只脚,伊比利亚半岛从地中海伸向大西洋,葡萄牙就是面向大西洋的脚背。这个地处欧洲最西端的小国,只有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陆地边境与西班牙接壤,700年来很少变更。在这片资源匮乏的土地上,只宜于种植小麦、葡萄和油橄榄。漫长的海岸线成为许多航海者的定居点。到13世纪末,葡萄牙有了自己的商船队,到地中海的加泰罗尼亚、大西洋的比斯开湾和英格兰之间进行贸易。


  1.恩里克王子的事业——葡萄牙的海洋探索。


  葡萄牙12世纪从西班牙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王国后,这个地处偏僻的欧洲天主教小王国成为欧洲最单一的民族。在欧洲许多国家的民族意识


  还很模糊的时候,葡萄牙就已经很强烈地表现了出来。14世纪末,葡萄牙居然打败了强大的邻国西班牙,因此两国的边界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安


  宁。


  领导葡萄牙人打赢这场战争的是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后来,他娶了贤淑的英国公爵之女为妻,在他们生养的5个孩子中,有4个成为历史


  人物。长子杜亚尔特后来继承了王位,而老三恩里克则为葡萄牙奠定了海上霸权的基础,成为地理大发现的鼻祖。


  1415年,葡萄牙攻打北非穆斯林的商业重镇休达港,19岁的恩里克王子作为先锋,最早攻入城内,亲自在城墙上升起葡萄牙的军旗。


  这次行动改变了恩里克王子的一生。不久,他放弃了结婚和家庭生活的念头,离群索居,把他的全部时间用来解答伟大的非洲和海洋之谜


  。


  1418年,恩里克王子离开首都里斯本,来到葡萄牙深入大西洋的最南端的海角萨格里什。作为基督骑士团的总团长,他用骑士团的资产开


  办了航海学校,建立了天文台、图书馆,在距萨格里什以东20公里的拉各斯建立了港口和船厂。这里实际上成为了葡萄牙的国家航海大本营。


  以后的40多年,他一直呆在这里。1460年他在这里大海的涛声中与世长辞。


  恩里克的名望越过国界,许多威尼斯和热那亚的航海家来到葡萄牙为他效力。有一件事情对恩里克王子的航海事业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全


  欧洲最著名的制图家犹太人贾富达·克雷斯奎斯从马卡略岛来到葡萄牙,他集两代人之力,收罗了几乎所有当时关于地球的资料。


  恩里克王子最初的目标是葡萄牙周边的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他按照封建制度将这些岛屿封给发现者,不久那里就生产出糖和酒,开


  始向国家缴纳大量的赋税。他的第二个目标是非洲的博雅多尔角。许多世纪以来,许多航海家流行着一种迷信,再往南就是“黑暗的绿海”,


  海水沸腾,烈日如火。1434年,埃亚内斯船长终于跨过了这个魔鬼之角,发现那是一个富饶之国,整个葡萄牙欣喜若狂,“航海势在必行,生


  命无可惋惜”,在葡萄牙年轻一代的心中激荡着航海的热望。


  1444年,探险船队开始了非洲探险。葡萄牙水手带回非洲的黑人,从此奴隶贸易让航海变得有利可图,对恩里克几十年来耗费国家资财航


  海的批评之声变成了赞誉。恩里克成立了“皇家非洲公司”,垄断了对非洲的探索,他独创了对西非冒险的船只征税抽成的制度,使探险成为


  葡萄牙全社会人人都可参与的事情。到恩里克去世,被葡萄牙画进地图的非洲西海岸已经达到了4000公里。


  无论人们对恩里克王子航海的宗教动机有多少揣测,但是,葡萄牙背向世界商业中心的压力促使它走向大海,独自探索新的航路。


  2.香风弥散——远东到欧洲的香料道路。


  15世纪,欧洲的经济中心在地中海,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这些城市国家的大小船只往返穿梭在地中海、北海。他们把来自东方的奢


  侈品辗转运到欧洲各地,获取巨大的利益。1423年,威尼斯总督自豪地炫耀自己的政绩:威尼斯有小型船只3000艘,中型船只300艘,巨型战舰


  45艘,水手36000人,每年用于贸易的资金达到1000万杜卡。而当时教皇的仆人每年的收入只有30杜卡。


  最让欧洲对威尼斯商人侧目而视的是,他们垄断了香料贸易。在欧洲中世纪,香料的贵重只有黄金可以比拟。欧洲大量的肉类需要用香料进


  行保存,没有香料,他们只能用臭肉充饥。在公元11世纪,欧洲的胡椒是按粒计算的,有钱人的外号是“胡椒袋”,可以用胡椒买田置地。胡椒的重量是用天平和戳子来称量的,还要关紧大门,以免过堂风吹跑贵重的胡椒面。


  漫长的香料之路就是当时的世界贸易之路,在远东,今天印度尼西亚群岛的香料,被当地人采集运往市场后,由穆斯林商人买下,用独木舟运到马六甲,沿印度海岸运到霍尔木兹或者亚丁,再由埃及的驼队穿越沙漠,运到尼罗河口,威尼斯商人等候在这里,用商船将香料运过地中海。在最后到达顾客手里之前,香料要经过一打以上的贪婪的双手,埃及每年由于香料过境而收取的税收高达数十万杜卡。在印度花不到3杜的胡椒,在开罗要涨到68杜卡,而到了威尼斯,已经是印度的50倍。


  香料勾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无穷想像,所有的豪华、文雅和贵重,都和印度、中国联系了起来,那个时候的欧洲人心目中,欧洲只是亚洲的穷亲戚。伴随着《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的描述,欧洲人对远东充满渴望。这种渴望在15世纪中期直接促动了他们对航海的探索。


  就在恩里克王子年近60岁的那一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克君士坦丁堡,一个兼跨欧亚和北非的大帝国突然崛起,阻断了原有的香料贸易之路。欧洲必须寻找到一个新的通向东方的道路。寻找这条道路的历史重任,由于地理因素摆在了葡萄牙面前。若昂二世刚登基,就将找到印度航路作为国家使命,他派出船队到达了今天的加蓬、刚果,以及安哥拉、纳米比亚的大部分海岸。可通向印度的航线在哪里?惟一的证明就是找到非洲最南端。


  1487年8月若昂二世命令迪亚士率队起航。1488年1月初,迪亚士发现了向东延伸的陆地。此时,他已经绕过了非洲最南端。在返航的行程中,一块巨大的海角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将这个地方命名为风暴角。若昂二世又郑重地将这个海角定名为好望角,从这里,他看到发现印度的希望。葡萄牙的幸运在于,就在他集中精力进行近1个世纪的海洋探索之时,邻国西班牙光复国土的战争还在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9: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陆地


  1491年年底,西班牙的费尔南德国王和伊萨贝尔女王率领的10万大军铁桶般的包围了格拉纳达。对西班牙来说,这是延续了800年的国土光复的最终时刻。


  1.攻克格拉纳达——800年光复运动的终结。


  这天清晨,西班牙女王伊萨贝尔登上了城外聂瓦达山。这位当年以美貌惊艳欧洲王室的 天主教女王,每天沐浴4次。两年前,她在格拉纳达城下发下重誓:不夺取格拉纳达绝不脱下自己的战袍。


  1469年,卡斯蒂利亚公主伊萨贝尔和阿拉贡王子费尔南德结婚。3年后他们联合登基,成为西班牙的女王和国王,人们并称他们为双王。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西班牙的统一。从公元8世纪开始,阿拉伯人就侵入并占据着伊比利亚半岛。这些伊斯兰教徒被称为摩尔人。在伊比利亚半岛上与摩尔人共存的是信仰天主教的几个主要王国:卡斯蒂利亚、阿拉贡王国、葡萄牙王国。在中世纪,由十字军东征为标志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战争延续了几百年,而在伊比利亚半岛,则呈现为基督教的西班牙光复国土的统一战争。


  1492年1月2日,在圣母旗帜的引导下,伊萨贝尔女王接受了格拉纳达国王保布迪尔献出的王宫钥匙。女王亲吻格拉纳达的土地,与国王费尔南德庄严地进入阿尔汉布拉宫。西班牙长达8个世纪的阿拉伯统治结束了。这一天,欧洲几乎所有天主教教堂的钟声齐鸣。


  2.最后一刻,女王的决定改变了历史进程。


  在随着女王进入格拉纳达的队伍中,有一位来自葡萄牙的热那亚航海家,正心情复杂地等待着女王的第二次召见。他相信他的计划将给女王和西班牙带来更大的荣耀。他就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他为此已经等待了8年。


  来到西班牙之前,哥伦布在葡萄牙从事航海,在里斯本娶妻生子。每天,他看着里斯本的航船驶向辽阔的大西洋,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勾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9: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的一个狂想:如果直接向西航行,不是距离中国更近吗?


  早在哥伦布到达葡萄牙之前,国王阿方索五世已经就这个问题征询过佛罗伦萨的专家托斯卡内利。托斯卡内利根据马可·波罗的描述,给


  国王写了一封信,并绘制了一幅海图,证明向西航行到达中国和日本的距离不会太远。


  1481年,哥伦布获得这封信的内容,他极为兴奋地给托斯卡内利写了一封信,于是他收到了令他鼓舞的复信和一张海图。这激励了他采取


  更大胆的冒险行动。


  1484年,哥伦布向当时的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西航计划。在这个西航计划中,从加那利群岛到日本只有2400海里,以葡


  萄牙的航海能力完全办得到。半信半疑的国王将这个计划提交学术委员会审议。但专家们认为实际距离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他们无法让国王从


  事这项冒险的计划。


  今天来看,加那利群岛到日本的空中直线距离是10600海里。但为什么哥伦布测算的距离只有四分之一呢?


  在哥伦布的藏书中,有一幅当时非常流行的《托勒密地理指南》。这幅地图描绘了古罗马时代的世界,地球表面七分之六是陆地,只有七


  分之一是海洋。欧洲和亚洲跨海就可以相通,根本没有美洲大陆的存在。


  在葡萄牙的西航计划失败以后,哥伦布来到西班牙。忙于战争的女王同样将哥伦布的计划提交学术委员会。终于,哥伦布等到了格拉纳达


  被征服,但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好消息,他的计划已经被女王和国王正式否定了。他收拾好行装,决定向法国国王推行他的西航计划。


  但就在哥伦布已经动身的时候,女王突然改变了自己的决定。紧急派出使者,在格拉纳达10英里的松木桥村赶上哥伦布,请他即刻回朝廷


  面见女王,谈判航海有关事宜。历史证明,女王最后1分钟的果断选择,不仅为西班牙赢得一个海军统帅,更赢得一个新大陆,一个前所未有的


  世界大帝国。


  在格拉纳达附近的圣塔菲,哥伦布与王室的谈判进行了3个月。作为一个有经验的外国航海家,哥伦布在一次次挫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价码


  ,但是伊萨贝尔女王却答应了他,这是欧洲商业文化特有的契约意识的产物,哥伦布和女王在这里都成了讨价还价的商人。1492年4月17日,双


  方终于达成以下协议:1. 双王陛下任命克里斯托弗·哥伦布为“通过勤奋劳动行将发现或获得的”一切海岛和陆地的统帅。2. 任命克里斯托


  弗·哥伦布为发现或获得土地上的副王和总督。3. 在这些地区获得的黄金、白银、珍珠和宝石、香料及其他商品,他都可


  以征收和保留十分之一,并且一概免税。4. 任何涉及这些商品或产品的案件,都由他或他的代理人以统帅身份进行裁决。5. 对驶往这些新属


  地的船只,哥伦布可以收取其利润的八分之一。


  为这次航行,哥伦布初步预算的经费是200万马拉维迪,还不包括每月25万的工钱。当时一等水手每月工钱3000马拉维迪。堂·吉诃德给仆


  人桑丘·潘萨的工钱每天才26马拉维迪。女王要用自己王冠上的珠宝换钱进行投资,但这并不需要。皇家司库从国库中借支了140万,哥伦布自


  己向银行家筹措了25万,剩下的是一位大臣想办法筹借的。


  3.1492年10月12日。10月的这一天后来被定为西班牙国庆日。


  1492年的8月3日,是一个平静无风的阴天。半夜2、3点左右,哥伦布在圣乔治教堂领了圣餐,拂晓前登上旗舰的甲板,以耶稣的名义下达


  了出航的命令。这支小小的船队要进行人类从未有过的一次远征。


  历史记住了这3艘首航船的名字:尼尼亚号、平塔号和圣玛丽亚号。


  在哥伦布那个时代,葡萄牙人发明了这种70英尺长的多桅快帆船,它们的载重量一般只有60多吨重。虽然在甲板下没有很多的空间载货,


  但它低浅的吃水线却能在近岸和小港湾里探险的时候大显身手。葡萄牙人远航非洲就使用这种船。这种帆船多采用大三角帆,它能利用微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9: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风高速行驶。在哥伦布的3艘船中,尼尼亚号和平塔号就是这种船。在出海之前,哥伦布在修船厂花了一周的时间,把这些船只改装成直角帆


  船。


  现代的航海家宣称,即使在现代,也找不出比哥伦布出航和返航的更好的路线。哥伦布出发后,首先到达加那利群岛,进行了补充后开始


  首航。从这里出发向西,正处于贸易信风带之中,往南则是回归线无风带,往北是送他们返航的西风带。对老练的水手来说,这是他们梦寐以


  求的蜜月时期。没有暴风雨,东北风柔和地吹拂着。无需拉动船帆和绳索,信风和海流就能推着船航行。在头10天,船队已经航行了1163海里


  。


  3个星期过去了,仍然没有见到陆地,船员中开始出现了不安的迹象。10月10日,大批的海鸟飞过船队上空,向西南飞去,哥伦布立刻决定


  跟着这些长着羽毛的领航员前进,但就在这个时候,积郁了许久的叛乱情绪在船员中爆发了。


  两艘船的船长登上旗舰,和哥伦布展开激烈的争论,要求放弃寻找陆地,乘南风不大的有利条件返航回家。哥伦布耐心请他们再航行3天。


  第二天,信风重新吹来,船员们又开始恐惧,当晚发生了反抗。哥伦布向船员许诺,只要再走3天。


  10月11日夜,船员们都紧张地睁大眼睛,深怕错过见到陆地的机会。


  凌晨两点,圆圆的月亮位于船队左舷,信风强劲推动船只,如同要吹断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最后一道无形屏障。平塔号的望员在月光下,


  看见西边地平线上露出了一个白色悬崖,那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陆地。


  10月12日,哥伦布登上这个岛,将西班牙皇家绿色的十字旗插在岛上。当着船员和一些土著人的面,他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宣布以天


  主教西班牙君主的名义占领该岛,并将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


  10月12日这一天,后来被定为西班牙的国庆日,许多美洲国家将它作为哥伦布日。


  欧洲人在西半球看到的第一片陆地,是今天巴哈马群岛中一个岛屿的东海岸。哥伦布的传记作者莫里森说:“在1492年10月的那些日子里,新世界彬彬有礼地向征服他的卡斯蒂利亚人奉献了他的童贞,人世间的凡夫俗子别再希望尝到那些日子里的惊奇、诧异和快乐的滋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9: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风高速行驶。在哥伦布的3艘船中,尼尼亚号和平塔号就是这种船。在出海之前,哥伦布在修船厂花了一周的时间,把这些船只改装成直角帆


  船。


  现代的航海家宣称,即使在现代,也找不出比哥伦布出航和返航的更好的路线。哥伦布出发后,首先到达加那利群岛,进行了补充后开始


  首航。从这里出发向西,正处于贸易信风带之中,往南则是回归线无风带,往北是送他们返航的西风带。对老练的水手来说,这是他们梦寐以


  求的蜜月时期。没有暴风雨,东北风柔和地吹拂着。无需拉动船帆和绳索,信风和海流就能推着船航行。在头10天,船队已经航行了1163海里


  。


  3个星期过去了,仍然没有见到陆地,船员中开始出现了不安的迹象。10月10日,大批的海鸟飞过船队上空,向西南飞去,哥伦布立刻决定


  跟着这些长着羽毛的领航员前进,但就在这个时候,积郁了许久的叛乱情绪在船员中爆发了。


  两艘船的船长登上旗舰,和哥伦布展开激烈的争论,要求放弃寻找陆地,乘南风不大的有利条件返航回家。哥伦布耐心请他们再航行3天。


  第二天,信风重新吹来,船员们又开始恐惧,当晚发生了反抗。哥伦布向船员许诺,只要再走3天。


  10月11日夜,船员们都紧张地睁大眼睛,深怕错过见到陆地的机会。


  凌晨两点,圆圆的月亮位于船队左舷,信风强劲推动船只,如同要吹断新大陆和旧大陆之间最后一道无形屏障。平塔号的望员在月光下,


  看见西边地平线上露出了一个白色悬崖,那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陆地。


  10月12日,哥伦布登上这个岛,将西班牙皇家绿色的十字旗插在岛上。当着船员和一些土著人的面,他举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宣布以天


  主教西班牙君主的名义占领该岛,并将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


  10月12日这一天,后来被定为西班牙的国庆日,许多美洲国家将它作为哥伦布日。


  欧洲人在西半球看到的第一片陆地,是今天巴哈马群岛中一个岛屿的东海岸。哥伦布的传记作者莫里森说:“在1492年10月的那些日子里,新世界彬彬有礼地向征服他的卡斯蒂利亚人奉献了他的童贞,人世间的凡夫俗子别再希望尝到那些日子里的惊奇、诧异和快乐的滋味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9: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帝国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曾说:“第一批从特茹河口启航驶往神秘远方的葡萄牙舰船,仅仅是想发现新的土地,而第二批舰船还想


  同新发现的国家进行和平贸易,到了第三批就已经是全副武装。”


  1.葡萄牙的舰船统治印度洋。


  当达·伽马第一次到达印度的时候,他就敏锐地注意到,葡萄牙乃至欧洲当时根本生产不出东方感兴趣的东西。一件在葡萄牙能卖300里尔


  的欧洲衬衫,在印度只值30里尔。在达·伽马离开印度时,卡利卡特国王让他转交一封给葡萄牙国王的信,信中说:“我国盛产肉桂、生姜、


  胡椒和宝石。我请求您用来交换这些东西的是黄金、白银、珊瑚和鲜红的布。”


  当时亚洲印度洋贸易,是在一个区域之间以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的,它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商业网络。印度用纺织品换取东非的黄金和象牙


  ,并向印度尼西亚人换取香料。除了欧洲的铜和非洲的黄金,葡萄牙人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贸易商品在这个体系内交换,他们要想打入亚洲贸易


  世界,只有运用武力。


  在达·伽马来到印度的舰船上,配备了20门先进的大炮,而军舰就是流动炮台,舰艇编队布阵的实力使他们在印度洋上可以轻易击败阿拉


  伯海军。但葡萄牙自己很清楚,一个蕞尔小国不可能占据幅员辽阔的东方世界,既然最终目的是垄断香料贸易,他们必须控制海上交通线。这


  些手段也被后来的殖民者延续了几个世纪:首先是建立海外的商站;紧接着建立保卫商站的城堡;先同当地土著以货易货,等大军一到,就将


  当地人的土地劫为己有。


  1505年3月25日,葡萄牙的一支武装舰队驶离里斯本港,这是一支有20艘舰船的庞大舰队。船上至少有1500名士兵和200名炮手。海军上将


  阿尔梅达被授予印度总督一职,在临行之前,葡萄牙著名的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亲自检查了舰队的装备。葡萄牙给阿尔梅达的命令是: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9: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击印度和非洲所有伊斯兰的商业城市,并且在每个据点上建立堡垒,设防驻军。不仅要在商业城市站稳脚跟,而且要封锁从直布罗陀到新加坡


  的一切海峡,禁止别国通商。从1505年夏季开始,不悬挂葡萄牙国旗的舰船,不得运载一粒香料。


  葡萄牙国王亲自授予阿尔梅达新制作的绣有十字架的白色缎旗,阿尔梅达跪下宣誓:他们一定在海外确立上帝的统治。


  1506年,卡利卡特的统治者发现这些装备精良的葡萄牙海盗已经卷土重来,他们的目的也更加明确。印度洋边的船只不敢贸然出海,商船队不敢开往埃及,香料贸易骤然中断。埃及苏丹威胁教皇说,如果葡萄牙人仍然在印度洋上逞凶,他将毁坏耶路撒冷的圣城。但是没有人能制


  止葡萄牙人的行径。他们只得在葡萄牙人脚跟未稳之际,联合所有的力量准备向葡萄牙人进攻。埃及苏丹、威尼斯共和国暗中向卡利卡特运送


  枪支大炮。3月16日,就在200艘卡利卡特的军舰准备袭击11艘葡萄牙军舰的时候,一个意大利人将消息告诉葡萄牙人。在这一天的科纳诺尔战


  役中,葡萄牙人损失了80人,受伤200人,但葡萄牙胜利了。这次胜利巩固了葡萄牙对整个印度的海洋统治权。在受伤的200人中,有一位水手


  后来成为永载史册的历史人物,他就是麦哲伦。


  2.从马六甲到长崎——阿尔布克尔克的远东战略。


  阿尔布克尔克,1509年到1515年担任葡萄牙印度殖民地的第二任总督,正是他创造了新的策略。他首先攻占了控制红海的索科特拉岛,控


  制了波斯湾的霍尔木兹。在印度,他一开始打算攻占卡利卡特,失败后占领了果阿,作为葡萄牙的海军基地和大本营。


  在东部,他将目光放到了具有巨大战略意义的马六甲。在此之前葡萄牙宫廷已经得知要到达香料群岛,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葡萄牙没有


  派遣舰队,而是派了由谢凯拉率领的4艘侦察船离开印度的科钦港,悄悄地探查马六甲的虚实。


  经过3个星期的航行,这些侦察船进入马六甲港。这是一个喧闹的、充斥着许多商品的港口。葡萄牙人用惊奇的眼光看着这个东方的直布罗陀


  ,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正好扼住了马鲁古群岛的香料咽喉。苏丹已经得到情报,知道这批强盗已经觊觎马六甲,他假装热情地迎接这些葡萄牙


  人,又许诺为他们装满大批香料。第二天,当舰艇上的所有小船和船员都登岸的时候,另外一位船长警觉地发现越来越多赤身露体的马来人借


  口送货登上了军舰。他发出了警报,一阵猛烈的炮火将围攻上来的马来小船打散,但是在岸上的葡萄牙人多数被打死。


  1511年7月,阿尔布克尔克亲率19艘军舰开到马六甲港口,同苏丹展开了一场决战,6个星期后,马六甲陷落。葡萄牙终于控制了整个东方


  世界的贸易,切断了伊斯兰贸易的主要交通命脉。仅仅几周时间,伊斯兰商业便一蹶不振,从直布罗陀到新加坡海峡,所有战略交通据点都被


  葡萄牙控制,教皇在众多信徒前面为葡萄牙的丰功伟业祈祷,因为葡萄牙把半个地球献给了基督教的统治。罗马为此专门举行了庆典。


  后来,葡萄牙在马六甲建立了总部,隶属于果阿政府,他们拆除了当地国王的陵墓和各种宗教建筑,1513年在这里建立了一座西方式的城


  堡和5座教堂。惟一不幸的是,这里的气候并不适合于葡萄牙人,他们在这里的死亡率一直很高。


  在获取马六甲之后,葡萄牙人继续向前进军,因为马六甲只不过是通往香料群岛的咽喉。现在的目标是香料群岛了。他们紧接着占领了巽


  他群岛上的香料之岛:安汶岛、班达岛、德纳底岛和蒂多尔岛。


  阿尔布克尔克将果阿当作在东方进行殖民活动的大本营,在这里,他修建了许多文艺复兴式样的大楼,将印度的城市变成了一座欧化城市


  。在这里,总督鼓励葡萄牙人和果阿妇女通婚,通婚的结果,造就了一批性格独特的人,他们讲葡萄牙语,有的信奉天主教,有的信奉印度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19: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葡萄牙的作家喜欢将这里比作罗马,葡萄牙的天主教会,尤其是耶稣会在果阿兴办了中学和高等学校。不仅如此,果阿成了葡萄牙传播基督


  教的大本营,派出的传教士走遍了亚洲。虽然中国的明朝皇帝和清朝皇帝在一定程度上任用了他们,但是总体来说还是限制他们的行动。耶稣


  会在传播中国的文化方面做了一定的贡献。当时欧洲对中国的了解,多数的是依靠了这些耶稣会教士的介绍。


  葡萄牙人对果阿的占领一直持续到1961年。


  到15世纪,中国对葡萄牙人来说那里还是一个谜。以往的贸易要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葡萄牙国王曾经计划开辟一条海上航线代替丝绸之路


  ,从那里把中国的商品运往里斯本。马六甲当时是和中国港口进行贸易的中转站。葡萄牙国王曾经派出一个贵族德·赛克伊拉到马六甲询问。


  但是马六甲人并不欢迎葡萄牙人,这个贵族的任务没有完成。就在葡萄牙人围攻马六甲的时候,马六甲的统治者曾经向明朝皇帝求救,但是明


  朝武宗皇帝仅仅是发了一通谴责的谕旨。


  1513年,一位名叫若尔热·阿尔瓦的冒险家搞到1艘中国帆船,开始了中国和马六甲之间的贸易,在中国广东的一个海滩上,他建起一座草


  棚,供葡萄牙船员落脚。1552年,著名的传教士沙勿略就是在这里被背进这个草棚,并在这里与世长辞的。


  16世纪中叶,葡萄牙借口晒鱼,正式在中国的澳门定居。


  在日本,葡萄牙人在长崎建立了商业网点,在整个东方,从长崎、澳门一直到马六甲和印度,葡萄牙人成了沟通东方和西方的主要贸易力


  量。


  葡萄牙人在印度洋实行“通行证制度”。当地的船只,必须由葡萄牙海港官员签发的通行证才能在特定的海上航线航行。葡萄牙人以此垄


  断了香料贸易,这个凭借武力建立起来的势力范围,在16世纪前50年中逐步稳定下来。


  葡萄牙在亚洲占领的领土微不足道,但其战略据点却实际控制了半个地球的商船航线,使东西方贸易原有格局发生了改变:15世纪90年代,


  威尼斯商人平均每年进口300万英镑的香料。10年之后,他们只能获得100万英镑的货。而葡萄牙的香料却从1501年的22万英镑上升到1503年到


  1506年的230万英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7 19:15 , Processed in 0.310069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