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52|回复: 1

中国电影的两个重要时期——对电影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18 07: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震发生前,曾在一个电影网站看到一个评比:“你心目中最优秀的国产影片”。不少人给出了自己的回答,票数集中在张艺谋和陈凯歌身上,只有一人,点出了费穆的《小城之春》。
    之所以现在还记得这个评比,是因为,至今也不敢确定自己的答案:“最”优秀,“最”的标准是什么?优秀的标准又是什么?
    后来又看到类似的评比:“十大国产经典影片”,并给出了从电影落脚中国到现在、从大陆到港台的上百部候选影片。我觉得这个评比还是可以接受的,至少,“经典”,似乎比“优秀”更能准确地说出电影的特质,“十大”也比“最”更显公允。
    如果一定要给出一部电影的答案,我的标准是“最喜欢”,答案是《牯岭街少年杀人案》。理由是它对那份青春悸动的真实记录,告诉了我们:电影,可以做什么。
    不过,这不是我最想说的。我更想说的是,在“最优秀”评比中,港台地区一定是不该被忘记的,中国电影的两个重要时期也不该被遗漏,这两个时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和八十年代。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中国电影迄今仍无法超越的一个国产电影辉煌时代。有西方的电影评论家在看过《神女》之后说过一段大概这样的话:我们一直习惯于把《偷自行车的人》作为电影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但今天看来,现实主义其实早已在中国被运用的如此完美。因为是转述,我不能准确说出原文和评论者,但这段话准确地说出了那个时期中国电影的状况:当时的中国电影,并没有落后于世界电影的发展脚步,在很多方面,甚至还有着更加优异的表现。《神女》只是那时的一个经典,片中阮玲玉的表现,在今天看来,都有着许多难以超越的感人之处。但,这在当时却并不是凤毛麟角,同样还称得上经典的,还有很多电影,如,《渔光曲》、《大路歌》、《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十字街头》、《乌鸦与麻雀》等等。在那个时期,中国电影人以特有的政治热情和艺术热情凝聚成的爆发力,完成了一次黑白电影最绚烂的绽放。这些电影也整整影响了几代人,奠定了中国很多的电影技术和电影理念,尽管,这些理念在后来继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已经被扭曲的伤痕累累。
    费穆的《小城之春》,几乎是那个时期的一个特例,这部充满诗意和寓意的电影,在那个烽火年代,似乎躲避开了战争的烽烟,用那只惶惑又迷离的小船,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充满文化思考的小城。只是,这种带有伤感的思考,因为不同于当时的现实主义风潮,而没有被足够的重视,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让人们重新发现了它的魅力,发现了拍“第三类”电影的可贵。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另一个电影辉煌时期,这个时期,音乐、美术、文学、戏剧等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都举起了同样的旗帜:探索。电影也概莫能外,在这个时期,我们看到了大量的具有个性风格的电影:如《黄土地》、《一个和八个》、《边城》、《弧光》、《黑炮事件》、《双旗镇刀客》等。但当时最为成功的电影有两类,一是继续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但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的电影,如《芙蓉镇》、《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小街》、《青春祭》、《老井》、,《本命年》等等,这些电影因为以一种在当时还很少见的角度去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灵状态,而受到了刚刚从劫难中苏醒过来,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放开胆量去改革开发的中国人的欢迎。这些电影也因为大量地移植于文学作品,而具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气息几乎弥漫了当时几乎所有引起反响的电影。如,《人生》、《红衣少女》、《青春万岁》等等,甚至像一些关注现代生活的电影也受到了这种气息的影响,像《摇滚青年》、《珍珍的发屋》、《顽主》等等。这些电影中的文化气息因为受到了人们当时在改革开放中各种思潮的影响,因而也具有了别样的气质。我甚至认为,这种气质在以后电影中逐渐被忘记,始终是我们的一种遗憾。我非常喜欢《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小街》、《青春祭》中那种浓浓的诗意和淡淡的感伤,这种诗意与感伤甚至被我看成是对传统文化传统的一种良好继承,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人们逐渐从经济的繁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更能以物质来衡量的价值观时,这种更多地依靠“心远地自偏”的精神境界来培植的文化气质,也渐渐地随着它所依附的年代离我们渐行渐远。
    另一类在当时大获成功的电影,是以张艺谋和陈凯歌为代表的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作品,《红高粱》、《孩子王》因为在国际上的获奖而受到了国内的广泛关注,事实上,与当时那些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电影相比,他们呈现出了电影的另一种影像风格,这种风格虽然从《黄土地》、《一个和八个》、《边城》、《大阅兵》就开始了尝试,但直至国际奖项的肯定才在国内被官方正名、被大众关注。这种关注也奠定了张艺谋和陈凯歌的领军位置,凭借着这种位置,张艺谋开始了多种电影风格的尝试,从《代号美洲豹》到《活着》,从《秋菊打官司》到《有话好好说》,从《一个不能少》到《英雄》,在不同的风格里,我们看到了了作为一个大师的他对于电影语言的出众掌握和驾驭能力,但也正因为风格的多变,使人们一直在讨论着他的电影动机,究竟是一种对国际奖项的投机,还是一种探索的坚持,及至《英雄》和《满城尽戴黄金甲》的推出,人们已经不再关注他的电影还有什么艺术价值,而只是娱乐性地观望他的巨额投入到底在票房上能得到怎样的回报。就我个人而言,只喜欢他的三部电影:《红高粱》、《活着》和《秋菊打官司》,这三部电影因为使张艺谋个人的文化底蕴和电影表达找到了最好的结合点,因而还能呈现出一些个人风格,还能让我们在艺术上可以深入进行一些探讨,而他的其它电影,都只能证明他的电影观其实正如他的名字:从艺术中张罗着谋食谋利而已。至于陈凯歌,我们只能遗憾地看到在《霸王别姬》之后,他已经不复是那个我们曾经钦佩的艺术青年了,虽然,他的《孩子王》仍然需要我们致敬。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有一类电影值得我们关注,这就是《少林寺》之后武侠电影的复兴。也许,按照某种艺术标准,这类电影很难进入人们评比“最佳”、“经典”之类时的考虑范围,但它们确实以一种动人的姿态丰富了我们的电影视觉,加深了我们对于电影的亲近。而且,我认为,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电影对于电影市场的支撑,才使得艺术电影还能保存着发展的天空。而我更想说的是,这类电影的复兴能够发轫于八十年代,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年代。在那个年代,正是因为政治领域倡导的思想解放和各种思潮的激烈撞击,让我们看到了文化艺术的一度繁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那个年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景象,而不只是一种口号。也许,那个时代的电影在今天看来能够看出许多幼稚,但是,那个时代的电影在探索方面所表现出的韧劲和张力,在影像中蕴含的文化气质的沉稳与淡定,特别是,他们所能拥有的放映环境、观众人数、被关注程度以及受欢迎的程度,是今天很难看到的了。我们都说,时代在发展,但与那个时代相比,我们今天的电影恐怕很难用“发展”这个词了,相反,电影的美好时光,似乎快要成为一种回忆,我们真担心,电影会和京剧一样要加入被挽救的行列。
    这就是中国电影的两个重要时期,这不是说,在其它时期就没有好电影了,事实上,这只是两个中国电影集中绽放光彩的时期。只要真正的艺术家存在,只要这个艺术家还有机会创作,好的电影就一定会出现。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依然拥有一批值得关注的电影,如《早春二月》、《林家铺子》、《舞台姐妹》、《家》等,只不过这些电影虽然在美学上有着一定的个性追求,但是在一个红色旋律为主基调的年代,他们并不能完全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电影观念,也很轻易地就被湮没在红色海洋中。这也不是说,红色经典电影中就没有好电影,因为凭借三四十年代电影的深厚积淀,五六十年代有相当一批电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是因为题材的特定化,使得他们的艺术表现不太可能有着超越前人的表现,但还是有相当一批电影和电影人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毕竟,在那个政治热情依然高涨的年代,他们中的很多人心中依然充满着真诚,在创作中保持着严谨,所以他们的作品不乏动人的力量。另外,那个时期电影在表演和表现方法上的成熟,也为电影在八十年代的再度繁荣奠定了基础。举两个例子,其一是两部很多人都熟悉的红色电影《红色娘子军》和《小兵张嘎》,导演分别是谢晋和崔嵬。童年第一次看《红色娘子军》时,印象是恐怖,当时认为是由于电影中的水牢和木头丈夫所致,后来能够用自己的眼睛看电影时,再看这部影片的感觉竟然是惊异——还记得电影的开头吗?祝希娟一双明亮而愤怒的眼睛拉开了电影的序幕,在我印象中,不记得有哪部电影敢于用这样的特写来开始自己的叙述,开场的这组镜头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谢晋的才华与功力,也让我知道了自己最初的恐怖感觉可能更多地是因为电影镜头充满了张力。后来,人们在评价第五代导演时,说他们让我们知道了电影的另一个语言是镜头和画面,其实,今天看来这个论断并不完全公允,在早期中国电影中并不缺少对镜头的探索,只是由于技术手段和设备的限制,加上受时代欣赏标准的限制,使得这种尝试并没有被重视。同样说明这个问题的是《小兵张嘎》,硬汉演员崔嵬以导演的身份在这部电影中大量使用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长镜头,其中嘎子找到老罗叔的一场,崔永元在他的《电影传奇》进行了再现复制,同时感叹:在那个年代以当时的设备和条件,完成这样的镜头是多么的传奇!这些都在说明,对于一个真正投入到艺术中的电影人来说,其实对电影的探索一直都没有停止,对于这种探索,我们真的很难用优秀与否去简单地判断。
    另一个用来说明当时电影水准的例子是一部戏剧片:晋剧《打金枝》。我是去年才看到这部电影的,当时的感觉是叹服,我一点也不了解晋剧,但却清晰地感到剧中的唱腔和表演实在是美不可言,我猜想表演者一定是个晋剧大家,而于此相得益彰的是电影的拍摄,它的舞美将电影与舞台融合的没有任何痕迹,镜头的稳定与到位也极具水准,这样的一部并不特别著名的电影所达到的水准,足以说明当时的电影人有着怎样扎实的基本功。
    在进入九十年代之后,中国电影依然在进步,我们看到了贾樟柯、王小帅、路长学等一批具有国际奖项冲击力也具有个人表现力的导演,也看到了《盲井》、《安阳孤儿》、《男男女女》这样的电影。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也在越来越公开地讨论一个还不能向社会公开的电影类别:地下电影。地下电影并不是中国所独有,但中国的地下电影却极其富有独有的特色:它并非完全出于题材和内容的原因,而是更多的因为发行体制上的原因成为地下电影。迄今为止,我仍然找不到《站台》、《十七岁的单车》在内容或题材上有什么不可以公开的地方,它们所带来的艺术震撼有什么可以让社会产生不安,但不管它们是多么的耀眼,它们的待遇可能会永久地存在于地下。不管我们是多么喜欢这些富有冲击力的年轻导演的不懈努力,对他们的前景我们都无法乐观起来。在能够公开的场合,尽管还有《爱情麻辣烫》《阳光灿烂的日子》、《可可西里》、《疯狂的石头》、《云水谣》这样四面讨好的电影,但实际上,我们越来越多看到的还是离我们这个时代已经遥不可及、只能在视觉上给予人们刺激的所谓恢宏巨制的古装片。望着经常冷冷清清的电影院,想着八十年代人声鼎沸的电影院,不时感到疑惑:电影的好时光,难道我们只能对你轻唱《何日君再来》吗?
     几天来,拉拉杂杂写了这些文字,写这么多,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不是一个专业人员的专业文章,所以我不能保证引用文字的准确性。我所写的只不过是自己对电影,对自己经历过的时代的记忆和感受。在写的时候发现很多电影虽然有着很好的印象但连名字都记不住了,所以更觉得应该把自己还能记住的写下来。
    还想说的是,在我加为好友的几位网友的博客中,我看到了很多关于电影的好文章,像禾戈与大非,文字很好,视角也很独特,很有个性。在自惭形秽的同时,我想,这种对电影的喜爱,也许是未来电影的一种希望吧。
发表于 2008-6-18 09:4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中国电影确实有太多经典,只是在好莱坞快餐式电影攻势下,

已经很少有人静下来仔细去欣赏一部电影

我有个朋友问我找电影,要求是,不要说太多话,激烈打斗,刺激,呵呵

前些日子回顾了下老片《老井》《芙蓉镇》《天云山传奇》别有一番风味

当然还有台湾的,象老杨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经典自不用说

最近的就如《指尖的重量》、《流浪神狗人》之类,领略下台湾的电影风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5-1-23 05:58 , Processed in 0.335062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