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04|回复: 0

银幕索引:五年回首说伊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6 12: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伊拉克战争至今还是一个难以说清的话题。当我们每每停留在战略理论层面高谈阔论的时候,却总是忽略了那些不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伊拉克的战火中日夜煎熬的普通人。从2003年3月20日的瞬间爆发,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五年有余——两千个日子对于和平年代来说,只是一闪而过,可放在战火中,每一秒钟都是绝望和罪恶的感受。

而战争对于电影工业来说,也永远是最好的话题之一。单论二战题材电影,不论是商业价值还是艺术水准,都已经染指这门手艺的最高峰,至今难以逾越。更不必说美国佬心中永远的痛:越战。至今IMDB史上前250名的前十位,就有两部是战争题材:《辛德勒的名单》与《卡萨布兰卡》。

虽然只有短短五年,关于伊拉克战争的电影已经不算少。有美国人自己拍的,有来自盟国加拿大和英国的,也有伊拉克人自己拍的。很奇怪的是,在北美票房榜上,本被认为应该大卖特卖的伊战题材电影,总是不如人意,甚至大败亏输。这和他们在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上屡获好评以至斩获大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也可以说,伊拉克战争题材电影的身上,形成了观众和影评人的两极立场。至于观众为什么不愿意捧场,根据电影圈人士的看法,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伊拉克战争仍在进行中,人们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就能接触到直观的战争镜头;其次,伊拉克战争正义与否,美国公众有不同看法,人们既无法享受二战影片传达的那种英雄主义和自豪感,也无法像越战影片那样,从中反思战争带来的苦难;第三,许多影迷走进电影院,目的之一或许就是为了逃避充斥于报章的伊拉克战争带来的阴影。

尽管不怎么被大众看好,伊战题材电影在五年的发展过程中仍然达到了不可小视的成就。和以往的二战、越战题材电影相比,也许在人性和历史的分析批判上还略差一筹,但在残酷的写实性上有过之而无不及。而在媒介如此发达且多元化的今天,伊战题材电影充分利用了这个优势,以相当丰富的视角描绘了这场错综复杂的战争。按照目前一些主要代表作品所呈现出的不同角度,大体可以分成三个类型来观察。

理论上的高度

伊战进行到现在仍然没有结束,可以说完全不是美国政府事先期待的结果。因此,在最初旗帜鲜明一致支持的高涨情绪渐渐消褪之后,美国民众随之而来面临的基本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战?这是所有战争的基本问题,却在伊拉克问题上遭遇无解的尴尬境地。

好莱坞明星向来许多人政治立场鲜明,老牌影帝罗伯特•雷德福同样热心于战争话题。他去年拍成的《狮入羊口》,就是一场阵容豪华的政治秀。不惜请来汤姆•克鲁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外加自己亲自上场,影片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是一场接一场的辩论和清谈。该片票房失利,从另一方面证明,商业片市场并不欢迎这样一个太过人文主义的作品。

尽管很多人无法忍受电影变成一场政治辩论,但《狮入羊口》仍可说是对美国大后方各方势力利益博弈的精辟扫描。汤姆•克鲁斯扮演一位立场强硬、支持进一步扩大战争的鹰派参议员,他的对手是为了揭开政客皇帝新衣锲而不舍的某商业电视台记者,即梅丽尔•斯特里普。罗伯特•雷德福则扮演一个热爱国家和人民同时反感当政者的大学教授,他对弈的则是一名乳臭未干的学生,已经疲惫并厌倦于日夜不息的战争报道:死亡、阴谋和丑闻。

这其中还穿插了一些阿富汗反恐前线的片断,主人公是大学教授的两位学生,他们为了国家自告奋勇,最后悲壮而绝望地死在恐怖分子的枪口下。在政客、媒体、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四方博弈中,这两个士兵就像被忽略的炮灰,在大后方你争我夺还没有争出个高低的时候,就已经丢掉年轻的生命。

《狮入羊口》并不直接和伊拉克战争相关,如果要落实到具体对象,它更像是在探讨阿富汗战争。但在“9•11”的大背景下,阿富汗和伊拉克只不过是前赴后继地成为了美国强硬派的打击目标,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因此,本片的讨论极具普遍意义:它不仅是一部电影,而更多的是一堂新闻伦理课和公民教育课。

媒体在本土发生恐怖袭击后,是如何不自觉地被利用?所谓的爱国主义面纱下,埋藏着多少谎言?真正的严肃新闻,在商业化浪潮中如何失去了自己的位置?逃避现实,是不是真的可以对国家事务不闻不问?该片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激烈讨论,最后也没有给出答案。






如果说这部从情节上说基本虚构的电影还可以称作是故事片,那么去年一部全美上映的纪录片则是完全不带感情色彩地将事实细化到了极致,对美国对外政策彻底剥光晾晒,在抽丝剥茧的手段上显示了惊人的功力。这便是《No End in Sight》,中文译作《一望无际》。

这部纪录片从头到尾基本都是在采访和讲述中度过。它以接近一半的篇幅,介绍了在缺乏战后重建经验的前提下,盟国驻伊拉克临时管理当局行政长官保罗•布雷默,是如此通过三条措施将美国和伊拉克双方拖入泥潭的。在各方当事人清晰的回忆里,逻辑也被明确地勾勒出来,观众可以看到,错误一步步被放大。

这三条举措是:在巴格达划出绿区(Green Zone)建立城中之城,解散执政党——伊拉克社会复兴党化,遣散原伊拉克军队。第一条让美军“自绝于人民”,最后导致巴格达不同派别武装势力割据局面;第二条令国家机器瘫痪;影响最恶劣、也被公认为美军在伊拉克最大失误的就是第三条,不仅造成大规模失业,许多军人回家之后无所事事,被迫加入恐怖组织,平白无故地为美国树了许多敌人。

但布雷默并不应该是替罪羊,《一望无际》也并不试图将所有的错误都归咎在他一个人头上。这部纪录片明确指出,战前未采纳专家建议,战后又采取了错误政策,是伊拉克局势恶化的主要原因。而拒绝接受本片采访的鲍威尔、赖斯和拉姆斯菲尔德,在这场各怀居心的“集体阴谋”中,也同样难逃其咎。

本片一开始,布什信誓旦旦地宣称:“我们将提供给伊拉克人民食品、医药、供应和……自由。”然而,五年后,伊国人民仍在忍受饥饿、疾病、短缺和新的独裁者。石油工业是唯一受到侵略者保护的,而战后重建与人道主义援助办公室名单上列出的地方无一幸免,比如藏有珍贵人类文明的伊拉克国家博物馆。

一个巴格达街头小贩指着不远的地方说:“看那儿,我的兄弟就是在那儿被炸死的。”他顿了顿又说,“是的,我们不喜欢萨达姆,但是现在的情况比他在的时候还糟。”实际上,被派遣到前线的美军士兵并不比他好过。地面炮兵部队的雨果•冈萨雷斯说:“也许将来有一天我回忆的时候,发现那里终于做了点儿什么,那么我所受的苦,和失去的东西,都有意义了。”





过程上的写实

战争电影中的大多数,不会像前面提到的两部作品那样执着于理论,更多的份量,都该给血肉横飞的战场。那里是最前线,是生死相搏的地方,也是最符合“人间地狱”这个定义的地方。

加拿大曾经拍过一部《前进巴格达》,以纪录片式的色彩和运镜,记录一队美军士兵在巴格达24小时内的遭遇。可惜剧本太过低劣,立场也太过霸道,最后居然让这些打光子弹的士兵拿着匕首干掉了比他们多得多还全副武装的伊拉克人,这样的处理实在简单粗暴。





2007年美国人自己拍过一部《反恐疑云》,以涉嫌妨害公民自由的“特别引渡体条款”为切入点,细腻地渲染了巴格达恐怖袭击阴影下的爱与恨。不过它也并非全情面向战场,可说是独辟蹊径。真正精彩、值得一看的直面战争的作品,还属以下两部:《节选修订》和《哈迪塞镇之战》。





今年已经68岁的布莱恩•德•帕尔马是公认的悬念电影大师,被认为是“当代美国的希区柯克”。他所执导的《节选修订》引入了很多新媒体手法,同样以伪纪录片形式展开蒙太奇。凭借对媒介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性使用,他在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摘下最佳导演的银狮奖。

尽管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影片本身却是虚构的。几个美军士兵轮奸、杀害、焚烧一名伊拉克少女,同时杀害她的家人,而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通过另一名旁观士兵的DV展现出来。其间夹杂了各种媒体手法,如公共摄像头、新闻报道、个人博客和网络视频,呈现出一种碎片式的拼贴。

影片开始时节奏很慢,涣散、无聊的军旅生活被真实描述出来:没有女人,只有黄沙漫天的异国他乡。某士兵杀了第一个平民后接受采访说:“本以为会有什么烦恼,其实就和杀鱼一样……杀伊拉克人就像踩死蟑螂,让我口渴,来杯冰镇啤酒怎么样?”唯一让观众不容易入睡的,是一次巡查时某士兵意外被炸死,非常干净利落的爆炸,一条断腿落在镜头前。片中所有美军的遭袭、被杀,都会被登在恐怖分子的官方网站上。

随后是强奸案的策划、开始和结束。没有音乐,也没有什么刻意展现的电影手法,观众好像还没有来得及愤怒,这场罪案就匆匆忙忙地落幕了,留下的只是几具尸体。更惊人的是,当观众跟着导演在事故之后习惯性地要展开谴责和反思时,DV的拥有者在街头自拍时竟然在镜头前被公然绑架。然后就是那段著名的砍头视频:恐怖分子在镜头前拉锯似的用刀,鲜血喷涌,脑袋被送到屏幕上,触目惊心。

德•帕尔马在这部电影中贯彻了他成名已久的血腥和暴力,让人难以下咽。他在接受访谈时曾说:“在越南战争中,我们看到战争的破坏、被我们杀害和致残的人们的悲痛,但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却看不到这些。如果你去找就会看到它,但不是在主流媒体中。”而这部电影的英文名字意思是“被重新剪辑过的”,正是暗示审查制度让公众不能看到战争的真相。






今天的科技,已经可以令电影逼近新闻的真实程度,现场感比起30年前的越战题材作品,已有极大提高。《哈迪塞镇之战》便是英国导演尼克•布鲁姆菲尔德极度贴近纪录片风格的写实之作,再加上它本身真实事件背景,更让人相信,这样无耻和盲目的杀戮,确曾发生在小城哈迪塞。

1968年3月16日,一队美军为了打击越共游击队,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死128个平民。而2005年11月19日,恐怖分子的IED(简易爆炸装置)炸弹令海军陆战队一死两伤,同行美军狂怒之下报复,放炸弹的人跑掉了,却有24名平民被杀,男女老幼都有。《哈迪塞镇之战》便是依据时代周刊的爆炸性调查报道,全副人马拉到伊拉克重演一次。

里面有个政治笑话:有一次,布什正和他的智囊团讨论世界和平问题,突然被告知美国最大的银行被抢。布什很惊讶地说,怎么会呢?所有的贼都和我在一起啊!——这个笑话来自一个即将展开恐怖袭击的暮年男子,而他正是拿了微薄的50美金被美国人遣散的原伊军士兵。

这部电影以手持摄影忠实再现了这场简直有点莫名其妙的大屠杀,同时将笔墨均匀地摊在美军、恐怖分子和平民百姓三方上,简练直接地刻画出每个人的困境。相比起来,最悲惨的当属老百姓,既要应付美国人,又要应付本国的极端分子,最后遭殃的也总是他们。一种强烈的批判和反思几乎要冲破银幕:为什么非要打这场战?

那位下令狂屠的小分队队长,也是个年轻的孩子。他的狂性大发并不是毫无缘由的,影片交待了他目睹生灵涂炭的不安和辗转,数夜失眠想要去看心理医生,却被告知得等“离开的时候”才能得到这种待遇。百般压抑之下,才在一次诱发后干出这些祸事。他更加难眠,不由得在浴室里大骂:我真恨那些让我们来这儿的人!

另一方面,被骗去安炸弹的人事后也是无比后悔,而指使他们作恶的恐怖分子头目,却将这一场屠杀在暗处完整拍下,放给那些前来接受仇恨洗脑的本国年轻人,教会他们如何进行更残酷的报复。而此后将这录像公布于国际社会,争取到了许多道义上的支持,恐怖组织也终于达到了政治煽动的目的。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哈迪塞镇之战》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战争之外的余响

除了理论概括和战场写实之外,电影人还走出了反映伊战的第三条道路,那便是战场之外的社会问题。这个方向的作品到目前并不多,但能够将这个问题说得透彻,是他们的共性。通过对战场以外人和事的思索,电影人们又引领观众回到了人性本身。少了些政治批判,多了些人文关怀。保罗•哈吉斯的《决战以拉谷》和巴曼•戈巴第的《乌龟也会飞》,是这些作品中的翘楚。

《决》一片主人公是一位年迈的父亲,他的儿子从伊拉克战场回国后离奇失踪,于是便踏上了寻找儿子的征程。影片进行不到一半,年轻人的惨死已经揭开,剩下的问题就是:谁杀了他?为什么要杀他?曾经执导过奥斯卡最佳影片《撞车》的保罗•哈吉斯,试图通过这个问题揭开一个秘密:伊战给当事人带来了怎样的创伤?

片子本身的色彩纹理和叙事基调都非常克制,保持了很好的冷峻风格。人世间最大的惨祸,往往都是伤痛到极点的,而这种深入骨髓的伤害和悲痛,也往往不会表现为歇斯底里的爆发——《决战以拉谷》的格调是其高明之处,正因为有如许冷静,那些瘆人的内幕揭开时,才有难以抵抗的震撼。

都是一起去前线的年轻人,也都同甘共苦过,就在回国的那一天,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骇人的自相残杀事件?当我们听到士兵口中对于虐杀一个曾经共同生活那么久的好朋友是如此平静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就会去思考,是什么把原本纯真开朗的孩子变成了这个模样?而这个从人性出发的思路,也是保罗•哈吉斯想要以小见大的基点。





另外一部《乌龟也会飞》应该说更加出色。这部据说是世界上拿奖最多的电影之一,剑走偏锋,既不写战火,也不谈政治,镜头所对准的,只是一帮孩子。而这些孩子,都来自世界上人数最多却没有自己国土的少数民族——库尔德人。这是中亚诸国永远的一块伤疤。

值得赞叹的是,巴曼•戈巴第并没有采取某种苦大仇深的笔触,在孩子的世界里,即便是战争也不可能不沾染上几分童趣。片中的库尔德人都聚居在伊拉克和土耳其边境,直到片尾散发传单的美国人来“拯救”他们。在这种处处带着幽默气息的氛围中,戈巴第将童年伤痛逐一揭开,由笑而泪,酿就了强大的戏剧力量。

片中的主角是一个外号叫“卫星”的孩子王,片子的开始段落,便是讲“卫星”如何为全村人想办法装上卫星电视,可以看到被禁止的新闻,即时跟踪即将爆发的美伊战争。随后的故事核心,围绕的是孩子们挖地雷卖钱为生,每每看得人胆战心惊,生怕这些可爱的孩子一时不慎丢了性命。

“卫星”喜欢上了一个流浪到此地的库尔德女孩,她总是一袭红装,面带忧郁,从没笑过。她的哥哥在战争中失去了双臂,而她还不怎么会说话刚学会走路的“弟弟”则是天生患有眼疾,看不到这世上发生的一切。“卫星”顽强而大胆地追着那个女孩,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原来那个“弟弟”,是伊拉克士兵强暴女孩后的遗腹子。

愁眉下的伤痕,竟是如此地沉重。影片从这一刻起,呈现出一种原始而残酷的美,战争和童年结合得如此完美,同时又催人泪下。《乌龟也会飞》感动了许许多多人,并不完全是因为题材讨巧,这个受尽磨难的民族沉默下压抑的咏叹,才是最大的力量所在。被剥夺了视觉的权利,反而让那个婴儿保留下最多的纯真,而女孩绑上一块大石头将他沉入潭底,更是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

本该享受爱情的年纪,却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片中的其他任何一个孩子,都没有这个女孩过得艰难。作为观众,我们都希望爱情可以像阳光一样拯救她,但这个其实也是意料之中的结尾,证明了人生大多数时候不可能按照想象来完成。这部伊朗和伊拉克合拍的电影,已经超越了战争本身,严格地说,它更像是一本库尔德人的流亡史诗,历史所背负的苦难,让任何一场战争都相对失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5-1-23 05:55 , Processed in 0.29982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