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407|回复: 3

《火的战车》——烟云火柱中的信仰之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18 09: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奥运会的最初理念-*
  “要么取得桂冠,要么死。”


  奥运会的最初理念虽说是传承自古希腊精神,但今时今日的奥运会跟古希腊对于比赛的理念已经有很多不同。古希腊人将比赛当作一场争夺荣誉的生死之战,在古奥运会遗址中那两块石碑上刻的字便可窥知一二:“要么取得桂冠,要么死。”正如古希腊战士对于取得胜利和荣誉的向往,要么胜利归来,要么战死沙场。比赛中没有设亚军和季军,更没有什么先后排名,只有一个冠军,其他人都得独自饮下失败的苦酒。唯一的得胜者甚至得到比凯旋的战士更多的光荣——他们将被奉作神明,视为是宙斯宠爱的勇士,戴上野橄榄编成的花冠,游行于人群的欢呼声中,享受着人们的献祭与盛筵。就连最严肃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写到这种胜利时,都会放下严谨的叙事笔调,为这位英雄写上他应得的赞誉。

  古希腊人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快乐,哪怕埃及的祭司不解的说,“你们希腊人都是些孩子”,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地寻找着生活中尚待发掘的乐趣。那时候,绝没有人想着从比赛中获利,因为从远古起这种运动就是贵族们的专属活动,他们花费精力和财力就是为了得到那顶小小的花冠。这种精神上的胜利绝非黄金钻石等无价珍宝可以比拟的,这不是可等闲视之的小小成绩,是可以荣耀一生的光辉。说到希腊人对赛会重视的程度,他们的历史学家甚至以奥林匹亚赛会纪年(赛会每四年一届)。阿波罗多罗在《编年史》中提到泰利斯的出生年月时,就用的是“第三十五届奥林匹亚赛会的第一年”。

  在现今的运动会中,仍能看到希腊精神的闪现。从1936年就开始传递奥运会的圣火,便取自雅典奥林匹亚的古代奥运会圣殿。这火种就是源自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从太阳车偷下的星星之火,普罗米修斯也因此触怒宙斯,被钉在高加索山上承受苦难,被烈日炙烤,暴雨浇淋,雄鹰啄去内脏。他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点燃夜空的火种,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宝藏,蛮荒中的曙光,“勇敢、坚强、博爱、无私”是普罗米修斯被人们称道的地方。奥运会也因此包含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献身精神。

  作为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法国教育学家顾拜旦一直深信“运动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种方式”。他赋予体育更多的含义:在胜利之外,体育还是神赐的欢愉,生命的动力,让人们得到生活中寻求已久的公平,赋予怯懦的人勇气,告知人们荣誉需要通过公正无私的手段争取。体育是“培育人类的沃地”,是人类日新月异进步的动力。

  在最初的奥运会中,参赛的都是非职业运动员。可以看出这是顾拜旦试图复兴希腊精神的一个体现——在希腊,每个人都得从事很多工作,而不能只具备一种技能,就像著名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不仅是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位将军、外交官、神职人员,甚至还是一个发明家。只有在更多方面都有优秀的表现,才能受到人民的尊重。

  职业运动员在当时的都是不公开的职业,他们会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身份,直到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因此遗留下的痕迹。橄榄球运动员戴着沉重的护具和厚实的衣服,并不是像现在一样为了免收冲击力的伤害,而是为了遮挡脸和身材的。因为橄榄球运动员大多是大学生,声誉对他们很重要,一不小心就会被大学开除。

  从古希腊到奥运会的早期,奥林匹亚运动会都具有一种崇高且理想化的理念,也许这也是它不能维持很久的原因。但是,那种投身于运动,为了胜利拼搏的精神不管在什么时候看来都是动人的一曲颂歌。






  *-火的战车-*

  “请给我一把火炼金子的弓!
  给我欲望的箭!
  给我矛吧!云啊,请不要遮住!
  给我火的战车!
  我不会停止思想的战争,
  
      我的刀也不会在我手上睡着,
  直等到我们在英伦的绿草地上
  建立了耶路撒冷。”——威廉•布莱克《耶路撒冷》

  科林•韦兰特被“耶路撒冷”的诗词所震慑,为他的剧本取名为“火的战车”(Chariots of Fire)。威廉•布莱克则是以擅长写宗教题材的诗歌而闻名,“火的战车”一词出自于《圣经》中的“以利亚的升天”。这个著名的以色列先知可以使私人复活,令火从天降,用外衣击打就可分开河水。一天,当他和以利沙走在路上时,“忽有火车火马、将二人隔开、以利亚就乘旋风升天去了”(《列王纪下》2:11)。“火的战车”这一神迹代表了以利亚坚持信仰并得到了最终的升华,那灼人眼目的火焰和力量便是信仰的光芒。

  信仰在这里并不一定是宗教信仰,它可以是任何东西,它让你找到平静,让你不会因为现时的遭遇背弃一切,苟且于你曾经深深诅咒的世界中。俄国作家马明•西比利亚克说过:“每个人总不免有所迷恋,每个人总不免犯些错误,不过在进退失据、周围的一切开始动摇的时候,信仰就能拯救一个人”。
  “火的战车”讲述的就是一个有关信仰、荣誉和运动带来的激情。

  1919年,英国在刚结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胜利,人们慢慢走出战争的阴影,怀着对生活美好的希望积极的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从战场回来的年轻人们再次走入校园开始学习。

  哈罗德•亚伯拉罕是个充满抱负的人。随着一家人从立陶宛逃难来到英国,考入剑桥。犹太人的身份让他在英国饱受歧视,时常深陷无助和愤怒中,难以自拔。在英国人心目中,犹太人就是有点臭钱,好勇斗狠,而且傲慢得不可一世,他们应该滚回他们的以色列王国去。来自环境的压力使亚伯拉罕的防御心极强,言语犀利,经常说得人哑口无言(所以他能考入法学院吧)。很多时候,不能怪他显得比旁人争强好胜,他必须付出比普通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得到尊重。对于想得到的东西,亚伯拉罕从来都学不会英国那一套绅士礼仪,总是毫不掩饰喜爱之情,势在必得的气势咄咄逼人。他也因此赢得无数比赛和心上人的芳心。

  亚伯拉罕有着古希腊人对于赢得比赛的执着精神,“比赛就是为了胜利,如果不会胜利,根本就不会参赛。”他是品达笔下那种“身手矫健的年轻人”,不仅跑得飞快还多才多艺,练得一副好嗓子,在合唱团中表现出色。除此之外,他还很善良,乐于助人,深得朋友的喜爱。他把跑步放在生活中的首位,甚至顾不得恋人的眼光。因为对他来说,只有获得胜利和认可,他才活得有价值,这是他的生存之本。否则他完全可以像哥哥一样,当个医生,又赚钱又体面。他想得到更多,就得付出更多。

  对于身为贵族的安德鲁•林赛来说,他不用证明什么,比赛对他来说只是一场游戏,他乐在其中。可对于亚伯拉罕来说,这却是一场与世界的斗争,生死攸关。正如诗中所说,他不会停止战斗,也不会有片刻休息,直到他建立了自己的精神王国。

  *电影音乐。

  与影片同名的音乐远比电影出名,可以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看到对它的致敬。那些犹如心灵脉动的电子乐出其不意地振奋人心,音符的余韵营造出深远的意境,仿佛在歌唱那些命运沉重的步伐在你脚下可以轻盈的跑过。但是,如此震撼的音乐并未像很多人想象的出现在比赛场上,只出现在了电影的开头和结尾的相同场景中——一群身穿白色运动服的年轻人奔跑在沙滩上,脚下溅起的泥点弄得全身都是。镜头给了每个人特写,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显得快乐,享受着运动带来的愉悦。

  古希腊诗人品达以歌颂运动会上的胜利而闻名。他却从不关注赛场,不像一般赞美体育的人一样描写观众屏息凝神的样子,不会描写运动员紧张的状态。他赞美胜利者却从不谈到他们的成绩和取胜的细节。他把胜利者看作是人类思想的代表。品达赞颂的是那些“继承和发扬过去的伟大传统的人,正是借着这些传统,世界才有希望。”

  在比赛场上,导演没有像很多体育励志电影滥用音乐煽情,而是尽量去掉音乐的干扰,最多用几个简单的音符,让人们体会运动员跑步时窒息般的紧张,全神贯注时的宁静世界。在跑过终点很久,他们才会再次听到观众席的欢呼,再次找回呼吸和神志,回望这短短的跑道恍如梦境。电影在嘈杂的背景声中放大了运动员得胜后的吼叫,那比任何音乐都更加震撼人心。

  火的战车代表的力量、传统和信仰不是像大多数人心目中的那样,只存在于运动场上观众的欢呼声中,而在于他们平时训练时的努力中,他们为了理想身陷困境时,在于他们完全陶醉于运动的快乐中。






  *-信仰之光-*
  “我相信神造我是有目的的,我在跑步时感到他的喜悦。”


  影片的另外一个男主角埃里克•林德尔是个虔诚的基督徒,纯粹的苏格兰人。他是宅心仁厚的传教士,深受喜爱的橄榄球运动员,是孩子心目中的偶像。他乐善好施,是个良师益友。同时他也具有出色的演讲才能和人格魅力,人们会冒着大雨聆听他的传道。

  林德尔是真的热爱跑步带来的快乐。作为一个跑步运动员来说,他的跑步姿势一点都不标准,甚至有些“张牙舞爪”,但是就是这种原始野性的跑步姿势让他像风一样飞快。在一场和法国人的业余比赛中,他虽然跌到却仍旧反败为胜。父亲希望他通过这样的胜利引起人们的注意,使更多人信奉基督教。但林德尔并不认同这样的传道方式,这背离了他传道的初衷。使别人信奉基督教并不是类似明星偶像的盲目崇拜,人们得真的清楚自己到底信仰何物,明白自己是否了解个中道义。

  当人们苦于找不到工作,忙于每日生计,被现实问题搞得团团转,如何去告诉他们信仰的重要?林德尔把信仰和比赛相比,“它们都很困难,需要集中意志和灵魂的力量”。比赛胜利的喜悦和生活中的一些成就带来的喜悦都是短暂的,如何让它持久?从何处寻找不顾一切向前冲刺的力量?对于林德尔来说,信仰是他的力量,向前的原因。于是当他的信仰和比赛冲突,就不难理解他为何放弃比赛,坚持信仰了。谈到信仰,其实人们总是有着很多共同点。林德尔就像古代渴望胜利的希腊人(为了成为传说中宙斯的勇士而跑),林德尔为了荣耀上帝而跑。他们都朝着自己的信仰迈进。

  对于那些最后赢得胜利的人来说,不是信仰让他们变得不同,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只是需要精神的动力督促他们前进。

  不管是早期的奥林匹亚精神还是这部电影都有着极强的理想主义烙印,但恰恰是这些只能写进小说中的美好理想却真实存在于乱世中,并且真的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些理想主义者们与别人不同的地方,只是在于他们肯为自己的理想苦苦奋斗。胜利不是神赐的,是通过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赢得的。

















发表于 2008-8-18 11: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奥运会的最初理念-*
“要么取得桂冠,要么死。”

最初的信念的确是这样。。。 也是秉持着这样的为了荣誉而战哪怕死去的信念,奥运精神才永久d流传下去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02:2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片子很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4 19: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这个音乐,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5-1-23 00:55 , Processed in 0.293948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