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萤火虫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203|回复: 43

大秦帝国之始皇风云【未完待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6 09: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记:
    秦赢家族奋斗史近七百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政权达到事业的辉煌顶峰.世人对这段历史多不了解,甚至有很大的误解.本人水平业余,既不是文学写手,也不是专业历史人士,只能说是一春秋战国史的民间发烧友,但我的创作态度是极其认真的.
    在作品创作中,对正文前所列作品有很多借鉴和摘抄,因为对于我所想写的秦始皇,既不是嬴政和他的##们这类秘史,也不是黄易寻秦般的玄幻,作品虽不是"无一字无出处",但所写多是据史写成,虚拟情节也…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0: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地在我脚下
  香港刘永版秦始皇主题曲
  罗嘉良 演唱 关圣佑 曲 卢国沾 词
  大地在我脚下
  国计掌于手中
  那个再敢多说话
  夷平六国是谁
  那个统一称霸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高高在上
  请君看吧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登山踏雾
  指天笑骂
  舍我谁堪夸
  秦是始
  人在此
  夺了万世潇洒
  顽石刻
  存汗青
  传颂我如何叱咤
  章节简介
  第一章 霸者出世
  一 长平杀降
  夕阳西下,一队秦军锐士护送白起返回咸阳,战车中,白起身姿显得格外挺拔。部队绝尘而去,渐行渐远。一代战雄白起就此陨落,自长平杀降后,白起再没有亲率秦军出阵。后拒绝指挥邯郸之战,被赐死杜邮。
  几个月后,一个男婴在邯郸降生,他就是后来统一中原的秦始皇赵政。
  二 邯郸异谋
  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
  异人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三 异人立嫡
  子异人,贤才也,弃之在赵,无母于内,引领西望,而愿一得归。王后诚请而立之,是异人无国而有国,王后无子而有子也。
  四 布武
  剑名“布武”,取“布义行刚,止戈为武”之意,这是你父对你的期望。
  五 王者归来
  赵姬和赵政双双跪拜秦之土地,赵政双手捧起一捧土,慢慢张开,让土随风飘散,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心中回响,“大秦,我赵政来了。”
  第二章 少年秦王
  一 野风
  赵政跑到兴处,双手放开缰绳,张开双臂,仅凭双腿控制黑马,任其疾驰。
  纵马疾驰中,感觉到了风的清凉,任风吹起衣襟和长发,“风,有一天,我也可以向风吹过大地般,在中原的土地上奔跑吗?”
  二 与子偕行
  秦王政听完,默不作声,看着眼前如洪流般涌过的队伍,听着
  “无衣”歌声,内心激动不已。
  抬望眼处,一道雨中彩虹凌空飞度,横空出世。秦王政心中豁然开朗。
  三 君者如山
  秦王政跪立,深深一拜,“李斯,政会一直记得你刚才所说,政会做一个好的大王。” 李斯感激地还礼。
  四 王者之剑
  湛卢,湛湛然黑色也。通体黑色,浑然无迹,无坚不摧,而锋芒内敛。政想请大师铸得就是象湛卢那样的王者之剑。
  五 伊水佳人
  来自楚王室的小蛮腰伯昭细腰善舞,征服了秦王政年轻驿动的心。伯昭被册封为婕妃,为秦王政结发妻子。
  六 咸阳烽烟
  秦王政看着定秦剑,悄然泪下,“父亲,你送我的布武剑我会珍藏,今天政有了自己的剑。”
  秦王政将定秦剑缓缓入鞘,放入盒中,深深跪拜,“定秦。请今后和政一起纵横吧。”
  第三章 定秦
  一 初露锋芒
  政重新任命先生为修渠总工,督建修渠。渠成之日,就是先生杀身之期,政将亲送先生。为使先生水工之雄名传扬后世,政以先生名字命名次渠,就叫做郑国渠。
  二 秦王新政
  尉缭取出一竹简递给秦王政,说道:“大王请看,这是臣为大王所作统一战总体方略。”
  竹简上短短几条,秦王政反复看了数遍,击案兴叹。
  三 伐谋伐交伐兵
  秦王政非常欣赏姚贾临危受命,主动承担重任的勇气,奇其言,壮其行,乃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衣冠,带以其剑,派姚贾出使四国。
  “以秦王室身份,带军掩护死战,令李牧钦佩.”李牧下马,恭敬地跪拜,“樗里将军,李牧得罪了.”复上马命令道,“派人将樗里将军尸身礼送回秦国。”
  四 帝王之师
  秦王政在苦苦思索和寻找中,偶然的机会读到了由韩国传到秦的《孤愤》,《五蠹》之书,赵政读完后,感慨万分,仰天长叹,众里寻她千百度,政终于找到了。秦王政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五 修我戈矛
  秦王政下令全国男子普查,准备发动大规模统一战。史记中为“初令男子书年”。
  第四章 王者之师
  一 疾如风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李牧歌完,大吼一声,拔出佩剑,将佩剑的尖衔在口里,从马上倒撞下来,自刺而死。一代忠良,赵之良将,鲜血伴着泪水,洒在了即将被秦征服的土地上。赤云一声悲嘶,划破长空,余音不绝。
  二 荆轲饮恨
  易水之上,即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田光门下两宾客,大呼,“我等替田先生相送。”说完,双双拔剑自刭。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三 徐如林
  秦王政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四 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秦王政深知齐国官吏心思,派出陈驰做为谈判全权代表赶赴临淄。陈驰的出马,是纵横家流派在战国时代的最后一次华丽表演,是谢幕前的一次高潮演出。
  第五章 大国之梦
  一 光辉岁月
  秦始皇和他的高级幕僚们在帝国的建设中,展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坚定不移的意志。此后近二千年的历代帝王,在他们所划定的框架内,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突破。
  秦帝国犹如一颗耀眼的流星,燃烧照亮了世界天空,炫烂美丽,其光彩划过天际。公元前三世纪的世界属于中国人。
  二 举政維艰
  在秦帝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下,其实是暗流汹涌。含怨弯弓之士大有人在。秦始皇二次东游,发生了张良狙击博浪沙事件。
  三 内忧外患
  公元前215年,游牧民族和牧马人在河南地马上争锋。仅一年时间,蒙恬率军击溃东胡主力,东胡远走,略取河南地。第二年,西北斥逐匈奴,“天之骄子”匈奴人北走七百里,避秦。
  四 雄者暮年
  一代雄主秦始皇,悔恨,痛心,无奈的心态溢于言表。
  五 梦断沙丘
  秦始皇50岁于沙丘病逝,生前实现了籝氏先君统一中原的夙愿,建立秦朝,但对于自己幼年立志成为天下之王,建设统一强国的个人理想没有实现。秦始皇带着无限的伤感和遗憾病逝。
  正文
  霸者出世
  一 长平杀降
  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47年,赵国上党长平
  在长平起伏的山丘上,青草开始泛黄。长平之战中,秦军50万对决45万赵军,秦军伤亡过半,最后以歼灭赵军25万,受降20万结束战斗,完成了以相同兵力围而歼敌的大胜利。现在秦军士兵正忙碌着,打扫战场,掩埋战死将士,天色已近黄昏。
  秦军中军大帐内,一名上将正埋头观看地图,不时抬起头来,不经意地看下四周,只见他无发光头,头尖似一把锐利长矛,微黑的清秀面容上眉头紧锁。他正是秦国上将军白起,旁边两位将军是蒙骜和王龁(he), 两人不时谈论些什么。
  面对胜利,身为总指挥的白起没有感到一丝得意,反而忧心重重。长平之战,秦军亦受重创,在歼灭赵军主力后,准备迅速休整,趁胜进军邯郸,部队重伤过半,单独对付赵国尚有胜算,如果赵魏联手合军来攻,将有很大风险。另一方面,这近20万降军如何安置,秦赵长年征战,素有国仇家恨,20万降军皆是青壮年,稍有不慎激成兵变,后果不堪设想。押解回秦国,数量过大,不易消化,一旦里应外合,更是。。。。。白起心里越发沉重起来。
  白起从案上直起身来,长出一口气,问蒙骜:“王将军回咸阳向大王和丞相报捷,已有几天?”蒙骜略一思索,“已有七天,今日应该能回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0: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长平之战刚结束,白起即命将赵国降卒押入几条山谷中,命秦军精锐严加看守,部队休整。同时命王陵火速回咸阳报捷,报告赵军主将赵括被射杀,20万赵军投降,询问大王降卒如何安置。
  白起正沉思时,军营中有鼓声响起,侧耳细听,鼓声为主将回营通报。白起脸上泛起一丝笑意,随即一闪而过,表情更加严肃,一旁的蒙骜惊喜地说:“王将军回来了。”
  白起站起身来,“走,帐门口去迎接。”
  三人转身来到大帐门口,从远处营门口过来一辆巡营车,不多时来到跟前,从车上跳下一人,揖手大声说:“王陵归来。”说完竟跌倒在地,显然是昼夜兼程,劳累过度。白起急忙召近前侍卫,“扶王将军入帐休息。”两名司马听命上来扶王陵进大帐躺下。
  王陵从席上翻身起来,白起一手扶住王陵肩说:“王将军辛苦了,不必拘礼,可躺下说。”王陵侧身,“王陵此次回咸阳请命,大王外出巡视未归,丞相对降卒之事不做安排,说大王出发前有命叫使者火速返回即可,大王和丞相没有回复。”
  白起心里一沉,“哦,大王和丞相都没有回复,”环视蒙骜和王龁,“两位将军对赵降卒安置一事如何看待?”
  王龁抢着说:“20万降卒放回赵国是万万不能的,放赵降卒回国,等于胜利化为无功,这仗白打了,我秦军战死将士如何瞑目于九泉之下。押回国内,可都是青壮年军人,一旦联络举事,如何收拾。我看只有,杀!”王龁牙缝里挤出合格“杀”字,同时毫不犹豫地做了个手势。
  王陵制止王龁,“杀降不可,与将于国不祥。大王巡视未归,丞相可能尚未想好,容我休息一晚,再去咸阳请命。杀降切切不可。”
  白起面无表情,转向蒙骜,“蒙将军的想法是什么?”
  蒙骜说:“骜认为王将军已经将王命带回来了。”
  王陵打断急忙询问:“是吗?是什么?”
  蒙骜对视白起,低声说:“不可说,不能说。”
  大帐中一片寂静难关,只听得几个人急促的呼吸声。
  白起的心一下收紧,冷汗从额头冒出,沉思良久,白起霍然立起身来,大声叫道:“侍卫何在?”从帐外跑进两名中军司马。
  “大帐之外设人值哨,五十步内不得有人入内,违令者斩。”
  “喏。”两名司马接命后跑出帐外布置去了。
  蒙骜问道:“上将军决定了吗?”白起环视帐内三人,沉着应答:“我意决矣,议事。”四人立刻围坐帅案边计划起来。
  赵降卒缴械投降后,以6000人为一营编为近40个营分别驻扎在几条山谷里,谷口和山顶有秦军精锐把守。四人迅速制定了有王龁引兵逐营逐山谷杀降,蒙骜率兵分割包围把守,王陵引兵外出20里设卡防止有人闯入和逃跑,白起坐镇中军策应。今夜开始动手,议定后三人出帐分头准备去了。
  半个时辰后,王陵准备完毕,领本部人马拔营外出设卡去了。
  夜幕降临,一片晴空,繁星闪烁。赵降卒许多已进入梦乡,全不知危险正在逼近。秦军大营内人影攒动,显然大军开始调动,但寂静无声,可见秦军平时之训练有素。
  王龁一脸冷峻,站在指挥车上,身后将旗黑色上书一个斗大的“王”字。中军司马跑过来禀告。“王将军,部队集结完毕,进入站位。”王龁一挥令旗,“点火把。”掌鼓司马一通鼓声,谷口和山上秦军火把齐明。
  只见秦军主杀部队以30人为一编,10人轻装,5人短刃,5人长剑,另20人,披轻甲,10人长铍(pi),10人弓弩,30人作为一独立单位。谷口和山上长铍手和弓弩手列阵戒备。
  “杀!”王龁一挥令旗,二通鼓声响过,无数个30人作战单位快捷无声进入赵军营地,逐营砍杀,赵军手无寸铁,纷纷倒地,有不少冲出营房,被弓弩手射倒。整个山谷迅速变成了一个人间炼狱。
  白起按剑枯坐于帅案边,火把把脸上映得分外冷峻,不知在想些什么。
  黑夜变成白天,白天变回黑夜,日月轮回,杀降仍在继续,已是第三天中午。
  白起端坐在中军帅案边。司马端饭进来,“上将军,吃饭了。”白起木然应道:“嗯,端走吧。”司马迟疑着,“上将军这三天只吃了两餐,吃些吧。”白起一摆手,司马端着饭转身出帐。
  日已偏西,王龁和蒙骜进帐,一身整洁的征衣,依旧掩饰不了两人的疲惫和恐慌。“上将军,降卒除240幼小者未杀外,其余都已斩杀。已令士卒开始掩埋。”
  “这240幼小者放回赵国,已扬大秦军威。”白起脸色铁青,身体微微晃了几晃,随即稳住,“我告假,请王龁将军暂领大军候命。 我
  即日返回国都,向大王请罪。“
  蒙骜道:“上将军忍辱付重,忠心可鉴。”
  “为了大王的声誉,为了大秦的利益,牺牲白起一人,在所不辞!”白起右手击左胸,郎声坚定地说。王龁,蒙骜也以手击胸,以示敬意。
  白起站起身来,快步走出帐外,“备车,我回咸阳。”
  夕阳西下,一队秦军锐士护送白起返回咸阳。战车中。白起身姿显得格外挺拔。部队绝尘而去,渐行渐远。
  一代战雄白起就此陨落。自长平杀降后,白起再没有亲率秦军出阵,后拒绝指挥邯郸之战,降为士伍,迁之阴密,被赐死杜邮。
  几个月后,一个男婴在邯郸降生,他就是后来统一中原的秦始皇赵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0: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邯郸异谋
  公元前259年,秦昭襄王48年,赵政1岁
  4月初春,春寒乍暖,冰雪消融,树木返绿,野外的小草一片嫩绿。邯郸的人们仿佛从冬季中苏醒过来,城中和野外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忙碌着,又是新的一年开始了。
  吕不韦坐在马车里,舒服地伸了个懒腰,从车上窗户向外望去,开始农耕的人们在田间劳作,歌声此起彼伏。路边的河水静静流淌,远处树木一片绿色。
  吕不韦,阳翟大商人。自幼经商,往来于各国间贩贱卖贵,而立之年,家累千金,是当时商界之成功人士。吕不韦经商,家境殷实,但心中总有一丝不得意。战国时各国多是贵族把持朝政,商人虽富,没有参政议政的资格,尤其象吕不韦这样的布衣之士。吕不韦叹了口气,“我啥时才能又富且贵呢。”又富又贵,对吕不韦这样的布衣商人,就象是哪天边的云彩,你看他很近,他看你却很远。
  今天早晨一起来,吕不韦交待了商社的经营安排,就迫不及待地坐车出了邯郸城。窝了一冬了,去河边垂钓,不亦乐乎。春秋战国,在初春时节外出活动,谓之踏春。
  吕不韦驱车来到邯郸城外的一条小河边,下车垂钓起来。春天的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一阵轻风吹过,也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吕不韦惬意地眯了眯眼。河边的人很多,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或踏歌而行,或把酒言欢,一片生机勃勃充满人气的景象。回想起几个月前,长平全军覆灭的噩耗传来时的邯郸城,家家悲泣,吕不韦摇了摇头,“这些赵人。”继续专心钓鱼。
  忽然有筝声飘然入耳,乐声高亢铿锵,杀伐之气中似又有悲伤之音,曲折哀婉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吕不韦抬头望去,不远处,青草地上,不知何时来了一群人,一年轻黑衣人正在抚筝,身边站着四名红衣赵国士兵。黑红相映,分外抢眼。年轻黑衣人面容清瘦苍白,衣着俭朴黑衣,虽显落破,仍掩饰不住一身的贵族气质。“在赵国的土地上,竟有人敢弹秦国的筝,看来是活的有些不耐烦了。”事不关己,吕不韦转过身来,继续垂钓。
  附近的赵人阵阵骚动,纷纷起身,嘘声不断,指手谩骂,看样子对黑衣人充满敌意。不多时,有几个人冲上前去,准备殴打黑衣人,被红衣士兵拦住,大声道:“大王有令,国人不得伤害秦质,违令者严惩不待。”四名士兵摆开架势准备开打,冲过去的几个人只得悻悻
  退回,不时回头唾骂。
  筝声依旧沉稳平和,没有丝毫错乱,显示出弹筝者的超然平静心态,似乎眼前这些人都不存在,天地间只有一个抚筝者和苍天大地在用筝声互做应答。
  “这个秦质还真有点不寻常。”吕不韦略有些奇怪,好奇心使他想多了解一点秦质情况。吕不韦转头叫过车夫,“你去,帮我打听一下这个秦质。”车夫不多时返回,告诉吕不韦,这个秦质名叫异人,是当今秦王的孙子,秦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在赵为质已有六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0: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钓鱼需要一个好心情,吕不韦心里一乱,就没心思再钓下去。吕不韦上车返回邯郸城。窗外的黑衣人和红衣士兵越来越远了。
  
  
  吕不韦马车回到邯郸城内,来到商业区,吕不韦叫停马车,吩咐车夫先回,自己径自走了。
  
  初遇秦质异人,吕不韦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感觉,使得他神使鬼差般的想多了解异人情况。吕不韦以多年经商的直觉,异人在赵的生活很是困顿,当然再落魄也是王孙,而且是大秦的王孙,和吕不韦这些布衣成功商人,仍然不可同日而语。
  
  吕不韦加快脚步,来到秦在赵的商人总社,拜见社长梁公。
  
  吕不韦以自己打算去秦贩卖为理由,和梁公攀谈了很久,旁敲侧击获得了自己需要的信息后,和梁公告辞。
  
  原来秦王稷已经是66岁高龄,目前秦太子是安国君柱,柱正室华阳夫人不能生育,柱的20多个儿子都是庶出,其中子徯和异人素有贤名,为姣姣者。异人母亲夏姬被贬,自己在赵做人质,子傒比异人年长,母亲受宠爱,另有名士士仓辅佐。目前太子府继承人没有确定,不过秦人普遍看好子傒。
  
  吕不韦敏锐地看到了一个机会,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个想法让他激动不已,他决定明天去拜访异人,近距离观察一下。当天晚上,吕不韦挑灯静坐,在心里默默把计划细想了数遍。着实被他这近乎疯狂的想法所兴奋,吕不韦整夜未眠。
  
  
  第二天清晨,吕不韦亲自驾车按梁公告诉的地址来找异人。
  
  马车曲折回转,来到一处小巷的破旧院落前停下。院落土墙倒了几处,大门破烂不堪。
  
  守门士兵过来询问,吕不韦送上钱币一袋,低声说:“异人欠我的钱,我是来要账的。”守门士兵骂道:“那个穷鬼,一屁股外债,有个有钱的外父不去讨些,我们跟着他,一点油水都没有,还王孙呢。”随口吐了口唾沫,“进去快点出来啊,上面平原君有令,不让外人出入的。”赵卒讨好地说,转头向屋里喊,“异人,有人找你。”
  
  
  吕不韦进到屋里,见一黑衣人正在看书简,正是昨天河边弹筝者。异人看了看吕不韦,不认识,问道:“先生,找我何事?”
  
  吕不韦笑着说:“我是阳翟商人吕不韦,我能光大公子之门。”
  
  异人也笑着回答说:“请君先大君之门,再来大我之门。”
  
  吕不韦上前说:“公子你不知道啊,我门待子门而大。”
  
  异人听出吕不韦话中有深意,立即收住笑容,正色对吕不韦说:“先生请坐,请赐教。”
  
  
  吕不韦看出异人是聪慧明白人,于是开门见山地直接分析道:“现在贵国大王已经老了,你父安国君为太子,公子有兄弟20余人,你居中。公子长期在赵当人质,母亲在国内被贬,而你兄长子傒母亲受宠,本人有士仓辅佐,目前是安国君继承人的最佳人选。”
  
  吕不韦边说边注意观察异人神色,见异人不住点头,就接着说:“如果秦王去世,安国君将立为王,子傒将立为太子,那公子你的一生就将在做人质中度过。赵秦长年交战,一旦倍约,你的身价将犹如粪土,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公子愿意就这样过一生一世吗?”
  
  异人长叹一口气,道:“先生,你说的情况都对,这就是我目前的真实处境啊。我不是不明白这些事,但我能有啥办法去改变我的命运呢?”
  
  吕不韦见已经深深打动异人,决定向异人亮出他手中的底牌,《战国策》中为“今子听吾计事,求归,可以有秦国,吾为子使秦,必来请子。”吕不韦注视着异人,平静第缓缓说:“我现在有个计划,可以使你回到秦国,并且能立为安国君继承人。安国君正室华阳夫人,虽贵为夫人,但没有子女。安国君是秦国储君,华阳夫人作为正室,没有子女,她的处境就很尴尬。我愿意替公子去秦国说服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你为嫡嗣。公子现在贫穷,客居在赵国做人质。做这件事有很大的风险,还要花很多很多的钱。我吕不韦是一介布衣,家中亦贫,但是我愿意破家举金为公子去做成这件事。”
  
  异人动容,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顿首就是以头触地,动作非常激烈。
  
  异人起身,随即进内室唤出妻子。出来一美丽少妇,怀抱着一个出生几个月的男婴。异人向吕不韦介绍道:“我妻赵姬,我子赵政。”
  
  异人和赵姬双双跪拜,异人说:“异人全家拜谢先生,请先生务必成功。异人父子感谢先生的再造之恩。”
  
  
  
  
  
  
  
  
  
  
  
  
  
  
  
  
  
  
  
  
  
  
  三 异人立嫡
  
  公元前258-257年,秦昭襄王49-50年,赵政2-3岁
  
  从邯郸西去秦国的官道。吕不韦扮作一普通商人,车队慢慢而行。秦赵长年交战,除盐铁类物资保持禁运外,两国民间商业活动不算兴旺,仍保持畅通。吕不韦身系重大使命,一路上保持低调,尽量不招人注意。
  
  坐在马车上,不久前返回阳翟说服老父支持自己的情形仍象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
  
  吕不韦问其父:“耕田之利几倍?”“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百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无数。”
  
  “儿子,你有什么事,跟老父明说吧。”
  
  吕不韦道:“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
  
  吕不韦详细地把异人情况和自己的计划向老父全盘说出,吕公沉思良久,毅然说:“不韦,你有这样远大的志向,老父支持你,我举全家支持你。”
  
  几天后,吕公将家中资产变卖做现金一千金,交付吕不韦。
  
  吕不韦返回咸阳,再次拜访了异人,交给异人五百金,做为在邯郸交结名流,广交媒。体宾客的活动经费,提高异人在邯郸和列国中的知名度。通过异人,进一步了解安国君和秦王的一些情况,吕不韦的信心更加充足,携五百金出发去咸阳。
  
  
  阳泉君宅邸。阳泉君正在看歌舞表演。
  
  门人进来通报阳泉君芈宸,“有阳翟商人吕不韦,求见阳泉君,说有宝物献上。”
  
  吕不韦进到厅里,分宾主坐下。吕不韦献上玉璧一幅,玉佩一幅。“此为昆山之良玉雕就,不韦到大秦从商,请阳泉君给予指教。”
  
  阳泉君看了一眼奉上的礼物,似乎兴趣不大,“吕不韦,你有何事,请说。”吕不韦环视周围,默不作声,阳泉君笑着吩咐周围退下。
  
  吕不韦等从人退尽,向阳泉君揖手拜道:“阁下的罪状可以判处死罪,阁下您知道吗?”阳泉君一楞,“君此话怎讲啊?”
  
  吕不韦从容应道:“阁下是太子安国君之妻弟,华阳夫人为正妻,甚爱而无子,今秦王老矣,一旦去世,安国君为秦王,华阳夫人无子而将立庶子为太子,子傒如果立为太子,则华阳夫人一门必生蓬蒿。更为严重的事,如果安国君作为秦王百年以后,子傒将为秦王,其母将为太后,华阳夫人将何以处之?不韦我很是替阳泉君和华阳夫人的以后担忧啊!”
  
  阳泉君避席,请闻其说,“你说的话很有一番道理啊,那么我该怎么办呢?”古人坐实际上是跪在一个小席子上,避席是从席子上下来继续跪,表示恭敬。
  
  吕不韦拜道:“我听说安国君还有个儿子叫异人,素有贤才。现在赵国做人质,母亲被贬。异人在赵日夜泣思安国君和华阳夫人,每天伸长脖子西望故国,希望能够回来。夫人如能收异人为儿子,异人就名正言顺是嫡子,那就是安国君的继承人嘛。则异人无国而有国,夫人无子而有子,异人一定会感夫人之大恩,以夫人为天。这就是我因为替阁下担忧,特地跑来给阁下出的主意啊。”
  
  阳泉君想了片刻,回答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同意你的看法。我把异人的这个想法转报给夫人。”
  
  
  于是华阳夫人决定接见吕不韦。华阳夫人盛装坐。阳泉君侍坐在旁。
  
  吕不韦拜见华阳夫人,献上珍贵礼物。
  
  吕不韦顿首拜道:“阳翟商人吕不韦拜见夫人。不韦是公子异人至交,这是异人托我送给夫人的。”
  
  华阳夫人问:“异人出质六年多,这些年还都好吧.”
  
  吕不韦回答说:“异人过弱冠之年,已娶妻生子。异人聪明有才干,喜爱结交天下贤人,在诸侯各国有很好的声誉,和公子异人交往的都称赞他。”
  
  华阳夫人笑着说:“我夫20多个儿子中,就子傒和异人资质不错,作为家中主母,这我清楚。阳泉君已经把异人的想法给我说了,先生是异人之至交,依你看,异人对这件事是怎样考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0: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吕不韦说:“不韦临行前,异人指天盟誓,夫人如能收其为嫡子,立其为太子府继承人。异人虽有生母在世,愿奉夫人尤胜生母。有朝继承王位,将尊夫人为太后,一生一世,不负夫人。”
  华阳夫人说:“异人既有此心,恳请先生转告异人遵守承诺。我同意收异人为子,助他上位。”
  秦国咸阳宫
  秦王稷手持竹简,正襟危坐。稷19岁立为王,经营秦国已经47年,已年近70岁。斑白的头发和胡须映衬着不知疲倦的面容。安国君柱侍坐在侧。
  “柱儿,你的上书我已经看了。你现在已近知天命之年,预立你的继承人在情理之中,我不反对。你要求立异人,需要商榷。太子府的继承人就是大秦未来的储君,不可不慎重。我籝氏王族众所周知,你心里也明白,你大哥在魏国为质去世,我立你做太子其实就是立孙子,你当太子是因为你有2个好儿子。异人幼年是不错,但在赵国有六年,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秦王稷沉思起来,仿佛回到了自己做燕国人质的少年往事中。
  “儿臣多方打探,了解异人在赵情况,结交贤者俊豪,志向远大,所以考虑立异人接班。”籝柱打断了秦王稷的沉思。
  秦王稷不置可否,笑道:“道听途说而已,要立异人,必须当面考核,我要见人后才能确定。”秦王稷将竹简放置案上,“你的上书暂时搁置,等异人回国后再做决断。”
  籝柱说:“儿臣请父王,发放公文,请赵国允许异人回秦国。”
  秦王稷笑道:“你身为太子,办事如此糊涂。长平之战打完。我大军正在围困邯郸,赵国不拿异人说事,我大秦怎能提出让异人回国。异人之事,你不可以用大秦名义去做,至于怎么做,自己考虑。我只需要异人回国,当面考核才能决定。”
  籝柱见吕不韦说明情况。
  吕不韦说:“不韦不才,愿意回邯郸,说服赵王送异人回国。”
  籝柱说:“先生愿担此重任最好。柱见先生亦大人才,回赵后,请做异人的辅佐。柱送先生300金,做为疏通费用,请先生务必尽心促成此事。”
  吕不韦回到邯郸,魏信陵君帅魏,赵,楚三国联军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赵国邯郸一派喜庆景象。吕不韦去拜见平原君赵胜。
  吕不韦说:“不韦前日去秦国经商,探听到一件机密事情,特来禀告平原君。” “哦,请说。”
  “不韦在秦国听说,我们邯郸的人质异人,原来是太子所宠爱的公子,只是母亲被贬,在国内没有母亲爱护,现在太子府主母华阳夫人准备收异人做儿子,就是说异人将是秦国未来的储君。”
  吕不韦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不韦有个建议,秦国要是想灭亡赵国,不会顾及一个王子,赵国留异人不过是个没有任何用处的人质。不如您现在很有礼貌地送异人回国,他一定不会忘记您的恩德。有异人在秦国协助,对赵秦两国的邦交都是大为有利的。”
  “咦!”平原君大瞪双眼,“你吕不韦去了趟秦国,竟跑到我这里当秦国的说客了。好大胆量!”
  毛遂道:“君侯息怒,请君侯仔细考虑。吕不韦说的有道理,我军挫败秦军围困邯郸,生虏秦军两万人,秦王稷一定非常恼怒。此时送异人回国,向秦示好,不失为上策。只是异人的妻儿需要继续留在邯郸,以做牵制。”
  平原君说:“好主意。我明天向大王上书送异人回国。”
  平原君的建议被赵孝成*采纳,赵国主动礼送异人返回秦国。吕不韦跟随异人入秦。异人和吕不韦拜见安国君籝柱和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是楚王室芈氏女。异人讨其欢心,特地一身楚人打扮,风姿卓然,华阳夫人非常高兴,立即举行仪式收异人为子,并且替异人改名为“子楚”。
  秦咸阳宫 深夜,秦王稷密召丞相张禄,即范雎。
  秦王稷说:“丞相,今日白天对异人的考校,你也看了,你认为异人如何?”
  张禄说:“我大秦以武立国,尚武精神。异人骑射,技击考校都不合格。对《经》的理解也不尽人意。然异人对《商君书》出奇的精熟。臣认为异人少年为质赵国,没有受过良好教育,考校不合格在情理之中。对《商君书》的精熟,可以看出异人的苦心和志向。”
  秦王稷将一册竹简递给张禄,“丞相,这是安国君请求立异人为继承人的上书,你的意见呢?”
  张禄说:“这是王之家事,臣不敢说。”
  秦王稷正色道:“丞相,你我君臣相伴二十余年,风雨同舟,甘苦与共。太子府的继承人是大秦未来的王,这不是家事是国事。我需要听你的看法,请你不要推辞。”
  张禄说:“太子府的20多个公子中,子傒和异人素有贤名,早有定论。两人选其一,都未尝不可。臣私下认为,异人质赵六年,久经历练,于国有功。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都力主立异人为嫡。异人有吕不韦辅佐,在赵做人质,竟能说服安国君和华阳夫人立嫡,并由赵礼送回国,臣认为这已经足以说明问题,至于骑射,技击,《经》书不必苛求。”
  秦王稷说:“稷也是这样认为的。我正式批准异人立嫡,为太子府继承人.”
  公元前257年,安国君赢柱立子楚为太子府继承人,时年赵政3岁
  四 布武
  公元前255年,秦昭襄王52年,赵政5岁
  邯郸城外的国道。一辆马车不急不慢地跑着,马车的徽号表明这是秦国的使车。车边随行有20个黑衣骑士,个个看上去骑术竟绝,面容剽悍。马车上的吕不韦神情得意。3年前运作子楚归秦立嫡获得成功,吕不韦终日在太子府辅佐子楚,子楚嫡子继承人地位越发稳定。秦国迁周鼎入秦,秦国的国力蒸蒸日上,国土和人口总数已和山东六国相持平。想到有一天,子楚继承秦国王位,自己将大富大贵,吕不韦有点飘飘然,“一生成此大事,我愿足矣。”想到子楚妻子赵姬,子赵政这3年在邯郸的生活,“不知他们还好吗?”
  吕不韦来到赵姬父亲家中,拜见赵父,赵姬,表明来意。
  赵父说:“赵政和妙弋出去玩了。周围的孩子和大人常打骂赵政,这几年朝中还常有人上书要求杀赵政,我都设法花钱处理了。我叫赵政在家呆着,他总不听,脾气倔强的很。不过,赵政很健康,也很聪明。”
  吕不韦向赵父介绍子楚在秦国情况,赵父倍感欣慰。
  门外突然传来一声,“是父亲大人回来了吗?”话音没落,大步跑进来一个5-6岁的黑衣男孩,进门看见吕不韦,跑上来欣喜地抱着吕不韦说:“是父亲大人回来了吗?”急切激动的表情溢于言表。
  吕不韦抱住赵政解释说:“我是吕不韦,是你父好友,你父派我来看你和你母亲。”
  赵政很失望,泪水似夺目而出,却又忍住,忿恨地说:“我父亲他在那里啊,我都没见过他,这里的人都欺负我没有父亲,还骂我是秦狗。”说完委屈地昂着脸,满脸的尘土,脸上还有几处伤口,似乎刚和人打过架。
  门外进来一个女孩,正是和赵政一起出去的妙弋,是赵父长子的女儿,比赵政大2岁。
  吕不韦从怀里取出一把短剑,递给赵政,“这是你父亲托我带给你的礼物,他在秦国的都城咸阳,他有事不能来看你,他叫我告诉你,他很想你。”
  赵政接过短剑抽出,细看,变得高兴起来,“这剑好锋利,咦,还刻得有字哦。”
  吕不韦说:“这是你父特地找名匠为你打造。剑名布武,取布义行刚,止戈为武之意,这是你父对你的期望。”
  赵政嘿然笑着说:“你说的我都不懂,这两个字我也不认识哦,我还不会写字呢。”
  吕不韦说:“这是秦国的字。剑的意思你长大会懂得。来,我教你写个字。”
  吕不韦拉赵政到自己怀里,用右手握着赵政的右手,在案上用赵政的手指缓慢地写了一个字,“记住了吗?”
  赵政自己又写了一遍,转过头告诉吕不韦,“记住了,我会写了。这是我写的第一个字,这是啥字啊?”
  吕不韦神色庄重地说:“这个字是王字,请你把这个字牢记在心中,长大希望你能做天下的王。”
  赵父对赵政说:“政,谢过吕先生。”
  赵父,赵姬,赵政拜谢吕不韦,吕不韦还礼。
  在邯郸城外,吕不韦初遇子楚的河边。吕不韦和赵政两人并肩坐在河边,8名秦兵在远处设防。吕不韦告诉赵政家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0: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吕不韦说:“在这里的西边,有一个国家叫秦国,秦国的都成叫咸阳。那里还有你的一个家,一个真正属于你的家。现在的秦王是你的曾父,他是个伟大的君王。希望你有一天回到秦国,也能做象他一样的王。”
  赵政问道:“我能去秦国吗?”
  吕不韦说:“能,一定会有那天的。你回到秦国,你父会到咸阳城外接你,我也会去接你的。不过,你在赵国还需要再待一段时间,请你忍耐。”
  赵政说:“那我们就说好了。我希望能早点去秦国。”
  不远处走来一队人,为首的是一个15-16岁的少年,神情俊朗,身后随行4名红衣士兵。
  赵政跳起来,高兴地招手叫道:“丹大哥,你在这里啊,是我,赵政。”原来来人是燕国太子丹,在赵做人质。
  丹招手回应,来到了赵政和吕不韦身边。
  吕不韦说:“阳翟商人吕不韦,见过太子丹。”丹回礼说:“燕国丹久闻先生大名。
  赵政介绍说:“丹大哥对我很好,经常唱歌给我听,别人打我还帮我。”
  清晨,吕不韦告辞赵父。赵父,赵姬,赵政,妙弋送行。
  吕不韦跪下身去,对赵政说:“记住,你父和我在秦都咸阳等你。”
  赵政腰间系着布武剑,右手用力握剑说:“谢谢先生,我一定会来的。”
  秦军20人一声号令,吕不韦返回秦国。
  五 王者归来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56年,赵政9岁
  公元前251年,秦王稷卒。
  老奉常神情严肃,玄端章莆,在咸阳宫大殿之上,捧书简大声念道,余音绕梁,不绝于耳。殿下,嬴柱,子楚为首,大臣黑鸦鸦跪了一大片。
  “秦王稷驾崩。稷在位56年,修我秦政,扬威山东,威烈昭彰,天下为襄,谥号昭襄,安葬咸阳。立太子嬴柱为王,太子妻芈氏为王后,王后子子楚为太子,阳翟吕不韦为太子傅。秦王柱守孝一年。”
  嬴柱,子楚神色激动,子楚回望吕不韦,两人目光相对,眼中似有泪光闪动,此时无声胜有声。
  子楚立为太子后,发使者拜见赵*,通报秦王稷卒,要求赵王准许赵姬和赵政回秦国。
  赵*心里狂喜,暗道:“老秦王终于死了,寡人宿敌去了。稷没了,寡人还活着,我很开心。”随即拉回思路,对秦使说:“秦王稷崩,寡人深表悲痛。允许秦太子妻和子回国,礼送出境。届时寡人派使团参加咸阳会葬。”
  秦国使团车马和赵国送行车队,列队完毕,黑旗,红旗迎风飘扬,人喊马嘶,场面壮观。围观人群很多,燕太子丹在其中,神情悲凉。
  赵姬和赵政向赵父辞别。赵政抱着赵父,依依不舍。
  赵政看见人群里的太子丹,高兴地向他告别。
  赵姬,赵政登车,车队起程。旁边沉默很久的妙弋追着车队对赵政说:“赵政,你走了,还会记得我吗?十年?二十年?”
  赵政招手说:“我会一直记得的。”
  秦,赵两国车队在边境处列队。
  赵国使节到车前行礼,“赵送秦太子妻,子,出境,礼毕。”
  赵姬,赵政和秦使者还礼,“谢赵大王。”
  赵姬,赵政目送赵使节车马回转,心中激动,尤如梦中。
  赵姬对赵政说:“政儿,跪下,这是秦之土地,你的家。十年,十年了,我终于来到了秦国。”赵姬抑制不住,泣不成声。
  赵姬和赵政双双跪拜秦之土地,赵政双手捧起一捧土,慢慢张开,让土随风飘散,一个稚嫩的声音在心中回响,“大秦,我赵政来了。”
  赵姬和赵政归来,子楚亲驾马车和吕不韦在咸阳十里之外迎接,赵政记事以来,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父亲。
  赵姬携子来到秦国,嫁入嬴氏十年始见家人。赵政见秦王柱和华阳王后,礼节持重,不卑不亢,没有一丝怯意,很得两位老人喜爱。秦王柱为表彰赵姬在赵十年,独自养育幼子,赐予赵姬夫人爵位,同意子楚立赵姬为正室,等于间接肯定了赵政的未来储君身份。夫人在战国时代为女子爵位,级别相当于妃,仅低于王后爵位,对于普通贵族女子来说,夫人爵位实际上就是最高爵位。
  少年秦王
  一 野风
  公元前249年,秦庄襄王元年,太子政11岁
  秦王柱登上王位已经是53岁的老人,守孝一年除丧,经奉常挑选黄道吉日,正式称王仅3天就故去。近1年短短执政期,秦王柱没有机会施展治国才能就匆匆离去。秦王柱谥号孝文,史称秦孝文王。
  秦国王位的接力棒传到了子楚手里,吕不韦经过漫长的十多年策划等待,迎来了他梦寐以求的那一天,子楚荣登王位,昔日的梦想终成现实。
  子楚登上王位,立赵姬为王后,赵政为太子,力排嬴氏王族和秦
  本土军政集团的反对,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后为相国,封文信侯,食洛阳十万户,并任太子政的太子傅。子楚恪守和吕不韦的盟誓,兑现了当年“得分秦国与君共之”的承诺。
  秦国孝公变法到子楚是第五代六任君王,经过秦昭襄王56年的经营,秦统一之势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一个阳光的美好前景展现在子楚,吕不韦面前。
  秦丞相从孝公商鞅时代起,一直保持开府丞相的传统,。丞相单独设立丞相府,丞相府下设属官,有俗称为九卿的九大属官,分管全国日常行政,经济工作,一般工作由丞相府直接批准,后呈报秦王。重大事情由秦王主持廷议,决定后交丞相府执行。相国的职权范围高于丞相,应该可以参与军队建设。
  秦王下设丞相,国尉,御史大夫,组织的原则是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丞相掌管全国行政,经济工作,国尉是全国最高武职,负责军队将领的选拔任免,军事训练和后勤保障。国尉不能直接统军,没有调动军队作战的权力。战争期间,由秦王临时任命上将军持虎符调动军队,战争结束后,归还军队和虎符,上将军职务解除。御史大夫行使监察权,查看官吏和百姓是否尽职尽忠,为君王耳目。丞相属下九卿,分别是奉常,廷尉,宗正,卫尉,太仆,少府,典客,治栗内史和郎中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0: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 二 章 少年秦王
  一 野风
  太子政在练习剑术,太子政身穿训练服,手持木剑,在剑术指导下和一名军士做动作对练。看上去有些呆拙,但有板有眼,一丝不苟。随着军官的口令,左格右挡,突刺回防,闪展腾挪,动作竟有些模样。
  不远处,子楚静悄悄地站着,默默观看,一脸的欣慰表情。
  子楚手拿一卷竹简与赵政对座。座前放有一箱竹简。
  子楚望着赵政,缓缓地说:“父亲我十五岁出质赵国,没有接受过王室的良好训练。现在治理大秦,常感到力不从心。我的能力有限,不能亲自教你。政,你身为太子,要学习怎样去做王,希望你努力,做一个象曾祖父那样的一代雄主,好吗?”
  赵政点点头,“喏。”
  子楚目光深远,沉侵在往事回忆中,“《商君书》是先君惠文王整理成书,这套竹简是惠文王亲手制作。大父为质燕国,惠文王传于大夫,让他在燕研读。我为质赵国,大父送给了我。这套《商君书》经我大秦3代君王之手,是我大秦立国之根本。现在我把它给你。记住,大秦的3代君王曾手握此书,思索治国方略。逝去的先君在注视着你。不懂之处,向丞相请教。”
  赵政说:“喏。”
  子楚说:“我大秦以武立国,几代先君开疆拓土,战死沙场。我嬴氏尚武,讲究文武兼备。白天我见你练剑,还未入门,要勤加训练。你的骑射怎样了?”
  赵政说:“孩儿的骑术可以,马上疾驰和控马没有问题,但驰射不行,更不用说命中箭靶了。”
  子楚说:“你11岁,能做到这样算可以。从基本处着手,先练剑术,骑术,到一定熟练程度再练驰射。”
  赵政说:“喏。我记下了。”
  子楚说:“我叫太仆给你选了一匹好马,明天去看下。”
  子楚,赵政,太仆三人来到战马坊。
  嬴氏部族自大费被舜帝赐姓嬴氏,就一直善于养马,是远古部族中为数不多的马背诸侯。秦国组建了我国最早的骑兵部队。骑兵作为军队的独立军种要远远早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秦地处西陲,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这段历史不为众人所知。
  据历史记载,秦战马的选择标准是马的高度必须达到5尺8寸,即今天的133厘米。秦马“探前蹶后,蹄间二寻着不可胜数也。”,秦马奔跑时,前蹄往前一跃,后蹄子往后一蹬,前蹄子和后蹄子之间可达一丈六之远,充分说明秦马的优良。
  不多时,军士牵来一匹黑马。这匹黑马3岁左右,浑身上下没有一丝杂毛,马头清秀,四肢高而壮,背腰平直,看上去充满活力。
  赵政上前抚摸马头,黑马竟似有一份熟悉感觉。
  子楚命令备鞍。军士将马鞍备上黑马,仔细上好。战国时马鞍是低桥鞍,马的前胸带,肚带,后臀带开始使用,用来固定马鞍,防止马鞍前后滑动,但马镫还没有发明使用。骑兵作战武器以弓弩为主,近战是长直剑。双手武器在骑兵没有装备。在疾驰的马上,没有马镫,双脚没有着力点,双手就不能完全腾出来全力挥舞长武器作战。当然,有个别骑术和武力过人的超人可以做到,传说中的西楚霸王项羽,胯下乌骓马,掌中方天戟,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有万夫不挡之勇。
  赵政征得子楚同意。军士弯腰跪伏,赵政双手扶鞍,踩着军士后背用力一跃,从容上马。黑马长嘶一声,两后腿一曲,前腿上扬,立起身来,赵政手持缰绳,上身低伏,双腿夹紧马背,随着马的动作调整自己姿态,显得游刃有余。黑马前腿落地,两后腿一蹬,如箭般直冲出去。
  太仆一挥手,旁边准备好的5名军士纷纷上马,随后直追出去。六匹马在跑道上前后奔驰。五名军士俨然是武骑士中的好手,马也是上品,随后奔跑意在保护赵政。赵政马上姿态甚为逍遥,没见鞭打黑马,和随后的五名骑士始终保持一段距离,竟使得五名久经沙场的骑士追赶不上。
  赵政跑到兴处,双手放开疆绳,张开双臂,仅凭双腿控制黑马,任其疾驰。
  纵马疾驰中,感觉到了风的清凉,任风吹起衣襟和长发,“风,有一天,我也可以象风吹过大地般,在中原的土地上奔跑吗?”
  一个名字在他心中闪了一下,我的黑马,我以后就叫你野风,好吗?
  二 与子偕行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秦王政13岁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三年。魏信陵君无忌面对秦对魏发动的灭国战,毅然离开客居十余年的赵国,重返祖国,魏王圉(yu)亲迎出大梁,兄弟相拥而泣,尽释前嫌。魏王圉任命魏无忌为上将军,统领全国兵马,对峙前来灭国的秦将蒙骜,双方屯兵河外。
  信陵君派人向赵,燕,韩,楚,齐五国求救,齐国与秦修好拒绝出兵,其他四国在信陵君的感召下,都派出军队支援魏国,听候信陵君指挥。在信陵君的领导下,五国合纵顺利达成,在河外与秦军对决,秦军大败,退回函谷关闭门不出。
  子楚坐于王座,神色紧张,子楚身体多病,现在脸上更显得苍白。
  国尉司马梗向子楚汇报前方战报,吕不韦坐于左侧。
  “据蒙骜将军战报,信陵君率五国兵马于河外大破我军,我军战死一万将士,蒙骜将军战不胜,避其锋芒,率军后撤到函谷关,坚守不出,待联军自行退去,请大王指示。”
  子楚道:“蒙将军撤守函谷关,坚守不出,防守时没有问题的。联军远离本土作战,坚持不了多久会自行退去。昭王五十年,信陵君率三国联军破我于邯郸城下,郑安平部二万人投降。信陵君又再次破我大军。孝公变法百年来,我大秦战无不胜,竟会两次残败于一人之手。你两人对此有何对策?”
  吕不韦说:“信陵君乃一代人杰,只可智取,不可力敌。信陵君窃符救赵,赵深受其恩,但十余年受赵王猜忌。此次返回魏,合纵五国力挫我大秦,天下震惊。魏王圉多年来对信陵君严加防范,众人皆知。可派人前往魏,以重金收买魏的一些人,散布谣言,中伤信陵君,让魏王罢黜信陵君实权。大王心腹之患则可铲除。”
  子楚说:“这个建议可行。即日起挑选人员,携重金前往魏执行,只要成功,花耗多少金在所不惜。”
  秦对信陵君的反间计顺利成功,不多久信陵君被解除实权。信陵君知道兄长魏王圉猜疑自己,就称病不朝,回家赋闲,终日与宾客把酒言欢,沉于酒色。日夜纵情于酒色四年,信陵君抑郁而终,史称“病酒而卒。”
  信陵君生前曾对魏王圉说,担心秦,“有郑地,得垣(yuan)雍,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在死后15年,秦将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三月大梁城坏,魏王假请降,秦军不费一兵一卒,占领大梁。
  秦王子楚病重,处弥留之际。吕不韦,司马梗,蒙骜,赵王后,嬴贲,赵政,成蛟跪立听候遗言。
  子楚强立起身,拉着吕不韦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子楚得遇相国,为人生之大幸事。今子楚走了,望相国照顾我子赵政,象对自己儿子一样对待他。我举国托付相国,待赵政加冠亲政时还政于他。”
  吕不韦跪拜,“大王对臣重托,臣愿肝脑涂地,辅佐太子,以待亲政。”
  子楚对赵政说:“政儿,以后的事就交给相国了。你要象对我一样对待相国。今后就叫相国仲父吧。”
  赵政对吕不韦恭敬地一拜,子楚表示满意。
  子楚对赵政嘱咐说:“交待你件事,你一定要遵守。华阳太后对我父子有恩,终太后一生一世,保她老人家平安富贵。
  赵政强忍泪水说:”父王放心,政铭记在心。“
  子楚转向司马梗和蒙骜说:“军旅之事,有你两位,我很放心。请保持军队稳定,听命于王。”
  司马梗和蒙骜说:“臣谨记大王教导,大王放心。”
  公元前247年,子楚执政3年病逝,史称秦庄襄王。临终前,托孤吕不韦,尊为仲父,全权负责国事。吕不韦结识子楚十三年后,迎来了他一生中巅峰的辉煌岁月,终成一代名相。秦王政9岁回国,和子楚相处短短4年后,永远地失去了父亲。
  秦野外国道。十几匹马纵情奔驰,秦王政和黑马野风一马当先,分外显眼。吕不韦和十几名骑士紧紧跟随。
  吕不韦勒住马缰,停了下来。一名骑士随从随即停住。吕不韦望着远去的秦王政背影,略有些不满,对骑士说:“大王近日,每天外出骑马,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10: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骑士犹豫了一下说:“是的。早上出发,傍晚归来。天天如此,看来先王崩,大王心中悲痛没有化解。”
  吕不韦说:“是啊。大王在赵生活9年,回国才4年,先王驾崩。小小年龄没了父亲,确实叫人担心啊。”
  说完,两人策马追赶前面马队去了。
  不久,天色变阴,乌云密布,不多时下起了大雨,秦王的马队速度慢了下来。吕不韦从后面追上秦王政。马鞭遥指前面山头,“大王,转过山头有村庄,请下马避雨。”
  秦王政点头,马队沿着路不急不慢地跑起来。马队转过山头弯道,忽听前方树林中有歌声传出,伴有整齐步伐声,似有大军冒雨操练。
  整个马队停了下来,侧耳细听,原来是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秦风*无衣 春秋时已在秦民间传唱,历经百余年,已成为秦军不成文的军歌。
  秦王政被歌深深感染,不经意跟着哼唱起来。
  不多时,一支千人队出现在不远处。整个队伍军卒冒雨踏歌前进,次序井然,。秦王政马队全体下马避于路旁。秦王政令身边一骑士,持自己玉佩前去询问,是那支队伍,何人统领。
  队伍来到跟前,只见队中每个士兵全副武装,身背2支长矛,弩一支并百枝箭,腰间绑长剑一把,另有随身背囊,负重奔跑。速度不慢,队伍整齐,士气高昂。队中有一将旗,黑底白字,上书“王”字。战国时成军,千人队设一将旗,上书将之姓名,以方便辨别部队番号。可见所来队伍至少是千人队,领军的应是二五百主,即俗称的千夫长。
  骑士返回,汇报道:“此军士卒皆是锐士级,由官大夫王翦统领,奉司马国尉命令,按魏武卒标准训练体能,从中选拔黑鹰锐士。”
  官大夫是秦军功爵6级,魏武卒是名将吴起的练兵法,军卒全副武装,披重甲,携远近战武器,带3天干粮,急行军百里,能保持战力者方考核达标。
  秦王政听完,默不作声,看着眼前雨中如洪流般涌过的队伍,听着无衣歌声,内心激动不已,“王翦,王翦。。。。”秦王政低声念着,心中似有所想。
  一旁的吕不韦手指天空,对秦王政说:“大王,请看。”
  抬望眼处,一道雨中彩虹凌空飞度,横空出世。
  秦王政心中豁然开朗。
  三 君者如山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秦王政14岁
  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死,秦王政立为秦王。吕不韦为相国,蒙骜,王龁为将军,司马梗为国尉。秦王政尊吕不韦为仲父,委国事大臣。公元前246年,秦王政正式为王。
  秦王政翻阅着由相国府送来的各种批阅过的公文,显得有点心不在焉。书房内不远处坐着樗里衿。
  庄襄王去世,秦王政立为王。秦王政13岁处于少年,行为不能自控。吕不韦和驷车庶长昌文君嬴贲商议,决定从嬴氏王族中挑选一名族人来任太仆,随侍秦王政左右,代吕不韦监管秦王政日常行为。
  樗里衿是秦惠文王之弟樗里疾后人,在嬴氏王族中以稳重,威严著称。精通《经》,善剑术,立有战功,为5级大夫爵位,战时出任千夫长。以辈分论,是秦王政堂叔,时年30岁。嬴贲主持会议,樗里衿一经提出,与会者全体通过,上报吕不韦同意。
  嬴贲和吕不韦任命樗里衿为太仆兼掌穆公镇秦剑,可以带剑上殿,监督秦王政日常起居。外出是秦王政车夫兼贴身保镖,终日不离秦王政左右。
  太仆是秦丞相府属官,位列九卿。掌车马,全权指挥秦王出行车马,另太仆还主持全国马政,管理军马和其他有关马的驯养,调拨事宜,一般由武职出任。
  秦王政放下竹简,无可奈何地看了看面前堆放得一摞竹简,转向樗里衿,轻声问道:“衿伯,政想出宫走走,备车,行吗?”
  樗里衿看着竹简,温和地问:“今天相国府送来的公文,大王都看完乐吗?”
  秦王政说:“还没有呢。仲父都批阅过了,我有些看不懂,看不看无所谓了。”
  樗里衿正色说道:“相国是一代雄才,替大王管理大秦。大王理应静观相国主政,学习治国本领啊。大王现在看不懂,一定要坚持去看,国内大事是必须知道的。这就是相国要求大王每天定量阅读公文的原因啊。”
  秦王政说:“仲父的意思,我是明白的。可是好些我看不懂。有点坐不住,很枯燥哦。衿伯,你听,外面的鸟叫得多好听啊,我们出去走走吧。”
  樗里衿笑着说:“大王的耐性还不够啊。要忍耐的。你看完公文,我们就出去。不过下午,你还得按相国制定的科目学习。”
  秦王政有点生气地说:“政是大秦君主,一国之君,我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衿伯,备车,走。”
  樗里衿没有理会秦王政,继续缓缓地说:“身为大王更应该行为端正,相反,因为你是王,许多事大王都不可以去做。大王肩负我嬴氏部族大兴于天下的梦想,请不要忘记历代先君东出争霸的雄心。大王稍安勿躁,要忍。”
  秦王政说:“衿伯,政是大王,我命令你,随我走。”
  樗里衿说:“大王息怒。衿是大王之臣,理应听从大王差遣。然臣奉驷车庶长和相国之命,掌我先祖穆公镇秦,监督大王不良行为。大王请自重。”说完,樗里衿将穆公监环抱于胸前,目视秦王政,不卑不亢。
  秦王政对视片刻,低下头去,说道:“衿伯,那好吧。”重新埋头翻阅公文。
  公元前246年,一向弱小的韩国,害怕秦对其灭国。当时执政韩桓惠王,针对秦素来喜欢大兴工程的特点,密谋“疲秦之计”,派韩国人,著名水工郑国入秦,献修渠计谋,意在通过大修水利,使秦国民疲财尽,无力进攻韩国。著名水工郑国怀着不可告人的重任来到秦国,面见秦王政。
  秦王政迎接郑国入内,分东西对坐,秦王政坐东首,郑国坐西首。春秋战国时坐位礼仪,官礼是南北位,君主坐南,以左为上,右为下位。东西位是宾客礼仪,西首为尊。秦王政没坐南位王座,与郑国东西对坐,郑国坐尊位,以示尊重。
  郑国坐西首尊位,目视年幼的秦王政,面露微笑,心里暗自盘算自己的“疲秦之计”有几分胜率。
  秦王政说:“先生水工良名,天下传闻。今不远千里来我秦国,不知先生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吗?”
  郑国布衣打扮,俭朴至极。随身背一行囊,类似于今天的出外进城打工一族。郑国从行囊中取出几块木板拼凑起来,竟是一幅地图。秦王侍从急忙上前固定悬挂。郑国手指地图,从容解说:“大秦关中,平原土地千里,然多为咸质,土地少水,每年收成较少,多处咸地寸草不生。郑国研思多年,今有一策可使关中变为沃野千里,咸地亦为良田,从此秦南有巴蜀,北有关中,农事再无凶年。不知大王有兴趣听吗?”
  秦王政急忙跪立应道:“有兴趣,太有兴趣了。先生教我。”
  郑国接着说:“秦泾水水量充足,郑国之策是在仲山开山掘道,引导泾水,沿着北山南麓,东西横贯,注入洛水。引水冲刷灌溉关中咸地,河渠所挖土方填平低洼,覆盖咸土,渠成五,六年后,关中可又是一巴蜀粮仓。”
  秦王政问道:“以先生计算,渠成可灌溉多少土地。”
  郑国回答:“初步计算,是四万顷。”
  秦王政眼睛一亮,很是兴奋,四万余顷泽卤之地变为良田,这个诱惑真是太大了。秦王政沉思良久,对郑国说:“先生的修渠策略太有创造力了。我先君惠文王起就立志经营关中,到政已是第六代人,苦于没有良策已有百余年了。今先生一席话,政尤如乌云散尽看见日出。不知先生你愿意帮我修成此渠吗?”
  郑国说:“郑国前来就是想为王修成此渠,以富秦国。”
  秦王政问:“依先生计算,渠长几何,需要民力多少?几年可成?”
  郑国说:“东西四百余里。十数万众,数十年,数十万众,十数年修成。”
  秦王政搓了搓手,跪立起来,“利之大,投入亦很大啊。不过我不怕,先君的梦想就让政来实现吧。政决定由先生主持修渠。只是
  现在政说了不算,这事得由仲父同意才行。请先生去相国府向仲父献策。容政和仲父商议决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4: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秦帝国之始皇风云(8)
  
  郑国的入秦,对秦统一影响巨大。修渠之举,耗费秦近一半国力,十余年之功。韩国本想通过修渠拖垮秦国,没想到秦人凭着坚强的意志,十余年后竟修渠成功。史记曰:“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郑国所修之渠命名为郑国渠,灌溉四万余顷(一百亩为一顷),每亩收六斛四升。以秦军建制,郑国渠所灌溉土地收获,可供应60万军队作战。秦统一六国,先后动员近百万军队,军力最高时就是60余万。郑国渠的修成,使秦拥有巴蜀,汉中,关中三大粮仓,秦统一六国长年征战,有了充足的物质保障。
  郑国的修渠方略,在秦内部引起了广泛争论。在秦王政和相国吕不韦的强力坚持下,廷议通过。秦王政任命郑国为总工,督造这个当时大型的水利工程。秦王政在14岁时,正确做出了对其以后统一六国最关键的决策。郑国渠的工程量巨大,所发挥的作用也很大。是春秋战国时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三大工程中有二个是秦人修建,就是巴蜀都江堰和关中郑国渠,秦人统一中原绝非偶然。
  公元前246年,南方的楚国上蔡有个年轻人不远千里跋涉来到秦国,投奔吕不韦门下,求为舍人。这个年轻人以后对秦帝国建设有着深远影响,可以说是秦朝的缔造者之一,他就是著名的秦相李斯。不过李斯成为秦相还得等30年后才发生,此时的李斯只是个有着远大抱负,受过良好高等教育,怀揣治国梦想的热血小青年。刚20岁出头的李斯渴望成名,建功立业,他曾用了一个“仓厕之鼠”的比喻,清晰地向天下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师从当时最伟大的儒学大师荀况毕业后,李斯简单地收拾下行李,兴冲冲地直奔自己的目标,天下最强之秦国,秦国最有权势之相国吕不韦而来。
  李斯师出名门,比现在的清华还要清华,为人机敏,长于治国理论,精通刑名,学贯儒,法,道三家,写得一手好字,除了有点自私自利,爱贪小便宜的毛病外,基本上浑身上下都是优点。李斯受到了吕不韦的热烈欢迎,收为舍人。经过一番考核,正式推荐给秦王政,官职是郎中令属下议郎。具体职责是陪秦王政读书,秦王政看书不懂时,李斯给予讲解,没有老师的名份,代吕不韦行使教导秦王政的责任。李斯初入秦,身居秦王政左右,居秦国权力核心。官职不高,身份特殊,时不时给秦王政做下兼职顾问。
  李斯比秦王政估计大7-8岁,是同龄人。秦王政在这个时期结识了自己日后的班底之一。
  秦王政说:“李斯,你身为荀子门人。政听说荀子曾入我大秦实地考察,你知道这件事吗?”
  李斯说:“大王,臣当时年幼还没师从荀子。不过荀子说过这事,还将此行所见所闻著于其书《强国》篇里,李斯熟知。”
  “请讲。”
  “荀子文中记录,进入秦国,看到百姓生活纯朴,工作认真,遵纪守法,只知道耕地作战,不停该关键字已经被屏蔽之音,百姓安居乐业。”
  “秦国的法令严格,约束百姓外,主要是约束官吏。政府办事效率高,各部门沟通融洽,百事不留,官吏不比周,不朋党,无私事也。”
  “荀子认为,秦国的吏治已经接近了政治上最理想的标准。自孝公以来,四任君王屡次战胜山东六国,是必然的。”
  秦王政说:“李斯,你来到秦国时间不短了,你的看法是什么?”
  李斯望着秦王政,神情悠远地说:“李斯入秦,所遇同于荀子。臣一介布衣,非秦本土人,能随侍大王左右,予以重任。想我老师荀子,一代大师,在楚从政多年,仅是一区区兰陵令。学生今胜老师荀子多矣。想不到我李斯,在世人眼里的荒蛮夷狄,虎狼之秦国,我找到了我心中的理想之国。”
  秦王政深受感动,“李斯,你真是这样认为的吗?”“是的,大王。”
  秦王政跪立,深深一拜,“李斯,政会一直记得你刚才所说的话,政会做一个好的大王。” 李斯感激地还礼。
  “你的老师荀子,能请他到我秦国来吗?政想任用荀子。”
  “荀子是赵人,长平之战失去家人。荀子作为大师,给予秦很高的客观评价,但终身不仕秦。”
  “哦,政知道了。”秦王政心情沉重,有些遗憾地说。
  荀子入秦记录于《荀子*强国论》。秦赵长平之战,秦坑杀赵降卒20万人,天下震惊,秦的国家形象一败涂地。秦丞相应侯范雎对此忧心重重。荀况是当时学术第一人,儒学大师,曾在齐稷下学宫大辩论,打遍天下没敌手。儒,墨两家是天下显学。荀况弟子众多,在民间有很强的社会舆论力量。
  范雎对秦非常自信,希望荀子能给秦正名,恢复名誉,就邀请荀子入秦实地考察,荀子是赵人,祖国和秦多年作战,屡战屡败,也想去看看,接受范雎邀请入秦。荀子在秦没有专人陪同,不指定考察地点,自由活动。几个月后,考察结束,荀子和范雎有一次高层对话。
  应侯问孙卿子曰:“入秦何见?”
  孙卿子曰:“。。。。,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挑,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ku),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司事业。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怡然如无治者,古之朝廷也。
  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所见也,故曰,佚而治,约而详,不烦而功,治之至也。秦类之矣。”
  荀况对秦高度评价,认为秦的吏治和法制达到了最高境界,同时指出了秦的缺点。
  “虽然,则有其諰(xi)矣。兼是数具者而尽有之,然而具之以王者之功名,则倜倜然,其不及远矣。”
  “是何也?”
  “则其殆无儒邪!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亦秦之所短也。”
  荀况认为秦过于注重功利,实用主义,缺乏儒家的“仁”,恐怕难以持久。荀况应该是已经看出秦终将统一中原,并且在秦的大成功中暗藏大危机。荀子在秦灭约60年前,已经指出秦将会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孙卿子是荀子后世的另一称呼,荀子曾长年担任楚兰陵县令。
  大约在秦王政元年,《吕氏春秋》开始着手编纂。
  吕不韦,司空马对坐。
  吕不韦说:“今我门下宾客三千,不乏象先生这样的才俊,我有个想法,让大家合力编纂一本书,就象荀卿那样的名家著书传于天下,以扬我大秦和吕氏美名。”
  司空马笑道:“相国主政秦国,秦王尊为仲父,你的威名难道还不够响亮吗?”
  吕不韦说:“先生之言确实。当今学派思想驳杂,我其实是想取百家之所长冶为一炉,给后世设立规范。我请先生主持帮我编纂。”
  《吕氏春秋》的编纂约经过八年时间,综合百家自成体系,是杂家的代表之作。文集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字。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点:
  以儒家为主,综合百家思想。
  提出天下大一统的理念。
  公天下,民本思想,限制君权。类似现在的君主立宪制。
  主张君王*,无为而治,君臣分工。
  主张国家以农为本,肯定耕战国策。
  我们有理由推测,吕不韦已经预见到秦将统一中原,其编纂《吕氏春秋》的真实目的是想给统一后的秦国,尤其是秦王政,留下一部统一帝国的施政纲领和政治理论,利于全国统一思想。当然,吕不韦的出发点是美好的,用心不可谓不算良苦,合不合秦王政的胃口是另一码事。
  其实秦王政和吕不韦由情同父子到分道扬镳,主要原因是两人政治主张和治国理念相差太大。《吕氏春秋》就是物证。秦王政认可的是韩非子的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构建了统一后的帝国框架,就实际情况来讲,韩非子的治国主张似乎更合适。
  秦王政和吕不韦的权力相争,吕不韦和赵太后的暧昧关系,在当时都不是问题。王权时代,王给你权力,你就是相国。不给你,卷铺盖下课回家。相国是只有经营权,没有所有权的。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一统江湖,男女关系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奔放。暧昧关系不值一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萤火虫

GMT++8, 2024-12-23 14:00 , Processed in 0.276934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