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jxkzcm123

【[中华上下五千年名人以及名将录(资料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22: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援


马援(前14—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功勋卓著,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服君”,自此,赵奢的后人便以马为姓。汉武帝时,马家从邯郸移居茂凌。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汉武帝时,因功被封为重合侯,但因为他的兄长马何罗谋反,马通受到牵累,被杀,所以马援的祖父、父亲这两代家境式微,地位不显。马援有三个哥哥,他们是马况、马余、马员。都很有才能。王莽时,又都做到了二千石的高官。

马援十二岁时,父亲去世。马援“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汉书·马援列传》)。曾跟人学习《齐诗》,但其心不在章句上,学不下去。于是,他向长兄马况告辞,要到边郡去种田放牧。马况很开明,同意他的意向,嘱咐他说:“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后汉书·马援列传》)。

没等马援起身,马况去世,马援留在家中,为哥哥守孝一年。一年中,他没有离开过马况的墓地,对守寡的嫂嫂非常敬重,不整肃衣冠,从来不踏进家门。

后来马援当了郡中的督邮。一次,他奉命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身有重罪,马援可怜他,私自将他放掉,自己则逃往北地郡(治今甘肃庆阳西北)。后天下大赦,马援就在当地畜养起牛羊来。时日一久,不断有人从四方赶来依附他,于是他手下就有了几百户人家,供他指挥役使,他带着这些人游牧于陇汉之间(今甘肃、宁夏、陕西一带)。马援过的虽是转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但胸中之志并未稍减。他常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列传》)。

马援种田放牧,能够因地制宜,多有良法,因而收获颇丰。当时,共有马、牛、羊几千头,谷物数万斛。对着这田牧所得,马援慨然长叹,说:“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后汉书·马援列传》)。于是,把所有的财产都分给兄弟朋友,自己则只穿着羊裘皮裤,过着清简的生活。

王莽末年,四方兵起。王莽的堂弟王林任卫将军,广招天下豪杰。他选拔马援和同县人原涉为掾,并把他们推荐给王莽。王莽任命原涉为镇戎大尹(新莽始建国元年,改太守为大尹)、马援为新城(今陕西安康)大尹。王莽失败后,马援的哥哥马员正任增山连率(连率,新莽时郡一级地方长官,职如太守),他和马援一起离开了各自的任所,跑到凉州避难。刘秀即位后,马员到洛阳投奔光武帝,光武帝复其原职,让他仍到郡里去,后死于任上。马援则羁留西州。

时隗嚣占据天水,自称西州大将军,对马援非常器重,任命他为绥德将军,让他参与军事机密,跟自己一起发谋决策,议定大事。此时,当时,公孙述在蜀称皇隗嚣为决定去从,派马援去探听虚实。

马援跟公孙述本为老乡,而且过去交情很好。马援以为这次见面定会握手言欢,没想到公孙述却摆起皇帝架子来。他先盛陈卫士,然后才请马援进见;待刚见过礼,又马上让马援出宫,住进宾馆;接着命人给马援制作都布单衣、交让冠。然后才在宗庙中聚集百官,设宴招待他。公孙述来赴会,途中摆列仪仗,前呼后拥,装尽模样,做尽姿态,到宗庙,则毕恭毕敬,煞有介事地走进来,完全按君臣礼节招待百官,宴席十分丰盛,设有旧交的位置。席间,公孙述表示要封马援为侯爵,并授予他大将军的官位。马援的随从宾客挺高兴,以为受到了礼遇,都愿意留下来。马援给他们讲道理,说:“天下雄雌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后汉书·马援列传》)?

马援回来后,对隗嚣说:“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后汉书·马援列传》)。

建武四年(28年)冬,隗嚣让马援带信到洛阳去见光武帝刘秀,刘秀在宣德殿接见了他。刘秀笑着对马援说:“卿遨游二帝闲,今见卿,使人大臱。”马援行礼后,接着刘秀话题说:“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臣与公孙述同县,少相善。臣前至蜀,述陛戟而后进臣。臣今远来,陛下何知非刺客奸人,而简易若是?”光武帝听了,笑道:“卿非刺客,顾说客耳。”马援说:“天下反复,盗名字者不可胜数。今见陛下,恢廓大度,同符高祖,乃知帝王自有真也”(《后汉书·马援列传》)。光武帝壮其胆识,认为他与众不同。

不久,光武帝南巡,让马援随行,先到黎丘,后转到东海。南巡归来,又任命马援为待诏,日备顾问。马援要回西州,光武帝派太中大夫来歙持节相送。

马援回来后,隗嚣跟他同卧同起,向马援询问东方的传言和京师的得失利弊。马援对他说:“前到朝廷,上引见数十,每接燕语,自夕至旦,才明勇略,非人敌也。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经学博览,政事文辩,前世无比。”隗嚣又问:“卿谓何如高帝?”马援回答:“不如也。高帝无可无不可;今上好吏事,动如节度,又不喜饮酒。”隗嚣心里不高兴,说:“如卿言,反复胜邪”(《后汉书·马援列传》)?话虽如此说,隗嚣到底还是相信马援的。他同意归汉,派长子隗恂到洛阳去做人质,马援也就带领家属一起到了洛阳。马援到洛阳后,居数月而无职务。他发现三辅地区土地肥沃,原野宽广,而自己带来的宾客又不少,于是便上书给光武帝,请求率领宾客到上林苑去屯田。光武帝答应了他的请求。

时隗嚣听信了部将王元的挑拨,想占据陇西,称王称霸。因而对东汉存有二心,处事狐疑。马援见状,多次写信,好意相劝。隗嚣怨恨马援,认为他背离自己,见到信后愈发恼火,后来竟起兵抗拒汉朝。

马援上书给皇帝,表明自己的心迹,信里说:“臣援自念归身圣朝,奉事陛下,本无公辅一言之荐,左右为容之助。臣不自陈,陛下何因闻之。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故敢触冒罪忌,昧死陈诚。臣与隗嚣,本实交友。初,嚣遣臣东,谓臣曰:‘本欲为汉,愿足下往观之。于汝意可,即专心矣。’及臣还反,报以赤心,实欲导之于善,非敢谲以非义。而嚣自挟奸心,盗憎主人,怨毒之情遂归于臣。臣欲不言,则无以上闻。愿听诣行在所,极陈灭嚣之术,得空匈腹,申愚策,退就陇亩,死无所恨”(《后汉书·马援列传》)。

光武帝览信后,即召见马援。马援详细地说出了自己设计的对付隗嚣的办法。光武帝便派马援率领五千突骑来往于陇陕之间,游说羌族的豪长和隗嚣手下的将领高峻、任禹等人,向他们陈说祸福利害,做分化工作。

马援还写信给杨广,向他表明心迹,陈说利害,希望他能归附汉朝,并希望他能劝谏隗嚣,悬崖勒马。书曰:“春卿无恙。前别冀南,寂无音驿。援闲还长安,因留上林。窃见四海已定,兆民同情,而季孟闭拒背畔,为天下表的。常惧海内切齿,思相屠裂,故遗书恋恋,以致恻隐之计。乃闻季孟归罪于援,而纳王游翁谄邪之说,自谓函谷以西,举足可定,以今而观,竟何如邪?援闲至河内,过存伯春,见其奴吉从西方还,说伯春小弟仲舒望见吉,欲问伯春无它否,竟不能言,晓夕号泣,婉转尘中。又说其家悲愁之状,不可言也。夫怨雠可刺不可毁,援闻之,不自知泣下也。援素知季孟孝爱,曾、闵不过。夫孝于其亲,岂不慈于其子?可有子抱三木,而跳梁妄作,自同分羹之事乎?季孟平生自言所以拥兵觽者,欲以保全父母之国而完坟墓也,又言苟厚士大夫而已。而今所欲全者将破亡之,所欲完者将毁伤之,所欲厚者将反薄之。季孟尝折愧子阳而不受其爵,今更共陆陆,欲往附之,将难为颜乎?若复责以重质,当安从得子主给是哉!往时子阳独欲以王相待,而春卿拒之;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并肩侧身于怨家之朝乎?男儿溺死何伤而拘游哉!今国家待春卿意深,宜使牛孺卿与诸耆老大人共说季孟,若计画不从,真可引领去矣。前披舆地图,见天下郡国百有六所,柰何欲以区区二邦以当诸夏百有四乎?春卿事季孟,外有君臣之义,内有朋友之道。言君臣邪,固当谏争;语朋友邪,应有切磋。岂有知其无成,而但萎腇咋舌,叉手从族乎?及今成计,殊尚善也;过是,欲少味矣。且来君叔天下信士,朝廷重之,其意依依,常独为西州言。援商朝廷,尤欲立信于此,必不负约。援不得久留,愿急赐报”(《后汉书·马援列传》)。信中言词恳切,合情人理。然而杨广却没有回音,隗嚣仍然执迷不悟。

建武八年(32年),光武帝自统军讨伐隗嚣。军队到了漆县(今陕西彬县),不少将领认为前途情况不明,胜负难卜,不宜深入险阻,光武帝也犹豫不定,难下决心。正好马援奉命赶来,光武帝大喜,连夜接见,并将将领们的意见原原本本地告诉马援,征询他的意见。于是,马援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隗嚣的将领已有分崩离析之势,如果乘机进攻,定获全胜。说着,他命人取些米来,当下在光武帝面前用米堆成山谷沟壑等地形地物,然后指点山川形势,标示各路部队进退往来的道路,其中曲折深隐,无不毕现,对战局的分析也透彻明白。光武帝特别高兴,说:“虏在吾目中矣”(《后汉书·马援列传》)。遂决意进军。第二天,光武帝挥军直进,抵达高平第一城(今甘肃固原)。时凉州牧窦融率河西五郡(指敦煌、酒泉、张掖、武威、金城)太守及羌、小月氏等步骑数万、辎重车5000辆与刘秀会合,分数路攻陇。隗嚣大将13人及部众10万余人不战而降,隗嚣逃至西城(今甘肃天水西南),援陇蜀军李育、田弇逃至上邦(今甘肃天水)。汉军占天水16座属县,刘秀派吴汉、岑彭围西城,以耿彝围上邦。至此,隗嚣军主力基本上被汉军消灭。

此战,马援“堆米为山”是此战取胜的重要原因,这在战争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武九年(33年),马援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做来歙的副手,统领诸军驻守长安。

从打王莽末年开始,塞外羌族不断侵扰边境,不少羌族更趁中原混乱之际入居塞内。金城(治所在今甘肃兰州西北)一带属县多为羌人所占据。来歙就此事上书,说陇西屡有侵扰祸害,除马援外,无人能平。

建武十一年(35年)夏天,光武帝任命马援为陇西郡郡守。马援一上任,便整顿兵马,派步骑三千人出征。先在临洮击败先零羌,斩首数百人,获马牛羊一万多头。守塞羌人八千多,望风归降。当时,羌族各个部落还有几万人在浩亹占据要隘进行抵抗,马援和扬武将军马成率兵进击,羌人将其家小和粮草辎重聚集起来在允吾谷阻挡汉军。马援率部暗中抄小路袭击羌人营地,羌人见汉军突如其来,大惊,远远地逃入唐翼谷中。马援挥师追击,羌人率精兵聚集北山坚守。马援对山摆开阵势佯攻,吸引敌人,另派几百名骑兵绕到羌人背后,乘夜放火,并击鼓呐喊。羌人不知有多少汉军袭来,纷纷溃逃。马援大获全胜,斩首千余级。但因为兵少,没有穷追敌人,只把羌人的粮谷和牲畜等财物收为汉军所有。

此战,马援身先士卒,飞箭将其腿肚子都射穿了。光武帝得知后,立即派人前往慰问,并赐给他牛羊数千头。马援像往常一样,又把这些都分给了部下。

当时,金城破羌(今青海乐都东)以西,离汉廷道途遥远,又经常发生变乱,不好治理。朝廷大臣商议,要把该地区舍弃。马援持不同意见,他提出了三条理由:第一,破羌以西的城堡都还完整牢固,适于固守;第二,那地方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第三,假如舍弃不管,任羌人占据湟中,那么,以后将有无穷的祸患。光武帝觉得他言之有理,依从了他的意见,下诏命令武威太守把从金城迁来的客民全都放回。放回的客民一共有三千多,他们各自都返回了原籍。马援又奏明朝廷,为他们安排官吏,修治城郭.建造工事,开导水利。鼓励人们发展农牧业生产,郡中百姓从此安居乐业。马援还派羌族豪强杨封说服塞外羌人,让他们与塞内羌族结好,共同开发边疆。另外,对武都地方背叛公孙述前来归附的氐人,马援以礼相待,奏明朝廷,恢复他们的侯王君长之位,赐给他们印缓。

建武十三年(37年),武都参狼羌(羌族的一个分支)与塞外各部联合,杀死官吏,发动叛乱。马援率四千人前去征剿。部队行至氐道县境,发现羌人占据了山头。马援命令部队选择适宜地方驻扎,断绝了羌人的水源,控制了草地,以逸待劳,不许出战。羌人水草乏绝,陷入困境,首领们带领几十万户逃往塞外,剩下的一万多人也全部投降。从此,陇右清静安宁。

马援在陇西太守任上一共六年。由于他恩威并施,使得陇西兵戈渐稀,人们也逐渐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马援治郡,务开恩信,宽以待下。他要求官吏务尽职守,自己从不过多于预,只是总其大体而已。他家里总是宾客盈门,旧交满座。手下的官吏来汇报具体事务,如果不是非管不可,他就说:“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颇哀老子,使得遨游。若大姓侵小民,黠羌欲旅距,此乃太守事耳”(《后汉书·马援列传》)。

一次,在靠近县城的地方,乡民们结伙械斗仇杀。人们误认为羌人要造反,惊慌失措,争先恐后涌人城来。狄道县县长闻变,赶到马援府门,请示关闭城门,整兵戒备。马援当时正与宾客饮酒,得此消息,大笑道:“烧虏何敢复犯我。晓狄道长归守寺舍,良怖急者,可黙下伏”(《后汉书·马援列传》)。不久,城中安定下来,才知是虚惊一场,大家愈发佩服马援。

马援关心国事。遇到该说的话,从不隐饰回避。他在陇西,发现币制混乱,使用不便,就上书给朝廷,提出应该像过去一样铸造五铢钱。朝廷把他的建议提交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审议。三府奏明皇帝,说马援的建议不可行,这事就搁置起来了。马援认为币制关系重大,始终挂记此事。后来,他从陇西调入朝廷任虎贲中郎将,回朝后,马上就去找回了自己的奏章。见奏章上批有十几条非难意见,便依据情理加以驳正解释,重新写成表章上奏。光武帝见他言之有理,采纳了他的意见,天下从此得益很多。

马援回到朝廷后,屡次被接见。他须发明丽,眉目如画,善于应对,尤其善于叙述前代故事。在他口中,三辅长者、闾里少年,均有可观可听之处。皇太子、诸王听马援讲故事,从不感到厌倦。马援还善言军事,光武帝常对人说:“伏波论兵,与我意合”(《后汉书·马援列传》)。因此,凡是马援提的建议,光武帝都予采纳。

有一次,马援在寻阳(今湖北广济东北)平定山林乱者,曾上表给皇帝,其中有这样的话:“破贼须灭巢,除掉山林竹木,敌人就没有藏身之地了。好比小孩头上生了虮虱,剃一个光头,虮虱也就无所依附了。”据说,光武帝览书后,觉得马援这办法、这比喻,都堪称绝妙,赞叹之余,来了个当场运用,下令把宫中小黄门头上有虱子的,一律剃成了光头。

当初,卷地人维汜自称神仙,收罗了弟子数百人,兴妖惑众,因此被诛杀。他有个叫李广的弟子,又宣言维汜神灵未灭,以此诳惑百姓。建武十七年(41年),他聚会徒党,攻陷皖城,杀死了皖侯刘闵,自称是“南岳大师”。朝廷派谒者张宗率兵前去征讨,被李广打败。朝廷便派马援发诸郡兵马,共万人出征。马援打败了李广,诛杀了为首的人。

交趾女子徵侧、徵贰因与太守孙定不和,起兵反汉。因为她们是交趾贵族中颇有影响的人物,所以兵势很大,不久,就占据了交趾、九真的大部分地区,而九真、日南、合浦地区也起兵响应,占据岭外六十余城,徵贰自立为王。

光武帝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此后,世人皆称马援为马伏波。以扶乐侯刘隆为副将,率领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趾。部队到合浦时,段志去世,皇帝下诏书命马援兼领其军。于是,马援统军沿海开进,随山开路,长驱直入千余里。建武十八年(42年)春,马援率军到达浪泊,与敌大战,攻破其军,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马援乘胜进击,在禁溪一带数败徵侧,敌众四散奔逃。第二年正月,诛杀了徵侧、徵贰,传首洛阳。朝廷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马援封侯,没有自己庆贺,而是杀牛摆酒,犒赏将士。饮酒中间,他从容地对手下说了一段感慨深长的话:“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款段:马行迟缓的样子),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闲,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墯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臱”(《后汉书·马援列传》)。吏士听后,敬佩不已,皆伏地山呼万岁。

接着,马援率大小楼船两千多艘,战士两万多人,进击徵侧余党都羊等,从无功一直打到巨风,斩俘五千多人,平定了峤南。马援见西于县辖地辽阔,有三万二千多户,边远地方离治所一千多里,管理不便,就上书给皇帝,请求将西于分成封溪、望海二县。皇帝许之。马援每到一处,都组织人力,为郡县修治城郭,并开渠引水,灌溉田地,便利百姓。马援还参照汉代法律,对越律进行了整理,修正了越律与汉律相互矛盾的地方,并向当地人申明,以便约束。从此之后,当地始终遵行马援所申法律,所谓“奉行马将军故事。”

建武二十年(44年)秋,马援率部凯旋回京。将士中,十之四、五死于瘴疫。光武帝赐给马援一辆兵车,让他上朝与九卿同列。

马援好骑马,也善于鉴别名马。他在交趾时,获得了骆越地方的铜鼓,便把它铸成骏马的模型,回朝后献给皇帝。他在表章中说:“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以济远近之难。昔有麒骥,一日千里,伯乐见之,昭然不惑。近世有西河子舆,亦明相法。子舆传西河仪长孺,长孺传茂陵丁君都,君都传成纪杨子阿。臣援常师事子阿,受相马骨法,考之行事,则有验效。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影不如察形。今欲形之于生马,则骨法难备具,又不可传之于后。孝武皇帝时,善相马者东门京铸作铜马法献之,有诏立马于鲁班门外,则更名鲁班门曰金马门。臣谨依仪氏鞘、中帛氏口齿、谢氏唇髻、丁氏身中,备此数家骨相以为法”(《后汉书·马援列传》)。马高三尺四寸,围四尺五寸。皇帝下诏,命将此马放在宣德殿下,以作为名马的标准。

马援并不汲汲于功名利禄,他担心的只是自己无功受禄,才德不能称位,因而,总想尽可能多地为国家出力。

马援的部队从交趾回军时,还没到京师,好多老朋友都去迎接他,慰问他。平陵人孟冀也在其中。孟冀以多智著称,他在席间向马援祝贺。马援对他说:“吾望子有善言,反同觽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孟冀回答:“愚不及。”马援又诚恳地说:“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黙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孟冀说:“谅为烈士,当如此矣”(《后汉书·马援列传》)。这便是马革裹尸的来历。

马援回到京城一个多月,正值匈奴、乌桓进犯扶风,马援见三辅地区受到侵掠、皇家陵园不能保全,就自愿请求率兵出征,朝廷同意了。马援九月才回京师,十二月又要带兵出屯襄国(河北邢台),只有真为国忘身,才能有如此之境界。光武帝因他勉劳国事,刚刚征南回来,又要离京,命令百官都去送行,以示荣宠。马援对梁松、窦固说:“凡人为贵,当使可贱,如卿等欲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梁松果被马援言中,而窦固也险些被杀。

第二年秋,他率领三千骑兵出高柳,先后巡行雁门、代郡、上谷等地。乌桓哨兵发现汉军到来,部众纷纷散去,马援无所得而还。

马援曾生病,梁松去看望,在床边向马援行礼,马援没有回礼。梁松走后,马援的儿子说:“梁伯孙帝貋,贵重朝廷,公卿已下莫不惮之,大人柰何独不为礼?”马援说:“我乃松父友也。虽贵,何得失其序乎”(《后汉书·马援列传》)?梁松因此恨马援。

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方武陵武溪蛮暴动,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剿,冒进深入,结果全军覆没。马援时年六十二岁,请命南征。光武帝考虑他年事已高,而出征在外,亲冒矢石,军务烦剧,实非易事,没有答应他的请求。马援当面向皇帝请战,说:“臣尚能被甲上马”(《后汉书·马援列传》)。光武帝让他试试,马援披甲持兵,飞身上马,手扶马鞍,四方顾盼,一时须发飘飘,神采飞扬,真可谓烈士暮年,老当益壮。光武帝见马援毫气不除,雄心未已,很受感动,笑道:“矍铄哉是翁也”(《后汉书·马援列传》)!于是派马援率领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孙永等人率四万人远征武陵。

出征前,亲友来给马援送行。马援对老友谒者杜愔说:“吾受厚恩,年迫余日索,常恐不得死国事。今获所愿,甘心瞑目,但畏长者家儿或在左右,或与从事,殊难得调;介介独恶是耳”(《后汉书·马援列传》)。建武二十五年(49年)春天,马援率部到达临乡(今湖南常德古城山),蛮兵来攻,马援迎击,大败蛮兵,斩俘两千余人,蛮兵逃入竹林中。

此前,当部队到下隽时,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经壶头山,一是经充县。经壶头山,路近,但山高水险,经充县,路远,粮运不便,但道途平坦。究竟该从哪儿进发,光武帝开始也拿不定主意。耿舒,就是马援在出发时说的那些权贵子弟中的一个,想从充县出发,而马援则认为,进军充县,耗日费粮,不如直进壶头,扼其咽喉,充县的蛮兵定会不攻自破。两个人意见不一致,便上表说明情况,请皇帝裁决,皇帝同意马援的意见。

三月,马援率军进驻壶头。蛮兵据高凭险,紧守关隘。水势湍急,汉军船只难以前进。加上天气酷热难当,好多士兵得了暑疫等传染病而死。马援也身患重病,一时,部队陷入困境。马援命令靠河岸山边凿成窟室,以避炎热的暑气。虽困难重重,但马援意气自如,壮心不减。每当敌人登上高山、鼓噪示威,马援都拖着重病之躯出来观察了望敌情。手下将士深为其精神所感动,不少人热泪横流。

然耿舒却在此时写信给其兄好畤侯耿弇,告了马援一状:“前舒上书当先击充,粮虽难运而兵马得用,军人数万争欲先奋。今壶头竟不得进,大觽怫郁行死,诚可痛惜。前到临乡,贼无故自致,若夜击之,即可殄灭。伏波类西域贾胡,到一处辄止,以是失利。今果疾疫,皆如舒言”(《后汉书·马援列传》)。耿弇收到此信,当即奏知皇帝。光武帝就派虎贲中郎将梁松去责问马援,并命他代监马援的部队。

梁松到时,马援已死。梁松旧恨难消,乘机智诬陷马援。光武帝大怒,追收马援新息侯印绶。

梁松对马援素有怨恨,原因比较复杂。一是马援写信告诫晚辈,梁松曾受到牵累。

马援当年南征交趾,在前线听说侄儿马严、马敦到处乱发议论,讥刺别人,而且跟一些轻狂不羁的人物结交往来,便立即写信劝诫他们。信中说:“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暛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暛也。暛伯高不得,犹为谨□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暛也”(《后汉书·马援列传》)。

杜季良当时正任越骑司马,他的仇人以马援此信为据,上奏章控告他,说他:“为行浮薄,乱髃惑觽,伏波将军万里还书以诫兄子,而梁松、窦固以之交结,将扇其轻伪,败乱诸夏”(《后汉书·马援列传》)。皇帝览此奏章,把窦固、梁松召来严加责备,并且把奏章和马援的信给他们看。二人叩头流血,才免去罪过。结果杜季良被罢官,龙伯高则被升任零陵太守。梁松因此迁怒于马援。

加上以往的事情。梁松对马援积怨很深。

当初南征交趾时,马援常吃一种叫薏苡的植物果实。这薏苡能治疗筋骨风湿,避除邪风瘴气。由于当地的薏苡果实硕大,马援班师回京时,就拉了满满一车,准备用来做种子。当时人见马援拉了一车东西,以为肯定是南方出产的珍贵稀有之物。于是权贵们都希望能分一点,分不到便纷纷议论,说马援的坏话。但马援那时正受光武帝宠信,所以没人敢跟皇帝说。马援死后,有人上书说马援曾搜刮了一车珍珠文犀运回。马武、侯昱等人也上表章,说马援确曾运回过一车珍稀之物。光武帝更加愤怒。马援马援的家人不知皇帝为何如此震怒,不知马援究竟身犯何罪,惶惧不安。马援的尸体运回,不敢埋和原来的坟地,只买了城西几亩地,草草埋葬在那里。马援的宾朋故旧,也不敢到马家去吊唁,景况十分凄凉。葬完马援,马援的侄儿马严和马援的妻子儿女们草索相连,到朝廷请罪。光武帝拿出梁松的奏章给他们看,马援的家人这才知道蒙受了天大的冤枉。马援夫人知道事情原委后,先后六次向皇帝上书,申诉冤情,言辞凄切。光武帝这才命令安葬马援。

云阳朱勃也上书为马援鸣不平,书曰:

“臣闻王德圣政,不忘人之功,采其一美,不求备于觽。故高祖赦蒯通而以王礼葬田横,大臣旷然,咸不自疑。夫大将在外,谗言在内,微过辄记,大功不计,诚为国之所慎也。故章邯畏口而奔楚,将据聊而不下。岂其甘心末规哉,悼巧言之伤类也。

窃见故伏波将军新息侯马援,拔自西州,钦慕圣义,闲关险难,触冒万死,孤立髃贵之闲,傍无一言之佐,驰深渊,入虎口,岂顾计哉!宁自知当要七郡之使,徼封侯之福邪?八年,车驾西讨隗嚣,国计狐疑,觽营未集,援建宜进之策,卒破西州。及吴汉下陇,冀路断隔,唯独狄道为国坚守,士民饥困,寄命漏刻。援奉诏西使,镇慰边觽,乃招集豪杰,晓诱羌戎,谋如涌泉,埶如转规,遂救倒县之急,存几亡之城,兵全师进,因粮敌人,陇、冀略平,而独守空郡,兵动有功,师进辄克。铢锄先零,缘入山谷,猛怒力战,飞矢贯胫。又出征交址,土多瘴气,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遂斩灭征侧,克平一州。闲复南讨,立陷临乡,师已有业,未竟而死,吏士虽疫,援不独存。夫战或以久而立功,或以速而致败,深入未必为得,不进未必为非。人情岂乐久屯绝地,不生归哉!惟援得事朝廷二十二年,北出塞漠,南度江海,触冒害气,僵死军事,名灭爵绝,国土不传。海内不知其过,觽庶未闻其毁,卒遇三夫之言,横被诬罔之谗,家属杜门,葬不归墓,怨隙并兴,宗亲怖栗。死者不能自列,生者莫为之讼,臣窃伤之。

夫明主醲于用赏,约于用刑。高祖尝与陈平金四万斤以闲楚军,不问出入所为,岂复疑以钱谷闲哉?夫操孔父之忠而不能自免于谗,此邹阳之所悲也。诗云:‘取彼谗人,投畀豺虎,刾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此言欲令上天而平其恶。惟陛下留思竖儒之言,无使功臣怀恨黄泉。臣闻春秋之义,罪以功除;圣王之祀,臣有五义。若援,所谓以死勤事者也。愿下公卿平援功罪,宜绝宜续,以厌海内之望。

臣年已六十,常伏田里,窃感栾布哭彭越之义,冒陈悲愤,战栗阙庭”(《后汉书·马援列传》)。

马援素有知人见事之明,能由一些苗头中较正确地推断出事情的发展态势或结果。他劝诫侄儿,告诫梁松,均属此类。这里还有一个明显的例证。

马援的侄婿王磐是王莽堂兄王仁之子。王莽事败,王磐仍住在原地,拥有巨额资财。他为人任侠尚气,爱士好施,在江淮间大有声望。后来,又游历京都,与卫尉阴兴、大司空朱浮、齐王刘章结为朋友,日与往来。马援对外甥曹训说:“王氏,废姓也。子石当屏居自守,而反游京师长者,用气自行,多所陵折,其败必也”(《后汉书·马援列传》)。不出所料,过了一年多,王磐果然受司隶校尉苏邺、丁鸿一案的牵连,死在洛阳狱中。

王磐的儿子王肃不知检束,又出入北宫和王侯府第。马援对吕种说:“建武之元,名为天下重开。自今以往,海内日当安耳。但忧国家诸子并壮,而旧防未立,若多通宾客,则大狱起矣。卿曹戒慎之”(《后汉书·马援列传》)!后来,郭皇后去世,有人上书,认为王肃等人出于被废黜的人家,恐怕借事生乱,引起像贯高、任章那样的变故。皇帝大怒,下诏命令郡县收捕各位王子的宾客,互相牵引,诛死千人以上。吕种也在处死之列。临死,他叹息说:“马将军诚神人也”(《后汉书·马援列传》)!

永平初年,马援的女儿被立为皇后。显宗在云台图画建武年间的名臣列将,为了避椒房之嫌,单单没画马援,东平王刘苍观看图像,对皇帝发问:“何故不画伏波将军像”(《后汉书·马援列传》)?皇帝笑而未答。

建初三年(78年),肃宗派五宫中郎将持节追封马援,谥忠成侯。

马援有四子:为马廖、马防、马光、马客卿,其中马防最为有名。

点评:马援与其他开国功臣不同,马援大半生都在“安边”战事中度过。马援为国尽忠,殒命疆场,实现了马革裹尸、不死床箦的志愿。不可否认,马援所从事的战争,一般都发生在封建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马援本人思想上也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但他忠勤国事,马革裹尸,仍然令人钦佩。马援进身朝廷,没有一个人推举荐拔,全靠自己公忠为国。后来居于高位,也不结势树党。于是,他生前受到权贵的排挤压抑,死后又遭到了严重的诬陷迫害。

《后汉书·马援列传》这样评论马援:马援腾声三辅,遨游二帝,及定节立谋,以干时主,将怀负鼎之愿,盖为千载之遇焉。然其戒人之祸,智矣,而不能自免于谗隙。岂功名之际,理固然乎?夫利不在身,以之谋事则智;虑不私己,以之断义必厉。诚能回观物之智而为反身之察,若施之于人则能恕,自鉴其情亦明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22: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霸


王霸(?—59年),字元伯,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新莽末,从刘秀起兵,长期戍守北部边疆,后封淮陵侯。

王霸家族世好文法。父亲曾任郡决曹掾,王霸年轻时也做过狱吏。王霸不愿意当这无所作为的小吏,平素谈吐举止,慷慨有大志。其父亲深以为奇,便派他游学长安。

刘秀等起兵,经过颍阳,王霸带领宾客拜谒,表示愿意追随。他说:“将军兴义兵,窃不自知量,贪慕威德,愿充行伍。”刘秀见王霸慷慨,不同常人,也特予礼待,说:“梦想贤士,共成功业,岂有二哉”(《后汉书·王霸列传》)!于是王霸跟随刘秀,在昆阳击破王寻、王邑。然后,还居乡里。

等到刘秀被更始帝任命为司隶校尉,路经颍阳,王霸请示父亲,想再去从军。他父亲说:“吾老矣,不任军旅,汝往,勉之”(《后汉书·王霸列传》)!王霸又跟随刘秀到了洛阳。后刘秀任大司马,便任命王霸为功曹令史,带他徇行河北。

由于形势并不乐观,当初跟王霸一起投靠刘秀的几十个宾客,后来渐渐离去。只有王霸矢志不移。刘秀对他说:“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汉书·王霸列传》)。

王郎在邯郸称帝起兵,刘秀北徇至蓟,王郎传檄蓟中,悬赏捉拿刘秀。刘秀派王霸到市中招募兵士,以济燃眉。王霸到市上一说,市人认为这太过荒唐,放声大笑,举手揶揄。王霸惭愤而回。刘秀率部南驰到下曲阳。传闻王郎部众紧追在后,将士们都很害怕。接近滹沱河(在今河北省境)时,前方侦察的军官回来报告,说河面上流浮着薄冰,没有船只,无法渡河。官属大惧。刘秀又命王霸前去察看。王霸害怕惊扰部队,带来更大的混乱,心想,干脆前进,被阻住再说。于是向刘秀报告:“冰坚可度。”官属皆喜,刘秀也笑了:“候吏果妄语也”(《后汉书·王霸列传》)。说完,催军前进。部队行进到河边,河冰也已冻合,光武帝命王霸护军过河。最后几骑人马还没有完全上岸,河冰又化解了。刘秀夸奖王霸:“安吾觽得济免者,卿之力也。”王霸谦逊地说:“此明公至德,神灵之佑,虽武王白鱼之应,无以加此。”刘秀又对官属们说:“王霸权以济事,殆天瑞也”(《后汉书·王霸列传》)。当即任命王霸为君正,赐爵关内侯。

刘秀到达信阳,发兵攻破邯郸,王霸追击败军,斩杀王郎,获得其印绶,被封为王乡侯。

王霸跟从刘秀平定河北,经常与臧宫、傅俊同营驻扎。三人中,王霸最为关心士卒。对死者,他脱衣收殓;对伤者,他亲手救养。

刘秀即位(光武帝)后,认为王霸爱护士卒,通晓军事,可以独当重任,便任命他为偏将军,把傅俊、臧宫的部下合在一起,也由他统管。而命臧宫、傅俊为骑都尉。建武二年(26),光武帝改封王霸为富波侯。

建武四年(28)秋,光武帝亲临谯,派遣王霸和捕虏将军马武去讨伐梁王的部将周建。梁王的另一骁将苏茂带领四千人马赶来救援,并且先派精锐骑兵去拦截马武的粮草。马武前往解救,周建便从城内冲出,与苏茂夹击马武。马武倚仗着有王霸的援助,作战时,并未倾尽全力,被苏茂、周建击败。马武率军经过王霸营垒,大声呼救。王霸说:“贼兵盛,出必两败,努力而已。”说着,紧闭营门,坚守壁垒,不肯出援。将士们不满意王霸这种做法,跟他争执。王霸解释说:“茂兵精锐,其觽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觽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后汉书·王霸列传》)。苏茂、周建果然倾巢出动进攻马武。马武与之激战了好长时间。这时,王霸营中路润等数十将士心急如焚,群情激奋,断发请战。王霸见部下锐气已盛,便率领精锐骑兵冲出营垒,猛袭敌军后阵。周建、苏茂前后受敌,惊乱败走。王霸、马武各自归营。

不久,敌人重新聚集兵力,到营前挑战。王霸坚守不出,在营中设宴,犒赏将士,饮酒作乐。苏茂命部下向营中射箭,箭密如雨,把王霸面前的酒杯都射中了。王霸依然安坐不动。部下军吏们都说:“茂前日已破;今易击也。”王霸却不这样看,他说:“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儌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后汉书·王霸列传》)。苏茂、周建求战未得,只好引军赶回营垒。这天夜里,周建的侄儿周诵在城中起事,紧闭城门,不放苏茂、周建入城。二人只好偷偷逃遁。周诵则献城降汉。

建武五年(29年)春,光武帝派太中大夫持节任命王霸为讨虏将军。建武六年(30年),王霸屯田新安。建武八年(32年),屯田函谷关。进击荥阳、中牟盗贼,皆平之。

建武九年(33年),王霸和吴汉、横野大将军王常、建义大将军朱祐、破奸将军侯进等率兵五万,进军高柳,与卢芳(匈奴所立汉帝)部将贾览、闵堪作战。匈奴派骑兵援助卢芳。汉军遇雨,战斗失利。吴汉回洛阳,命朱祐屯驻常山,王常屯驻涿郡,侯进屯驻渔阳。玺书任命王霸为上谷太守,仍率领原部,捕击胡虏,无拘郡界。

第二年,王霸又与吴汉等四名将军出击贾览,并和渔阳陈欣一起为诸军先锋。匈奴左南将军率领几千骑兵弛救贾览。王霸等与他在平城之下连续交锋。匈奴军败走,汉军追出塞外,斩首数百人。王霸和诸将回师人雁门,与骠骑大将军杜茂合兵进击卢芳部将尹由,没能取胜。

建武十三年(37年),光武帝改封王霸为向侯,增邑户。当时,卢芳和匈奴、乌桓联手,不断滋事,寇盗连连。边境大为所苦。朝廷命令王霸率领六千多弛刑徒和杜茂一起修治飞狐道,堆石布土,筑起亭障,从代城(今河北蔚县东)一直延伸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全长三百多里。王霸屡屡与匈奴,乌桓作战,比较了解边疆事务。他曾数次上书,提出应与匈奴和亲交好,还曾提出可以从温水漕运,以节省陆地转输之劳。这些事,都被朝廷采纳实行。

后来南单于、乌桓归降汉朝,北部边疆无事。王霸镇守上谷二十多年。

建武三十年(54年),朝廷定封王霸为淮陵侯。永平二年(59年),因病免,几月后去世,其子王符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22: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汉


吴汉(?—44年),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位居第三。任偏将军、大将军,刘秀称帝后,升任大司马,封舞阳侯。

吴汉少时家贫,在县中任亭长。王莽末年,因为手下宾客犯法,逃跑到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后来资用匮乏,便以贩马为业。往来于燕、蓟之间,每到一处结交豪杰。更始帝立,派使者韩鸿徇行河北。有人推荐吴汉,说:“吴子颜,天下奇士,可与计事”(《后汉书·吴汉列传》)。韩鸿召见吴汉,知所举不虚,当即任命他为安乐令。

适逢王郎假托成帝之子刘子舆,起兵邯郸,北方州郡,惊忧困惑。吴汉素闻刘秀是仁慈长者,乘机向太守彭宠进言,劝他归附。吴汉说:“渔阳、上谷突骑,天下所闻也。君何不合二郡精锐,附刘公击邯郸,此一时之功也”(《后汉书·吴汉列传》)。彭宠觉得吴汉说得有理。无奈宫属都想依附邯郸,彭宠难以强制。

吴汉告辞郡守出来,想欺骗那些官属,可一时难觅良策。时逢路上有一个儒生模样的人正风尘仆仆地行走。吴汉便派人将他召来,请他吃饭,并问起旅途见闻。那儒生说刘秀所到之处,天下归心;又说邯郸称帝的,其实并非刘子舆,而是王郎假冒。吴汉大喜,吴汉马上假造了一封刘秀的檄文,让那儒生送给彭宠,并叫他把途中见闻说给彭宠听。吴汉随后进府。彭宠听了那儒生之言,深以为然。决定派吴汉和上谷郡将领合军向南,追寻刘秀。吴汉等人沿途斩杀王郎将帅部众,在广阿赶上了刘秀。刘秀任命吴汉等人为偏将军,扫平邯郸后,又赐号为建策侯。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加上新到汉营,无法以词自达。邓禹和诸将知道后,几次荐举,刘秀才召见了他。吴汉一经召见,使得到了刘秀的赏识信任,常居门下。

刘秀想调发幽州兵马,连夜召见邓禹,问他谁能担当此任。邓禹说:“闲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后汉书·吴汉列传》)。光武帝便任命吴汉为大将军,命他持节到北方去征调十郡突骑(精锐骑兵)。时刘秀与更始貌合神离,更始皇帝任命的幽州牧苗曾听到吴汉要来发兵,便暗中约束部队,下令各郡不得响应征召。吴汉率领二十骑人马一路疾驰,先行赶到无终(治所在今蓟县),苗曾以为吴汉对他没有防备,就到路上迎接。没想到吴汉一见面,先发制人,立即指挥部下擒住苗曾并将其斩首,夺其军权。这一举动,使幽州震骇不已,所有城邑都望风归附。吴汉便调发十郡之兵南下,和刘秀在清阳(今河南南阳市南)会师。

刘秀诸将见吴汉调兵而还,士马壮盛,都说:“是宁肯分兵与人邪(如此精兵,难道也肯分给别人吗)”(《后汉书·吴汉列传》)?等吴汉入府,呈上所调兵员的簿籍之后,大家这才释然。于是,又纷纷请求刘秀多分配给自己一些兵力。刘秀不无揶揄地说他们:“属者恐不与人,今所请又何多也(兵归了自己,恐怕就不愿分给别人了。为什么要这么多呢)?”诸将听了,惭愧不已。

更始帝派尚书令谢躬率六将进攻王郎,屡攻不下。刘秀率军到来,才共同平定了邯郸。谢躬手下将士,军纪散漫,常有侵扰虏掠之事,刘秀深以为忌,于是,两军都在邯郸,却分城而处。不过,刘秀常常慰问谢躬及其部下。谢躬为人勤于职事,刘秀也一有机会便称赞他,说:“谢尚书真吏也”(《后汉书·吴汉列传》),谢躬因此对刘秀深信不疑。

不久,谢躬率其兵数万,移驻邺城。时刘秀进军攻击青犊农民军,对谢躬说:“我追贼于射犬,必破之。尤来(农民军的一支)在山阳者,埶必当惊走。若以君威力,击此散虏,必成禽也”。谢躬连连称是。刘秀果然击败青犊,尤来也果然向北逃向隆虑山。于是,谢躬留大将军刘庆、魏郡太守陈康留守邺城,自己率部追击尤来部众。然尤来困兽尤斗,其锋锐不可当。谢躬大败,死者数千人。

刘秀趁谢躬不在,命吴汉和岑彭进袭邺城。吴汉派舌辩之士进城对陈康讲了一番道理:“盖闻上智不处危以侥幸,中智能因危以为功,下愚安于危以自亡。危亡之至,在人所由,不可不察。今京师败乱,四方云扰,公所闻也。萧王兵强士附,河北归命, 公所见也。谢躬内背萧王,外失觽心,公所知也。公今据孤危之城,待灭亡之祸,义无所立,节无所成。不若开门内军,转祸为福,免下愚之败,收中智之功,此计之至者也”。陈康认为吴汉说得有理,便收捕刘庆和谢躬全家,放吴汉入城。谢躬从隆虑败归邺城,不知道陈康已经反叛,率领数百骑进入城门。吴汉埋伏人马,擒获谢躬,亲手杀死,并收降了他的部众。

刘秀北征,吴汉常率五千精锐骑兵为先锋,屡次率先登城,攻破敌阵。河北平定之后,吴汉和诸将一起拥立刘秀即皇帝位,光武帝刘秀封吴汉为大司马,更封舞阳侯。

建武二年(26年)春,吴汉率大司空王梁、建义大将军朱祐、大将军杜茂、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镡、偏将军王霸,骑都尉刘隆、马武、阴识等将领在邺东漳水大破檀乡农民军,收降十余万人,光武帝派使者定封他为广平侯,食广平、斥漳、曲周、广年四县。接着,他又率众将进击黎伯卿所部,在河内修武(今获嘉)大破敌军,光武帝亲临军队中慰劳。此后,他又进军南阳,把宛、涅阳、郦、穰、新野等城邑全部攻克,然后率兵在黄邮水一带大破秦丰;另外,他还曾和偏将军冯异进击昌城五楼农民军张文所部,又到新安攻破铜马、五幡农民军。

建武三年(27年)春天,吴汉率建威大将军耿弇、虎牙大将军盖延在轵西进攻青犊军,青犊军兵败归降。不久,又率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人在广乐(今河南虞城县西)包围了苏茂。苏茂原为绿林军将领,随朱鲔投降刘秀,后杀死淮阳太守潘蹇,占据广东,投降刘永,刘永封他为大司马淮阳王。时刘永部将周建招聚十万人马,赴救广乐。吴汉率领骑兵迎战,失利,不慎坠马,摔伤膝,收兵回营,周建也进入广乐,与苏茂连兵。诸将对吴汉说:“大敌在前而公伤卧,觽心惧矣”(《后汉书·吴汉列传》)。吴汉听此言,勃然裹创而起,巡视营垒,杀牛酌酒,犒劳士兵,对将士:“贼觽虽多,皆劫掠髃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后汉书·吴汉列传》)!吴汉豪气凌云,将士们也深受感染,士气倍增。第二天,苏茂、周建出兵包围吴汉。吴汉挑选四部精兵和乌桓突骑三千多人,擂鼓呐喊,同时进击。周建大败,逃入广汉城。吴汉纵兵追击,部下与周建败卒争门并入。苏茂、周建弃城逃跑。吴汉便留下杜茂、陈俊驻守广乐,自己则率兵到睢阳帮助盖延包围刘永。双方相持百余日,刘永粮尽突围,被盖延斩杀,睢阳归降。

建武四年(28年),吴汉率陈俊及前将军王梁,在临平击破五校农民军,追至东郡箕山,大破之。然后又北击清河长直及平原的农民军。诸将皆想攻打,吴汉不听,说:“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后汉书·吴汉列传》)。然后一面下公文给郡府,命他们收捕肇事官吏,一面派人人城安抚五姓。五姓人大喜,相继归降。诸将乃服,说:“不战而下城,非觽所及也”(《后汉书·吴汉列传》)。同年冬,吴汉率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在平原击败富平﹑获索的农民军。

建武五年(29年)春,农民军率五万余人夜攻吴汉军营,军中惊乱,吴汉却坚卧不动,一会儿营中便安静下来。吴汉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军。然后追讨余党,直至无盐,进击勃海,皆平之。接着,又征董宪,围朐城。建武六年春,攻克朐城,斩董宪。至此,东方平定,吴汉引兵还京。

同年夏,隗嚣叛乱,朝廷又命吴汉屯兵长安。

建武八年(32年),吴汉随光武帝攻陇,于西城围困了隗嚣。光武帝对吴汉说:“诸郡甲卒但坐费粮食,若有逃亡,则沮败觽心,宜悉罢之”(《后汉书·吴汉列传》)。但吴汉等到人贪功心切,全力进攻,到期后来粮食日少,将士疲役,逃亡者多,等到公孙述来救,汉军遂败。

建武十一年(35年)春,吴汉和征南大将军岑彭等征讨割据蜀地的公孙述。岑彭破荆门,长驱入江关,捷报频传,吴汉留守夷陵,装露桡船。但岑彭却被被暗杀。朝廷命令吴汉并将其军。建武十二年(36年)春,吴汉在鱼涪津(今四川省乐山市北)大败蜀将魏党、公孙永,进围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公孙述派其女婿史兴率军往救,被全部歼灭。汉兵乘胜,进入犍为。属县都闭城自守,不敢阻挡兵锋。于是吴汉挥师直攻广都(今成都市南),迅速攻克,并派轻骑兵烧毁成都市桥,慑于汉军威猛之势,武阳以东的小城纷纷投降。

光武帝下诏告诫吴汉:“成都十余万觽,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后汉书·吴汉列传》)。

吴汉接连获胜,并未听从光武帝的告戒,竟乘胜自率步骑兵二万余人进逼成都。当进至距成都十余里处,于江水北岸扎营,并于江上架设浮桥,派副将刘尚率兵万余人屯驻于江水南岸,南北两营地相距二十余里。光武帝得知吴汉如此部署兵力,大惊,下诏书责备:“比□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觽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它者,急引兵还广都”(《后汉书·吴汉列传》)。

然诏书未到,公孙述已派其将谢丰、袁吉率兵十余万人,分为二十多营进攻吴汉。又派将率兵万余人袭劫刘尚营寨,企图使汉军不得相救。

吴汉率军与敌大战一天,兵败而退回营垒,谢丰乘势包围了吴汉军。吴汉见形势危急,召集众将激励他们说:“吾共诸君踰越险阻,转战千里,所在斩获,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埶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 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后汉书·吴汉列传》)。众将应诺。

于是,吴汉飨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并在营内遍插旌旗,使烟火不绝,以迷惑蜀军。第三天夜里,率军潜出城围衔枚疾走,过江与刘尚部会合。谢丰等人竟然没有发觉。

第二天,谢丰仍分兵一部抵御江北汉军,自率主力进攻江南汉军。吴汉亲自指挥全军力战,从早到晚,终于大败敌军,斩杀敌将谢丰、袁吉。于是,吴汉乘胜率军还守广都,留下刘尚所部继续抵御公孙述,并把有关战况写成奏状上报光武帝,而且深切痛责自己的过失。

光武帝阅后批复道:“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也。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后汉书·吴汉列传》)。

此后,吴汉率军同公孙述军交战于广都至成都之间,前后八战八捷,并进驻于成都外城。公孙述请计于延岑,延岑说:“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财物易聚耳,不宜有爱”(《后汉书·公孙述列传》)。公孙述乃听从延岑之计,拿出国库中全部财货珍奇,招募了五千名敢死之士,交给延岑率领。

延岑在成都市桥假设旗帜,鸣鼓挑战,暗地里却派遣奇兵,绕到背后,袭击汉军。仓猝中,吴汉堕入水中,侥幸拽住马尾,好不容易才爬上水来。此役吴汉受挫严重,且军中粮草不支,想暂时撤除成都之围。蜀郡太守张堪料定公孙述必败,劝他不要撤兵,吴汉从之。

十一月,臧宫进军成都西北面的咸门。公孙述占卜,说“虏死城下”,大喜,以为这兆头应在吴汉等人身上。于是亲率数万人出城与吴汉大战,派延岑抵挡臧宫。双方激战。延岑率部三战三胜,占着上风。公孙述率兵从早上战到中午,军队吃不上饭,疲困不堪。吴汉派护军高午、唐邯率领数万精锐部队迎击公孙述。公孙述兵败逃走,高午奋勇追击,冲进敌阵挥枪猛刺,刺穿公孙述胸部,公孙述坠马,手下人将其抬回城去。他将兵权交给延岑执掌,当夜死去。第二天,延岑见大势已去,举城投降,吴汉斩公孙述首级传送洛阳,蜀地遂平。

建武十二年(36年)正月,吴汉率军浮江而下。至宛城,光武帝下诏令其过家上頉,并赐谷二万斛。

建武十五年(39年),吴汉率扬武将军马成﹑捕虏将军马武北击匈奴,迁徙雁门﹑代郡﹑上谷吏人六万余口,置于居庸﹑常山关以东。

建武十八年(42年),蜀郡守将史歆在成都叛汉,自称大司马,攻太守张穆,张穆爬城逃广都。同时宕渠杨伟﹑朐□徐容等人也各起兵数千人相应。光武帝因史歆为岑彭护军,晓习兵事,所以派吴汉率刘尚及太中大夫臧宫等万余人共同征讨。吴汉入武都,调发广汉、巴、蜀三郡兵众围攻成都。百余日城破,吴汉诛杀史歆等人。然后乘桴沿江下巴郡,杨伟﹑徐容等人惶恐解散,吴汉诛其首领二百余人,迁其众与数百家到南郡﹑长沙,然后率军回京。

吴汉性强力,每次随光武帝征战,光武帝不休息,吴汉常常侧足而立。不少将领一见战阵失利就垂头丧气,惶怵不安,平日的风度威严全失。吴汉却不然,每到这时,他整厉战械,激扬士卒,不但毫不气馁,反而愈加意气风发。一次危难之际,光武帝派人去看吴汉,想了解他在干什么。回报说,大司马(吴汉)正在修治攻战之具。光武帝深有感慨,说:“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后汉书·吴汉列传》)!由于他遇变不惊,沉稳有力,所以往往能转败为胜,转危为安。围攻广乐,他裹伤勉士,失利成都,他闭营砺兵,都是很好的化险为夷的战例。

每次出兵,吴汉早上接受命令,晚上就可上路,根本不用什么整顿准备的时间;在朝廷任职,朴讷谨慎,形于体貌。他出征时,妻子在后方买了一些田产,待他归来,却都送给了故旧亲友。他说:“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后汉书·吴汉列传》)!

吴汉在建武年间,居于高位,常受倚重,与他沉稳不惊、强力谨质的个性很有关系。

吴汉性格中,还存在着鸷狠残忍的一面。吴汉经常放纵部下劫掠乡里,邓奉叛汉,就由他的故乡新野被吴汉部众劫掠骚扰而起。公孙述死,延岑出降,吴汉居然杀死公孙述的妻子儿女,灭尽他的家族,把延岑也灭了族。并且,任凭士卒大肆掠虏,焚烧宫室,摧残人民。史载,光武帝听到消息,勃然大怒,严厉地谴责了他。光武帝还下诏切责吴汉的副将刘尚,诏书说:“城降之日,吏人从服,孩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为酸鼻!(刘)尚宗室子孙,尝更吏职,何忍行此?仰视天,俯视地,观放麂啜羹,二者孰为仁?良失斩将吊人之义也!”

建武二十年(44年),吴汉病重,光武帝亲临探视,问他有什么话要说。吴汉回答:“臣愚无所知,唯愿陛下慎无赦而已”(《后汉书·吴汉列传》)。死后,谥忠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5-3 16:25 , Processed in 0.106110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