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howardxhh

[06/05]纵横十六国,煮酒论英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5: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 成汉衰落


石虎吃了前燕的苦头,不敢再小看慕容皝,但他一统天下的野心没有变。棘城之战的第二年,后赵又与前燕在当初段辽的地盘辽西一带发生军事冲突,羯人和匈奴人组成的骑兵再次不敌几位慕容率领的鲜卑骑兵。石虎平生南征北战,所参与和指挥的战争无数,在一个对手面前连败两阵,这却还是头一遭。石虎自然是气不过,可一时又拿不出什么对付前燕的良策,于是只好先找个软柿子捏,内讧不断的东晋就成了石虎讨伐的对象。


我在“永嘉之乱”中曾经提到,东晋自元帝司马睿建国以来,王氏家族逐渐掌握大权。王导在内执政,而王导的堂兄王敦则在外掌兵,势力一时甚大,乃至元帝登基做皇帝时,竟然提出要与王导同坐御座,所以民间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王导对东晋皇帝倒是忠心耿耿,而王敦手握重兵,自恃功大,渐渐骄横起来,元帝对王敦又怕又恨,生怕将来难以制之,于是又另外重用刘隗、刁协等人。


元帝永昌元年(公元322年),身为荆州刺史的王敦以诛奸臣刘隗为名,带兵攻打建康,晋元帝忙令刁协、刘隗、戴渊等人迎战。元帝所信用的几个人打起仗来显然不是王敦的对手,王敦的军队很快攻入建康城,刁协在出逃途中被手下人所杀,刘隗则逃往后赵,王敦在建康城中又杀了戴渊等一批反对他的大臣,然后才退回荆州。晋元帝经过这番折腾忧愤成疾,不久就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绍即位,也就是晋明帝。晋明帝时王敦一族更是掌握了东晋军事大权。然而“好景”不长,只过了两年,明帝太宁二年(公元324年),王敦病重,明帝列举王敦罪状,下令讨伐王敦。王敦命其兄王含为元帅,率兵五万再次攻打建康,这一回明帝亲自募集士兵,朝廷军队打了一场胜仗。王敦得到消息,一怒而死,王含则兵败被杀,王敦之乱总算平息。


明帝很短命,二十七岁就死了,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成帝司马衍当时只有五岁,他的母亲庾氏以皇太后生份临朝听政,庾氏的哥哥庾亮成为中书令,朝中要事都由他来决定。王导辅政时期,处事待人宽容得体,颇得众人之心,而庾亮以外戚的身份掌权,行事常常不合适宜,威望大不如王导。拥兵在外的祖逖之弟豫州刺史祖约,屡受排斥,对庾亮怀恨在心。历阳(今安徽和县)内史苏峻,因平定王敦之乱有功,威信渐高,在江北一带集结了上万的精兵,十分轻视朝廷。成帝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庾亮认为苏峻在外,久必生叛,不听以王导为首的多数大臣的意见,征召苏峻入朝为大司农。苏峻明白庾亮的用意,便秘密联合祖约发动叛乱,攻入建康。这是短短几年内建康城内第二次遭劫,苏峻的士兵在城中大肆掠夺,驱役百官。庾亮等人逃到寻阳,向荆州刺史、征西大将军陶侃求救。陶侃出兵,又花了两年的时间,终于打败苏峻,重新收复了建康。东晋内部前后乱了八年,才勉强安定下来。(东晋的这些将领,一个个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碰上北方后赵等国的进攻往往一溃千里,却把心思都用在“窝里斗”上了。北方虽然大乱,终究还是不同民族之间的争斗,而南方的内乱,则全是汉人自己的明争暗斗,虽比不上“八王之乱”时那么乱,但每次也得斗个你死我活。想想建康城也够惨的,建国之初就给蹂躏了两回,还全是给自己人搞的,汉人的野蛮劲,一点不亚于北方的胡人。)


石虎看清了东晋的弱势,亲自给西南汉国的君主李寿写信,共约瓜分江南之事。这个汉国就是当初李雄的成国,而国号的更改,原来也经历了一番宫廷争斗。


李雄在位三十一年,执政以宽厚著称,刑法简约,蜀中成为当时的一块“乐土”,各地来投奔的名士不少。但到了玉衡二十四年(公元334年),李雄头上忽然生了一个疮,导致全身旧伤复发,脓疮迸裂,不治而亡。太子李班是李雄的哥哥李荡之子,是个仁孝之人,并不是做皇帝的材料。李雄死后,他虽即帝位,却一心只在殡宫中服丧,将朝中政事都交给他的叔父,李雄的堂弟建宁王李寿处理。这时,李雄的亲儿子车骑将军李越奔丧回成都。他认为李班并非李雄亲生,心有不服,就和他的弟弟安东将军李期暗中策划推翻李班。李班之弟李玝对此有所察觉,劝李班把李越和李期打发到外地,以免留在成都生事。李班却认为李雄尚未下葬,不忍心下令,还对李越等人诚心相待,反而觉得李玝太过多疑,把他派到涪城去镇守。李越却不懂感恩戴德,他乘李班晚上在殡宫中哭丧的机会,将他杀死,同时又杀死其兄李都,奉李期为皇帝,改元玉恒,这也就是成幽公。


李期即位后,任用自己的兄弟李越、李霸及亲信景骞、许涪等,将李寿等人派往外地。李期荒淫无度,滥杀无辜,所作所为和他的父亲完全相反,成国的政治开始败坏。李期的哥哥李霸、李保无病而死,宫中传说是李期毒杀,这引起了大臣们的恐惧和不安。接着李期又鸩杀了李寿的养弟安北将军李攸,为最后除掉“眼中钉”李寿做准备。李期与李越、景骞等人谋划突袭李寿,并约定以焚烧成都市桥为号发兵。李期不放心,又几次派许涪前往李寿住所,刺探他的动静。李寿也是个十分机警的人,李期即位后,他感到杀机四伏。有个巴西的壮士龚壮,父亲和叔叔都被李雄的父亲李特所杀,一直想找李特的子孙报仇。李寿与他结交甚厚,龚壮怂恿他西取成都,成就大业,李寿听后终于下定决心,以攻代守。成幽公玉恒五年(公元338年),李寿假造了妹夫任调的来信,信中说李期要加害他,将这封信交给手下将士看。将士们群情激愤,李寿便以将军李弈为先锋,率一万大军从驻守的涪城前去攻打成都。李期哪里能料到李寿的行动如此之快,成都城内根本未曾设置防备。李寿的世子李势正在朝中做翊军校尉,这一来就成了内应,他打开城门迎接李寿军队,李寿派兵守在宫门。还没召集起军队的李期成了瓮中之鳖,只好尴尬的派人犒劳李寿的军队。李寿先上奏李越、景骞等人乱政,将这些李期的同党亲信全部除掉,然后又假传太后之命,废李期为邛都县公,软禁在冷宫中。李期失势,在寂寞中哀叹说:“天下之主如今却成了一个小小的县公,还不如 死啊!”就自缢而死。


李寿消灭了李期的势力,大臣罗恒、解思明等人劝他不要再做皇帝,改称成都王,向东晋称藩;而妹夫任调等则劝他称帝。李寿就让占卜师给他算命,占卜师的结论是:“可做数年的天子。”任调高兴的说:“天子做一天也够了,何况数年呢!”解思明摇头道:“数年的天子,怎么比得上百世的诸侯呢!”李寿回答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以称帝为“道”,而且坦白的说出来,李寿的价值观的确很有意思。)李寿即皇帝位,改国号为汉,改元汉兴。因为这个汉国就是从前的成国,为了和西汉、东汉、蜀汉等其他诸汉区别开来,历史上把李寿的这个汉国称为“成汉”。在十六国中,成国和成汉是同一个国家。


尽管李寿改了国号,并努力把成汉恢复到李雄在位时的状况,然而经过连续三朝的变乱,成汉的颓势已经不可阻挡,关于称帝一事也已遭到朝中大臣的质疑。石虎向李寿要求共灭东晋,李寿本人十分激动,并征集兵粮,亲自主持阅兵仪式,但在阅兵式上以解思明为首的大臣们以“唇亡齿寒”的道理苦谏李寿,李寿终于下令中止伐晋的准备,从大臣到普通士兵一齐高呼“万岁”,可以看出到了这个时候,成汉已经自身难保。


既然成汉无力东进灭晋,那么它的命运就只能是坐等东晋来消灭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5: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 慕容翰百步射环


后赵天王石虎虽然没能与成汉联兵,但其军事力量比起没有名将领衔的东晋军队还是要强得多。后赵建武五年(公元339年),石虎以夔安为大都督,统帅石鉴、石闵、李农等五位将军,领兵五万侵犯东晋荆州、扬州的北部边境,又以骑兵二万专门攻打驻守武昌的庾亮在江北分兵守卫的小城邾城。邾城的守将毛宝向庾亮求救,庾亮以城墙坚固为由,并没有派遣援兵。后赵诸将的军队在江北没有遇到什么顽强的抵抗,便先后攻下了沔阴、沔南、白石和邾城,各城守将尽皆战死。庾亮得到邾城失陷的消息,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赶紧向朝廷上表陈述自己的罪状,自贬官阶三等。幸好竟陵太守李阳在石城的战斗中击败了夔安的军队。夔安在汉水以东掠夺一阵,就领兵北还,临走时又强行驱赶当地七千多户百姓北迁幽州、冀州,以补充北方战乱后稀少的人口。


后赵向南方用兵,每次的结果都是抢掠一番退回,总取得不了实质性的进展,固然有兵力上的匮乏问题,但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内忧外患。石虎即位以来,对百姓的统治极为残暴,各地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虽然在石虎的铁腕政策下难以做大,无形中却消耗了后赵自身的实力。而令石虎头痛的前燕在后赵的东北面又是活动异常频繁,刚刚从段氏手中得到的幽州辽西各城尚是后赵的“软肋”,在与狡猾多谋的慕容皝的对抗中显然处在下风。石虎在攻晋的当年又急调抚军将军李农到东北边境执掌辽西、北平的军事,想在与前燕的攻守战中捞得便宜。李农与后赵征北大将军张举进攻前燕的凡城,慕容皝派在凡城守将大悦绾身先士卒,亲自抵抗赵兵。后赵军不能取胜,这使石虎感到东北的压力太大,他将辽西的百姓全部迁到冀州以南地区,以防止前燕的突袭。(石虎终于也有“退缩”的时候,可是面对慕容皝这个对手,也真是难为他了。一方只知穷兵黩武,极尽所能的扩充军事力量;另一方则讲究策略,在军事上不处于优势的情况下,进攻时发挥骑兵游击作战的机动性,防守时注重守城时的稳固。石虎整日除了用兵就是打猎,还想做不朽之君,他是一辈子也睡不醒的。)


慕容皝此时虽然称王,但由于规模和地盘有限,只能算是地方割据。他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一面向东晋称藩,一如当初的公孙渊与孙权,一面把精力放在攻灭他东北的两大势力宇文部和高句丽上。


宇文部几十年来一直被慕容部压得喘不过气来,对慕容部屡战屡败。段部灭亡以后,慕容翰来投奔宇文逸豆归,如果用得好,也许宇文部还有转机。但宇文逸豆归却是个疾贤妒能之人,一点不晓得慕容翰的好处,慕容翰待的时间长了,意识到自己早晚会被宇文部的人搞死,便假装发疯,整日喝酒,又常常披散了头发胡乱唱歌,可怜巴巴的向人们讨要吃的。宇文部的人以为他真的疯了,也就不再把他放在眼里。慕容翰因此倒得了个方便在宇文部的境内到处游逛,暗中把各处的山川险要,一一记在心中。这时,慕容翰那个在国中为王的弟弟慕容皝忽然念起兄弟情谊来,他派了个商人王车前往宇文部作买卖,打听慕容翰的情况。慕容翰见到王车,什么也没说,只把手摸着胸口,朝王车点头。王车不解其意,回来向慕容皝一禀告,慕容皝高兴的说:“慕容翰要回来了!”慕容皝知道慕容翰没有称手的弓箭,就为他定制了一副弓箭,让王车埋在某个路边,并告知慕容翰。慕容翰将一切打点完毕,乘人不备时把逸豆归的名马偷了出来,带着两个儿子取出王车埋下的弓箭,便向慕容部的方向逃去。宇文逸豆归得到慕容翰盗马出逃的消息,方才明白上了慕容翰的当,立即派人骑着快马去追赶。骑兵队在快出宇文部边境的地方终于赶上慕容翰父子,当然催促慕容翰回去,慕容翰远远的说道:“我久客他乡,今日思归,既然上了马,就没有回头的道理。我当初装傻是骗你们的,我从前的武艺还在,你们不要硬逼我,否则自取死路!”骑兵不以为然,还要向前。慕容翰道:“我在你们国内也住了不少时间,我今天不想杀人,这样吧,你们把你们的刀放在离我百步远的地方,由我来射箭,如果一发即中,你们就请返回,否则你们只管来抓我。”有个骑兵马上解下手中的刀立好,慕容翰取下慕容皝赠予的弓箭,一发射出,正中刀环,一旁观看的骑兵见状大惊,知道自己都不是慕容翰的对手,就此纷纷散去。


(慕容翰百步射环这一节,与吕布的辕门射戟何其相似。以箭法的高超来显示自己的武功,古时甚多。古代的神射手如后羿、养由基等,多被视为勇士,为人们所崇敬。孔子六艺中以“射”一项来代表武艺,也可看出弓箭术在武艺中的独特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5: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统一辽东


慕容皝在春风得意之时又得慕容翰相助,自然是喜出望外。慕容翰明白慕容皝的战略方向,也就是要先征服其后方高句丽、宇文部等势力,然后再找机会以图中原。(慕容皝当时是否已有南下取中原之意,实际上也很难说。一方面,作为鲜卑人的一支,慕容氏一直把辽东及其东部和北部看作它的势力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北部,统一这一地区或至少成为这个地区的宗主国,在当初是包括慕容氏在内的辽东鲜卑各部共同的愿望;而另一方面,由于在生产方式及政治制度等方面一定程度上的汉化以后,慕容氏的确对中原汉人的文化产生了兴趣和向往,从而有了认同感,这样一来,慕容氏又从汉人的角度来看待局势的变化,要南下黄河流域对抗后赵,这一点从慕容皝几次写给东晋的书信中多次提出要合力破赵就可以看出,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前燕为在东北确立其合法地位所用的藉口 。)


慕容皝按照汉人皇城的式样在柳城北部建造新都城龙城,又派使者向东晋朝廷请求封他为大将军和燕王。当时庾亮已经去世,掌权的是他的两个弟弟庾冰和庾翼。东晋的多数大臣认为自汉朝以后便没有封异姓王的事情,而大将军则从来都是在朝中任职,没有派在“边城”的道理。然而东晋皇帝的权威自永嘉之乱以后全失,晋成帝竟觉得慕容皝对他“忠心耿耿”,应当给予封赏。慕容氏的实力摆在那里,东晋朝中那帮书呆子式的大臣当然也只能是耍耍嘴皮子而已。庾冰收到慕容皝寄给他的信,斥责他在国中手握重权,却不知为国雪耻,这令他十分害怕,而慕容皝又离东晋太远,难以制约,不如顺水推舟送个人情,于是他也向成帝上书要求答应慕容皝。慕容皝在自称燕王五年后,得到了东晋皇帝的一个名正言顺的封号。(怎么样,是不是很象周威烈王分封三晋为诸侯的那一段?羸弱的“中央政府”,势力强大的 “诸侯割据”,类似的形势,而战争的规模已不可同日而语。十六国好似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战国时期,前一次是汉人或曰华夏族的战乱,而这一次则是当时的整个汉文化圈内的大战乱。)


晋成帝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慕容皝迁都龙城,准备以“君临辽东”的姿态讨伐高句丽和宇文部。慕容翰向慕容皝提出,宇文部自逸豆归掌权后日益衰微,而他在宇文部时又掌握了第一手的地形资料,消灭宇文部可以说是板上钉钉的容易事;但高句丽在身边则是一大祸患,不如先取高句丽,再灭宇文部。慕容皝表示同意。从辽东进攻高句丽有南北两条路,北边的一条平坦宽阔,而南边的一条则险峻狭窄,慕容皝再次听从慕容翰之计,主力部队从对手意想不到的南路进攻高句丽,碰上的防守部队只是由高句丽国王高钊率领的老弱残兵,根本经不起前燕的精锐部队的冲击,很快就溃散,高钊单骑逃走,把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都丢到了燕兵的手中,前燕军队直接占领了高句丽国都,再回过头把留在北路抵抗的高句丽残余兵力消灭。慕容皝一时找不到高钊,自知不能久守高句丽,就生出一条毒计,将高钊父亲的坟墓掘了,连同他的尸体一同带回国内。这一招果然生效,半年之后,高钊派他的弟弟来向慕容皝称臣进贡,才换回其父的遗骨,而他母亲则依旧以人质的身份被扣留在前燕。从此在魏晋时期曾在东北显赫一时的高句丽基本上只有接受燕国统治的份了。(这个高句丽后来乘燕国的衰落和南北朝混乱之机重新崛起,一度进入被朝鲜(韩国?)历史引以为豪的高丽时期。(故而朝鲜人常称中国东北应该是他们的土地。)实际上在我看来,高句丽亦或高丽也起源于东胡一支,实际上更接近于前燕这样的鲜卑国家,在十六国以及以后的南北朝时期应属于周边势力这一类,类似于我前面提到过的仇池,后面会提到的吐谷浑。今日朝鲜民族的祖先主要是《后汉书》和《三国志》中提到的“三韩”(所以叫韩国),即马韩、辰韩和弁辰(弁韩),分布在今天的韩国以及朝鲜南部地区,实际上它们在十六国时期还只是三个大的部族,到南北朝时期才逐渐形成新罗和百济两国。所以唐高宗时期只灭高丽而不灭新罗,其中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高句丽既降,慕容皝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对付剩下的宇文部了。晋康帝(晋成帝之弟)建元二年(公元344 年),慕容皝以慕容翰为先锋大将,三路大军一齐向宇文部进发。宇文逸豆归一面向远在南方的石虎求救,一面派猛将涉夜干带领精兵迎战。慕容翰深知涉夜干在宇文部名气甚大,只要击败涉夜干,就可以大大打击宇文部的士气。两军见面,慕容翰出阵单挑涉夜干,两人激战正酣,慕容皝阵中小将慕容霸杀到,涉夜干无法防备,立时被斩于马下。


(古代战争中主将单挑的场面极少,这种马上的单挑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部落战争,实际上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战斗方式,目的往往是挫败对手的士气,但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单挑决胜的方式实际上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少。可惜由于小说家们在历史题材的小说中的渲染,反倒使人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决胜方式。hehe,错觉。)这个慕容霸当年还不到二十岁,是慕容皝的第五个儿子,已经为慕容部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而关于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宇文部主帅被杀,士兵不战自溃。前燕兵乘胜追击,攻克宇文部都城,逸豆归还没等到后赵的援兵,就败逃漠北,老死他乡。(宇文部的遗民一部分被慕容皝内迁到昌黎一带,这一支的后人在南北朝末期成为北周王朝的建立者,宇文部向来在辽东三部中胡气最重,所以这个朝代是个很有特色的鲜卑化王朝。另一部分则留在漠北一带继续其游牧生活,到隋唐时形成东北两大游牧民族——奚和契丹,他们的结局自不用我说,各位了解“宋史”、“辽史”的都应该很熟悉。)


统一辽东的艰巨任务历时两代,终于在慕容皝手中得以完成,但前燕在最后一场战争中的损失也不小。慕容翰在战争中被宇文氏的乱箭射伤,回到国内卧病不出。有人向慕容皝诬告慕容翰准备谋反,慕容皝对慕容翰的猜忌并未因为他的功劳而减少,便借着这个机会赐慕容翰自裁。这个将才人物在慕容氏的对手那里不得重用,在慕容氏这里又倍受排挤,一辈子没有找到一个可以极尽其才的主子,最终饮恨而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5: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桓温灭汉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纵有几千年,也少有长进。这话细想起来,确有道理,中国历史总在重复着相似的情形。但是相似的情形有时往往演绎出不同的结局。诸葛亮的《隆中对》对于后人的影响,恐怕连他自己也未曾想到。北方黄河流域与南方的吴、蜀两地,或许由于气候和地区的迥异,在各个分裂的历史时期常常属于不同的割据政权。三地最终的统一结果总是北方政权先灭蜀地的政权,再以水陆并进的方式从两个方向夹击吴地的政权,从而获得统一。第一次也是最典型的一次这样的统一便是司马氏的先灭蜀汉、再灭东吴,赵匡胤也同样是先灭后蜀,再伐南唐,即使是游牧民族的蒙古人也不例外,所谓“先灭大理,再灭南宋”,其道理也是一样的。这其中唯一的一次例外便是“淝水之战”,这个放在后面细说。


然而当掌握北方的石虎面对相似的分裂局面时,却没能如法炮制,统一中国。当时的形势是,北方的后赵与西南的成汉结盟,东北的前燕和西北的前凉则在表面上仍然奉东南的东晋为正统。后赵与成汉的关系和三国时的魏蜀恰好相反,赵汉之间保持着友好使节的往来,加上石虎一直把东晋作为自己最大的敌人,成汉的北方威胁比较小。东晋这一面的君臣都以三国的结局为戒,把后赵和成汉作为自己的敌人,生怕形成西晋灭吴之势。 “两害相权取其轻”,成汉除有险峻的地形作为依靠外,比后赵要弱许多,东晋早把成汉作为讨伐的首选目标, 这个任务最后由桓温实现了。


桓温是个十分豪爽且有风度的人物,他的长相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有一点“酷”,熟悉他的人都认为他是孙权、司马懿一类的人。由于他的名气和才干,桓温得以娶成帝之女南康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从此平步青云,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当时庾氏兄弟在朝中掌权,桓温与两兄弟中的弟弟庾翼交往甚厚,这两位都是朝中的主战派,一直以讨灭蜀(成汉)、胡(后赵)为己任。庾翼也曾多次向成帝举荐桓温,希望他不要以对待常人的方式对待桓温。庾翼还没大干一场就死了,而这时的东晋皇帝也已经传到了第五任,康帝之子穆帝司马聃。穆帝即位的时候只有两岁,是典型的小皇帝,中书监何充控制了朝中的大权。何充对桓温的才能也十分赏识,于是让他接替庾翼担任荆州刺史、安西将军。东吴大将军陆抗曾经说过荆楚“存则吴存,亡则吴亡”,这个职位对于东晋的重要性不言 而喻。


成汉到了李寿末期,已成亡国之势。李寿派到后赵的使臣从邺城回来,极力夸耀邺城的繁盛,宫殿的壮丽,又说石虎完全是靠着严酷的刑罚来统治,才形成了这样好的局面。李寿听得心里痒痒的,竟也学着石虎的样,大肆修建皇宫,又从统治各郡迁徙大量老百姓进入成都,充实国都的人口。对付有罪之人,他也用滥杀的方法来对付,大臣们只因直谏就被处死的,不在少数。蜀中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李寿不学学崛起中的前燕,却偏偏挑了个外强中干的后赵来学,“效果”也就是比后赵还早亡了几年而已。)


成汉汉兴六年(公元343年)李寿病死,太子李势即位,这更是一个荒淫不理国事的皇帝。李势怀疑其弟李广谋反,把他逼死,又处死了李寿时的旧臣解思明、马当。大将李弈对李势不满,从晋寿起兵谋反,攻打成都,蜀中有不少老百姓都跟随他,皇帝李势亲自登城防御,才将李弈消灭。


桓温在荆州时刻关注蜀中的动向,他感到灭掉成汉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在晋穆帝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准备伐汉。对于这次进攻成汉,东晋方面的意见也是相当不一致。反对者都认为蜀道险而远,光靠桓温的军队深入,后赵的军队也可能偷袭其后,难免凶多吉少,江夏相袁乔则力劝桓温,汉、赵两敌,汉弱赵强,应当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hehe,这个和赵匡胤统一天下的思想差不多。);李势无道,而蜀地又很富庶,攻取成汉对东晋的经济也大有好处。关于后赵军队可能发动的进攻,袁乔则认为这种看法似是而非,后赵在不知内情的情况下,不可能知道东晋是否对它有所防备,不会轻易南侵。退一步讲,即使后赵真的南下,沿江一带的晋军也足以拒守。桓温听了袁宏的意见,坚定了信心,以袁乔率领两千士兵为先锋,出兵西征。


李势也不敢怠慢,赶紧大举发兵,让他的叔父李福、堂兄李权和前将军昝坚指挥,准备以逸待劳,静候晋军的到来。不料尚未开战,汉军内部先出问题,昝坚不听部将们提出的在长江南面设下埋伏的建议,独自分兵前往江北的犍为防备晋军。而桓温则已经把弱兵辎重留在后面,亲自以一支精锐步兵从江南直取成都。成汉军队早就军无斗志,与桓温交手的李福、李权等人的军队非败即降。昝坚的那一部军队傻等在犍为,不见桓温的军队,趋兵返回时才知道桓温的军队早已屯兵成都城外十里处,昝坚手下的士兵不战自溃。


李势此时还幻想着守在成都城中“背水一战”,击退晋兵。桓温的先锋部队初战不利,袁乔拔剑督战,士气不高的成汉军渐渐不是对手,桓温乘势攻到成都城下,放火烧城门,成汉的士兵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无心再战。李势只好开东门逃出成都城,然后向桓温递上降表,舆榇面缚到桓温军中投降。


桓温灭汉的战争前后算起来也不到半年,成汉灭亡的这一年是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东晋至此重新控制了益、梁、宁三州,同时握有吴、蜀两地,祖逖时代的渡江一去不返的局面已经改变,东晋的重新北伐也成为可能。桓温凭借此战的成功,足可以步入“十六国名人殿堂”。当初桓温出兵之时,东晋朝中曾有一番议论,在众多的反对声中,惟独桓温的好友刘惔认为桓温必胜。有人问他怎么就这么有把握,刘惔回答说: “这一点从赌博就看出来了。桓温是个赌博的好手,不是绝对有把握得到的他绝不会去冒险。只恐怕攻克蜀地之后,桓温将在朝中掌握大权了。”以后事件的发展,证明了刘惔预言的正确。桓温的出现,就好象给十六国本已混乱热闹的局面又撒上了一把盐,诸侯争霸,究竟鹿死谁手,更让人难以预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5:2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石虎之结


桓温攻克成都的时候,后赵君主石虎正忙着和刚刚即位的假凉王张重华交战,可以说是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南顾。这个张重华就是张骏的世子,张骏长期据守凉州,对于先后占据其东邻关中地区的前赵、后赵两个政权一直采取不卑不亢的态度,软硬兼施的外交策略施展得十分成功,加上后赵的注意力仍集中在东晋上,同时还得疲于应付东北的前燕,前凉国内的政局是当时几个割据政权中最为稳定的一个。张骏抓住机会征伐西域,取得胜利,西域诸国都遣使来降,张骏效仿汉朝时的方法,在西域设立都护府,前凉俨然是一副西域各国宗主的样子。晋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张骏自称假凉王,(张骏不敢称自己为凉王,还是因为他控制的地区还比较小,力量也较弱,所以不如显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样子,对外仍然奉东晋为正统。)按照晋时的官职制度在国内设立类似的官吏,前凉自此成为西北一个实际上 的独立王国。


张骏在称王的第二年就死了,年仅十六岁的张重华接替了假凉王的位子,这个凉州新主看起来完全是个小孩的样儿,平时常喜欢找一堆小孩一起玩,搞得张骏的那些旧臣十分担心。张重华一即位便向后赵派遣使臣,石虎听说张骏已死,继位的是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因与前燕、东晋久久相持不下的郁闷心情忽然显得兴奋起来,于是决定不买张重华的帐。石虎手下十分有名的战将麻秋当时正是凉州刺史,他就命将军王擢和麻秋一起入侵前凉境内,凉州东南的门户金城郡(今甘肃兰州一带)很快失陷,凉州形势眼看吃紧。张重华发动境内所有的兵士,由征南将军裴恒率领,前往御敌。裴恒光守不战,与后赵军队对峙日久。张重华知道前凉的国力不比后赵,时间一长难免生变。张重华身边的司马张耽向张重华举荐主簿谢艾,张重华毫不迟疑地任用谢艾。(张耽举荐谢艾的一番话倒也说得有理有据,让人不得不佩服: “臣闻国以兵为强,以将为主。主将者,存亡之机,吉凶所系。故燕任乐毅,克平全齐;及任骑劫,丧七十城之地。是以古之明君靡不慎于将相也。今之所要,在于军师。然议者举将多推宿旧,未必妙尽精才也。且韩信之举,非旧名也;穰苴之信,非旧将也;吕蒙之进,非旧勋也;魏延之用,非旧德也。盖明王之举,举无常人,才之所能,则授以大事。今强寇在郊,诸将不进,人情骚动,危机稍逼。主簿谢艾,兼资文武,明识兵略,若授以斧钺,委以专征,必能折冲御侮,歼殄凶类。”主簿本是幕府中的参谋长一类的角色,并没有打仗的经验,张耽了解他的才能,敢推荐他,可见当时的凉州由于有一批因战乱从关中一带迁来的士人,其兴起并非偶然;而张重华也同样在对谢艾并不十分了解的情况下,把他看作韩信一般的人物,起用新人,这一举一动也确有与他的年龄不太相称的地方。)谢艾果然“一鸣惊人 ”,他在张重华面前许下愿言,只需给他七千人,就可以击破赵军。张重华大喜,拜谢艾为中坚将军,给了他五千步骑兵。谢艾从振武出兵,进击麻秋的军队。麻秋与裴恒军队相持了很长时间,哪里料到半道里杀出个“程咬金”?谢艾一战便斩杀后赵士兵五千多人。麻秋自觉受辱,次年仗着石虎给他增补的援军卷土重来。这个时候谢艾已被张重华任命为持节,全权指挥与后赵的战斗。谢艾乘坐着小马车,戴着白头巾,以鼓助阵前来迎战。麻秋远远望见,愤怒的说:“谢艾不过是个年纪轻轻的书生,竟敢穿戴成这副模样,简直是小看我嘛!” 立即命令三千精骑兵突击,谢艾的左右两军果然开始混乱。谢艾的部下劝他改乘战马,谢艾摇头不从,还亲自下车指挥作战,从容不迫;后赵的军队以为前凉必有伏兵,都不敢向前。凉军偏将张瑁抄小路偷袭后赵军身后,后赵军乱了阵脚,败退中被谢艾军队乘势冲杀,伤亡不计其数,麻秋一个人骑着马突出重围,才保住一条小命。


后赵与前凉之间的战事已是石虎统治末期的事件。后来石虎两次派兵进攻前凉重镇枹罕(今甘肃临夏),又在谢艾指挥的前凉守军面前遭受惨败。最后石虎不得不十分沮丧的说:“我当初靠着一支偏军就平定了北方九州,如今以九州的军队却攻不下一个小小的枹罕,凉州真是藏龙卧虎,不好对付啊。”(曹操当初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其感觉何尝不是如此。)


后赵在石虎统治时期东征西讨,看似强大无比。事实上是越打越衰,先是不敌前燕,到后来连与前凉交战都难占得半点便宜。石虎疯狂敛财,大修行宫,后赵国力日蹙。有个名叫吴进的该死的和尚向石虎建议,胡人的国运将衰,晋人要复兴了,现在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苦役晋人来压制晋人的气数。石虎推崇佛教,对“佛门弟子”的话是言听计从,便下令强征百姓服役,并在全国范围内征调战时物资,不交者格杀勿论。至此,胡人统治最残忍最黑暗的一面全部暴露无遗。


但石虎再无力继续战争,东宫储位之争已经把他搞得心力交瘁。他的太子石宣在残忍这一点上丝毫不输给当初的太子石邃。东宫管事孙珍得了眼病,向侍中崔约询问有什么良方可医,崔约开玩笑的说:“浸在尿里面就可以治。”孙珍奇怪的说:“眼睛怎么可以浸在尿里?” 崔约回答:“你的眼珠内陷,正好可以浸泡。”孙珍听了生气,就把这事告诉石宣。石宣是个胡相十足的人,眼睛生得特别深,听了大怒,就把崔约父子都给杀了。石宣嫉恨石虎所宠爱的兄弟石韬,怀疑石虎要把自己废掉,就秘密培养杀手,乘着石韬举行宴会,防备不严的机会潜入石韬宫中将其暗杀。石虎闻讯悲痛欲绝,他很快查出罪魁祸首。石宣得了个和他兄长一样惨的下场,他被石虎活活烧死。


  石虎在这场父子、兄弟的相残中也深受刺激,从此得病。在接下来选择太子的问题上,他没有选择年长的燕公石斌和彭城公石遵,而立了年幼的齐公石世。他对群臣说:“我真想用三斛纯灰来好好洗一下自己的肠子。也许我腹中太脏了,所以才尽生恶子,年过二十就想杀父亲。如今石世才十岁,等他二十岁时,我已经老了。”石虎的腹中并不是脏,那里只是有个解不开的结,这个结从他废掉石弘的那一天起就打下了,它日复一日的把后赵帝国拖向深渊。当这个结随着石虎的逝去而消失的时候,他身后的那个国家也就烟消云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5:2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 腥风血雨


石虎没有能够象他所说的那样再活十年,后赵太宁元年(公元349年),石虎在失望和痛苦中死去。临死前四个月他倒是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此前他一直自称大赵天王),但他已无法再现石勒时期君临天下的情景,后赵的江山已经被他和他的子孙们挥霍殆尽。一队由大力士组成的充军者开始撼动这个庞大帝国的支柱。这些大力士称为“高力”,本是前太子石宣选来作为自己卫队的主要成员的,石宣被处死后,东宫的官员非斩首即流放。这一万多人的卫队成员就被谪戍凉州(这个凉州是后赵所设立的凉州,并非张氏占领的那个),途中送行的雍州刺史又抢了他们的马。高力中的头目梁犊借着众人怨声鼎沸,自称晋国的征东大将军(可见晋朝对当时人的影响还是相当深远的),率领高力们调头向东,进攻后赵军队。这些高力本来就是武夫出生,一个人可以抵得上十几个普通士兵,后赵的军队与之相遇居然不是对手,高力军队很快席卷长安、洛阳等地,逼近后赵的国都邺城。正在病榻上挣扎的石虎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大惊失色,赶忙调集国内的军事力量,命燕王石斌为大都督,统领羌人和氐人的首领姚弋仲和蒲洪率兵征讨,高力的军队终究寡不敌众,在荥阳与后赵精锐部队的交战中全军覆没。


强将在外,权臣在内,大乱将起的征兆显而易见。石虎一死,就有所谓的“权臣”开始蠢蠢欲动了。继承皇位的石世是个未见过世面的小孩,其母刘氏临朝称制。这个刘太后就是原来前赵皇帝刘曜的女儿,前赵灭亡时,她被石虎手下的战将张豺俘获,后来献给了石虎,而张豺也得以升迁。刘氏不忘旧情,在石虎病危时假借石虎名义任命张豺主管内外军事,她又担心燕王石斌在朝中会对小皇帝不利,便假传圣旨将石斌杀死。刘氏与张豺掌握了朝政,准备铲除异己。张豺与太尉张举商议除掉司空李农,张举则秘密告诉了李农,李农逃往广宗(今河北威县附近)一带,纠合在当地聚集的流民与张豺对抗。刘氏派出张举统帅邺城中最后一支军事力量——近卫军去围攻,都城周围的空气空前紧张。


这时得到石虎去世消息的彭城王石遵从关中赶来奔丧,在李城(今河北邯郸附近)与刚刚凯旋的姚弋仲、蒲洪和石闵等人。这些人也知道了张豺在朝中掌权的消息,共同劝说石遵乘着邺城守备空虚,一举攻下国都,夺回皇位。石遵心中早有此意,而得到这支军队的支持正是求之不得,他从李城起兵杀奔邺城。张豺吓得手足无措,又急急招回张举的军队,孰料城中的胡人都认为石遵前来奔丧,应当去迎接,不能给张豺守城。张豺无法阻止城内人的外逃,就连他一手提拔的镇军大将军张离也打开城门迎接石遵。(墙倒众人推,何况张豺也算不上是堵厚实的墙,出了问题只有倒得更快。)张豺完全是个无主见的人,这时还做出十分可笑的举动,他听从刘太后的意见,给石遵加了一大堆的官职头衔,石遵不予理睬,驱兵到达邺城外的安阳亭,张豺战战兢兢出迎,被石遵当场收捕。第二天,石遵带着重兵,耀武扬威的进入邺城,例行公事的痛哭完石虎的灵位之后,下令将张豺斩首,灭其三族。石遵以刘太后的名义废掉石世,自立为帝。石世母子的结局当然也没什么好说的,他们都被石遵杀死。


石遵哪里想到,他的这个皇位根本无法坐稳,他废嗣自立之举引起了驻守各地的诸王的强烈不满。蓟城的沛王石冲传檄幽州、冀州等地,南下讨伐石遵。石遵派出精兵十万与之交战,击杀了石冲,但此战又进一步成全了领兵的汉人石闵,使他声威大振。


石闵对石遵不满日久,石遵进军邺城时,曾对石闵许下诺言:“努力吧。事成之后我立你为太子。”但石遵登基后自食前言,立了石斌之子石衍。石闵自恃功高,表现出强烈不满,他利用总揽内外兵权之利,把殿中将士都提拔为殿中员外将军、关外侯。中书令孟准、左卫将军王鸾劝石遵削夺石闵的兵权,并把他除掉。


  当年十一月,石遵召集义阳王石鉴、东平王石苞、汝阴王石琨、淮南王石昭等人在郑太后(这时太后已经换成了石遵的母亲)宫中密谋诛灭石闵的计划。郑太后认为石闵在李城起兵过程中功劳很大,不能随便杀掉,会议因此不了了之。石鉴表面赞同杀掉石闵,出来后却马上派人将消息通告给石闵。石闵抢先下手,劫持司空李农等人密谋废帝,派出军士苏彦、周成活捉了正在宫中与宫女们玩弹棋的石遵,石遵当场问周成:“是谁造反?”周成回答:“义阳王石鉴应当做皇帝。”石遵长叹一声:“我尚且如此,石鉴又能做上几天?”石遵及孟准、王鸾等人被杀,石鉴顺理成章的做上了皇帝。


  石鉴感谢石闵的拥戴之功,封他为武德王,司空李农则晋升为大司马,两人并录尚书事。但石鉴内心却忌惮石闵和李农,不久就指使东平王石苞、中书令李松等率军夜攻石闵、李农。袭击未能得手,石鉴非常恐慌,装作不知情的样子,杀了石苞、李松等人完事。


  此后,中领军石成、侍中石启、前河东太守石晖等人也密谋诛杀石闵、李农,反被石闵所杀。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得到石鉴的支持,率领羯族士卒二千人暗中埋伏,也想袭杀石闵和李农,又告失败。石闵、李农在攻杀了孙伏都等人以后,已识破了石鉴的意图,就幽禁石鉴,在城中下令说:“近日孙、刘谋反,党羽均已被剿灭,良善之人无一参与。从今以后,与朝廷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便,城门不再禁止出入。”号令一出,方圆百里的汉人纷纷进入邺城,城内的羯人、匈奴人则纷涌出城。石闵料知胡人不为己用,便颁布“杀胡令”,汉人凡杀一个胡人的,就给升官加爵。他亲自率领汉人诛灭匈奴人和羯人,无论贵贱、男女、老幼,即使只是高鼻多须长得象胡人的都得死。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惨绝人寰的“种族大灭绝”,胡人被杀竟达二十多万!一夜之间,邺城的周围遍地是堆积成山的死尸,昔 日繁华的后赵国都,几乎变成了一座死亡之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5: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 乱世中的乱世


邺城之中流血成河的时候,邺城之外的各大势力也已经紧锣密鼓的行动起来。


位于邺城北面的襄国,本是后赵开国皇帝石勒的发迹之地,镇守在那里的是石虎的儿子新兴王石祗,他联合了同样对石闵、李农不满的姚弋仲和蒲洪,传檄天下,讨伐石闵。这时软禁了石鉴的石闵为了彻底消灭石氏的残余力量,假托谶文“继赵李”,改国号为卫,自己也改姓为李(意思是说我就是那个灭赵国的人),改元青龙。还在后赵朝中任职的大小官员一万多人,纷纷逃往襄国,表示对石闵的反对。以石祗为首的维护后赵的集团与邺城石闵的“卫”国形成对抗,整个关东完全处于军阀割据局面,原来驻守在各个据点的后赵将军们各自拥 兵数万,都不再听从石闵的命令。


石闵这时大概体会到了坐在火山口的滋味,面临对手树立的局面,他只好选择离邺城最近的据守石渎(今河北临漳西)的张贺度开刀。被监禁的石鉴利用石闵、李农出征之机,密派宦官带着他的书信召据守滏口(今河北磁县西北)的抚军将军张沈乘虚袭击邺城。不料这乱世年头宦官也靠不住,他向石闵、李农告发了此事。石闵与李农回兵邺城,杀了石鉴。同时被杀的还有石虎的子孙三十八人,邺城里所余的石氏一族尽数被诛。(石虎当初尽灭石勒的子孙,而这回他自己的子孙又被石闵屠杀殆尽,石虎以恐怖的杀戮开始,他的结局竟也归于杀戮,这种巧合可不是《红楼梦》中石头的幻影,而是真实的历史。)


  石氏被解决了,下面就是讨论谁来当皇帝的问题。百官推举石闵为帝,石闵当然要表演一番,他先是“固让李农”,李农以死请求石闵即位,石闵又表示自己是汉人,不如向东晋称藩,迎接东晋皇帝还都洛阳,有个名叫胡进的尚书马上“拍马屁”,说那些抱头鼠窜逃到江东的东晋君臣哪里能比得上陛下您呢。石闵终于显出得意之情,笑着说:“胡尚书真是个识天命知时务的人啊。”于是他改元永兴,国号大魏,不久,他复姓为他的汉姓冉,这个政权便是历史上所说的冉魏。冉闵封“亲密战友”李农为齐王,但很快又变脸除掉了李农和他 的三个儿子,做起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石氏的最后一脉,襄国的石祗得到冉闵称帝的消息,也就地即赵皇帝位,胡人所据的州郡都表示支持石祗,特别是能征善战的姚弋仲。石祗手下正缺这样的人才,便大力提拔姚弋仲,封他为右丞相、亲赵王,又任命他的儿子姚襄为骠骑将军、豫州刺史。


然而姚弋仲有他自己的打算,他想回到羌人的发源地关中地区,以图进一步的发展,但他碰上了有同样想法,同以关中为发源地的氐人领袖蒲洪,蒲洪由于对后赵的待遇不满意,早已遣使降了东晋,东晋朝廷看到北方如此大乱,又恢复了勇气准备北伐,蒲洪被任命为持节和征北大将军。蒲洪根据谶文所说的“艸付应王”,改姓苻氏,自称三秦王,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做关中三秦之地的主宰。姚、苻两家都想乘着关东大乱,关中空虚的良机,先一步进入关中,创立基业,双方就先在关东打了一场“资格战”,结果苻洪击退了姚襄的进攻,确立了主动权。可惜苻洪本人的好日子没过长,后赵的降将麻秋(就是原来的那个凉州刺史)欲吞并苻洪的势力而自立,他宴请苻洪,在酒中下毒。苻洪毒发,其子苻健发现了麻秋的阴谋,将其斩杀。苻洪临死前对苻健说: “我所以还没有入关,原以为中原(指关东地区)一带可以平定,不想却被小人麻秋所害。中原的事情不是你们兄弟能解决的了的,我死以后,你们急速入关!”苻健遵从父命,一面向东晋告丧,一面率部众向关中进发。(前秦日后的强大,首先得归功于苻洪制定决策的正确。苻洪曾经试图在关东捞取根据地,但在群雄并起的背景下,想要立足显然困难。与前赵和后赵对峙时期不太相同的是,由于西南的成汉已被东晋消灭,而东晋方面对蜀地的控制又比较弱,关中所面临的唯一称得上强敌的只不过是前凉一州的力量,而关中在地理和军事上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那里又有大量支持苻氏的氐人。苻氏的军队先入关中,站稳脚跟,就能转过身子对抗关东的敌对势力。)


整个中华大地,以冉魏国都邺城为中心,四面八方都陷入剑拔弩张的状态之中:苻健离开所据的枋头(今河南浚县一带),向西挺进;东南“安分”了很久的东晋沿着江淮一线,派兵向北进入魏国境内;西北的前凉摩拳擦掌,待机东征;北面的石祗更是咬牙切齿,整饬军备,以图报仇血恨。但这一时代的最强音尚不属于他们,远在东北龙城虎视中原的慕容家族,已经为结束这场大乱准备了二十万的精兵,从东起徒河(今辽宁锦州一带),西到蠮螉谷的战线上,前燕部队分三路大军对冉魏发起了排山倒海的攻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5:3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 前燕南侵


这个多事之秋是公元350年,在东晋称作穆帝永和六年,在冉魏则是冉闵年号永兴元年,而后赵把这一年叫做永守元年,这是石祗的年号。(hehe,都有个 “永”字,可惜古往今来,“永”得成的好事,一件也没有。)凑巧的是,这年正好是公元4世纪的正中一年,这整一个世纪对于中国而言是异常混乱的世纪,从公元后的一世纪算起,大概也只有二十世纪足以与之“媲美”。这正中的一个年头对于这个世纪的混乱究竟意味何在,真是不好说,还是让历史给我们做出解答吧。


  我们的慕容家族此时已经换了新主,慕容皝于两年前去世,世子慕容俊即燕王之位。慕容皝临终前嘱咐慕容俊善用两个人才,一个是慕容俊的弟弟慕容恪,另一个是平州名士阳骛。慕容俊在这一点上很听话,对这两个人信任有加,而他们后来也的确成为前燕全盛居功至伟的人物,尤其是慕容恪,慕容皝在世时就有意把他培养成为善战的良将,前燕攻打夫馀国时,慕容皝让慕容俊和慕容恪一同出征,慕容俊只不过在军中发号施令,做名义上的总指挥,在实战中身先士卒、指挥士兵冲锋陷阵的事总是由慕容恪来完成,慕容恪经过大战的锤炼,智勇兼备,很受慕容皝的喜爱,他在前燕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石虎死后的诸子之乱,在前燕国内反响很大。慕容霸等人上书,极力主张乘机进取中原,慕容俊考虑到父亲新丧,十分犹豫,慕容霸急得不得了,从驻守的地方跑到国都龙城,对慕容俊说:“难以得到但容易失去的东西,就是时机啊。万一石氏衰而复兴,或者有利形势被别的英雄占据,以此为称霸的资本,岂不是亏大了,更不要说还将有无穷的后患!”(这个慕容霸,对于时机敏锐判断,在十六国中真是一绝,将来他的反反复复,每次总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以成功者的姿态出现在他对手的面前。不过这时的他还很年轻,还只是充当配角而已。)慕容霸继而献计,提出分兵进击。慕容俊还迟迟不能下决心,继而向谋臣封弈请教。封弈答道:“用兵之道,敌人强大时利用智取,敌人弱小时则凭借实力。所以大国吞并小国,如同狼食猪豚,治世更替乱世,好比日光消融残雪。石虎如此残暴,尸骨未寒而子孙争立,上下离心。中原大地生灵涂炭,百姓们都翘首以待振新。大王如举兵南进,先取蓟城,再指邺都,抚恤人民,哪个能不扶老带幼的迎接您呢?而赵军则将闻风丧胆,不可能为害。”折冲将军慕舆根在旁边接着说:“良机不可以错失啊。自武宣王(慕容廆,其谥为武宣)以来,我们燕国招贤养民,务农练兵(慕容皝在位时,就下令对减免重税,废罢苑囿,将土地和耕牛分授无地贫民。若干措施使辽东一带的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和发展)就是为了这一天。如今还有什么顾虑,难道老天也不想让中原平定,让大王无心取天下吗?”慕容俊听罢,笑而从计。他以弟弟慕容恪为辅国将军,慕容评为辅弼将军,阳骛为辅义将军,慕容霸为前锋都督、建锋将军,(这最强的几个都在了。)挑选精兵二十余万,屯兵在南部边境线上,伺机而动;又派使者到凉州,约请张重华共同攻伐后赵。


中原的形势继续向利于前燕的方向发展,冉闵一称帝,慕容俊认为时机业已成熟,他以慕容霸统帅东路军,慕舆于统领西路军,自己亲率中路军,慕容恪为前锋,分三路发动南侵。原来后赵领地的守卫兵将们早被内乱搞得心灰意冷,一遇上军纪严明的燕军,就都闻风而逃。慕容俊没费多大劲,就攻陷了幽州要地蓟城。不久,慕容俊把都城迁到蓟城,中原士大夫们大概从慕容俊身上又看到了希望,相继前往归顺,慕容俊用了极小的损失,就换得了中原争霸中的有利位置。


邺城和襄国之间的魏赵大战可没有因为“黄雀”前燕的介入而中断。冉闵还是把石祗当作自己唯一的军事对手,当时冉魏的士兵总数竟达三十多万,超过了后赵全盛之时,可见冉闵穷兵之极。他在击退了后赵大将石琨的进击之后,亲自率领步骑兵十万围攻襄国。石祗在城内支持了一百多天,实在是扛不住了,只得放弃帝号,改称赵王,派人向慕容俊和姚弋仲乞求援兵。慕容俊和姚弋仲分别派遣悦绾、姚襄救援石祗,另外石琨也领兵声援襄国。冉闵派部将分头阻挡援军的到来,均告失败。冉闵不甘受挫,打算亲自出击。部将王泰劝阻说:“如今救援襄国的各路大军云集,假若出战,必然会腹背受敌,不如坚守以待其变。何况陛下亲临战场,万一失机,大事去矣。”冉闵刚想听从他的谏言,身边的一个道士法饶却出来搭话:“陛下围攻襄国多日,未得尺寸之功;如今贼寇又至,再回避不战,怎么能号令将士呢! ”冉闵属于正宗莽将,经他一激,那里会再细想?他捋起衣袖大声说:“我战心已决,敢再沮丧军心者斩!”


冉闵率领军队倾巢出动,姚襄、悦绾和石琨的援军三路夹攻,石祗又冲击冉闵的身后,魏军大败,所属胡汉官员及将士被歼殆尽。冉闵仅带着十几个骑兵逃回邺城。冉闵后悔不听王泰的劝阻,迁怒于法饶,肢解了法饶父子。战争的胜败导致不自量力的主角开始颠倒,石祗乘胜派部将刘显率军七万攻打邺城,反过来要消灭冉魏。冉闵率领邺城全部军队出战,大破刘显,一直追击到阳平(今河北馆陶),斩首三万多级。刘显丧胆,秘密派人请降,卖主求荣,表示愿意回去杀掉石祗,冉闵这才撤兵回到邺城。


  冉魏永兴二年(公元351年)四月,刘显果然杀死石祗及其手下的重要官员,把首级送往邺城。对石祗切齿痛恨的冉闵,当街一把火焚烧了石祗的首级,算是通告天下,后赵到此彻底玩完。然而,让他死也想不到的是,他本人的末日也随之临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5:3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 慕容恪摆连环马阵


冉闵虽然灭掉了后赵,但没有马上占领襄国。朝三暮四的刘显得了冉闵给他的大将军、冀州牧的封号,或许感觉荣华富贵来得太轻松,很快就调转枪头,回来攻打邺城。在打仗这一点上刘显并没什么长进,再次被冉闵击败,刘显退兵后,干脆就在襄国做起了皇帝。


  到了第二年(公元352年)正月,冉闵得到刘显攻打常山(今河北正定)的消息,留下太子冉智镇守邺城,自己亲率八千精锐骑兵救援常山,一举击败刘显,并尾随追击到襄国。刘显部将曹伏驹开城门迎入冉闵,刘显及其部下数百人被杀。冉闵焚毁了襄国的宫室,把百姓迁回邺城。(乱军中唯有石祗的兄弟石琨带着一家妻小逃往东晋,本想谋条生路,但东晋与羯人胡人不共戴天,给他来了个落井下石,石琨在建康城中被斩首,后赵宗室全部灭绝,而司马氏的后代也借此自我安慰一把,算给祖宗报过仇了。(东晋政治之腐败不下于南宋,但对外却是同仇敌忾,主张与北方议和不战的在当时几乎没有市场,权臣们确立地位的手段也多是通过对外的战争,这比之南宋的或战或和,举棋不定,确要高明许多,南朝持续了近两个半世纪,与这种政策的影响关系很大。))


冉闵取得襄国,从而占据了冀州南部,但他四面树敌,连年征讨,渐失人心,叛离冉魏的城池越来越多。而前燕慕容俊在蓟城扎稳脚跟后,继续挥师南下,冀州的北部诸城先后落入鲜卑人的手中,冉闵的幽州刺史刘准率部归降,还有胡人对鲜卑慕容仰慕不已,羌人的一支— —丁零部的翟鼠也率部投奔前燕。慕容恪军队对百姓的秋毫不犯在这乱世之中的确让人耳目一新,慕容氏的威名顿时响彻大河南北,自以为大势已定的冉闵也开始重新认识这个“不期而至”的敌人了。


这一年的四月,慕容恪率领前燕军进攻冉闵,冉闵刚消灭刘显,势头正盛,决计借此东风,把前燕也给一块搞定。两军在廉台(今河北无极)遭遇,双方主帅展开了斗智斗勇的精彩一幕。魏军的主要成员是中原汉人,以步兵为主,适合丛林山地作战,而燕军则多由鲜卑人组成,优势是在平地上作战的骑兵。冉闵将士兵安置在树林一带,以限制燕军骑兵的冲击,慕容恪的参军高开马上指出对手的用意,深有同感的慕容恪以轻骑引诱魏军出击,把他们引到平地上,以利骑兵作战。冉闵也是个颇通战法之人,魏军在人数上比燕军处于劣势,他决定将计就计,采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率军跟随燕军来到平地上。双方连续交战十次,燕军都不能取胜,冉闵颇为得意。


慕容恪绝非等闲之辈,他在仔细观察了魏军的战术后,终于看出了对方取胜的“奥秘”,即“合兵一处,死战破敌”。他把燕军分为三部,对将领们说:“敌人以少对多,必然死战,现在我把优势兵力集中到中军,由我率领前去迎敌,等到交战之后,你们就率领左右军从两旁侧击,必能获胜!”他专门挑选五千名善射的鲜卑骑兵,将马匹用铁锁连接,排成方阵,意在从三面对对手的步兵进行包围,让魏兵死战也冲不破燕军。


冉闵的坐骑是一匹名叫“朱龙”的宝马,可以日行千里。开战后,他左手操双刃矛,右手持钩戟,勇不可挡,连斩燕兵三百馀人。这时燕军大部骑兵杀到,冉闵抬头望见敌军的中军大旗,便领兵直扑过去,不料两旁又出现了燕军,三军夹击,万箭齐发,魏军被铁锁相连的连环马阵重重围困,想要死战都不可能,于是大败。冉闵浴血奋战,拼死突围,单骑向东跑出二十多里,胯下朱龙马忽然累死,终于被燕兵俘获。(这场燕魏大战是一次典型的战阵起主要作用的战例,慕容恪不愧是军事天才,他的连环马阵富于创意,且在实战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连环马阵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这不仅体现在战阵学上(金兀术曾借鉴它设计了拐子马),也体现在战略战术思想上(即围而歼之的思想)。)


冉闵被解送到蓟城。慕容俊斥责他说:“你不过是个奴仆庸才,怎么能妄自称帝?”冉闵反驳说:“当今天下大乱,你们这些夷狄禽兽,尚且自称帝号,何况我这样的中原英雄,为什么不能称帝呢?”慕容俊大怒,下令将冉闵鞭打三百下,押到龙城处斩,短命的冉魏立国仅三年,就灭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6-7 05: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 秦燕争雄


主持中原大局的冉闵被杀,没有人再能阻挡慕容氏的南下步伐。刚刚依附冉魏两年的各城守将都向前燕称臣,国都邺城中还有冉闵出征时留下的太子冉智和辅佐大将蒋干等若干冉魏大臣负隅顽抗。燕将慕容评的大军包围了邺城,城内弹尽粮绝,百姓相食,最惨的要数后赵时候的一些宫女,因为没什么大用,竟被杀掉吃得差不多了。身为汉人的蒋干无计可施,派人向驻守在寿春的东晋将领谢尚求救,谢尚派大将戴施以传国玉玺为条件,与蒋干联合抗燕。这支由汉人组成的联军完全不是鲜卑骑兵的对手,慕容评攻入邺城,戴施和蒋干在乱军中逃回汉人的国度东晋。东晋对失败并不在乎,但却对戴施带回来传国玉玺很是兴奋,还特意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仪式迎接玉玺传抵建康。


表面平安无事的东晋内部这个时候正是矛盾重重。桓温灭掉成汉之后,不出刘惔当初的预言,他在东晋朝中声望日高,晋穆帝有晋元帝和王敦的前车之鉴,对桓温深怀忌惮。后赵国内纷争时,桓温几次上书要求北伐,晋穆帝却故意提拔在朝中与桓温齐名的大臣殷浩,让他准备北伐,而对桓温则置之不理。桓温明白朝廷的意思,他对殷浩的能力十分清楚,所以也不着急,坐等事态的发展。


这个殷浩的确只是个不懂打仗的文人,他一上来就擢升荀羡等人作为自己的羽翼,与谢尚一同主持北伐工作。他看似与人无争,却对驻扎在历阳的羌族人姚襄又恨又怕。(姚弋仲死后,姚襄在关东攻克了几座城池,但在随后与已经占据关中建立前秦的苻健的战斗中失利,军队损失大半。损兵折将的姚襄率众投降东晋。姚襄博学善谈,在江东士大夫们面前很受欢迎,成为谢尚的得力助手。不久,姚襄与谢尚进攻许昌,又被苻氏的军队打得大败。危急时,姚襄丢掉辎重,把谢尚护送出险境。谢尚感激姚襄的救护,把后事全部托付给姚襄。姚襄在历阳驻军后,在淮河两岸广兴屯田,训练将士,积蓄力量,军力逐渐强盛。)他囚禁了姚襄派往东晋作为人质的几个弟弟,而且一再指使刺客刺杀姚襄。谁知这些刺客倒很敬重姚襄,反而都把实情向姚襄和盘托出。殷浩暗杀不成,改用“强攻”。他派安北将军魏憬袭击姚襄,结果魏憬反被姚襄斩杀,他的部众也被姚襄兼并。殷浩又派龙骧将军刘启驻守谯城(今安徽亳州),把姚襄改派到梁国蠡台(今安徽睢阳)。殷浩一心要除掉姚襄,再度派谢万出击,又为姚襄所败。


  殷浩对姚襄的算计屡试不成,却依旧迷信暗杀的作用,他收买前秦的大臣谋杀苻健。也是凑巧,恰好苻健诛杀在内作乱的大臣,驻守洛阳的前秦将领出奔。殷浩以为苻健已死,便于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率军从寿春北伐,要命的是这回他居然让姚襄担任前锋。(殷浩难道以为姚襄得了他的军队,壮大了势力,还会感激他,为他卖命么?真想不通这样的人也能在东晋朝中成为一把手的人物。)姚襄正愁没机会报仇,他率部先行,在山桑(今安徽蒙城一带)回兵邀击殷浩,殷浩措手不及,“出师未捷身先败”,死伤人马一万多, 粮草武器全成了姚襄的战利品。


殷浩的失败当在桓温的意料之内,他不失时机的又上一道奏章,要求把殷浩撤职查办。晋穆帝再不理睬已说不过去,只好把殷浩撤了职,同意由桓温领兵北伐。


但事隔几年,北伐的最佳良机已经失去,踌躇满志的桓温所面临的北方局势的确不好收拾。收降了原后赵关东大部分地区的慕容俊和征服了关中各个军阀割据势力的苻健先后在晋穆帝永和八年(公元352年)称帝。一向奉东晋为皇室正统的前燕露出了它的真面目,当东晋使者再度出使前燕时,得到的答复是:“回去告诉你们的天子,我为中原士民所推,已经在这里称帝了。”中华大地重又归复三国鼎立的局面,与从前的一点不同是,这一次的三个国家倒了个个儿,北方两强对立,南方一弱独存。三国之中,前燕的实力最强,当年慕容廆老英雄在辽东、塞外纵马射猎的时候,恐怕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子孙也有问鼎中原,龙旌帝服的一天吧。


慕容鲜卑的故事远未结束,但十六国时代的主角却正在悄悄的转移。在接下来的秦燕争雄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英杰,将使之前的众多风云人物黯然失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2-24 08:11 , Processed in 0.228616 second(s), 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