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xkzcm123

【三国知识总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09: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NO.5田丰和沮授的悲哀进谏。

        谋士田丰曰:“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宜先遣人献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称曹操隔我王路,然后提兵屯黎阳;更于河内增益舟楫,缮置军器,分遣精兵,屯紥边鄙。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
        谋士沮授曰:“制胜之策,不在强盛。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比公孙瓚坐受困者不同。今弃献捷良策,而兴无名之兵,窃为明公不取。”
        可惜了河北的两大谋臣,要按他们的意见三国历史必然改写!
        单从他们言论来看,没有任何问题。虽然不是妙语连珠,但句句在理,字字实情。如果说是语言的问题导致袁绍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那可真是屈罔了他们两位。
        但可惜的是他们碰上了一个XX的主公,结果使这么精彩的演说没有了价值,没有了意义。说实话,他们的演说更确切的话说是战略演说,真的是高超,所以留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试想,如果袁绍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会。。。。。。
       可惜这些都没价值了,否则这就是凌驾于“隆中对”之上的演说!因为他可以使隆中对没意义(-_-!我说这些有意义吗?)这两句话是两位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言论,却落个这样下场!
       也许就像田丰先生说的:“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可悲,可叹!
       最后颁发给二位最最倒霉奖!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五位:河北献策的田丰和沮授。
      
NO.4周瑜谏孙权,决计破曹操。

       瑜曰:“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余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奈何降贼耶?且操今此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屯夏口,为将军破之!”
       周瑜的入选主要是他作为一个军事统帅的绝妙分析。短短几句话,好象把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全给扒光了一样!
       孙权十分明白自己的处境和当前形式。要是不抗曹自己就“位不过封候,车不过一乘”。但曹操太强,能打赢吗?
       在这种情况下“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被推到了历史的最前沿。美周郎虽然气量狭小(写这句话我都不好意思,太对不起周瑜,都是罗贯中的错!)但他绝妙的敌我分析可以媲美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堪承典范!于是孙权被说服了,决计破曹操,至于后来“兵数分析”倒落了下乘,所以这是周瑜短暂生命的演说颠峰!
       周瑜的入选是由于以后的那场辉煌的赤壁之战,正是和他的演说相吻合!那些诡辩,雄辩和狡辩,又怎能比得上这堂堂之阵,正正之师!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四位:江东美周郎。
      
NO.3郭奉孝十胜十败说

       嘉曰:“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好一个郭嘉,真是语惊四座。在那种袁强曹弱的情况下,他竟然分析的如此透彻,“入骨三分”,真实痛快淋漓!曹操怎能不喜?!
       孔融等说什么袁绍势大,那不过是和张昭一样的腐儒之见!
       郭嘉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谋略却是超人的,即使死前还遗计定辽东。曹操赤壁败后也痛哭郭嘉早亡。但这“十胜十败”才是他做为一流谋士的精华所在。道,义,度,谋,德,仁,明,文,武!真乃妙论,高论!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道胜。曹操打击豪强,袁绍重敛于民,义胜。曹操容陈林,袁绍不容田丰,度胜。曹操乱世奸雄,袁绍外宽内嫉,谋胜。曹操气度宽宏,袁绍凤毛鸡胆,德胜。曹操屯田养民,袁绍连年征伐,仁胜。曹操虚心纳谏,袁绍忠言逆耳,明胜。曹操身正令行,袁绍号令不齐,文胜。曹操用兵如神,袁绍临机无断,武胜。
       终于郭嘉像铁口判命判死孙策那样,又判死了袁绍,一举道破了官渡之战的结果!
       郭嘉更多的是作为谋士,但这次演说可以说是明察秋毫,洞如观火!无愧于颠峰演说!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三位:铁口郭奉孝。
        
NO.2定三分隆中决策

       “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三国第一谋士,智慧的象征,诸葛亮。一生的演说和雄辩无数。著名的有“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安抚关羽”(有纵容之嫌),“骂死王郎”,包括前后出师表等等。但我认为还是以这次“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演说最为精彩。(虽然出使东吴的一系列表演也很精彩。)
        试想,如果你是一个从来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的人,看到这段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对!那叫绝处逢生,柳岸花明。
        这次演说的意义不用我多说了,是三国局面的奠基之作,是蜀汉的奋斗目标和基本国策,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中国百年的局面就是在这次演说中形成的,(虽然有点出入,荆州丢拉)。
        这是一个演说,也是一个计划。诸葛亮把计划和国策用绝妙的演说词表达出来。,真不愧是演说得最高境界!这段演说还表现在他极强的预见性上,周瑜和郭嘉的颠峰演说虽然也有预见性,但与隆中对比起来就逊色不少。
         而且这段演说覆盖的面之广更是包括四海。正是这样的原因才说“隆中对”是三国第一演说词!而诸葛亮是三国第一演说家!
         唯一可惜的是,这个计划的结果是可悲的!要不然我一定会把它列为第一。
        诸葛亮是凡人中的神!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二位:诸葛亮的隆中决策。
      
NO.1普净法语度云长

        普净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
        好一个大彻大悟的法师!想那关羽英雄一生,今日在无边佛法面前也只有低头!
         普净区区两句话,没有雄辩滔滔,也没有激昂慷慨,也算不上妙语连珠,更没有说得天花乱坠。只是这么两句话!就是关公的英魂顿悟!
         所谓“法不可法,道不可道”,所有语言都是无力的!
         只能说普净的法语道破了人生的本质!无论周瑜分析的多麽全面,也挡住英年早逝。无论郭嘉说得多么透彻,也不能避免日后曹氏遭遇汉家覆辙。也无论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不是千古名对,你还是摆脱不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的命运!
         从法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洒脱,是自在。是在刀光剑影中的悠闲!
         看厅前花开花落,望天上风卷云舒!远离了功名利禄,抛开了是是非非,也忘记了爱恨情仇!
         关羽悟没悟我忘记了,好象我自己悟了!>_<!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一名:玉泉山普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09: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蜀汉五虎将之精神

1 关羽----信

  人生与田地间无信义者,非君子也.
    关羽为这一句话做出了最好的解释.虽然荆州的主权问题至今还有许多人喋喋不休,
  关羽为了成全大哥刘备的信誉,毅然把他还给了孙权,即使会搭上自己和广大西蜀将士
  的生命也再所不惜!

2 张飞----义

  ".......结为异姓兄弟,不望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大家不要以为这句话是随便说说的,张飞为了一个义字,在关羽死后,抛弃了荣华
  富贵,紧随关羽..................

3 赵云----国

  大家还记得子龙在当阳长板的精彩表演吗"七进七出.............(以下省略)
  同样不要忘了劫江事件,更不要忘了他救的是谁,是一个多么重要的人--刘禅
    我相信,没有刘禅的话,晋朝想要一统华夏估计会多出不少困难,子龙为了
  祖国的统一,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七进七出.............(重复了)

4 黄忠----情

  中国有句古话"为兄弟两肋插刀"黄忠插的是箭!
    汉升与云长相交与长沙,不打不相识,从而结下了一定的友谊.
  当关羽为马忠这个无名小卒所擒获而颜面大失时,黄蓉,哦,错了,黄忠站了出来,
  用自己的生命抬高孝马哥的身价,从而降低了外界对关羽的舆论压力.

5 马超----"金"

    马超早年因交友不慎误入黑道,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杀人,打劫(尤其喜欢胡子
  和红袍),亲戚,朋友都渐渐离开了他,包括早期的骨干分子庞德
    可是小马仔自从转投西蜀以后,我们惊喜的发现,孟起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在后来的一系列打架,群殴事件里,我们很少看见他的影子(除了偶尔和曹洪哥哥
  逢场做戏过过瘾而已)
    浪子回头金不换,马孟起,好样的.(建议把马超画像和光荣事迹挂在看守所
  的墙上,给所有犯过错误的人一个鲜活的榜样!)
  无虎将的精神值得我们代代相传,永远铭记和发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09: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佳防御战术的经典战例 --张辽威震逍遥津


建安二十年 (215 年) ,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机,亲率大军直扑合肥。此战东吴精锐尽出,十万大军竟为张辽的七千守军所破,连孙权本人也差点为曹军所俘,幸赖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奋力死战,才得以脱身。合肥逍遥津一役,是张辽毕生最闪光的佳作,演义说“这一阵杀得江南人人害怕,闻张辽大名,小儿也不敢夜啼”,可称为防守战术的经典战例。
一、合肥在军事战略上的重要性。
《资治通鉴》胡注引《水经注》“淝水出九江成德县广阳乡西,西北入芍陂。自芍陂上施水,则至合肥。淝水又北过寿春县北,入于淮”,“夏水暴涨,施合于淝,故曰合肥”。合肥北通淮河,南达长江,具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的战略地位,三国时期更是曹魏军事重地。
1、防御上,曹魏东置合肥、中守襄阳、西固祁山。合肥地处淮南重地,既利屯田戍边,又扼孙吴北取徐扬之路。孙权屡攻合肥,就是希望将前线向前推进,以合肥为北屏障,以巢湖为水军根据地,必要时可以让水军北入淮河攻魏。
2、攻势上,合肥南控巢湖,遥望建业,能够对东吴构成威胁。曹魏随时可以自淮河调水军至巢湖集结整备,然後从濡须入长江攻吴。东吴不得不在濡须口夹水立坞,以防曹魏南下入江。
3、策略上,曹操时不时由合肥越巢湖发兵南下,把东吴的兵力和注意力长期率制于此,保长江一线大部分地区的安宁。魏吴接壤数千里,而十多年间只在此一隅发生战斗,道理概在于此。
基於合肥的重要性,魏吴两国在此地先后展开数次大战,烽火遍及合肥、濡须等地。曹魏南下,吴守濡须以拒;孙吴北上,魏守合肥以待。
二、战役前夕的军事态势。
建安十六年,孙权听从长史张纮之议,将治所从京口西迁到“山川形胜”的秣陵,建石头城,改名建业。同时,吕蒙以“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入,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为由,劝孙权夹濡须水口立坞。
建安十八年,曹操攻濡须,孙权与之相拒月余,虽各有小胜,却难以为功,曹操只得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而退军,并一面使张辽、乐进、李典等七千人屯合肥,一面遣朱光屯皖,大开稻田。但当初曹操军谯备边,恐江滨郡县为权所略,不听蒋济“自破袁绍,北拔柳城,南向江汉,荆州交臂,威震天下,民无他志。然百姓怀土,实不乐徙,惧必不安”的劝说,征令内徙,使“江淮间十余万众皆惊走吴”,导致“江西遂虚”,皖城实际已是座孤城。
建安十九年,孙权接受吕蒙“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众必增,如有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的建议,亲率大军征皖,吕蒙荐甘宁为升城督,督军急攻,一战而获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并男女数万口。待张辽率兵来救,闻城已拔而退。
同年七月,曹操知皖城失守,不顾贾逵、傅干等人的谏阻,忿然再次举军亲征,然“士马不能逞其能,奇变无所用其权”,“军遂无功”(此战史无明记)。曹操始悟与其胶着于此,不如回师而西取张鲁。
建安二十年,刘备定蜀,孙权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刘备当然不许,关羽尽逐权置三郡长吏。孙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以御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刘备闻之,亲提五万大军下公安,遣关羽进益阳,争三郡,大战一触及发。是时曹操兵临汉中,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孙刘遂分荆州,重结旧盟。
这样,东吴西向无事,孙权遂把目光又投向东线的合肥。
三、战役的进程。
建安二十年,孙权亲率十万兵马攻向合肥,麾下将领有吕蒙、甘宁、凌统、蒋钦、潘璋、陈武、贺齐、徐盛、吕范、宋谦等;而合肥仅有张辽、乐进、李典及护军薛悌的七千守军,曹军主力又远在关中,无力赴援,兵力十分悬殊。
1、初战寒心魄。
早在曹操西击张鲁之前,交给护军薛悌一道秘密教令,函边写着“贼至乃发”四字。现吴军果真北上,张辽、乐进、李典、薛悌乃开函看教,教令上书:“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但敌众我寡,分兵出战,是否上策,诸将皆疑,唯张辽领会曹操用心之所在。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乐进等犹豫不定,张辽怒曰:“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素与张辽不睦,但为其坚决赴敌的精神所打动。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请从君而出”。于是张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犒飨将士”,准备明日大战。
次日凌晨,张辽带着八百死士杀进孙权初到而不整的阵中,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直冲至孙权麾下。权见辽来势凶猛,大为惊恐,其左右亦不知所措,只好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击围开,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早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辽等乃还修守备,众心遂安,诸将十分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09: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2、固守城不隳。
东吴大军云集,立即展开了攻城作战。但由于魏军初战告捷,军心大振,而吴军锐气顿失,此消彼长,再加上合肥防御工事在前扬州刺史刘馥的积极筹建下,非常完善坚固。东吴几万大军连续围攻十余日,战役状况和惨烈程度估计可与郝昭守陈仓相媲美,孙权久攻不下,军中又疾疫流行,只得望城兴叹,撤军引退。
3、血贱逍遥津。
吴军依令皆引兵就路,大众既去,唯留孙权与吕蒙、蒋钦、凌统及甘宁等人率车下虎士千馀人,尚在合肥以东之逍遥津北,张辽从高觇望知之,立即与李典、乐进率步骑突袭过去,孙权见势不妙,“使追还前兵,兵去已远,势不相及”。
形势紧急,凌统率亲近三百人陷围扞卫,甘宁引弓射敌,诸将一起浴血奋战,发现部卒斗志低靡,“宁厉声问鼓吹何以不作,壮气毅然”,吴军士气为之一振。激战中,陈武奋命战死,宋谦、徐盛皆被创披走,潘璋时“身次在后,便驰进,横马斩谦盛兵走者二人,兵皆还战”。凌统扶扞孙权出,权乘骏马上津桥,敌已毁桥,津南已见彻,丈余无板,亲近监谷利时在权马后,“使权持鞍缓控,利于后着鞭,以助马势,遂得超度”,策马驰驱而去。
贺齐率三千兵在津南迎权,随后中兵拒击,得徐盛被创所失之矛。凌统亦返身再战,“左右尽死,身亦被创,所杀数十人,度权已免,乃还,桥败路绝,被甲潜行”,其余诸将也皆陆续返回。
4、恨未斩敌酋。
《献帝春秋》记载张辽问东吴降兵:“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卒答曰:“是孙会稽”。张辽后与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
战后,张辽等诸军追击,“几复获权”,曹操得知,颇为张辽之勇猛精神所动,遂拜辽为征东将军,后多留诸军,使之专任东部战区;乐进增邑五百,并以进数有战功,分出五百户封一子列侯,迁右将军;李典增邑百户。
而孙吴方面,蒋钦力战有功,迁汤寇将军;凌统、潘璋拜偏将军,“统痛亲近无反者,悲不自胜,权引袂拭之,谓曰:「公绩,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无人」”,遂倍给本兵;陈武临战阵亡,“权哀之,自临其葬”,并以其爱妾殉葬(残念啊),复客二百家。
四、此次战役的经验和教训。
1、张辽能以区区七千人,大破十余倍之吴军,其在战前的准备谋划,战中的审时度势,执行的坚决彻底,都将防守战术发挥到极至,可谓以弱敌强的经典战例。此次战役,曹军胜在三个方面:
其一是料敌机先。曹操二次兵临合肥,虽仍劳而无功,但有了详细查看地形的机会,预测了孙权将来用兵的必然态势,故能根据守城各将的关系和特点,预为布置。对其教令,《通鉴》胡注云:“操以辽典勇锐,使之战,乐进持重,使之守,薛悌文吏也,使勿得与战”;而孙盛评曰:“至于合肥之守,县弱无援,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任怯者则惧心难保。且彼众我寡,必怀贪堕;以致命之兵,击贪堕之卒,其势必胜;胜而后守,守则必固。是以魏武推选方员,参以同异,为之密教,节宣其用;事至而应,若合符契,妙矣夫”,斯言是矣。
其二是灵活善战。张辽不仅对曹操的战略指导思想能够融会贯通、大胆用兵,在执行中还能够灵活机变、拼死力战。其充分理解士气对交战双方的重要性,即守城时不能一味死守,而应攻守兼杂,使敌来的不畅、攻得不顺、退的不便,真正体现了防守战术的精髓,连曹操也是“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
其三是战备完善。早在官渡之战时,曹操就表刘馥为扬州刺史,“馥既受命,单马造合肥空城,建立州治”,“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编作草数千万枚,益贮鱼膏数千斛,为战守备”。张辽等人屯合肥数年,也早有所准备,故孙权屡攻不下。
2、赤壁战后,孙权亲临前线十一次,以此次的形势最好,但也败得最惨。虽说对比刘备夷陵战败的元气大伤,东吴仅仅损失了陈武和数千兵,还没到伤筋动骨的程度,但在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于张辽抱病随曹丕南征时,“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可见张辽成了孙权心中的梦魇。此次战败,主要有二个原因:
其一是骄忽轻敌。孙权自恃人马众多,而合肥守兵寡少,来时不备,去时无防,连续遭到两次袭击。先挨当头一棒,挫了锐气,再遭衔尾一击,差点蹉跎,致使大好形势白白流失,甚是可惜。
其二是恃勇好战。此战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大的后果,是因为两次遭袭都有孙权在场,且势如危卵。早在第一次围合肥,孙权就想率轻骑突敌,张纮谏曰:“夫兵者凶器,战者危事也。今麾下恃盛壮之气,忽强暴之虏,三军之众,莫不寒心,虽斩将搴旗,威震敌场,此乃偏将之任,非主将之宜也。原抑贲育之勇,怀霸王之计”,孙权虽纳纮言而止,但没予以重视。故贺齐涕泣再言曰:“至尊人主,常当持重。今日之事,几至祸败,群下震怖,若无天地,原以此为终身诫”。血淋淋的教训,总是易于接受,“大惭!谨以克心,非但书诸绅也”。
血贱逍遥津一役,不光是造就了张辽的绝世名将之誉,其更深远的影响还在于使东吴君臣重新考虑国家战略思想。《吕蒙传》“今操远在河北,新破诸袁,抚集幽、冀,未暇东顾。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正是这种转变的体现,故在曹操于次年再度出兵濡须之际,孙权派都尉徐详见操请降,魏吴修好,开始注目势力暴涨的刘备,集中精力计谋趁机夺回荆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09: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曹刘汉中战


曹操刘备会战汉中是关乎蜀汉政权存在与否的一次大战。对于如此重要的战争,史书中的记载不仅很少,而且分散多处。为了充分了解这次战争,不才试作论述。  
汉中大战始于建安二十年,直至建安二十四年,历时四年。
先说下汉中的地理形势。汉中处于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之间,是中国西部的战略要地。在中国历史上,南北割据对峙时,通常是,当汉中地区为南方势力所控制时,双方以秦岭为界;当汉中地区为北方势力所控制时,南方只能凭大巴山险要以作抵抗。
汉中作为南北双方的一个中间地带,它夹在关中与四川之间。关中为北方地区的上游,秦岭为关中的南面屏障;四川为南方地区的上游,大巴山脉为四川的北面屏障。汉中就夹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
  形成汉中地位的地形主要是秦岭和大巴山脉。两列山脉平行耸立,东西横亘,将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截断成差异明显的南北两部分。秦岭西抵陇山,东连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绵于川、陕、鄂边境,与武当山、荆山、巫山等山相连。一般称任河以西为米仓山,以东为大山。秦岭高峻险拔,足以为关中南面屏障;大巴山浑厚绵长,足以为四川北面屏障。几条谷道穿越山岭,成为南北通行的孔道。
  秦岭东端有武关,西端有散关,另有三条谷道穿越秦岭中部,可为汉中与关中之间的通道。它们是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褒斜道南口曰褒谷,在今陕西褒城北十里,北口曰斜谷,在今陕西郿县西南三十里,谷道全长四百七十里。战国时,司马错攻蜀,即由此道进兵。
  褒斜道主要是沿褒水和斜水河谷而行。河谷深险,悬崖壁立,通行不易。故历代多治栈道于褒斜道。秦治栈道于褒斜,以通汉中、巴蜀。刘邦就封南郑时曾烧毁;后又予以修复。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退兵时,赵云又烧毁一段;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兵出斜谷,又曾修复;诸葛亮死后,又被魏延烧断。此后或修或毁,增损不定。
  傥骆道南口曰傥谷,在今陕西洋县北三十里,北口曰骆谷,在今陕西周至县西南一百二十里,谷道全长四百二十里。其中越秦岭主峰一段,盘山路曲折回旋八十余里,共八十四盘,行军不易,易受阻塞。唐武德年间,复开傥骆道,以通汉中、巴蜀。唐后期,关中变故频仍,唐帝每幸汉中、巴蜀以避难,骆谷道是其往来通道之一。五代后,骆谷亦渐荒废。
  子午道南口曰午谷,在今陕西洋县东一百六十里,北口曰子谷,在长安南百里处,谷道全长六百六十里。王莽时修通子午道,东汉时废子午道而通褒斜道。
  三条谷道连通关中与汉中。但以秦岭之高峻,每条谷道都曲折回旋,幽深险峻,不利于人力物力的大规模运动,尤其不利于粮草补给的运输。曹操在争汉中而未得后多次感叹“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 [ 注:《资治通鉴》卷七十 魏纪二 ] 利用这些谷道出奇兵还可以,大规模进兵则不利。南北交争之际,多以散关为要冲。
  汉中与四川之间的通道有二:金牛道和米仓道。金牛道北起陕西勉县,南至剑阁之大剑关口,中间越最高峰曰朝天岭,剑阁为其南端咽喉。金牛道最早为秦惠王伐蜀所开,其后,钟会攻蜀汉、尉迟迥取梁益州、郭崇韬攻前蜀、北宋平后蜀、蒙古攻南宋,都曾由此进兵。
  米仓道以越米仓山而得名。自南郑向南循山岭经喜神坝、渡巴峪关,越山岭之后沿南江河谷至巴中,是为米仓道。由汉中入三巴,此为捷径。
  就汉中与四川的关系而言,因四川的重心在成都,故自金牛道进军要比米仓道捷近;若是南北对峙之际,四川与东南相连,则由米仓道进军,入三巴,趋重庆,可威胁四川与东南的交通线。 这样,处在两个上游地区之间的汉中所体现着的南北利害关系的胶着程度远非淮河所能比拟。淮河南北尚有广阔的地域可作回旋,汉中地区则完全没有回旋余地;南北双方在淮河一线一时的得失不足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汉中地区一时的得失即足以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在南北对峙的形势下,汉中对于南方的意义比起对于北方的意义来要重大些。这一方面是由于嘉陵江和汉水的原因,汉中与南方的联系更密切,另一方面是秦岭之险峻比大巴山更甚。自汉中越秦岭北进较难,越大巴山南进却较易。双方以秦岭为界,可共享秦岭之险;若以大巴山为前沿,则地理上的优势在北方。
(以上引自饶胜文所著《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
我们对汉中的地理形势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曹刘汉中大战的几个战略转折。汉中大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安二十年至建安二十二年,这一阶段曹操势力占有汉中,并且向巴郡方向进攻,曹操势力方面由张郃组织进攻,刘备势力方面由张飞组织防御。第二阶段是建安二十二年至建安二十四年,这一阶段刘备势力进攻汉中,由刘备亲自组织进攻,曹操势力占据汉中,由夏侯渊、张合防御。第三阶段是建安二十四年三月至建安二十四年五月,这一阶段曹操势力自长安进攻汉中,由曹操亲自组织进攻,刘备势力占据汉中,由刘备亲自组织防御。
对于第一阶段,《三国志》中记载:
建安二十年,“曹公使夏侯渊、张郃屯汉中,数数犯暴巴界。先主令张飞进兵宕渠,与郃等战於瓦口,破郃等,收兵还南。”(先主传第二)。
“会鲁降,汉中平,以渊行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平巴郡。太祖还鄴,留渊守汉中,即拜渊征西将军。”(诸夏曹传第九)。
“太祖还,留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拒刘备。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问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09:4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已经可以粗略的勾画出汉中大战第一阶段的过程。自张鲁降曹后,曹操委派夏侯渊、张郃以汉中郡为进攻基地,向巴郡方向进攻,由张郃率领攻击。开始张郃的进攻很顺利,这应该是张鲁降曹后,巴西郡、巴东郡没有什么军事力量,而且刘备方面刚刚占据成都,尚未来得及将力量扩展到巴西郡、巴东郡一带,这里形成了军事力量真空区,才使张郃进攻到宕渠一线。宕渠居巴西郡、巴郡交界,张郃和张飞在宕渠相拒,也就是说张郃依托巴西郡向巴郡展开了进攻。如果张郃能够占领宕渠,并且能够在宕渠立稳脚跟,可以说对刘备方面极为不利。因为自宕渠向南可以进攻巴郡治所江州(今重庆)。在战局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刘备派遣了巴西太守张飞进行阻击。张飞据宕渠与张郃对峙五十多天后,充分利用张郃军力分布的漏洞,一战击破张郃。张郃引军退回汉中郡治所南郑。
从整个汉中大战过程来看,张飞组织的宕渠一战堪称扭转战局的战略转折点之一。如前所述,假使张飞丢失宕渠,张郃的力量就像一个匕首一样,瞄准了西川和荆州的连接部。待张郃在宕渠站住脚跟,进攻江州,就会完全切断西川和荆州的联系,刘备力量和关羽力量就会有各个击破的危险。而且,依托江州,曹操方面完全可以按照当年诸葛亮、张飞进攻成都的路线,攻击成都方面。所以说,在张飞据守宕渠以前,整个汉中战局的危机情况是很严重的。从这方面说,张飞的宕渠大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史料来看,张飞在此次战斗中,表现出了极为出色的军事能力。从开始的对峙,到发现张郃军力布置的漏洞,然后充分利用地形,一战击溃张郃,堪称是经典的防御反击战。结合张飞支援刘备西川战局,能够攻占战略要地江州,并且生擒守将严颜,可知张飞是攻防俱佳的杰出将领,而且攻击方面可能更出类拔萃。故陈寿评论张飞“万人之敌,为世虎臣”是恰当的。
宕渠一战后,张飞乘胜追击,收复了巴西郡、巴东郡,直逼汉中郡,为下一步进攻汉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两年双方没有大的军事动作。
对于第二阶段,《三国志》中记载:
“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偪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庞统法正传第七)
“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先主次于阳平关,与渊、郃等相拒。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山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先主传第二)
二十二年……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遣曹洪拒之。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二十四年……夏侯渊与刘备战於阳平,为备所杀。(武帝纪第一)
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以曹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太祖谓休曰:“汝虽参军,其实帅也。”洪闻此令,亦委事於休。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诸夏侯曹传第九)
二十三年,刘备军阳平关,夏侯渊率诸将拒之,相守连年。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诸夏侯曹传第九)
太祖还鄴,留徐晃与夏侯渊拒刘备於阳平。备遣陈式等十馀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刘备屯阳平,张郃屯广石。备以精卒万馀,分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其后备於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渊遂没,郃还阳平。当是时,新失元帅,恐为备所乘,三军皆失色。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推郃为军主。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建安二十四年,於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太祖还,留征西将军夏侯渊拒刘备,以郭淮为渊司马。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既陈,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杨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09:4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建安二十二年,刘备在稳定了成都方面局势后,开始着手对汉中方面的进攻。对于为什么要对汉中进攻,法正作了全面的战略论述。法正认为:汉中的将领才能不足以保全汉中,而且曹操方面肯定有内忧,最主要的是,如果能够攻下汉中,不仅从政治方面能够鼓舞西川,而且还可以瞄准曹操势力的凉州、关中,构成对曹操方面的战略威胁,就算无力攻击关中,至少也可以确保西川方面安全。可以说,法正的论述相当精妙,将汉中的战略意义完全揭示了出来。对此,不能不佩服法正的谋略能力。从三国历史来看,法正的汉中论堪与郭嘉的十胜十败论、诸葛亮的隆中对、羊枯的伐吴方略相媲美,此四论可以说是决定三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论述。
言归正传,刘备听取法正的建议后,全力着手组织汉中攻击。对此,刘备采用了两面出击的战略,在凉州方面,刘备让马超、张飞、吴兰、雷铜等屯武都郡下辨,目的是伺机攻击攻击雍州,同时牵制曹操方面军力。在汉中方面,则是自己亲自率领主力屯阳平关,随行的有法正、黄忠等主要将领。
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刘备获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但是刘备的两面出击战略失败了。刘备的凉州方面力量被曹洪击破。刘备派遣马超,目的是要利用马超在凉州的声望,但又对马超本人并不放心,于是凉州的军事指挥权是张飞,而不是马超。在凉州战役方面,张飞轻易分兵,调整军力布置,给曹洪了可乘之机。看地图上,固山在下辨北方,吴兰屯军下辨,张飞分兵至固山,扬言打算截断曹洪退路,曹休看穿了刘备方面打算集结固山的意图,突击凉州部的主力部队吴兰部,斩杀了吴兰,张飞、马超见状,退回到汉中。从张飞马超退回汉中,再次证明了刘备对马超的疑心。至此,刘备的凉州方面作战失败。
在刘备的凉州方面彻底失败后,整个战局也就成了夏侯渊和刘备在汉中的正面对峙。刘备在阳平关,张郃在广石。从地图上来看,阳平关在汉中治所南郑西面,两者间有定军山和沔阳县,而且沔水自西向东,横贯其中,可以说地理形势相当复杂。一般而言,地理形势越复杂,对防守一方越有利。事实上也正如此,夏侯渊据守刘备的进攻整整一年。
此后的史料记载就很错乱了,刘备传、法正传中记载是夏侯渊主动进攻,刘备伺机出击,才斩杀夏侯渊。而夏侯渊传、张郃传中记载却是刘备主动进攻,夏侯渊轻兵援张郃,才被黄忠斩杀。我认为,此次战斗应该是一个典型的围点打援战例。可能战局是这样发展的:在对峙一年后,刘备发现夏侯渊在阳平关一线的防御体系太完善了,完全没有漏洞,于是调整进攻方向,将进攻基点从阳平关调整到沔阳西南面的定军山附近。双方此后在定军山附近调整布置军力的时候,刘备利用夏侯渊布置军力的漏洞,集中攻击张郃部,调动夏侯渊主力部队支援,然后命黄忠部阻击夏侯渊,一战斩夏侯渊,彻底的击溃了曹操方面的汉中防御体系。
对于此次战役,出彩的地方很多。首先,夏侯渊能够与刘备部相持一年多,可以说夏侯渊组织阵地防御的能力是相当强的。要知道,刘备是倾全力进攻,而夏侯渊所依靠的仅是汉中郡的力量,这个可以从杨洪传中看出来。夏侯渊的防御体系是这样的:徐晃守马鸣阁道,确保汉中和关中的联系;张郃屯广石,正面对抗刘备军。其间,刘备曾派遣陈式等十馀营(按照当时的军制,一营约八百人,可知刘备派遣了至少八千人进攻马鸣阁道),结果被徐晃击破。正因为夏侯渊的防御体系的完善,才导致刘备放弃阳平关,改屯定军山。而这一行动成就了刘备,毁掉了夏侯渊。这就是此次战役中的第二亮点。
此次战役中的第二亮点是,刘备见夏侯渊的正面防御很严密,于是主动放弃阳平关阵地,渡过沔水,占据了坐落沔阳县的定军山有利地形,按照史书记载,刘备应该是占据了定军山北面较高的地形,从而形成夏侯渊部仰攻刘备部的形势。夏侯渊于是调动张郃,离开广石阵地,与刘备抢夺定军山的制高要点,打算在定军山附近对抗刘备军。此时主客之势顿时逆转,在此以前,夏侯渊部占据汉中有利地形,为主;而刘备部则居于客的地位。此后,刘备占据定军山附近的制高要地,居高临下,化客为主;而夏侯渊部抢夺定军山要地,反而在定军山附近成为客势。这一调整,可以说是刘备取得汉中战役胜利的关键一步。
第三亮点是:刘备在充分调动夏侯渊部后,组织了一次漂亮的围点打援的战例。刘备先是针对夏侯渊部军力分布漏洞,集中攻击夏侯渊新防御体系中最薄弱的张郃部,夏侯渊为避免防御体系崩溃,增兵防御张郃部。此后,刘备根据夏侯渊的性格,预测夏侯渊将亲自援救张郃,提前放火在援救路线之一的走马谷,夏侯渊只能从他道走来援救张郃,而这条路就有黄忠部。(看到这里,感觉很像《三国演义》中华容道一幕。)此时,汉中战役的战略转折就此产生了。从黄忠传中可以看出,双方在山谷相遇,在此处基本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战场。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双方都是硬碰硬,此时就要看谁对士兵的组织进攻能力强,谁就能获胜。夏侯渊作为主帅,所领部下定然是精锐中的精锐。黄忠能够面对强敌,鼓动士卒进攻,而且并且做到推锋必进,可以说与黄忠的武勇有关,最终能够取得胜利并斩杀夏侯渊,可以说相当不容易。
第四亮点是:郭淮在夏侯渊死后,安定军心,稳守阳平关,为后来的曹操出兵保留了汉中前沿的重要据点。根据前面所述汉中地形,如果郭淮丢失了阳平关,曹操要想进入汉中,可以说相当不容易,汉中战役至此就算结束了。所以,郭淮此举奠定了汉中战役下一阶段发展的基础。
至此,汉中战役的第二阶段就以刘备胜利宣告结束。整个阶段,最终以曹操方面统帅夏侯渊被斩而结束,刘备军得以占据汉中。
对于第三阶段,《三国志》中记载:
建安二十四年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五月,引军还长安。(武帝纪第一)
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先主传第二)
太祖遂自至汉中,刘备保高山不敢战。太祖乃引出汉中诸军,郃还屯陈仓。(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偪,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卻。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云别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09: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第三阶段经历的时间很短,大约只有几个月时间。
曹操方面在夏侯渊被斩失利后,曹操亲征,走的是斜谷一道。前文讲了,关中通汉中,有三条路,分别是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曹操之所以能够通过斜谷顺利进驻汉中,完全得益于郭淮据守阳平关。曹操大军到汉中后,刘备采用坚守不战的策略,使曹操放弃了汉中。(看这段,感觉很像司马懿对付诸葛亮的手段。)
此阶段,曹操几乎不战而退,可以说很意外。纵观曹操一生,这种不战而退几乎没有。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刘备据守不战的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曹操的身体状况不佳造成的。次年春,曹操就死了。曹操估计是看到自己方面没有大将可以担负汉中进攻,才放弃了汉中,从这方面,可以看出黄忠斩杀夏侯渊的重大意义。我们完全可以认为,如果夏侯渊不死,曹操决不会如此轻易放弃汉中,夏侯渊之死,对曹操经营汉中攻略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所以,曹操在汉中只待了几个月,就全军退出汉中地区。至此,整个汉中战役彻底结束。
其间,云别传记载了一则战例,此战例被《资治通鉴》采纳。不才认为,此战例存在很多疑点。
首先,此战例发生的时间。云别传说,发生时间是曹操从斜谷进汉中时期。但当时曹操方面占据阳平关,赵云黄忠怎么可能通过阳平关去阻击曹操大军的前锋?如果赵云黄忠可以通过阳平关,到达斜谷,前文说过,斜谷全是栈道,完全不利于大军作战,那为什么刘备军不在斜谷口布置大军,阻击曹操?
其次,此战例发生的地点。云别传说,曹操军在退去时自相践踏,堕汉水中死者甚多。汉水是东西流向,所以战场应该是在汉水以南。但是,阳平关在汉水(汉水即前文所说沔水)以北,曹操前锋怎么可能越过阳平关,而到达汉水以南?
第三,云别传提到沔阳长张翼。《三国志》中记载:“张翼字伯恭,犍为武阳人也。先主定益州,领牧,翼为书佐。建安末,举孝廉,为江阳长,徙涪陵令,迁梓潼太守,累迁至广汉、蜀郡太守。” 也就是说,建安末年,张翼初举孝廉,被任命为江阳长,后升职为涪陵令。江阳(今为泸州),在江阳郡,地理上居巴郡西。沔阳,前文已经说了,在汉中郡,定军山就在沔阳县内。可以说,云别传和三国志对此的记载完全不同。
第四,假设上一疑点不存在,云别传说沔阳长张翼在赵云围内。这样战场应该在沔阳县内,否则张翼为何要离开治所?当时战况危急时刻,作为一县之长,应该组织县内粮草筹集和士卒征募,为什么会在赵云围内?如果战场在沔阳县内,沔阳县在阳平关东,又怎么可能和曹操进驻汉中的前锋相接触?
第五,假设以上疑点全部都不存在,此战例确实发生过,那么此战例中,曹操方面的参战军力多少?赵云围中又有多少军力?云别传说,赵云将数十骑,被曹操军前锋攻击,后曹操军大众至,赵云且斗且退。曹操军败后,又重整,才追至赵云围。如果此战是曹操进攻汉中的全部兵力,参照刘备在汉中布置的军力,曹操至少也要数量相当,如此的话,赵云数十骑能打败吗?所以赵云所遇只能是曹操军小部人马。当时都是部曲制,基本的战术编制是校、部、曲,一校步兵有八百人,一校统两部,一部统两曲,故曹操军此部人马至多一校八百人。那赵云围中有多少人马?假设赵云是空营,只有所将数十骑,那赵云以戎弩(就是诸葛连弩的前身,诸葛连弩是挚张弩,所以推断戎弩也是挚张弩。)射击,几十支弩矢能否引起全军性的恐慌?曹军见赵云仅数十骑于是才追赶至赵云围,看到赵云弩射如此稀落,难道会不知道赵云兵少?(弩的发射频率很慢,如果只有几十个人,那肯定不会形成很大的震慑性威胁。)既然赵云发弩后,曹军恐慌性逃跑,那样只能是赵云围内军力绝不止几十人。既然如此,那赵云为什么不领军主动出击?按照前文所说赵云军的战斗力,如果赵云军力与曹军军力相当,定然会主动出击,别传上说,赵云并没有出击,那么可以说,赵云军力弱于曹军。也就是说,曹军军力不足以进攻赵云围,而赵云军力也不足以击退曹军。那为什么赵云要开寨门,而不采纳张翼的建议?大家知道,诸葛连弩的射程比蹶张弩差很远,所以赵云此举很可能是吸引曹军靠近赵云寨,方便戎弩射击。所以说,此战例中曹军军力和赵云军力都并不很大,曹军军力略多于赵云军力,空寨计一说也就不是正确的了。
第六,假设此战不是在曹操进入汉中时期,而是曹操军完全进入汉中,到达阳平关后的相持阶段,此战是在沔阳县内发生,而且参战的是曹操军主力,赵云军确实仅数十骑,构成空寨计诸要素,这又与三国志记载矛盾。因为曹操进驻阳平关后,屡次求战刘备而不能,最后才鉴于个人健康状况而撤退。如果真是前面假设的空寨计,曹操本就是求战,见此情形应该高兴才对,因为一个寨门大开的营寨,可以说是最利于进攻的时候,那曹操怎么可能会退兵?至少也应该围困起来才对啊。所以说,整个战例完全不符合刘备在此阶段的战略方针。
所以说,云别传记载的站例,很有可能是逸闻,而非史实。就算是史实,也是极为局部的很小战斗,对曹操的损失几乎可以不计。
有人可能会说,此战例是史实,而且正因此战例大量淹死了曹军主力,才造成曹操的短期退军。这也是不可能的说法。因为如果真是如此,那赵云此战可以说是极大的战功,如此战功,为何不见封赏?为何也不见诸史籍?所以说,此说不成立。
纵观整个汉中战役,最精彩的就是黄忠斩夏侯渊、刘备改屯军定军山和张飞宕渠大捷。汉中战后,刘备自封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拜超为左将军,假节,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黄忠能够担任后将军,也可以说是拜汉中斩夏侯渊的战功吧。这个在三国志费诗传里有记载:费诗劝说关羽,“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於汉升,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可作佐证。
汉中战役后,刘备任魏延为汉中太守,在魏延的经营下,汉中成为蜀汉政权的北方屏藩。从这层意义上说,曹刘汉中战役是奠定蜀汉政权的决定性战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09: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武将之暗器


一、箭:
  这是三国武将最普遍的暗器。
  先将三国武将按出身大体上分为两类:
  一是正统派:指军旅出身的正统将领,或出身将门,或早年从军,包括吕布、颜良、文丑、马超、赵云、黄忠、魏延、姜维、典韦、庞德、徐晃、张郃、张辽、孙策、太史慈等。特点是弓马娴熟,武艺扎实而比较全面,不仅擅长长兵器,而且擅长短兵器与暗器。如上述诸将几乎人人箭法(暗器)精湛,剑法亦强,其中赵云在长坂坡万军之中曾以青釭剑迎敌,所向披靡(第41回);马超也曾挥剑独战韩遂麾下五将,砍翻两人,惊走三人(第59回)。
  二是草莽派:指半路从军的将领,包括关羽、张飞、许褚、甘宁、周泰等。从军前,关羽逃难江湖,张飞卖酒屠猪,许褚聚族人御寇,甘宁、周泰则为水盗。特点是虽勇力过人,但武艺不如正统派全面,长于长兵器而不擅弓箭等暗器。
  在箭法高手中,以下几位是最突出的:
  1、黄忠:第53回战长沙,因不忍射关羽,一箭正射在其盔缨根上,神乎其技也!第70回张郃进犯,黄忠受诸葛亮所激,取壁上硬弓,连拽折两张,亦见神力。
  2、吕布:第16回辕门射戟,插戟150步外,搭上箭,扯满弓,叫一声“着!”,一箭正中画戟小枝,帐上帐下将校,齐声喝彩。箭术之奇,比起黄忠恐也不遑多让。
  3、徐晃:第56回,曹操大宴铜雀台,观武官比试弓箭,在柳条上挂锦袍为赏。诸将皆中箭靶红心,徐晃则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曹操与众官无不称羡。百步穿杨,足可与黄忠一较高下。
  4、赵云:第49回从江上接应七星坛祭风后的诸葛亮,徐盛驱船追赶,子龙一箭射断徐盛船上篷索,箭术也很惊人。
  5、太史慈:第11回救北海,太史慈单骑突围取救兵,敌军追上八面围定,慈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第15回攻吴城,城上一员裨将左手托定护梁,右手指着城下大骂。太史慈在马上拈弓取箭,顾军将曰:“看我射中这厮左手!”说声未绝,弓弦响处,果然射个正中,把那将的左手射透,反牢钉在护梁上。城上城下人见者,无不喝彩。箭法精湛,一至于斯!
  除了上述几位,文丑第26回战延津,先射中张辽头盔,将簪缨射去,又射中其战马;马超第58回反西凉,赶曹操至河边,箭不虚发,船上驾舟之人应弦落水;庞德第74回救樊城,诈败拖刀而走,偷放一箭,关羽躲闪不及,正中左臂;魏延第72回在斜谷射中曹操人中,令他折却门牙两个(挺搞笑,赚大了);姜维第109回兵败铁笼山,手接郭淮来箭,再以之射死郭淮。这几位的箭法也是挺强的。
  二、其他暗器:
  1、短戟:典韦所用,第11回曹操被吕布军马所困,典韦下马取短戟十数枝,冒箭而行,近敌五步飞戟刺之,并无虚发,立杀十数人,虽然很酷,但距敌太近,不算神奇。此外太史慈背上也带有短戟,虽未见用过,但显然是其暗器。
  2、石子:不登大雅之堂的暗器,许褚曾于从军前用过。第12回,诸侯混战,许褚聚宗族数百人御寇。一日敌至,许褚飞石击之,无不中者(想不到许褚还是梁山好汉“没羽箭”张清的祖师爷呢)。但不知为何从军后未见再用。
  3、飞叉:桂阳太守赵范部将陈应乃猎户出身,会使飞叉,但未见用过(第52回)。
  4、铜锤:马超所用,葭萌关挑灯夜战时曾以之偷袭张飞,张飞躲过。
  5、飞刀:孟获之妻祝融夫人善使飞刀,百发百中。第90回曾伤蜀将张嶷左臂。
  6、流星锤:汜水关守将卞喜善使流星锤,第27回曾暗取飞锤掷打关羽;魏国后期大将王双暗藏3个流星锤,百发百中,第97回蜀将张嶷被他击中其背,伏鞍而走,吐血数口。又是张嶷!可真够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7 09: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刘备进驻樊口的真伪及目的


本文主要讨论两个问题:
1、  刘备进驻樊口的真伪
2、  刘备进驻樊口的目的
一、刘备进驻樊口的真伪
史书记载:
——《江表传》:“孙权遣鲁肃吊刘表二子,并令与备相结。肃未至而曹公已济汉津。肃故进前,与备相遇于当阳,因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豫州今欲何至?’备曰:‘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于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而云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大喜,进住鄂县,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结同盟誓。”
——《江表传》:“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襄阳耆旧记》:蔡瑁传:会王师已临其郊,琮举州请罪,琦遂奔于江南。
现代历史书籍的观点:
——《中国通史第五卷 中古时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下册)》:(白寿彝)
周瑜传:在樊口(今湖北鄂城附近),周瑜所率的江东水师与刘备的军队会合。
鲁肃传:沿途与部将关羽的万余水军和刘表另一儿子刘琦所率的万余人会合,退守到樊口(今湖北鄂城)。
——张大可先生的《三国史》(华文出版社):第131页是这样说的:刘备十分高兴,于是与关羽水军会合,撤向夏口,并进驻樊口,与孙权靠拢。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过江,到柴桑见孙权。
——马植杰先生的《三国史》(人民出版社):第72页这样写到:双方遇于当阳长坂坡。肃劝备进驻樊口,与孙权并力抗曹,这自然是备所迫切需要的。
——武国卿先生的《中国战争史》四(金城出版社):第143页:刘备听了很高兴,决心与孙权结盟抗曹。于是,采取鲁肃的计划,率军进驻于樊口。……第151页:此时,驻于樊口的刘备,每日均派人至江边等候孙权的大军。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
——《中国军事史——中国历代军事战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如下:
刘备军队在樊口时的兵力和部署如次:
——关羽率水军约万人驻在夏口;
——张飞、赵云各率陆军四千人驻在鲁山;
——刘备本人在樊口。
周瑜率军到樊口与刘备会合后,继续沿江西上,与顺流而下的曹军遭遇于赤壁。……
从以上引用的资料看,应当是当前史学界基本认同刘备在赤壁战前在樊口的说法。
但是,再看《三国志》的相关记载,却有所不同:
——《武帝纪》:“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
——《刘表传》:“太祖军到襄阳,琮举州降。备走奔夏口。”
——《先主传》:“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余人,与俱到夏口。”
——《诸葛亮传》:“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孙权传》:“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
——《周瑜传》:“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
——《鲁肃传》:“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
无一例外地说刘备进驻夏口,并派遣诸葛亮去东吴求救,而并没有进驻樊口的记载。那么,是否《三国志》的这些记载与《江表传》的记载相矛盾呢?是否刘备进驻夏口就不可能再进驻樊口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这几个相关地名之间的位置(引自《三国志辞典》):
——当阳: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东城。在今湖北当阳东。
——夏口:地名,指夏水(汉水下游的古称)注入长江处。
——樊口:地名,在今湖北鄂城。赤壁之战前,刘备进驻于此。
——柴桑:县名。西汉置,因柴桑山得名。故治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六公里。
其次,我们要搞清楚刘备的行动路线:
先在当阳被曹操追击击破,而后在当阳南遇见鲁肃,一起进驻夏口,随后派诸葛亮东行到柴桑求救。这个樊口就位于夏口到柴桑之间。也是诸葛亮乘船东行的必经之地。
我们都知道,《三国志》的记载是比较简洁的。因而不会把所有刘备到过的地方都记载下来,而是记载关键的地点。因此,不能排除刘备在进驻夏口后又进驻了樊口的可能。
当然有朋友一定会说:既然在夏口已经派遣了诸葛亮,怎么到樊口还派遣诸葛亮?这不是矛盾吗?首先,两个地方都派遣,并不是一本书里说的,如果是一本书所说,自然矛盾,但是这是两本书根据不同的立足点记载的。
我们假设,历史的经过是这样的:
刘备等人逃到夏口后,在那里观望局势;
发现曹操正准备东进攻打夏口,于是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对策;
会上诸葛亮提出去东吴求救;刘备同意并确定诸葛亮出使;(注意此时诸葛亮还未走)
此时鲁肃建议刘备进驻樊口(其意义后面说),刘备考虑之后同意;
由于自夏口去柴桑要经过樊口,因此,刘备与诸葛亮、鲁肃同船到达樊口;
而后刘备与诸葛亮才分手,诸葛亮继续东行去柴桑求救。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三国志》记载的就是夏口会议的派遣,而《江表传》记载的则是两人实际分手时的派遣。这样的话,两个史书的记载其实是不矛盾的。
我们不会说,《三国志》记载曹操从邺城经过两个月行军到达新野,一路上不可能有停留,因为《三国志》没有记载停留。因为这些停留并没有什么事件发生,没有记载的价值。但是停留必定是发生了的。
因此,我认为:《三国志》与《江表传》关于刘备在夏口派出还是在樊口派出诸葛亮,其实并没有矛盾之处。
还有一点:《三国志》记载刘备在夏口派遣诸葛亮,并没有立即派遣之词,而《江表传》记载的则是“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可见在樊口是一到即派遣了诸葛亮。这样大的事情,怎么也要讨论一番吧?怎么可能一到即遣?必然是在夏口已经开会确定了,到这里(樊口)只是正式分手(遣出)而已。
因此,在这两个地方都有派遣诸葛亮的可能。除非有更有力的证据来否定。相信当代史学界人士也会注意到这一点,但是由于并没有更好的证据反驳,自然要采纳。
二、刘备进驻樊口的目的
刘备进驻樊口的目的,由于缺少依据,目前还没有定论,多数以为:
——靠拢孙权
——防备曹操的进攻
而我以为这都不是真正的目的。
首先,我们要考虑,这个建议是鲁肃提出的。
鲁肃是建议联合刘备的发起人,因此千方百计想促成双方的联合。因此鲁肃这个建议必然包含这个企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2-25 00:58 , Processed in 0.225930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