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426|回复: 14

[10/08][贴图]中国现代名画《人物名画欣赏》[117p]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8 15: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爱国诗人陆游/马振声

  1982年纸本设色102cmxl02cm中国美术馆藏

  马振声。1939年生于北京市,1964年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1966年研究生毕业,1973年到四川美术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北语言文化大学艺术系兼职教授、—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形象的简化与单纯处理往往更能使画家的表现意图变得明确、清晰和简洁。马振声对笔墨语言的驾驭能力显示了他的沉稳与自觉:远离繁复的文化追溯,而是通过对历史的真实描画展观自我的审美态度,不难发现,马振声的着眼点不在于寻求新异.而在于使传统表现形式如何切。自身的价值取向和题材内容,并做到恰如其分,在《爱国诗人陆游》一画中,他选取写实主义的原则,不等于消弱他对世界的理想化追求,从画面的构图,笔墨、色调的处理以及人物形象的动态与神情捕捉都能窥见画家用心的良苦。正因如此,他营造的氛围与境界是可以深入读解和亲切感人的。作品构图的精妙。笔墨的锤炼,人物个性化的追求,使此幅作品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

  

  版纳春韵/萧玉田

  1989年 绢本设色 72cm x 106cm

  萧玉田,1945年生,辽宁省锦州市人。现为承德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省政协委员。曾设计发行了三套特种邮票,其中一套为中德两国联合发行。作品曾获两次国际奖、两次国内奖。

  《版纳春韵》以传统的工笔画法描绘了一位傣族姑娘,清晨在河边梳妆的情景。少女美丽、端庄,动态优美、自然,象征傣家吉祥的孔雀依偎在姑娘身旁,山花盛开,溪水长流,画家勾画出一幅人间的天堂,给观者以美的享受。这里,画家用坚实轻健的线条,用富丽雅致的色彩;生动和谐地描绘出青春少女的婀娜和孔雀的瑰丽,在灿烂开放的山花春草之间留下了西双版纳的春韵。

  

  布袋和尚/李可染

  40年代 纸本设色  68.2cm x 45.3cm  中央美术学院藏

  李可染(1907—1989),江苏省徐州市人。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师范科,1929年入国立艺术院研究部学习油画,曾加入“一八艺社”。1938年后从事抗日救亡美术宣传工作。从1943年起,先后任教于国立艺专、国立北平艺专、中央美术学院。1947年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曾任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著作有《李可染论艺术》。

  布袋和尚是李可染钟爱的人物题材之一,至晚年仍反复以此题材作画。画中的僧人形象,与民间大肚弥勒造像有一脉相承之处。李可染以流畅自由的笔线,勾画出弥勒并不端正的头部和五官,赋予人物一副活动着的脸部表情,闭着的双眼更赋予人物怡然自得和豁达脱俗的精神面貌。与作于晚年同一题材的作品相比,此图笔墨恣肆、行笔迅捷、画风潇洒、活泼自如,表现出作者早期写意人物画的特征。

  

  采莲图/黄均

  1983年 绢本设色  116cm x 85 cm 自藏

  黄均的画以工笔仕女居多。他的画传统功力深厚,具有古典的美学韵味。作品构思缜密,意境深遂,运笔刚柔相济,能以严谨灵活的笔墨和准确的线条刻画出个性鲜明的人物,使笔下仕女雍容高雅,楚楚动人。《采莲图》画荷塘中两少女采莲的情景。此图取江南采莲诗意,在唯美的倾向中寄托了画家思念故乡的离别之情。图中少女被大片生长繁茂的荷叶簇拥着,姿态可人,妩媚的神情散发着青春的活力;少女发自内心的微笑同她们各自劳作的姿势相谐调,有一种抒情的韵味。四周莲花不染纤尘,莲茎交错,乱中有

  序,下部密实,上部空灵,整个构图不落常套,更显出疏密的对比。在舒畅的环境中,在微风的吹拂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给观者以永久的艺术享受。

  

  曹雪芹像/宋忠元

  1997年纸本设色80crax62cm自藏

  宋忠元,1932年生,上海市奉贤县人,195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曾任该院副院长、教授,浙江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此图为肖像画创作、总的表现手法严谨、简洁、清逸、朴实。曹雪芹脸部的五官部位勾勒精细,渲染到位.略带动感的衣纹描写得疏密得当,准确有力。而前景的冷石瘦草与后景的枯枝远亭烘托出主人公的身世飘零、怀才不遇的坎坷人生。南飞的群雁和着淡云轻岚,喻示着一代才子的幽幽思绪,最突出的是曹雪芹炯炯有神的双目及深深沉思的情态,表明了他对人生的认识和思想的睿智。整幅画中恰到好处地刻画了这位倾一生,心血写红楼奇梦之文学巨人的才情神韵,从一个特有的角度引发了观者的敬重之情。

  

  草原牧歌/张鸿飞

  2001年 纸本设色 68cm x 68cm 自藏

  张鸿飞,生于1950年,吉林省伊通县人。l977年结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为吉林省书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吉林省美协副主席,吉林省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张鸿飞的这幅《草原牧歌》,是他从自己独特的视角,以自己的理解,运用诗意的造型语言和娴熟的技巧谱写的一曲草原赞歌。画中老牧民拉着马头琴,似乎沉浸在一种辽远的追忆中;背景上用淡墨渲染而成的旷阔草原上似乎飘荡着亘古不变的音韵,而这音韵又包裹着以简洁细劲的线条勾勒而成的两只默默相对的白马,构成一种朦胧的诗意。在这童话般的朦胧中,观者辨不清那白马究竟是草原上正在牧放的真实之马还是老牧民心中之马。或许,这正是画家所要传达给观者的感受吧。

  

  草原之梦/周荣生

  1984年 纸本设色 150cmxl20cm,中国美术馆藏

  周荣生的这幅《草原之梦》,以浓郁的墨色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艺术效果,抒发了画家对草原那种如梦似幻的追忆情怀。整幅画手法工整严密,行笔从容稳健,画家有意拉长了马匹的造型,使其在朴拙中透出劲健。在深重的墨色背景上,画家运用红与白的色彩对比,形成了瑰丽沉厚的视觉效果。牧马者手中的套马长竿平伸在画面,加强了马匹对画面的分割,增加了图中传达出来的静谧感,营造出浑然大度、极具装饰感和抽象美的画面。此作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

  

  春风/单应桂  2000年 绢本 设色85cm X 54cm 自藏 

  单应桂,女,l933年生.山东省高密市人。1956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山东美术馆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现任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民间美术研究室主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年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该画以抒情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由于作者长期深入农村生活,对农民的生活思想情感较为熟悉,画中人物在俊美中透出健康,朴实中蕴藏着灵气。这是单应桂笔下女性的特点,也是作者审美情趣的体现。

  

  春天/刘文西

  1999年 纸本 设色 200cmxl70cm 自藏

  在此幅画中。画家热情地赞颂小平同志这位历史巨人、杰出的领袖、睿智的老人;他以鲜明的个性、传神的体态、特有的意味健步向前走着、走着。那深邃的意境、浪漫的景象、真切的色彩在高耸入云的建筑群体和生机勃勃的树木衬托之下,构成了一幅清新活泼,气度雄阔的画面,从而抒发出一种壮美、欢畅的情调。画中的小平同志满怀信心,环顾世界.思索未来,这是一位不畏艰难,不畏权威,勇于探索,勇于实践的世纪伟人。画家在构图、立意、用笔、设色上既大胆又精炼,既深远又清爽,充分体现一种阳刚之美,并以沉稳老辣的笔墨、新颖生趣的色调写出了新时期的新气象,记下了那难忘的春天带绐我们的时代精神和生活风貌。

  

  大榕树下/朱理存

  1988年 纸本 设色 122cmxl35cm 自藏

  《大榕树下》取自画家的生活体验,描绘了农村日常的生活和美丽的景色。农村姑娘的勤劳朴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画面中得到真实再现。画面景色优美,秋风劲草唤起了人们对乡村生活的神往。画中人物的造型重在追求一种生活化的状态,与背景盘根错节、与山石浑然—体的大榕树造型形成鲜明对比,刻意表现大自然的神奇和创造。这幅画意在通过画面内容反映自然界和人类生存的一种状态和心理,带给我们深思的同时也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感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5: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待嫁的新娘/丁绍光

  1999年 纸本 设色 109cm x91.7cm 私人藏

  丁绍光的作品、不仅超越了民族艺术的界限,亦超越了传统艺术的局限。他的每幅作品都兼容了占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装饰情趣。他取法中国绘画的线描传统并吸收了唐画的写实、宋画的古典和元画的写意,超越水墨笔法的藩篱,结合西方对色调的处理方法,充分发挥创作自由的特点。《待嫁的新娘》以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 塑造了一个傣族新娘待嫁前的美丽和矜持。深蓝色的基调,鲜艳夺目的甫国花木,烘托出主体人物修长的身姿。画中人物手臂、腰肢上的饰品及服饰上的图案,无不精心而作,再以金线统—勾勒,捷画面充满了诗一般的意境.给人一种自然华贵的美,一种醉心迷人的美,一种如梦如幻、韵味无穷的美。

  

  当代英雄/单应桂

  1960年 纸木设色 175cmxl20cm 自藏

  画此画反映了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农村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风貌。 作者创作此画时为中央美术学院四年级学生,指导老师为叶浅予。1959年冬作者到北京房山县深入生活,见农民们正在引水上山,作者在和女青年们共同劳动中,被她们那种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不畏艰难的精神所感动。年轻的姑娘高高举起的大锤、健康且流着汗水的脸颊,被山风吹起的发辫和飘起的头巾,一种充满活力的劳动美深深打动了作者。此作在工棚里完成了草图, 后又精心绘制而成,得到美术界的专家与同行的好评。

  

  电缆工人攻尖端/赵华胜

  1960年 纸本设色 84cmx 65.5cm 中国美术藏

  赵华胜,1939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祖籍山东省泰安节。196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1976年调入辽宁画院从事专业创作。观为辽宁画院院长、—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现代中国人物画技法》。

  这幅作品是由赵华胜执笔、集体创作的组画中的一幅,表现在大搞技术革命的年代里电缆工人攻尖端的事迹。画中的主体形象是一群工人,他们脸上洋溢着攻克难关后的喜悦。中心的—组人物形象生动,表情丰富,目光一致,姿势多变,各具个性特色。从创作年代可知,作者刚进入大学不久,绘画方法已明显地吸取了西方绘画的艺术语言,勾线落墨仍保留中国画的神韵,充分显示出作者基本功的扎实和绘画的才能

  

  肝胆相照/赵华胜

  1995年 纸本设色 230cmx 430cm 自藏

  赵华胜的作品以主题性创作为主,给人以沉稳浑穆、博大精深之感,自成风格;《肝胆相照》就是这样的一类作品.画面以群像式的构图,再现了—批与中国***共命运、同存亡的民主人士的形象。画家尊重历史真实.表现西安事变之后,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国***与各民主党派的仁人志士一起,共商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业。画中人物均是真人的写照,形象鲜明,个性突出,神形兼备。此画为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而作,表达了人民将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抗日战争和建立新中国的斗争中所建立的伟大历史功

  勋。

  

  孤独——我忧伤着你的忧伤/秦龙

  1997年 纸本设色、综合材料 140cmxl40cm 中国美术馆藏

  秦龙,1939年生,河北省成安人。1966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6年后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美术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画家在此图中借鉴了装饰画、水粉画的表现方法,与传统工笔画技法相结合.描绘了一个骑马猎人四处漂泊的孤独生涯。猎人造型用线较多,既表现出独行者民族服饰上的特点,也显露出凝重的伤感情调。在材料上的综合运用有利于营造环境的荒凉和表现画中“孤独”所传达出的文学内容和精神内涵,确定了《孤独——我忧伤着你的忧伤》所刻意表现的主题和所要揭示的意蕴,弥补了画面故事情节和习惯符号语言的不足之处,这必然会引起画中人情感的外泄和观者心理激荡之间的契合和共鸣。

  

  旱鸭子/陈光健

  1989年 纸本设色 138cmxl05cm 自藏

  陈光健的画生活气息十分浓郁,许多作品直接来源于生活。她非常善于抓取日常所见的平凡小景,正如她在《旱鸭子》中的题跋:“我喜爱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即使在艰难中也具有这种品格。”她的画工整细腻,具有某种程度的古典特质。旱鸭子是画家在陕北高原写生基础上创作的,图中儿童的姿态十分可爱。充满童趣。黄狗、鸭子使人联想起乡村的农家生活.意味隽永。当一群鸭子在孩童面前经过时,引起小女孩欢快的笑声,成为全画的亮点。后部暗色的写意背景和前面工笔淡着色的景物、尤其使画面透出一种淳朴自然之美

  

  画家蒋兆和/韩国榛

  1980年  纸本设色  136cmxl80cm  中央美术学院藏

  《画家蒋兆和》是韩国榛以描绘文化名人为题材的一幅佳作。准确生动的造型,舒缓从容的笔触,欲实还虚的意境表现,画家把蒋兆和各时期代表作品组合在一起作为背景,斑驳迷离的墨色传达出画家蒋兆和的深邃、睿智。画面弥漫出淡淡的诗意和历史的沧桑感,不免让观者从心头涌起一丝难以言状的感受,也同样有着画家深沉的生命体验。一言以弊之, 在疏密聚散、浓淡枯润的形式对比中,韩国榛成功地刻画出画家蒋兆和那种忧国忧民的精神面貌,从而给人以明确、清晰的心灵和视觉的感应。

  

  画家/韩硕

  2000年  纸本设色  173cm x l40cm 自藏

  韩硕,1945年生,上海市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曾任上海少儿出版社总编辑。现任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韩硕在《画家》这幅画中继承了传统水墨讲究神韵的美学品质,用线与造型达到了和谐统一。画中的用线概括中见逸气,色彩素朴而又雅致,形的张力赋予了画面以生气,人物造型极度概括,几分夸张变形恰到好处,既不生硬死板,也不张狂无法,与用线的力度结合得天衣无缝。正是这种造型的风格化,生发出一种内在的意韵,充满了诗意的倾诉。这种风格特质和背后的意蕴,是一种简逸、朴素的美感,是对古典美学所规范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命题在新的层面上的推进。推进的前提是画家不以写人物之“形”之“神”为目的,而是借人物之神写自我对世界的内心感受,洋溢着画家的主体意识。韩硕画里那份稚拙、随意、洒脱,正是无数艺术家孜孜以求倾心向往的境界。此作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金奖。

  

  换鹅图/刘旦宅

  1981年 纸本设色 96cmX 59cm 自藏

  刘旦宅早年对汉唐人物、宋元山水,以及明代陈洪绶,清代任伯年等大师绘画,摹习研究多年,深得其妙旨,集众所善,以为已有、更自立意,专为一家,《换鹅图》是以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为创作内容.人物神态表现安然。画家在描绘人的技法上用笔精工秀丽,设色典雅清淡,毫无媚俗浮躁之气,格调校高。图中人物体态、着装取材于东晋的竹林七贤和山西太原娄睿墓壁画以及《勘书图》等古代作品,但在运笔、设色方面又融入了现代人意趣,加强了四周环境的烘托作用和人物相互关系的描绘。此幅作品形象生动.细腻传神,较好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在历史人物画的创作中,此作实在是一幅内容形式俱佳的作品。

  

  浣纱/萧玉田

  2001年  绢本设色  110cm x 52cm 自藏

  伫立于荷塘池畔的秀丽身影,合着悠远的“平仄”诗句,不知谁家浣纱女游弋在永恒的时间长河里,牵动起人们几乎淡忘了的怀古之情思。这无声的诗句,传送着大自然的气息,飘扬着浓郁的荷香,把观赏者引入含蓄而又悠远的审美境界。这幅画线的起承转合,色彩的沉秀雅致,始自于传统又变化于民间。高明的画家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从传统中走出来,而丰富的生活又需要画家深入进去,一进一出,生活的诗意,表现的活力,优美的情趣都融于画中,给人以审美的无穷遐思。《浣纱》这幅以工写意的画作,让我们从中读出了颇多的新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5:4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河儿女/陈忠志

  1977年 纸本设色 178CmX 250cm 自藏

  对陈忠志的作品造型进行某种理性的分析,我们不能偏离这样一个原则,就是对于视觉形态纯粹性的时间意象、空间意象、色彩意象等等各种意象结构造型的整体判断,以及它们的形态传达给审美对象心理情感反应时所产生的不同知觉感受。《黄河儿女》的视觉形态的设计语言形式能够给人以庄重、宏伟的审美感受,图中领袖的雄伟身姿和他和蔼可亲的表现,给处于成长中的儿童以莫大的鼓舞和期望。画家把人物造型和人物关系同自身在长期艺术实践中积淀起来的深层心理结构相通,从其造型形式中闪现出种种有意味的节奏、韵律、平衡、张力、松弛等,可以看到画家的创造活动和他歌颂主题合二为一.进而行之于笔,物化为新的造型样式。因此,此作以主题的新颖,工笔技法的创新,线条的生动,意境的深邃,在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赛中获国际荣誉金奖。

  

  黄河在咆哮/王迎春  杨力舟

  1979年  纸本设色  180cm x 230cm  中国美术馆藏

  王迎春,女,1942年生,山西省太原市人。196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l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画研究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杨力舟,1942年生,山西省临猗县人。196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曾任文化部艺术局美术处处长。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一级美术师。

  王迎春、杨力舟夫妇的画风经历了几次大的蜕变,由倾心于写实渐次走向追寻主观结构的表现。但无论如何变异,其中总有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即画面意境追求对壮美品格的渲染。在中国画坛,长期以来关注现实生活的主题总仿佛与一种手法和套路相联系。《黄河在咆哮》显然突破了这种套路。画面具有一种强悍的力度,这种力度不仅来源于作品的质量,也来源于艺术家激昂奋进的笔墨追求和精神状态。这幅作品构图大胆,笔墨沉雄苍浑,雕塑般的人物造型和翻滚的巨浪撼人心魄,是难得一见的力作。

  

  慧女传书/郭慕熙

  1980年  绢本设色  80cm x 50cm  自藏

  郭慕熙,女,]926年生,河北省永清县人。1945年毕业于北平京华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

  系人物科,从师于徐燕孙、吴光宇、刘凌沧。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美术组、荣宝斋及故宫

  博物院从事绘画、美术设计、古董临摹工作。现为荣宝斋画家。

  郭慕熙的这幅《慧女传书》取材于《西厢记》中红娘为张生、崔莺莺传递情书一段。

  画家采用工笔重彩的形式,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红娘与崔莺莺各自不同的神态表情。图中红

  娘躲在屏风的后面,调皮地探出半身,偷偷观察崔莺莺观看情书的表情。崔莺莺读信时神情

  专注而又有些羞怯,完全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之中,根本没有发觉红娘在偷看自己。这幅画充

  分利用了地毯、桌几、屏风和栏杆的形式特征来分割画面空间,使人物的细腻柔和与环境直

  线的方正规矩形成对比,更好地衬托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脊梁/招炽挺

  1998年  纸本设色  152cm x l52cm  自藏

  招炽挺, l945年生,广东省南海人。196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一级美术师,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银奖,纪念《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展铜奖,全国中国人物画展铜奖,全军美展银奖。出版有《招炽挺花鸟画集》等。

  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是源于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艺术家的任务正是通过他特有的方式把这种真诚感受最大程度地传达出来。《脊梁》这幅画,没有过多的背景环境渲染,也无花样的笔墨翻新,更谈不上繁杂的色彩和浩大的场面辅垫。画家只是截取抗洪抢险一个平常而又特定的场面,用准确精炼而又丰富多变的笔墨表现了人民军队战士们的平凡和伟大,用画家创造性的语言点明了主题——这些年轻的生命,这些英勇的战士用坚强的躯体,有力地扛起了人民的委托,担起了抢险的重任。他们就是民族的脊梁。

  

  江城女/梁岩

  1987年 纸本设色 67cm x 68cm  自藏

  《江城女》以水墨写意的手法描绘了一位美丽姑娘的肖像。图中女子取侧面造型,眼角、嘴角重点刻画,面部处理注意明暗、光影。脸部的高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点染的嘴唇更反映了人物的精神气质。她的衣饰以大写意水墨恣意挥洒,以烘托头部的安祥宁静,只在胸前微露红色的内衣和佛珠,以打破上衣的单调、沉闷。背景以淡墨轻扫,氤氲迷蒙,揭示了姑娘的心情和画家着力追求的平淡天真效果。这种水墨写生人物画看似简单,实则没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对物象的灵敏捕捉、概括能力是很难奏效的。

  

  江音/杨德树

  1992年绢本设色 130cmX 68Cm自藏

  中国工笔重彩人物画历久弥新,其独特的审美从精神上包含了民族的审美习惯以及哲学、文

  化的丰富内容、从技艺上又具备了极为丰富的手段方法。《江音》力求突破旧有的程式,努力在传统

  中追求至善至美。由于画家功力的深厚,这种唯美的倾向并不媚俗,反而雅致大方。画家精心塑造了

  一个美丽的少女在江中游船上抚琴的优美身姿.为了获得画面的节奏,画家精心布置了每—个背景道具,从而使图形的构成与音乐的韵律达到和谐,并同时蕴含了节奏的顿挫和江水起伏间的交响。这种数次重复展开又变化丰富的节奏,具有动人的力量,感染着每一个观者。

  

  金秋/赵建成

  1994年  布本设色  176cm x l76cm 中国美术馆藏

  赵建成,1949年生,山东省青州人。自学绘画,曾受朱乃正指导,后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现为青岛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赵建成的作品中,始终能感受到对东方艺术精神的那种雄浑博大、浑朴自然之象的追寻,画面所传达的意象是那样的撼人心魄,仿佛没有一种形象能包容这“能量”。加之题材所含蕴的历史特征,则更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意味。这些“造像”所蕴涵的素静单纯、庄严肃穆远离了世俗的喧嚣与纷繁,同时为纯化语言提供了最为恰当的载体。从技法分析,画家从容地控制着墨中的水分与层次,他能在如幻如真的写实手法中灌注一种唯美的趣味。

  

  金秋夜话/龙清廉

  1984年纸本设色124cmxl83cm,中国美术馆藏

  龙清廉,苗族,别号阿龙、尔澳迦龙,1 938年生,湖南省古丈人。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到新疆工作。现为新疆画院专职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金秋夜话》重在刻画对话双方的融洽关系和精神气质,以表现画中人生活的幸福和丰收的喜悦。画家借鉴了素描的表现方法,运用明暗关系对主要人物的面部、手足进行了精心刻画,表情生动自然,显得厚实充分。人物衣纹的处理讲究突现肌体结构.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画中人的精神特征和民族特点。客观对象外在形貌特征和人物内在精神极为协调。温暖的夜灯笼罩着夜话的场景,点明了此画的环境、时间.堆积的粮食、运载的拖拉机寓意着恳谈的内容.使此画的主题更为突出和明确。

  

  金色的风/刘永杰

  2001年  纸本设色  146cm x 174cm  自藏

  刘永杰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不是遵从客观对象固有的面貌和状态,而是从其束缚中解脱出来,用主观的意识改造对象,在具象中写意。意,就是他心灵情感的外泄;意,就是他画中的秩序。在这幅《金色的风》中,人物的衣纹不是自然状态,而是规则的;群体人物的表情、肢体的线也在变化中蕴含规则;入画的景物也具有同样的特点。所有这些在一起共同形成了画面的秩序感。图中人物动态方向性的趋同,既加强了秩序感,又使群体人物的外形得到了强化,形成一种纪念碑式的画面布局,恰当地表达了画家对丰收的歌颂。

  

  竞技图/吴绪经

  1990年  绢本设色  114cm x l07cm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藏

  这是一幅具有唐宋词意的高士弈棋图。画家不落俗套地将生活的真实场面移位于艺术的自然画面,人圈中的两位对弈高手,一位悠然自得耐心等待;另一位凝神静气举棋未定。画家精心布局,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情动态,画中主与次的设置、动与静的对比、冷与暧的交映、散与聚的组合都归于气氛的整合统一。难能可贵的是,画家将色彩的处理、线条的运行和人物的变形全都融合在装饰、变化、求新的基调之上,使观者从古韵内品味出清新的格调,从陌生里看出了熟悉的面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5: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方皋/徐悲鸿

  1931年 纸本设色 139cm x 315cm  徐悲鸿纪念馆藏

  《九方皋》取材于《列子·论符篇》的一个故事。大意说:春秋时代有一个相马的名士伯乐,他有一个好朋友叫九方皋,其辨认好马的能力不在伯乐之下。有一次秦穆公想求一匹好马,伯乐就介绍九方皋给秦穆公。于是九方皋在外面寻求了3个月,终于找到一匹黑色的雄马。可当秦穆公询问他马的雌雄和颜色时,却令秦穆公大失所望。秦穆公对伯乐说:“九方皋连马的雌雄和颜色都不能辨认,如何能认识马的好坏呢?”伯乐说:“九方皋观察马的时候是见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而不见其所不见。”意思是说九方皋不重视马的表皮外相,只重视它的内在精神品质,他对于马的真正知识是无人可比的。秦穆公仔细检验了这匹马,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马。因此我国从古至今,把伯乐和九方皋比作善于认识人才的人。此幅《九方皋》图是七易其稿所作,画面着力于九方皋这一人物的刻画,表现了这位气度非凡、善辨识广的精明长者,在发现骏马时喜悦但不露声色的神情,而那黑色的骏马则因知遇而双目放光,跃然欲驰。

  

  决战之前/徐启雄

  1985年绢本设色105cmx80cm中国美术馆藏

  徐启雄。生于1934年,浙江省温州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人民日报社美术编辑、浙江省温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现为浙江画院一级美术师、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七次获全国性美术大展金奖、银奖及荣誉奖。出版有《徐启雄工笔人物画选集》、《徐启雄画集》

  80年代体育界崛起的女子排球队的旋风,鼓舞了一代中国人。这幅充满装饰味的作品以暖色为基调,表现了女排队员决战之前相互鼓舞,共同砥励的情景。画面选择了典型的动作,以合围式的构图,精妙的色彩渲染技巧和新型颜料的透明色效,把决战之前的主题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喀什老人/李山 

  1979年 纸本设色  68cm x 45cm 中国美术馆藏

  李山,生于1926年,山东省青岛人。195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曾为江苏省国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81年定居美国。

  《喀什老人》是画家在新疆写生的画稿。作者运用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的笔墨,吸取了西洋人物画的造型方法,塑造了一个睿智的喀什老人形象。一般来说,作水墨人物画,下笔前要求凝神静气,胸有成竹;作画时则要求情绪饱满,心无滞碍,大胆落笔,一气呵成,然后再细心收拾,精心调整。这几步环环相扣,最后才能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在这幅画中,画家熟练地把握了水墨的特性,充分体现了这种关系,以精炼的笔墨刻画出喀什老人的神采,显示出画家扎实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笔墨修养。

  

  考考妈妈/姜燕

  1953年  纸本设色  113.6cm x 64.6cm  中国美术馆藏

  姜燕(1919 —1958),女,原名刘仁燕,字江夏,号小松,湖北省武昌市人。曾先后在京华美专和北平艺专学习国画,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北平艺专讲师、北京市美术创作室创作员。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风风火火的扫盲运动。姜燕的这幅《考考妈妈》反映的就是在当时的扫盲运动中,北方农村家庭中的一个学习场景。图中的妈妈怀抱仍在吃奶的儿子坐在炕上,腾出一只手来执笔,女儿手拿《速成识字课本》,生怕妈妈看见,可能是在考查妈妈默写生字吧!画中景物虽不繁多,但在简洁中透出崭新的气象,人物表情的生动,反应了她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画家高明之处,也正在于选取了这样一个平常角度,成功地反映出新社会朝气蓬勃的时代特征。

  

  矿山新兵/杨之光

  1971年  纸本设色  83cm x 59cm  中国美术馆藏

  杨之光的写意人物画吸收了西方绘画中对光与影的表现,增强了所作人物画的体积感,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这幅《矿山新兵》就是运用这种表现方式完成的一幅优秀作品。画中塑造了一位年轻、俊美的女煤矿工人正精神焕发地整理服装准备下井投入工作的形象。这一件作品高妙之处在于不像当时许多人物画那样,概念化地追求“高大全”、“红光亮”而丧失了人物的个性。画家把这个矿山新兵放置在一株芭蕉边上,在矿工服的袖口和领口露出里面鲜艳的衣服,揭示了女矿工爱生活、爱工作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黎夫人像/齐白石

  1984年  纸本设色  128cm x 68.5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黎夫人像》是一幅全身肖像画,这也是民间肖像画的一种样式。画家以一种恭敬的心态塑造对象,要求逼真肖似,衣服饰件尽可能豪华,给人一种端庄、华贵之感。从构图和表现手法来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画的影响,并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写实技法,人物脸部已有明暗关系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画创作的一种趋势。

  

  李逵探母/戴卫

  1982年  纸本设色  112cm x 95cm  自藏

  中国人物画常常利用对历史性题材或传统人物故事题材的描绘,来表现不同时期画家的艺术表现形式特性和绘画思想。戴卫选择了水浒故事中李逵探母的情节进行描绘,其意愿无非如此。欣赏这幅作品,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塑造,观者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其表现方法的与众不同:李逵那强壮跪地的身躯,悲喜交集充满愧疚的表情与年迈失明的老母形成了强烈对比,更加增添了绘画主题的内在意义。“戴卫的人物画,语言简洁, 内涵丰富,熔理性思考与感性表现于一炉,作品中不仅显示出传统的功力与自己的个性,也显示出现代意识”。《李逵探母》成功地塑造出了“无情未必真豪杰”的典型形象,也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了李逵复杂的内心世界。其惟妙惟肖的细部刻画与笔墨写意的有机结合,丰富了中国人物画的表现性。

  

  李清照/单伯钦

  1997年纸本设色 132cmX66cm自藏

  《李清照》是一幅诗清浓郁、气质浪漫的作品。其用线出古而入新,人物以近似工笔的小写意笔法表现,造型端庄、典雅,线描劲健、流畅。画面用一种偏冷的色调寄托着词人的哀思,这种图式反映了一种唯美主义倾向。画家努力探索词人的精神状态,并在图上题词,以通过词意反映画意,通过画笔加深词意。无论人物,动态、服饰、发型、道具都经过考证,以进一步强化画面的主题和意境,烘托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

  

  李印泉先生像/徐悲鸿

  纸本设色  75.5cm x 43cm 徐悲鸿纪念馆藏

  徐悲鸿(1895—1953),江苏省宜兴县人。自幼随父学画,1919年赴法国高等美术学校学习。1927年回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和油画、国画创作,先后任南国艺术学院艺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立北平艺专校长。194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常务委员。

  徐悲鸿中西绘画兼长,所作人物画造型准确,他的作品在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徐悲鸿擅肖像写生,形神兼备,所作《李印泉先生像》是他人物肖像画的精品。画脸用西方素描染法,深入细致,结构准确,形象生动;衣纹用传统白描法,以线造型,用笔简练、概括,笔法类似任伯年。两者有机结合,创人物画之新风,对后世影响极大。

  

  粒粒皆辛苦/方增先

  1955年 纸本设色105cmx65cm中国美术馆藏

  方增先, l931年生,浙江省兰溪市人。1953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后参加研究生班学习。1955年留校在中国画系任教。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副主席,浙江美术学院教授。现为上海美术馆馆长,上海中国画画院副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画家以众人熟知的《锄禾》诗的最后一句”粒粒皆辛苦”为作品命名,选取了一位老农拾起掉在地上的—束麦穗的瞬间动态入画,用质朴无华的艺术语言表达了粮食来之不易,每一粒都要认真珍惜的道理.与当时全国范围内的增产节约、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众运动紧密连在了一起。图中老农蹲在地上,左手拿着马鞭和两只麦穗。右手正准备拾起地上的麦穗。画家凭借自己深厚的造型能力和对粮食的真正珍惜之情,把老农拾麦穗时的专注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6: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莲池所见/周昌谷

  1964年 纸本设色  132cm x 66cm 家属藏

  从周昌谷《莲池所见》应当看到画家在技法上的创新,即继承传统又打破传统的一面。他的作品具有色彩鲜艳、笔墨淋漓的特点,画家充分发挥水晕作用,因此无论花瓣、人物的颜面,都产生“活色生香”的效果。这种水晕作用的发挥,吸收了现代水彩画的长处,只是比水彩画多了笔墨的功力, 因此具有浓厚的中国画气息。在笔墨方面,画家爽健的用笔和淋漓痛快的用墨,使墨韵与色彩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创造了动人的形象。可以这样说,就目前现状而言,在中国画家中,周昌谷在用色的技巧上是最高明和最成功的。

  

  练/张文瑞

  1973年  绢本设色  114cm x 63cm  中国美术馆藏

  张文瑞,1930年生,河北省石家庄市人。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到四川美术家协会工作。80年代调河北画院,现为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这一幅工笔人物画构图简洁大方,设色质朴清新,整个画面给人朴实、纯净的感受。图中表现一位年轻女工坐在床上,专心地捻着一根细线。显然,她是在宿舍里利用业余时间苦练纺织本领。但画家对人物的刻画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通过对擦得很干净的桌面上的两本书、搓过的细线及有倒影的小闹钟的精心描绘,使这位女工的形象更丰满,更有生活气息。

  

  六日会上/陈谋

  1983年 绢本设色 115cmx 85cm 中国美术馆藏

  陈谋, 1937年生;北京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留校任教。曾任中国画系副主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部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白描人物技法》、《工笔人物画》

  陈谋喜爱描绘少数民族人物和他们生活的环境。画中人物往往个性鲜明,使人感受到边疆人民生活的朴实,祥和。《六月会上》描绘的是一次民族贸易集会。图上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由于这种集会大多一年一次,并且在户外临时搭棚开设,因此很有地方特色,吸引了远近各族人民前来采购。此图的中心是五个穿着盛装的少女在选购新式收录机,她们神情专注,画家重点刻画了两个女子的面貌和三个女子的服饰。画家对工笔重彩技法的熟练掌握使图中色彩艳而不火,用线准确有力.民族特色浓厚,服饰质感很强,给观者有—种新的感受并加深了对民族风情的了解。

  

  龙女礼佛图/张大千

  1944年 纸本设色 95cm x 59cm  北京画院藏

  张大千(1899—1985),原名权,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斋名大风堂。生于四川内江,祖籍广东番禺。1 91 7年与二哥善子留学日本,在京都学染织。1919年回国后从曾熙、李瑞清学书画。1941年赴敦煌石窟临摹壁画。1949年赴香港暂居,1952年移居阿根廷,1954年移居巴西圣保罗。1956年游欧洲在尼斯晤毕加索,1958年作品《秋海棠》被美国纽约“国际艺术学会”赠予金质奖章,1968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授赠荣誉博士学位。1977年返台北筹建“摩耶精舍”,1978年定居台北。从1950年以来,在世界各国举办个人展览60余次,出版有《张大干书画集》等多种选集和著述。

  张大干集文人画与作家画、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为一炉,举凡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工笔、写意,无一不能,无一不精。他曾集中精力临摹历代名画,直至敦煌璧画,最后成为有晋唐宋元风范的集大成画家。《龙女礼佛图》以李公麟笔法为主, 自题曰是背临之作。画中龙女的虔诚,佛的安祥得

  到了生动的再现。画中古雅流畅的线条,丝丝入扣的人物服饰及扎实的功力不可多得;而其学自敦煌,善用青绿朱砂重彩的技法,使画面艳丽却又沉着,又是其一绝。

  

  隆隆春水育新苗/周沧米

  1964年  纸本设色  96cm x 68cm  中国美术馆藏

  此作表现江南春耕时期,使用电力发动机引水上山灌溉良田这一新生事物,在年轻人心中激起的希望与向往。这是画家深入山区收集素材时所见,加以艺术的概括和加工画成的作品。画面通过两个插秧的姑娘形象的刻画来表现一种新生的、朴实的情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炉前/张仁芝 1964年纸木设色106.3cmX 66.8cm北京画院藏 

  张仁芝,1935年生,河北省兴隆县人,祖籍天津市蓟县。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65年结业于北京画院进修班,为北京画院画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6o年代.随着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反映工业建设成就的主题和歌颂社会主义繁荣的内容成为许多画家喜爱表现的题材,顺应当时形势。工农兵成为社会主义祖国的先锋阶层,他们的形象—经创作出,往往家喻户晓,感染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 《炉前》是一幅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图中的人物形象、姿态,乃至于背景在当时都具有典型意义。画面描绘几位炼钢工人在劳动间隙稍事休息的情景。画家成功地画出了工人们在炉前被火光所映照的身影.生动的动态,各具个性的感人形象、以及创新的笔墨技巧,都使这幅画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鲁迅像/吴永良

  1962年 纸本墨笔 138cmx 63cm 鲁迅博物馆藏

  吴永良,1937年生于浙江省鄞县。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78年任教该院中国画系,现为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鲁迅像》运用白描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对于阶级敌人永不休战的硬骨头精神。图中鲁迅神情严肃。傲然挺立,铁骨铮铮-画家怀着对鲁迅无比崇敬的心情.准确地刻画了鲁迅的精神面貌,尤其是睿智的洞察世事的目光,正如图上自题绝句所言,要用自己的鲜血来告慰祖先。背景挺拔的树木和地上苍劲的野草衬托着鲁迅硬朗的身躯。全画不施颜色,用线挺拔有力.以突出当时那种严肃、冷峻的时代气氛。

  

  陆游诗意图/赵俊生

  1999年  纸本设色  80cm x l80cm  自藏

  优秀的画家善于把主观意念感受,通过学识修养和对审美趣味的追求反映在作品的物象之中,把画家对人生的体验,

  对理想的追求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个载体反映出来,这就必须具有提炼、概括、夸张、强化对象的能力。《陆游诗意图》便是画家借诗发挥,表现被升华、理想化的形象。陆游这一人物被放置在梅下岩间,和诗人性格相吻合;陆游削瘦的人物面部造型与缩于岩间的身姿通过提炼、变形,使他比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强烈、更具感染力。此幅作品用笔从容不迫,浓淡相宜,人物造型格调高古,显示出画家深厚的艺术修养。

  

  绿娘/林墉

  1980年  纸本设色  120cm x 90cm  自藏

  林墉,1942年生,广东省潮州人。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广东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

  中国绘画中特有的用来造型的“线”,本身具有抽象的表现性,一招一式,长短疏密,都依附于画家驾驭客观对象形貌的能力和对“形”的敏感度。这些线往往需要一次成功,才能真实传达出画中物象的气韵神态和人物内心活动。《绿娘》在线的概括提炼上准确、生动,尤其是面庞、背部、肘部和腿部几根长线,干净、利落地表现了画中少女所具有的优美身段和青春活力。画家重点刻画了少女的头部,眼睛明眸善睐,婉约多情,而绕着辫梢的手更衬出少女的天真无邪,纯洁善良。重墨表现的腿部不仅给人以稳定感,而且反衬出精心刻画的头部,从而给观者一个完美的、理想的人物形象。

  

  绿苹果/卢禺光

  1996年 洒金纸本设色  130cm x 68cm 自藏

  画家总是能很敏锐地注意到社会中的细微变化,捕捉人物的内心情感,因此,画家往往具有一种人文的气质。卢禺光的这幅《绿苹果》,可以说是他对时下社会风气变化所进行的人文批判,也可以说是反映了画家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忆。图中人物手拿一个绿苹果倚树而坐,背景中斑驳陆离的树叶映衬着面部,使人物越发单纯而具有梦幻感。蓬松的云鬓,逸笔带出又加以晕染的身姿都如烟似雾,美颜、纤手隐隐生情,左侧 “画仕女眼不点睛,余怕其生媚眼抛来抛去够辛苦” 的题跋揭示了此画的主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6: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罗浮香梦/高剑父

  1935年  纸本设色  73.5cm x 34cm  香港艺术馆藏

  高剑父(1879—1951),早年名麟,后改名仑,字爵廷,以号行,广东番禺人。早年师事居廉,1906年游学日本,1908年回国后主持广东同盟会,并在广州起义中任联军总司令。辛亥革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创办了春睡画院、南中美术院。曾任广东省立工业学校、广州市立艺专、南中美术院校长,中山大学、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广东美术会会长。1949年移居澳门。

  高剑父一生不遗余力地提倡革新中国画,反对将传统绘画定于一尊;主张折衷,即一方面折衷于传统文人画与院体画之间,又折衷于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之间;强调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存菁去芜。他的人物画在传统基础上,能将西方绘画的造型关系、色彩、虚实处理恰当地融入到创作中,因而在当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罗浮香梦》作为一幅仕女画已大大不同于清代流行的那种弱不禁风的女性样式,画中女子青春、健康,洋溢着活泼的生气,显然是画家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卖花姑娘/王玉珏

  1984年 化纤布设色 140cmx98cm 中国美术馆藏

  岭南画家王玉珏以她熟悉的广东现实生活为题材,运用那美妙而又富有韵律感的线条,以半工半写的手法,刻画了—个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农村姑娘的形象。画面单纯.基凋明快,具有鲜明的南国风采。图中略带装饰味的花木和人物造型取材于版画。卖花姑娘衣着鲜艳,辛勤劳动的形象十分饱满,整个画面洋溢着健康向上的青春活力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卖花帽的老汉/吴奇峰 1996年纸本设色 115cmx 69cm自藏

  吴奇峰,生于1937年,浙江省兰溪人。196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长期在新疆工作。曾任新疆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级美术师。

  任何一件优秀的作品,都必然是画家深思熟虑和情感的外化。吴奇峰属于那种偏重于情感类型的艺术家,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美的感受。《卖花帽的老汉》描绘的是画家赴南疆游喀什噶尔花帽巴扎所见。帽架上各式花帽反映了当地的民情风俗。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场景,十分生动。画家精心刻画了—位饱经风霜的维族老人朴实的形象,注入了画家的情感。这种情感自然而然地引导着画家大量地捕捉、速写生活中生动朴实的人和人的生活状态,并且把那些神貌各异的人物、场景几乎不加修饰或略加修饰地移植到作品中去。画家心里带着激情,努力使画面畅情达意,在笔、墨、色的交替中产生美感。

  

  毛主席走遍全国/李琦

  1960年 纸本设色  196.5cm x 117.5cm  中国美术馆藏

  这是画家李琦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众多领袖肖像画中不可多得的一件优秀作品。作领袖人物肖像,最忌讳的就是空洞、虚假,不能揭示人物的内在精神气质。李琦的这幅《毛主席走遍全国》,虽然没有任何陪衬的景与物,但由于画家高超的造型能力和对人物的深刻理解,把一代伟人毛泽东刻画得形神兼备。尤其是画家为毛主席精心设计的一顶草帽,不但恰当地点出“毛主席走遍全国”的主题,也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作为党和国家领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

  

  眉间有痣的青年/刘国辉

  1991年纸本设色85cmx 58cm自藏

  刘国辉的人物画向来以造型准确、笔墨精到、勾线潇洒多变著称。此幅作品是一副肖像画写生式的创作。画家注重写实。尤重笔韵墨趣,在随意挥洒中显示出自然洒脱的风格,不求形似.但求神韵。作者对人物的脸部刻画详略得当,身体结构用枯笔挥扫而有节奏,设色浅淡疏放,墨色相融,衬托出人物精神状态,作品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苗寨新嫁娘/徐启雄

  1962年 绢本设色 38.4cmx 30.5cm 自藏

  秀丽的脸庞,明亮的眼睛,掩饰不住挂在嘴角的微笑和刚刚装扮的新妆,使—个含情脉脉的苗族新娘的神情跃然纸上。画家以深厚的写实功力和装饰的才能,在艺术表现上敢于对传统工笔画进行改革创新,终于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符合当代审美情趣的现代工笔画模式。徐启雄也因此获得“现代美人画奠基人”的称号。

  

  母与子/刘秉江

  1980年 高丽纸设色 105cmxl03cm 自藏

  刘秉江,1937年生于北京,祖籍天津。196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美协壁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出版有〈刘秉江速写》、〈刘秉江画集》等。

  《母与子》画中运用笔墨和色彩不同的特性,使画面既具有大块色彩对比的节奏和墨色对比的块面造型,又有变化微妙的色彩以及色彩经由视觉造成的心理情感反应。因而既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又富有中国式情调,流溢着传统底蕴和民族的审美感受。画家采用中国传统的矿物颜料,并掺进现代水粉颜料,通过高丽纸的渗透性使含水量大的颜色迅速扩散.形成透明与不透明的覆盖和渗化兼融效果。由此产生的写意、水墨、色彩互渗作用使此画在色彩与墨的互补中达到交相辉映的高级境界,从而讴歌了母爱的博大。

  

  牧鞭/范曾

  1986年 纸本设色 137cmx69cm 中国美术馆藏

  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其写意人物长于表现神韵,《牧鞭》为范曾的代表作, 画中人物清新典雅,活泼飘逸,栩栩如生,风骨独具,画家把身着重彩服装的儿童与正在飞奔的白牛放到一起,更增加了画面的灵动与生气。在传统的氛围中不失现代感,在文人画的精神中不失通俗性。画中力求真与妙的统一,注意形象的写实性、准确性和情趣表现的高妙、超脱。图中的线条劲

  健扑拙、顿挫有力,突破传统描法所囿,推陈出新,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

  

  酿新酒/周秀清

  1984年 绢本设色 79cmx108cm 自藏

  周秀清的人物画借鉴装饰美和民间美术的长处,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再创造,使其赋有新的思想内容和新的艺术形式,给人耳目—新的感觉。《酿新酒》以疏密相间的人物构图。生动地描绘了几个黎族姑娘去酿新酒的形象。她们欢快地走在田间小路上,画家精心塑造她们体态动势所呈现的曲线美,以突出画中人物群体的精神气质和劳动中的节奏及韵律。为表达形体的色彩丰富与色调的统一,画中并不拘泥于阴暗光影,从而使全画的整体感异常强烈。让观者似乎听到她们的欢声笑语由远而近地飘来。

  

  农场新兵/王玉珏1964年 纸本设色134cmx89cm广东美术馆藏

  王玉珏的画长于人物内心世界表现,勾线,渲染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线条或绵柔、细劲,或挺拔、有力,在颜色的运用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相对较多的自由发挥空间。《农场新兵》表现的是60年代,上海知识青年到农场去安家落户的情景,他们刚到农场。正坐在那里小憩,等候农场领导的接见与安排。图中景物交代明确.人物形象俊美生动,很有地域特色。画家运用工笔淡彩的手法.刻画了三个具有活力的青年形象,尤其坐着的女青年胸前的团徽和书包上的红花特别具有时代感,并体现出欢快的画风和明快的基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6: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齐白石/王子武

  1972年纸本设色69cmx 46Cm自藏

  这幅肖像画使人物的精神气质得到了真实的传达,图中的齐白石庄重安祥,神采奕奕,气字轩昂。画家在刻画齐白石的形貌特征时,为了突出他勤劳、朴,节俭的优良品质,对老人的眼、鼻、嘴须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他那看惯世事和尽察物态的双眼放射着睿智的目光,微张的嘴显示出老人对生命的渴望,白眉、白须显示着他阅历的丰富和经历的沧桑。深色的帽子和衣袍反衬出脸部的明晰和矍铄,也清晰地映衬出银须的洁白。就笔法技巧而言,这幅画最妙处是用粉画的银髯,生动有致。使画面在沉着、稳重之中多了一份淡雅的明净空灵,再现了一代画坛巨匠的风采。

  

  朝‘露‘桑 /何家英

  1997年绢本设色220cmxl75cm自藏

  何家英是一位具有相当实力、注重功力学养,勇于探索并且已取得成就的画家。他的工笔重彩能从传统艺术中去把握底蕴,又能恰到好处地吸收采纳外来艺术营养。在当代西方文明的强大冲击下,画家努力在心理上将传统视为立足的根基,作品偏于稳健的唯美风格,是在传统的绘画形式中较多地糅进了具象因素,化古意为现代生活的新意,把传统审美精神和现代欣赏习惯进行交融。以表现已意。在《朝·露·桑》中无论经营布置、笔墨、赋色都经过仔细推敲和长时间的运作。人物刻画自然、生动、和谐, 色彩明快、清新、热烈。形象的写实性、准确性和情趣表现技巧不为传统所囿,颇具现代感。其超绝的技艺同传统的审美理念和人文精神珠连壁合,熠熠生辉, 为观者所赞赏。

  

  出于幽谷 迁于乔木——蔡元培 林风眠/王赞

  王赞,生于l959年,江苏省扬州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留校任教。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同年被录取为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这幅工笔作品区别于传统勾勒渲染的表现手法,有着较强的结构意识,着力追求“;有意味的形式”。画面意象的摆布也迥异于传统追求的布局样式,运用大量:的白色、近乎平面的处理都增强了画

  面的形式张力,收到了典雅、深沉的艺术效果。同时,反映出80年代以来艺术语言追求本体意识和个性解放的审美趋向

  

  春晖/宫丽

  1998年绢本设色145cmx 210cm自藏

  宫丽。女,1965年生,山东省济南人。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北京军区专职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百杰画家,宫丽》。

  《春晖》是—幅表现女子军乐团战士们清晨练习基本功的情景.歌颂了她们的美丽和勤学苦练的精神,画中女战士身着军装。体型健美,个个春风满面,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妩媚动人。画家精心结构画面,画中人物有聚有散,有立有蹲,动态优美,变化丰富,整个画面笼罩在春天的阳光下.色彩雅丽柔和, 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寓意女子军乐队这—新生事物沐浴着党的恩惠,显出勃勃生机。

  

  花红苗壮/亢佐田

  1973年  纸本设色  102cm x l35cm  自藏

  此作是《红太阳光辉暖万代》一画的姊妹篇。作者在完成了《红太阳光辉暖万代》之后,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又构思创作了《花红苗壮》一稿。两幅作品各自独立成篇,又有诸多内在联系。二者贯穿了一条三十年前的教育方针,即”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前一幅表现的是“因”,后一幅表现的是“果”。对画面环境和形象,作者刻意地进行了选择保留和重新塑造,使两画如同一对连体婴儿,而又不同于连环画或组画。作品展出后,

  许多人为其独特新奇的构思所吸引,山西、西安、浙江、天津等地画刊竞相发表,人民美术出版社专门制作了挂历,山西人民出版社又印制年画大量发行。

  

  井冈山的斗争(附局部)/李震坚

  1960年 纸本设色 96.5cm x l76.5cm  浙江省博物馆藏

  此图描绘的是1930年我游击队员在井冈山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境况。井冈山漫天飞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但画中人物洋溢着革命激情,正在研究情报,准备出击敌人。人物布局根据主题的需要聚散有度,彼此之间相互呼应,人物表情在统一中又有变化。画家对人物造型特征和人物精神气质敏锐、准确的把握和表现力,显示了他在这一领域的天赋和扎实功力。在笔墨上,画家自如地结合光影与造型结构的关系,用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勾画形象,生动传神地歌颂了井冈山人民不屈不挠坚持革命斗争的精神。

  

  苗家秀女/李乃宙

  2001年  纸本设色  220cm x 180cm 自藏

  李乃宙,生于1945年,天津市人。1982年至1984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任教于中国矿业大学,副编审,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李乃宙画集》

  李乃宙的人物画造型严谨,设色雅丽,用线在凝练洒脱中又有浓淡虚实,恰当地体现出人物形体的结构和空间的层次变化。这幅《苗家秀女》是画家赴贵州黔东南苗族首府凯里所见此景此情的有感之作。画家满怀激情地在画中题道:“流金岁月,黄金时节,收获的季节,正值花季之苗家少女在母亲陪伴之下,穿戴着华丽的服装、绚丽多彩的服饰、奇特的牛角形头饰、叮当作响的银锁项链。

  一群群美丽的苗家秀女组成一幅幅图画, 向人们展示着少女之美貌……”,这长长的题跋反映出画家创作这幅画的动机,阐释了画中传达的审美意趣。

  

  苗岭三月/李乃宙

  2001年 纸本设色 340cm x 220cm 中国美术馆藏

  与《苗家秀女》一样,这幅《苗岭三月》也是作于画家2001年从苗家采风归来之后。画家娴熟的造型能力和对巨大场面较强的把握力,使他喜作较大的画幅,这让观者在画前往往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这是一幅近年来少见的巨幅人物画。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长处,在构图上反复推敲,使作品既密不透风又疏可走马,画面中恰到好处的留白让人感到不闷不塞。画家吸取了永乐宫壁画的构图模式,一丝不苟地刻画了几十个人物形象,以健康秀美的苗家少女的华丽造型把苗岭三月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繁荣景象表现了出来。

  

  南国诗人/高剑父

  1935年  纸本设色  81cm x 36cm  香港艺术馆藏

  高剑父多年苦心孤诣地进行中国画的创新试验,最终创造出一种既富于民族风格又富于新意新貌的现代新国画。其画笔墨苍劲奔放、充满激情,风格雄厚奇崛,奠定了自己“岭南画派”开山祖师的地位。《南国诗人》画一背手执书、高声吟诵的诗人,其形貌伟岸,白衫飘飘,刻画了一位风流倜傥的雅士形象。背景明月高悬,枯叶飘零,表明这是一个秋时月夜、微风徐徐的日子。画中除了衣衫外,背景、头部微罩淡色,这不仅烘托了主体,也强化了这一特定时刻画中人的心情,从而也赋予了画面更深的意蕴。

  

  农家女/刘建平

  2000年  纸本设色 68cm x 68cm  自藏

  刘建平,1946年生,河北省束鹿县人。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现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编审,《国画家》主编,中国美术协会连环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

  这是一幅描绘正在飞针走线、妙手刺绣的古代农家少女的画作,画家用浓淡相间的笔墨精心勾画后敷色而成。农家少女的身姿和茅屋内外景致以各种丰富变化的线条勾写,绣架上红色绣品的鲜亮与少女墨绿色套裙的暗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少女乌黑的头发、洁白的上衣在屋内的景物映衬之下,既烘托了主体,又具有了丰富的层次。而屋外的农家物件,竹、罐、鸡、瓜和满园翠竹的描绘都说明了画家观察力和写生能力的非同一般。这幅画总的格调清新、细腻、生动、秀丽,使观者感叹于农家女的美丽、贤惠和勤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6: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民和拖拉机/李琦

  1949年  纸本设色  69cm x 91cm  中国美术馆藏

  李琦,1928年生,山西省平遥人,1947年入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学习,1950年至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曾任中国画系主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自西方绘画传入我国以来,许多画家注意从中汲取有用的成分,力图革新中国画。李琦便是这些画家中突出的一位。他有深厚的传统线描功力,又致力于研究雅俗共赏的审美效果,所以他能别开生面,创造出广大劳动者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这件作品里,画家运用传统的中国画笔墨、形式,吸取西方绘画中透视、光影、解剖等知识,以较为细致的笔法,塑造了二十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一辆非常写实的拖拉机。图中人物造型严谨,动态自然,把农民第一次看到拖拉机时的好奇以及对美好未来憧憬的心情刻画得纤毫毕见,真情外现。

  

  帕米尔/叶毓中

  1991年  绢本设色  160cm x l60cm  中国美术馆藏

  叶毓中,1941年生,四川省德阳县人。196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入伍,曾任新疆军区美术创作员。1983年转业到中央美术学院,曾任副院长。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叶毓中对传统工笔画的绘画语言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他的工笔人物画已经摆脱了传统程式的束缚,画家的性情以一种自由的、灵活的、夸张的的方式表现出来。构图在正与奇、平与险之间达到了某种微妙的平衡,线条的运用丰富而简括,装饰性的人物形象充满了情趣,丰满而可爱。这种既自然又贴切的艺术效果十分难能可贵。形的勾画、色彩的敷染都显得自由与随机,画家在绘画语言的不断延伸和互动中完善与深化着这种表达方式。同时赋予了作品的视觉形式以更多的隐喻性,个人的风貌在画中已得到充分的显现.

  

  婆媳上冬学/汤文选

  1954年  纸本设色  114.5cm x 66.5cm  中国美术馆藏

  汤文选,l925年生,湖北省孝感市人。毕业于武昌艺术专科学校,早年从事人物画,70年代中期转为花鸟画创作。曾任长江日报社美术编辑,后任教于华中师范学校、武汉师范学院。1981年任湖北美术院副院长,1985年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副主席。

  两妇女在冰天雪地里走着,年轻的搀着年老的,两人的脸上都满是笑容,仿佛根本就没把这冰雪严寒放在眼里。她们有什么急事呢?老人手里的《文化课本》和画面右下角的题跋解开了观者的困惑。原来这是一对婆媳赶着去上文化补习班。在知识的力量下,这一对婆媳少扶老,老倚少,演绎了一段人间真情。画家汤文选采用了中国传统写意人物画的形式,以质朴的表现手法,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的新气象,歌颂了新社会的新道德、新风尚。

  

  齐白石像/李斛

  1963年  纸本设色  70cm x 115cm  家属藏

  《齐白石像》是李斛肖像创作的重要代表作品。白石老人一生生活简朴,其作品风格豪放而富于创造精神,为我国现代画坛最卓越的大师。画面上,老人安详地坐在藤椅上,眼睛微闭似在沉思,面带慈祥的微笑,手指已跃跃欲动,银色的须发因黑袍的衬托更显盘曲多姿。袍、帽一片泼墨,局部用浓重的墨线勾勒,笔法如古籀篆刻,完美地表现了齐翁的性格、年龄、胸襟和修养。画面的背景也耐人寻味,老人膝下的鸽子在喁喁对语,既表现他常画鸽的习性,也是老人热爱和平和荣获世界和平奖金荣誉的象征。眼前一片盛开的藤花、新生的绿叶和飞舞的藤枝,用细线双勾,着色浅淡,虽丰富却并不喧宾夺主,加强了画面的主题情调,并显得静中有动,使人感到老人创作的繁荣、心境的平和及艺术的青春永驻。

  

  强者夺魁/徐恒瑜

  2000年  绢本设色  145cm x 195cm  自藏

  此作品取材于川西高原藏族地区一年一度在中秋时节举行的传统赛马会场景。这种表现大场景的描绘能力,来自于画家自幼对大量唐宋传统绘画的临摹和研习书法艺术的长期积累。在画面里,观者随处都可以感觉到你来我往、循环疾驰的排江倒海之气势,人物刻画有详有略,构图处理有虚有实,尽管是在愈演愈烈的环境之中,其骑手们的机智与表情也欣然可见。以工笔画法能营造这种万马奔腾、人欢马叫的气氛,使观者不得不佩服画家独具匠心的高超技艺。

  

  悄悄话/王有政

  1979年 纸本设色 116cm x ll0.5cm  中国美术馆藏

  王有政,1941年生于山西省万荣县。196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曾任陕西省艺术馆美术干部。现为陕西画院创作研究室主任、一级美术师、陕西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王有政的画面里我们常常能够领略到一种利’实无华的精神力量。在这种平和与冷静的抒写中,画家倾注了自己的满腔热情,他将画面作为精神的栖息地,不加整理,不事雕琢,形具神生,以形写神,这使他的人物画显出了原色原味, 显出了鲜活的生活气息。同时,由于对生活场面的如实描述,使他的水墨人物有着一种亲切感。由此,画面所产生的淳厚自然、朴实无华的美学境界是画家作为体悟人生、抒写心性的一种生活方式吧!此作获第五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青藏高原/谢志高

  2001年  纸本设色 144cm x 366cm 自藏

  笔墨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只能在对生活的再表现中去过渡,笔墨所具有的表现性、健康性和可变性必须从生活实践中来,这样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伟大作品。《青藏高原》是一幅近达4米的巨作,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境界深远。作品中人物造型的整体概括取代了以往于物象的细微刻画;水墨为主的人物造型与背景的空间展示取代了一招一式笔墨技法的自我陶醉;线、面和肌理构成的节奏对比形成了新的平衡;用墨、用色、用笔形成了新的视觉效果和对比精神,表现了画家扬弃旧我、拓展新我的执著创作态度和对伟大时代的歌颂。

  

  庆丰收/黄胄

  1976年  纸本设色  68cm x 96cm  炎黄艺术馆藏

  黄胄是擅长描绘西北边疆民族生活的画家,经过长期深入生活的写生和创作实践,以速写入画,糅速写线条于国画用笔,使画面人物生气勃勃、 自由奔放而又充满激情。《庆丰收》是黄胄典型风格的代表作品之一。描绘了丰收之后,人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画家熟悉维吾尔族人民生活,对维吾尔族的舞蹈了如指掌,因此他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画家不以一笔一画的技术得失为重,敢于重叠堆砌,全力去把握画面的整体效果,注重人物的神情动势,注重形象美的塑造。画家用笔随心所欲,线上覆线,一次勾过,再勾一次,笔下的运动、思维的痕迹皆留存画面,这种速写式的画法反而令人有新鲜感。黄胄创造的这一画风影响着中国画坛,影响了好几代人。

  

  秋实/朱理存

  1992年纸本设色68cmx 80cm自藏

  《秋实》表现的是四川山区农家小景。描写主人公在劳累之后,一边喂奶—边进入梦乡的情景。图中对人物进行造型夸张,以圆润连绵的线条表现了母子入睡的甜美,反映了她们生活的丰富充实和无忧无虑。画家吸收了农民画的表现手法来布置丰收的果实及景物,使幼儿吮吸母亲乳汁的动态作为全画的中心,不仅与画题一致,也通过这一切表明了秋天丰收的喜悦及农家生活的丰足美满。

  

  泉/韩樾

  1965年纸本设色87.5cmx66.5cm 中国美术馆藏

  韩樾, 1955年生于山东省安丘县。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部队曾任美术组长、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部长等职。60年代曾在江苏省国画院进修,作品《泉》曾获第三届全军美展优秀创作奖。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泉》表现驻守海岛的战士在接泉水的间隙,像吮吸甘泉一样在认真阅读毛主席著作《愚公移山》。图中/、物高昂的热情和如饥似渴的读书精神。反映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画家运用比兴的手法突现主题,完成这一作品.刻画的形象体现了一种精神,撞击着那个时代人的心灵。这件作品中最积极,最正面的因素来自创作主体,来自画家的。人格、智慧以及艺术语言的营造和自然生动的表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6: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群众的歌手/许勇

  1962年纸本设色129cmx193cm自藏

  人物画注重的是应物象形和传神写照、所以,“神”、“意”、“韵”的追求,促使画家们在研究人物的造型达意上尽力做得扎实。这幅画充分发挥了画家的造型能力和线条组织能力的专长,在总体经营

  效果上取得了形神意韵的巧妙结合。画家重点刻画了位于画面主体、弹三弦的民间歌手.即白发苍苍老艺人神采飞扬的神情;四周疏密有致、聚散适宜的众多形象、形态各异,各具个性,证实了画家对生活体验的深入。画面在以线为主的同时, 重视色彩的相辅相成,颇具民间意味的平涂方法给画面的总格调输入了新鲜、丰富、和谐、厚重、艳丽的成分——这一切都传递了画家长期修炼的艺术功力和人格魅力,显露出画家执着的诚心、爱心和平常心

  

  人民歌手李有源/韩国榛

  1976年 纸本设色  132cm x l30cm  中国美术馆藏

  韩国榛,1944年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祖籍山东省潍坊市。曾在部队从事美术工作,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后留校任教。现任该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描绘人物的目的是意欲捕捉与画家内心世界相通的精神慰藉,韩国榛在几十年的艺术探索中加强了对绘画本质的洞察。《人民歌手李有源》是画家的早期作品。画家将山水画皴擦技法运用其中,在空灵轻松的笔触中不失厚重,画面虽没有大笔濡染、水墨淋漓的的气势,却在舒缓有致、松紧相宜的从容状态下获得了朴实自然的艺术效果。不难发现,重视整体布局和黑白灰层次的对比,也是收到强烈视觉效果必不可少的因素

  

  日夜想念毛主席/黄胄

  1976年 纸本设色  230cm x l50cm  日本长崎中国现代美术馆藏

  这幅画题材源于1956年黄胄随中央慰问团赴新疆时遇见维族老人库尔班·吐鲁木的故事。这位维族老人为感谢党和毛主席让他翻身得解放的恩情,决心向太阳升起的东方走去,一心要去北京见毛主席,后在政府帮助下,真的到了北京,实现了他的愿望。 这个故事太感人了,黄胄一直想用画笔把这位善良、质朴的维族老汉对新中国的感激之情描绘出来。他先后画过多稿,最后选定老人骑着毛驴,弹着冬不拉,唱着赞歌,迎着朝阳向东方走去。黄胄以流畅的线条、明快的色彩,塑造出了崭新的人物形象,鲜明地揭示了老汉朴实豪爽的人物性格和心向北京、思念毛主席的内在情感,达到了艺术的完美。此作完成于毛主席逝世的前一天,赵朴初先生为此画补写了题记,更增加了画面的感人之情。同时作者还应我国外交部和历史博物馆的要求,为日本长崎中国现代美术馆画了同样一幅,原画藏于该馆。

  

  三月三/陈白一

  1983年 绢本设色  68cm x 67cm 自藏

  陈白一,原名陈倜,1926年生,湖南省邵阳人。1946年毕业于华中艺专。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主席、湖南省文联执行主席。现为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湖南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委员。作品《朝鲜少年崔瑾会见罗盛教双亲》获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

  陈白一的人物画立足于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用笔用线,着眼于用色和画面意境上的开拓,形成了自己雅俗共赏、富有民族特色的绘画风格,这幅《三月三》便是其代表作之一。无论是从画面的位置经营,还是意境传达来看,都别具一格。图中画了两个少数民族姑娘,撑伞席地而坐,人物集中在画面左侧,张开的大伞伸向右边,遮住了一个姑娘的肩背,使右侧留出了大面积的空白。飞舞在伞尖上的几只蝴蝶,既平衡了画面,又揭示了画面表现的季节,突出了三月三的主题

  

  桑梓情/贺飞白

  1984年纸本设色168cmxl68cm中国美术馆藏

  贺飞白,土家族、1940年生,湖北省建始县人。1965年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先后在湖北人民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北美术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现为湖北美术出版社总编辑、编审,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湖北省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就人物画艺术成就而言,现实主义艺术作品的最高成就首先就是描写、塑造特定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同时要求具有和谐精湛的形式技巧。许多经典形象具有永存的魅力正是因为如此。《桑梓情》中

  刻画的老一辈革命家贺龙形象却是背身侧面,画家完全从生活化的角度来塑造所要表现的对象。但仍然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图中贺龙平和亲切的态度和与民同乐的生活作风使最初的原型升华为具有鲜明特点的艺术形象, 虽然主体人物在画中并末处于个分显眼位置,但池在观者心目中听处的中心地位反而强化,这不能不说是这幅作品的成功之处。此作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

  

  山长绿 水长流/徐启雄

  1991年绢本设色40cmx 36.5cm自藏

  《山长绿·水长流》是一幅讴歌自然生态之美和反映我国少数民族风情的工笔画作品。作者以浓郁的绿色山林背景来衬托出两位身穿白衣青裙的侗家妇女的姿容,优美的环境和生动的人物互相对照,旨在表达人和自然互相依存的永恒关系。画面非常幽静,惟有淙淙的山泉滴水声, 仿佛要把观者带进一个迷人若醉的境界

  

  山村医生/王玉珏

  1963年纸本设色84,5cmx 63cm,中国美术馆藏

  王玉珏,女, 1937.年生.河北省人。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留校任教。1972年调广东画院任专职画家。现为广东画院院长、—级美术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山村医生》是王玉珏在广州美术学院读书时创作的,画家以传统的工笔画法描绘了一位山村青年女医生在灯下搓棉棒的情节,马灯、药箱、瓶瓶罐罐。种种道具都作了细致的描绘,画家还有意识地画出姑娘陶前的共青团徽,以表明她先进青年的身份。画面马灯有一圈光亮,给人深夜灯下工作的感觉,以示山村医生的敬业精神。 图中女医生专注认真的表情和灵巧的双手是画家刻画的重点,而衣服处理简洁大方,体现了职业的特点,右上角草帽旁伸出一支山茶花,揭示了女医生热爱生活,有着勃勃生气的精神气质

  

  赏莲/宋吟可

  1981年  纸本设色 69cm x 69cm 家属藏

  宋吟可(1 902—1 990),原名荫科,江苏省南京市人。青年时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作书籍插图并自学中国画。30年代流寓广西,任桂林美术专科学校讲师。40年代迁居贵阳。1 951年后曾任贵州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组组长、贵州民族学院和贵州大学艺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协贵州分会副主席、贵州省国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委员。

  《赏莲》是一幅写意人物画,表现河边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女正伏石赏莲,沉浸在美好的遐想中。顿挫清俊的线条体现出画家笔法的娴熟、精到,观者从中可以体会画家挥笔时那份成竹在胸的自信,从疾笔的运行中更可看出画家随心所欲的潇洒。这种奔放的笔势,源于画家对生活的深入观察,对人物动态的准确把握。画中少女的形象健美,姿态大方生动,腰肢扭转自然,双手托腮活现了少女的妩媚多情, 明眸、纤手溢满了青春的活力,那被蕉叶遮住的长裙,隐含着形体的修长。尤其画中少女那种发自内心畅快愉悦的微笑,富有无穷的魅力,显得那样欢乐、健康和开朗

  

  生命之歌/朱理存

  1992年纸本设色180cmxl80cm自藏

  朱理存.女.1940年生。江苏省宜兴人。196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到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从事专业创作。现为一级美术师。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笔画会副会长,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1991年夏,中国大陆发生百年不遇的水灾,波及十八省区,受灾人口超两亿,这罕见的水患牵动亿万人的心。震憾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生命之歌》是感怀于百年不遇的水患而作。画面的中心是—个在水灾中刚刚分娩而安然入睡的产妇,旁边是解放军医生怀抱着啼哭的婴儿.周围是曾与洪水英勇搏斗的勇士和人民。飞翔的海鸥表达着全国及全世界人民对灾区的关怀,慰问。此画没有具体的环境、时间之限,采取浪漫主义的手法处理,强调恢宏的气势.重视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个生命的诞生。唱响了生命美好的赞歌。宣扬了生命不可战胜之力量。

  

  石油工人无冬天/赵志田 1973年纸本设色142cmx 202.5cm自藏

  赵志田,1940年生,河北省晋州市人。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同年入北京画院为专职画家。现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赵志田的《大庆工人无冬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歌颂的是大庆精神.表现的是在铁人王进喜带领下的大庆工人战严寒、斗风雪的忘我劳动精神。笔墨服从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人物形象服从于主题表现。这种创作风格,是那个时代的要求,反映出当时笔墨趣味同大众欣赏习俗相关联的创作模式, 显现出作者艺术精神的朴实。这是在中国绘画从古典形态走向观代形态过程中的一个历史性的环节,也是特定时代的审美需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8 16: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市民广场/贺成

  2001年  纸本设色  120cm x l20cm 自藏

  此作纯以水墨没骨法表现现代人物,辅之以线的抒写,用大笔触的墨色把握人的结构关系,以墨色染为造境手段,以团块意识去组织画面,黑白浓淡相宜,人物塑造鲜明生动,反映了画家新的探索取向和审美趣味,完成了水墨画现代语境中的完美转换。

  

  事事如意/徐燕孙

  1941年 纸本设色  103cm x 40cm  北京画院藏

  徐燕孙的人物画,常以历史故事和仙佛神道为题材,其线条形象变化丰富,人物动态呼之欲出,相互

  之间顾盼呼应,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事事如意》画钟馗、小鬼,并不使人感到狰狞恐怖,反而多了一层诙谐幽默的情趣。图中钟馗剑须环眼,表情严肃,吓得小鬼战战兢兢。这种赐福避邪的神像题材,在民间年画中有很多,但运用中国画手法画出来就相对为少。徐燕孙对这种题材的喜爱,反映了他乐于从民间艺术中寻找题材,善于表达人民群众祈求幸福平安的愿望。

  

  双荷图/罗屏

  1998年 纸本设色 68cm x 60cm  自藏

  罗屏笔下的仕女单纯清丽、痴情缠绵、艳冶不俗、平淡闲雅、赏心悦目,如小鸟依人又自在自足,似仙子而又栖居尘世,唤人遐思。画家在他的每幅作品中都努力描绘一个理想中的世界,一种如真如幻的优美画境。《双荷图》像一首优美的诗篇,把人们带入了诗意的梦境里。图中的两位少女如花中仙子,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画家以水墨、白描、淡彩的形式使她们神情、动态与白荷的象征意味达到了有趣的谐合,从而把诗情画意提升到了新的艺术高度。

  

  双娇图/励国仪

  1998年  绢本设色  68cm x 68cm  自藏

  《双娇图》中,画家以三角形的构图精细地勾画出绝代双娇的美女形象。如略作分析,不难发现此图具有以下艺术特色:(一)富有装饰意味,画中人物的发饰、纹饰、飘带、背景等都是在对立变化中趋于和谐统一;(二)用线精致简练:人物服饰上的图案和面部表情等处,用线起伏、转折、繁简、强弱、呼应等均以得意为主,或以单纯为上,其黑白对比、冷暖呼应、写实变化等既吸收了古代壁画的养料,又有现代装饰的成分;(三)总体对比感强。画中线条的设计、服饰的表现、色彩的选用、虚实的处理等方面都在同一的宗旨下自然排列,并散发出古色古香的韵味。总之,典雅、秀逸是此画的主体格调。

  

  说什么我也要入社/汤文选

  1956年  纸本设色  100cm x68.5cm 中国美术馆藏

  汤文选的这幅《说什么我也要入社》画面十分简洁,仅画了一个老农蹲在稻田的一角,除了一簇成熟的水稻之外,所有的背景全是空白。这种处理方式使老农的形象十分突出,也使画家得以把精力集中在对人物性格、神态的刻画上。图中老农头部刻画较为深入,让人一看便知这是个精明、倔强的庄稼人。他手执饱满的稻穗,两眼精光内敛,似乎在心中比较着入社的好处。画家对人物的这种表现,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在“走合作化道路”的运动中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不失为一幅优秀的人物画作品。

  

  斯里兰卡姑娘/林墉

  1978年  纸本设色  83.5cm x 68cm  自藏

  林墉的水墨人物注重素描的光影效果和明暗对比,画面基本功扎实,笔墨的处理服从于画中人的精神形态需要。他画的南亚风土民情,以注重运用强烈的颜色效果和结实的造型手段,为世人所瞩目。此幅《斯里兰卡姑娘》更是以橙色为基调,间以多种颜色描绘服饰,给人以绚烂多彩的感觉。画中女子坐态端庄,雍容大方,具有典型的南亚人特征。头部五官处理依附于光影明暗,尤其转动灵活的双眼更是眉目传情的精彩之笔.

  

  四阿罗汉/吕凤子

  吕凤子(1886~1959),原名吕睿,别号凤先生,江苏省丹阳人。1909年毕业于两江优级师范图画手工科,后创办正则艺

  专。曾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及江苏师范学院艺术系教授、国立艺专校长。《庐山云》1933年获巴黎博览会中国画一等奖,《四阿罗汉》1943年获全国美展一等奖。曾任江苏省中国画院筹委会主任、美协江苏分会筹委会副主任,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作有《中国画法研究》

  吕凤子工人物,擅长画罗汉。1942年所作《四阿罗汉》面像生动,用笔圆劲古朴。黄宾虹曾为《吕凤子人物画册》题跋

  时评日:“昔阎立本观了张僧繇画壁,凡三至而后寝卧其下,流连不忍去。盖作画既难,识画尤为难,由古证今概可想见。惟古人画法,最重笔墨,唐人不逮晋魏,一至再至,尚未易知,理或然也。今展凤子先生人物画册,笔力圆劲,墨光滃郁,能深悟画人六法之旨。”吕凤子的画“以形写神,写神致用”,内蕴深厚,追求至善至美的大境界。他的画须细细读来,方知妙处。

  

  宋庆龄/蒋采苹

  1991年纸本设色 186cmX 98cm自藏

  蒋采苹,女,1934年生,祖籍河南省洛阳市。195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教于山西艺术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该作品昕表露的是不染纤尘的雅致和典雅的格调,画面优雅清朗的墨色,给人一种朴实无华、和平静穆的感受。画家仅以简洁的匀线、着色,恰如其分的构图设境,以深厚坚实的写实功力将新花乌画的装饰味和人物画 的绘画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于是,一位慈祥亲切、雍容沉静、神采奕奕的国母形象豁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几只惹人喜爱的和平鸽既点缀主题思想.又烘托了祥和温馨的环境。画面用笔简练有力,用色精微不俗,给人以崇高和敬佩感。

  

  孙悟空大闹天宫(组画之一)/刘继卣

  1956—1957年  绢本设色  50cm x 40cm  中国美术美术馆藏

  刘继卣(1918—1983),天津市人。自幼从父刘奎龄学工笔人物、动物画。1936年入天津市立美术馆从刘啸若学素描和水彩,从刘子久学山水画。1938年毕业后,一直从事国画创作。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室创作员、文化部国画创作组组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孙悟空闹天宫的故事,历来被视为被压迫者对旧有社会秩序的反抗。刘继卣所绘的这套组画对孙悟空显然也是持赞赏的观点。《西游记》中写孙悟空学艺归来之后,大展神威,引来各路魔王与他结拜。此幅图中描绘的正是各路魔王聚在花果山宴饮时的热闹场面。整幅画面人物众多却又主次分明,充分显示了画家驾驭复杂场面的能力,尤其是将传统的工笔人物画法加以提炼、升华并融入西方素描、色彩、解剖等造型方法,使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逼真,别开生面。刘继卣是开工笔人物画一代新风并有影响的画家.

  

  踏平坎坷成大道/黄发榜1999年纸本设色174cmx 240cm自藏

  黄发榜,又名黄华榜,1938年生.湖北省江陵县人。1966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邓小平的丰功伟绩是特别值得歌颂的。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导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一直为人民昕怀念。《踏平坎坷成大道》这幅画以工业建筑的场景为背景,烘托出这位伟人的雄姿和高昂的气质。图中重点刻画了小平同志的脸部,准确地传达了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和他的宏图大略。背景以有代表性的港口、火箭、桥梁等为衬托寓意这位伟人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整幅作品借用了电影的蒙太奇手法,在多样景物的重叠幻变中,通过小平这个核心人物达到统一,歌颂了这位领导亿万中国人民战胜困难、建设祖国的总设计师的伟岸英姿和他睿智奋发的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1-24 11:41 , Processed in 0.430937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