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40|回复: 4

[06/12]非科学证明的明朝灭亡原因-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2 18: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明朝灭亡的总结,不同的立场就有不同的总结,自由派认为是“专制压迫”。可实际上他们的总结总是充满了偏见,出于私心他们进行的是逆向总结。公正总结明亡的历史教训,不能不说根本原因在于“自由主义的泛滥”。
  
    人们一直以为“自由主义”是舶来品,实际上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老庄学说以及无政府主义都是其来源。到明末时期,自由主义思潮表现得尤其明显,直接导致了华夏沦亡。
    具体而言,其表现为政治权威的丧失,意识形态的动摇,情色文化的泛滥,伦理道德的瓦解。这一切和现在自由派所主张的所从事的,和当代社会出现的大量不健康现象完全一致。
  
  一、政治权威的丧失
  其一、党争泛滥,言官误事。
  自崇祯十一年起,到明朝覆灭还有六年时间。身为一国之君,唯一一件让崇祯自己做得了主的事,就是选择在煤山自尽。确切地说,那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崇祯错过了种种机会:年初李自成军队在山西,朝中大臣有人建议朝廷迁往南京,崇祯怕担“偏安”罪名,“讳言南迁”;后来有人建议,改送太子去南京,但“一经言官反对,便不许再有南迁之议,遂使一盘活棋变成死棋”。
  李自成刚过大同,离居庸关尚远,天津巡抚冯元彪“具密疏”请崇祯乘海船南下,他率一千精兵到通州“迎驾”,果真如此,崇祯也“必不会身殉社稷”,并有可能从天津转道南京。李自成进北京五天前,崇祯还有机会,但“朝廷上下壅塞之祸,从来没人敢说”,冯元彪的密疏终成画饼,崇祯必死无疑。
    
  在朝廷上是党同伐异,党争不断。祖宗家法,皇亲国戚,满朝文武,无一不像绳索紧缚着崇祯。朝廷每道政令都出自崇祯,但每一道又都是这位“真命天子”多方妥协和无奈的结果。发表意见的多,承担责任的少。崇祯责备他们“不顾国家急难,不思君父忧劳,徒事口舌之争以博取敢谏之名”,但这些大儒和他们的门生根本听不进其中的一点道理,只知道一个接一个地挺身而出,好像当代媒体组织的辩论大赛。
  
  其二、政令不出朝廷
    在明末崇祯时期,就已经出现武将拥兵自重不受文臣节制的现象,他们和贼同掳掠,拥兵自重,李自成进京,崇祯封他们公候仍然不肯发一矢入援。
    到了南明更是混乱,大敌当前,党争不断,四个小朝廷互相拆台。为了个人的私利不能做出一点点妥协,怎么可能一致对外呢?
  
  二、伦理道德的崩溃
  “痛苦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是讽刺吴三桂置国家大义于不顾,而结怨于儿女私情而引狼入室。明末小人儒现象特别突出,这些人和满清之间有杀父之仇的,有夺妻之恨的,儒家教义“杀父之仇,九世可报”,但是明末这些汉奸却賟颜事仇,为虎作伥。岂只非儒生,连一点人格都不要了。
  
  三、享乐主义,情色文化的泛滥
  不论从王公贵族、儒生士大夫到平民百姓,都处于纵情声色之中。明末是古代中国艳情小说的高峰。《金瓶梅》、《二言》、《三拍》、《肉蒲团》等等,说的和做的一样多。李贽声称“成佛征圣,惟在明心,本心若明,每一日受千金不为贪,一夜御十女不为淫也。”这正迎合了明末自由主义思潮的放荡趋势。声色犬马,怎能打仗。怎能救国。
  
  
  四、意识形态的解构
  以个人自由,自然权力为意识形态基础导致了利己主义成为时尚。顾炎武和王夫之认为何心隐、李贽等人的学说,虽然揭露了伪道学,又整体瓦解了儒家道德体系和价值系统。又提不出建设目标,造成小人儒明目张胆的将放纵合理化,物欲横流,情色文化泛滥,士不知耻,言不及义。利己主义再不用伪装,无所顾忌地登堂入室。伪君子干脆抛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成了真小人。
  
   批孔、批儒,各种思潮层出不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好事,但是也要看在什么阶段。国家民族面临生死存亡,这时就不是百家争鸣的时期。春秋战国,唯有秦国实现统一,唯有秦国思想最统一,独尊法家,罢黜百家。全民高度一致,一心耕战,秦的统一不正说明问题吗?
  明代的小儒-古代的自由派到满清时代,转眼又变成了奴才。从高唱人权自由,个性解放到转眼成为奴才,这一过程奇怪吗?一点都不怪,而且古今通用,余X、焦XX、马XX等人不就是这样吗?
  晚明的进步人士尤其对李贽恨之入骨,被称为是西学三柱石的冯应京甚至将李贽埋骨之塔焚毁,东林党领袖顾宪成谴责李贽“是人之非、非人之是”,至令天下“学术涂炭”。明代大儒王夫之等遗民遭亡国之恨后,痛骂李贽祸国之深,认为他们是华夏沦亡的罪魁祸首。
  
  
  五、极端利己主义的蔓延
  自由主义发展的结果就是极端利己主义的蔓延。纵然是皇亲国戚对国家安危竟然也全然不管,崇祯向皇亲借钱,因一家有难,八方牵连。所以那些在京城的公、侯、伯世爵对抗旨不捐的皇亲戚畹都表示同情,暗中支持,希望武清侯府用各种办法硬抗到底。他们找亲戚向周皇后、田妃行贿,行贿的银子花得如流水一般,就是不借皇帝一文钱。后来李国瑞的家人买通皇五子(田妃所生,崇祯最喜欢的小儿子)的奶妈和宫女,装神弄鬼,把皇子吓死。皇帝见借助戚畹这条路实在走不通,也只好不了了之。
    大敌当前之时,曾经同南明奸臣阮大诚做抗争的复社领袖明末四公子却放弃责任,冒辟疆则带着一队妖娆逃命而去,侯朝宗降清当了汉奸。
  儒学在民间则是言不及义,明末清初,顾亭林就引用这两句话批评明末的社会风气,他说南方的知识分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北方的知识分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故而,顾炎武会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说“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私心、私欲之下,软弱、屈服才是自由主义者的实质。
  
  
  补充:明末新闻舆论透明和自由化,毫无国家利益可言
    明朝没有严格保密制度,不管是大臣奏章还是国家军情机密都很快流传市井之中。
    明人于慎行谷山笔塵卷11一则记载(转杜车别)
     “ 南宋时元兵南下,诏中外不许传播边事。此虽末世之政,然于军国机密,亦不可不知也。近日都下邸报有留中未下先已发抄者,
  边塞机宜有未经奏闻先已有传者,乃至公卿往来,权贵交际,各边都府日有报帖,此所当禁也。幸而君上起居,中朝政体,明如悬象,原无可掩。设有造膝附耳之谋,不可使暴于众,居然传播是何政体。又如外夷情形,边方警急,传闻过当,动摇人心,误事大矣。报房贾儿博锱铢之利,不顾缓急。当事大臣,利害所关,何不力禁?”
  感想一:从“报房贾儿博锱铢之利,不顾缓急”来看,明代万历时期似已有类于现代商业牟利性质而出版或抄行的报道时事新闻的报纸
  感想二:明代政治过于透明化,以至基本国家机密都谈不上,任何行政措施建议都几乎公开于大庭广众之下,置于众口议论之中,明代后期政府无力,与此或亦有关
  至于军事行动决策都公开化,危害自然更大,萨尔浒战役,奴尔哈赤对明军行动了如指掌,未必不源于此。
  
    同样原因,陈新甲被斩就是因为同鞑子议和消息被传开后,引起的群情激愤。陈新甲既死,明朝丧失最后一次议和的机会。
  
  富勒曾经对普法战争法国惨败做过总结,一条很重要的经验是:一个领导软弱的民主政体是完全不适于指导战争的。内阁每天都陷入无休止的争论,民众激情和冲动迫使军队在没有准备好的前提下进攻,不敢根据战场实际做必要的后退。所以他的结论是:一旦爆发战争,就应该转入战时责任内阁,实行先军政治。大敌当前,意志要统一,权力要归一,明末崇祯政权、南明政权亡就在于此。
  
  
    不要被自由派用现代化的词语包装所蒙蔽,明末自由主义思潮泛滥的恶果同当代自由派的主张桩桩件件都能对应的上,其后果也一样,正确总结明亡历史,深入揭批自由主义的危害迫在眉睫。

[ 本帖最后由 liuxingyu105 于 2008-6-12 19:30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6-12 18:5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朝代的更替总是有原因的
内因和外因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2 19: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分析的很现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2 22: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LZ的ID····02年注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23: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我在萤火虫很多年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5-1-23 07:04 , Processed in 0.261841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