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24|回复: 22

[美食]美食世界,吃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0-15 19: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食]美食世界,吃的故事



“松鼠桂鱼”的来历

    “松鼠桂鱼” 是姑苏菜肴中的代表作,在海内外久享盛誉。这只菜有色有香,有味有形,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有声。当炸好的犹如“松鼠”的桂鱼上桌时,随即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这“松鼠”便吱吱地“叫”起来。

    据说早在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苏州就有“松鼠鲤鱼”了,乾隆曾品尝过。后来便发展成了“松鼠桂鱼”。清代《调鼎集》中有关于“松鼠鱼”的记载:“取季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季鱼,应是鲫鱼。这条记载间接证明苏州乾隆年间有“松鼠鲤鱼”的传说是可能的。因为《调鼎集》中的不少菜肴均是清乾、嘉时的。其次可以说明今天的“松鼠桂鱼”正是在“松鼠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是,古代的“松鼠鱼”是挂的蛋黄糊,而今天的“松鼠鱼”是拍干淀粉。古代的“松鼠鱼”是在炸后加“油、酱油烧”成的,今天则在炸好后直接将制好的卤汁浇上去的。此外,今天的“松鼠鱼”在造型上更为逼真,其味酸甜可口,这些都是古代的“松鼠鱼”所难以比拟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9: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蒲松龄的早点

    蒲松龄的一生较少到外地旅游,家境贫寒,生活清苦,但他却常到济南居留。崐在济南期间,留下了不少文字,其中有一首题为《客邸晨炊》的诗:

“大明湖上就烟霞,
茆屋三椽赁作家。
粟米汲水炊白粥,
园蔬登俎带黄花。”

    短短数语,道明了蒲氏旅居大明湖畔,晨曦早炊的生动情景。特别是后面两句崐,说了取泉水熬煮粟米粥,以及在案板上切配素食蔬菜包括黄花菜,用于佐食小吃崐的情景。可以想见当时蒲松龄自炊自啖、津津有味的早餐状况。

    蒲松龄所记述的炊煮小米白粥,佐以菜蔬的早餐饮食,也正是山东大部分地区崐的日常饮食习俗。山东民间早晨多喜食粥,粥的品种甚多,有小米粥、大米粥、小崐米绿豆粥、江米粥、豆汁粥、红豆粥、荷叶粥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9: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龙舟活鱼

    “龙舟活鱼”是北京听鹂馆餐厅的一道宫廷风味名菜。系将活鱼开膛剖腹洗净,在鱼脊中间翻转呈船舱状,并将鸡泥加蛋清、黄酒搅匀填入“船舱”中,加适量鱼汤、葱、盐等调料蒸至入味,随将汤滗入鱼盘,推入煮熟的蛋清泡,再放上蒸好的“龙舟鱼”,便成色彩艳丽、独具一格的美肴了。

    相传,清乾隆皇帝一次化装南巡私访,在随身太监陪同下,来到苏州淞江岸边,发现停放着一只金黄色的龙船,乾隆顿生游兴,正欲起步上船,却被船家尚良阻止说:“此舟专为天子而备,庶人无福享用。”

    乾隆在笑谈中无意露出了贴身黄龙衬衣,尚良见状惊跪在地,口呼“请万岁上船,小人罪该万死!”乾隆道:“不知不怪,何罪之有?”于是解索离岸,泛舟江上。时过中午,乾隆饥饿令传膳。正巧,船家尚良善烹鱼肴,他从江中捞起活鱼,烹制了一道“金水渡舟”。只见诺大的鱼盘中,金黄色汤汁里浮动着一条用鱼做的“龙舟”。乾隆品味后极为赞赏,即更名为“龙舟活鱼”选入宫中,自此便成为宫廷御膳名肴。

    新中国成立后,听鹂馆辟为餐厅,为了发掘宫廷风味肴馔,从故宫查阅珍存的御膳档案膳单,聘请当时清宫老御厨为顾问,经过一段专研制,终于开办经营的宫廷风味菜点,其中“龙舟活鱼”就是典型一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0-15 19: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好~~支持一下~~~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9: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荆州翡翠白玉汤

    翡翠白玉汤,是古城荆州著名的肴馔,它是以碧绿的菠菜焯水后,配以雪白的豆腐并加入原汁排骨汤烹制而成,滋味鲜美醇厚相传,乾隆皇帝颇爱吃豆腐菜,在他从北京启程南巡,仅达官贵人进贡和御膳备用的,就有用燕窝、酒肉、鸡鸭、野味等烹制出瑰丽多彩的各种豆腐肴馔。一日,当乾隆微服出访行至南乡时,忽感肚空舌燥,又饥又渴。便随意走向一茅舍中,见一农妇在家,说明需求充饥的来意后,凑巧这贫家农妇屋里尚存放有一块豆腐,又从菜园中拔来些新鲜菠菜,洗净后与豆腐同烧,熟后盛一大碗给客人解饿。尽管乾隆平日多吃山珍海味和名馔佳肴,有道是饥不择食,其时,乾隆尝此民间风味,顿觉口颊一新,自思难得如此口福,并问女主人此乃何等美味?农妇笑着说道:“这菜名为“金镶白玉板,红嘴绿鹦哥”。后来乾隆回京,并派人将农妇接到京城,遂封为“皇姑”,此菜亦取名为“皇姑菜”。从此,这一农家烹制的菠菜豆腐,竟被跻入了清宫御膳房,登上大雅之堂,成了乾隆爱食之菜。

现今,古城荆州沿传演变下来的“翡翠白玉汤”,其前身就是当年的“皇姑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9: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合肥曹操鸡

  “曹操鸡”是始创于三国时期的安徽合肥传统名菜。此菜系经宰杀整型、涂蜜油炸后,再经配料卤煮入味,直焖至酥烂,肉骨脱离。出锅成品色泽红润,香气浓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观。吃时抖腿掉肉,骨酥肉烂,滋味特美,且食后余香满口。因而,以其独具一格风味,受到来合肥旅游的中外食客好评,曾留言赞美:“名不虚传,堪称一绝”。

  相传三国时期,合肥因地处吴头楚尾,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从都城洛阳率领83万大军南下征伐孙吴(即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行至庐州(今安徽合肥)时,曾在教弩台前日夜操练人马。曹操因军政事务繁忙,操劳过度,头痛病发作,卧床不起。行军膳房厨师遵照医嘱,选用当地仔鸡配以中药、好酒、精心烹制成药膳鸡。曹操食后感到味精美十分喜爱,随之病渐愈,身体很快康复,尔后每进餐必常食此鸡。由此,后人传于世,“曹
操鸡”声名不胫而走。于是这道菜便在合肥流传至今。

  现今“曹操鸡”这道美肴,尤以合肥逍遥酒家烹制最为出名,仍以当地优质仔鸡为本,并配以曹操家乡——安徽毫州出产的古井贡酒与天麻、杜仲、香菇、冬笋及花椒、大料、桂皮、茴香、葱姜等18种开胃健身的辅料制成。营养丰富,具有食疗健体之功,声誉日高,更加名闻遐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9: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宫保鸡丁三说

  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有三种传说:

    一说:丁宝桢原籍贵州,清咸丰年间进士,曾任山东巡抚,后任四川总督。他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二说:丁宝桢来四川,大兴水利,百姓感其德,献其喜食的炒鸡丁,名曰“宫保鸡丁”。

    三说:丁宝桢在四川时,常微服私访。一次在一小肆用餐,吃到以花生米炒的辣子鸡丁,叫家厨仿制,家厨以“宫保鸡丁”名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9: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水煮牛肉

     相传北宋时期,在四川盐都自贡一带,井盐采卤是用牛作为牵车动力,故当地时有役牛淘汰,而当地用盐又极为方便,于是盐工们将牛宰杀,取肉切片,放在盐水中加花椒、辣椒煮食,其肉嫩味鲜,因此得以广泛流传,成为民间一道传统名菜。后来,菜馆厨师又对“水煮牛肉”的用料和制法进行改进,成为了流传各地的名菜。此菜中的牛肉片,不是用油炒的,而是在辣味汤中烫熟的,故名“水煮牛肉”。该菜色深味厚,香味浓烈,肉片鲜嫩,突出了川菜麻、辣、烫的风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9: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玛瑙白玉

    玛瑙白玉,原名“酿豆腐”,出自朱元璋的家乡安徽凤阳县。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年幼家贫,于十七岁在钟离县(后改凤阳)玉皇寺(后改皇觉寺)落发为僧,因为清规严律,加上连年灾荒,被方丈疏散出寺,云游化缘过着近乎乞讨的生活。有一天,他来到钟离西南二十里处一位姓黄的厨师门口化缘,这位黄厨师见此少年游方僧衣衫褴褛,骨瘦如柴,顿起恻隐之心,随将刚出锅一块“酿豆腐”施舍给了他。朱元璋饥寒交迫之中。得此美味果腹,遂终生难忘。后来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当了皇帝,常常想到赠食的“酿豆腐”,令御厨如法烹制,可是都不会做,于是就降旨差员特诏黄厨师进京,并封为“御膳师”专门做“酿豆腐”奉献,以后宫中每逢琼林宴,“酿豆腐”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从此,驰名于世,相传至今已有六百余年。黄家十三代孙现在仍住凤阳,“酿豆腐”这道名菜成为地方一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0-15 19: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樟茶鸭

    相传成都人黄晋临,在清宫御膳房为慈禧当差时,将熏鸭用料,改为樟树叶和茶叶,熏制出的鸭子,味道极为鲜美,深受慈禧欣赏。此菜皮酥肉嫩,色泽红润,味道鲜美,具有特殊的樟茶香味。目前其名声传扬海外,成为川菜宴席之名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2-23 19:09 , Processed in 0.33503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